糖尿病人应当如何正确“吃月饼”?做到5点很重要,提前做准备

眼看中秋佳节就要来临,月亮作为中秋必备的传统美食,在这几天里销量一直持续大增,但越来越多的人却不敢吃月饼,因为月饼太甜里面的糖分太多,对于一些中老年人来说,吃了之后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从而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

一年就一次的中秋节,如果不能吃上一块月饼,似乎就失去了节日的意义,那么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正确的吃月饼呢?

糖尿病人应当如何正确吃月饼?做到5点很重要,提前了解下

1、血糖提前控制稳定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的指数应该小于7,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也应该低于10,这种情况下可适量地吃点月饼,并且在吃月饼之前的2~4个小时内,不妨提前吃点降血糖的药控制一下。

2、减少主食,进食月饼

就是面上最常见的月饼来说,一个月饼的热量大约是400千卡,相当于一个人一餐2/3的热量。如果你近小时内有吃月饼的打算,可以减少主食的摄入,同时把月饼分成4份或8份,每次进食不超过1/4。

3、吃月饼也要讲究时间

月饼是高糖高油食物,如果贸然的进食,很可能导致体内的血糖迅速升高,所以吃月饼也要讲究时间,最好选择餐后两个小时,如早上的10:00~11:00,下午的4:00~5:00,这时候的血糖都处于偏低状态,吃完月饼之后,适当的休息一会儿,然后适当运动,可以代谢血糖。

4、无糖月饼也要少吃

如今市面上为了迎合众多消费者的口味,也为糖尿病患人着想,因此研制出了无糖月饼,而这里所说的无糖月饼并不是一点糖分都没有,而是含糖量较低,热量较低的月饼。

特别是豆沙馅,枣泥馅的月饼本身的原材料中就含有糖分,即使月饼皮中不加入蔗糖,也具有一定的含糖量,不要被无糖两个字所蒙蔽,而放开了吃。

5、随时监测血糖

毕竟要感受一下中秋吃月饼的气氛,才能算真正过了中秋节,但这时一定要随时监测自己的血糖变化,如果在进食月饼之后的两个小时内,发现血糖迅速升高,可以采取紧急措施。

月饼放一年都不坏 ?

1、工艺原因

传统的月饼做法就是进行烘烤,在烘烤的过程中能够减少月饼中的水分,高温还有利于杀死其中的微生物,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能够让保质期大大延长。

2、环境因素

生产月饼的厂家对卫生要求比较高,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工具器皿都是进行高温消毒的,能够避免月饼上沾染一些细菌,其次每个月饼都是独立包装,能够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也会大大延长保质期。

3、大量防腐剂

专门生产月饼的厂商为了加大出产量,往往会在月饼中加入防腐剂,虽然这些防腐剂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而且在配料表上也能够看得到,但是如果经常食用的话,对人体还是不利的。

4、低温储存

一些人把月饼买回家后,习惯放在冰箱的冷藏中储存,这可延长月饼的保质期,在冰箱里放一年月饼,变硬的如石头一般也不会坏掉,但是这时候月饼中的营养成分会大大流失,成了所谓的“僵尸月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糖尿病人   月饼   糖分   防腐剂   主食   保质期   血糖   微生物   热量   小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