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的这种养生习惯,悄悄提高我们的健康风险

饭要刚出锅的;水要刚烧好的,中国的长辈们似乎对「趁热吃」有种迷之执念。

图片来源网络

在广东,甚至还有一款黑暗饮料——可乐煲姜。泡着老姜的可乐大火煮沸之后,趁着热乎灌下肚,是老广独有的治疗感冒的偏方。

但是,趁热吃真的不是一个好习惯,并且会增加健康风险。

01

点趁热会烫伤黏膜,还可能会致癌

2016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 65 ℃ 以上的热饮列入了 2A 类致癌物,意思是:趁热吃对人类来说极有可能是致癌原因。

口腔和食管表面,是一层娇嫩的黏膜,65 ℃ 以上的烫食会造成烫伤。

图片来源网络

可能你会有疑问,65 ℃真的常见吗?

其实,刚倒进杯子里的开水,测量大约是 80℃;在室温下放个几分钟,就会降到 65℃ 左右。

像火锅、肉汤这类含油量较高的,温度降得还慢一点,也就是说,65 ℃烫伤完全可能发生在趁热吃的时候。

图片来源网络

偶尔烫伤,黏膜还可以自我修复,但经常趁热吃东西,食管长期处于「损伤 - 修复 - 损伤 - 修复」过程,可能导致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越来越多,恶变就可能发生了。

所以说,下次爸妈再喊我们「趁热吃」,大家可以回应说:妈 / 爸,趁热吃真的会致癌!

其实,除了「趁热吃」这类问题,日常生活中,无论是长辈还是我们自己,都经常遇到各式各样的健康小困惑,比如:

02

常喝“营养丰富”的浓汤:伤肾

现代人喜爱喝汤,没胃口了喝点汤,生病了喝汤补补~炖一次汤不仅要买很多种食材,还要精心守着它炖几个小时。但靓汤好喝,营养却未必好,还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肾。

1、熬煮越久,脂肪、嘌呤含量越高

一些人认为熬出的白色浓汤营养丰富,实际上,汤越浓,脂肪的含量就越高。所谓乳白色的汤汁,其实就是乳化的脂肪;而且随着炖煮时间的延长,汤中的嘌呤含量也会急剧升高,长期食用高嘌呤饮食,不仅容易引发痛风,还可能伤肾。

图片来源网络

2、汤的营养不如肉

熬煮时,溶解在汤中的营养物质其实很少,近90%的蛋白质,以及大部分维生素A、烟酸、铁、锌等元素仍然留存在肉里,因此与其喝汤不如吃肉。

建议:一般家里煮汤30分钟左右,等食材都熟透即可,汤和肉都要吃。

03

疯狂吃素不吃肉

因为俗话说「有钱难买老来瘦」,所以有些长辈们的饮食就以素食为主,有些甚至完全不吃肉。

事实上,这种做法太极端,这俗话也只说对了一半。

虽然肥胖和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关系密切,但是老了也不是越瘦越好。要小心肌肉衰减,避免少肌症的发生。

30 岁开始,我们身体的肌肉每年就会有 0.5%~1% 的自然流失,每 10 年减少 6%~8%[2]。重视运动和营养,摄入优质蛋白,是预防肌肉衰退的有效手段:

运动要控制好规律和强度,建议保证每周运动 4~6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快走、骑车、游泳、举哑铃等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鱼虾蟹肉、鸡鸭禽肉、猪牛羊畜肉以及蛋类。另外,牛奶或乳制品中的乳清蛋白也属于优质蛋白。

根据《中国膳食指南》建议:长辈们可以每天摄入 150 g 左右的瘦肉类,来预防肌肉衰减。最后要记得,这类食物要均衡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去,以便于消化吸收。

(高质量生活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嘌呤   浓汤   食管   黏膜   烫伤   脂肪   肌肉   蛋白   营养   习惯   风险   来源   喜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