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我军飞行员击落敌机,却追入禁区,毛主席:有功无过,奖

1965年3月,毛主席的办公桌上平放着一封信件。

与此同时,电话铃响了起来,毛主席拿起电话,才知识有人击毁了敌军的侦察机。

击毁敌机本是一件好事,可汇报人在电话那边却吞吞吐吐。

毛主席不解,让汇报人等待一会,自己拆开了那封文件。

文件拆开后,主席才明白其中缘由。

原来,击毁侦察机不假,只是击毁过程违反了毛主席曾经下达的禁令。

要知道军人的天职是服从纪律,可这次情况却有些特殊,歼灭敌机无疑是大攻一件,可违反命令也必须要罚。如何做才能公平呢?

在汇报人忐忑等待期间,毛主席哈哈一笑,说道:“有功无过,奖!”

这位立战功的人是谁呢?他的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01与蓝天为伍,立下赫赫战功

1930年11月,高长吉在山东的一个农户家庭出生了,而他也是歼灭敌机的重要人物。

虽然出身普通,但他的人生履历却一点都不普通。

高长吉小时候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战乱,由此,他也有了自己的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够保家卫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靠着他的努力,他的梦想也在逐步实现。

12岁,他成了山泽地区儿童团团长,成了孩子王。

17岁,他加入了华东野战军,参加淮海战役、济南战役等,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获得了领导们的赞许。

18岁,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从此刻开始,他的人生更加耀眼。

后来,他被选入了空军部队,系统的学习飞行技能。

自那之后,高长吉就整日与蓝天为伴。

虽然每天训练辛苦,但高长吉只觉得每一次飞行,每一次看到蓝天都无比幸福。

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知道国家培养他不是让他欣赏美景的。

1949年,蒋介石明白兵败是既定的事实,于是他带着国民党各部飞往台湾。

这一举动并不意味着他的认输,相反是他想保全自己的武力,企图东山。

因为台湾地处岛屿,四周环海,因此想要向大陆进攻,就必须使用空军和海军。

知道蒋介石的意图,战士们也必须努力训练,毕竟那时我国空军和海军力量还比较薄弱,培养人才迫在眉睫。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党空军经常会派侦察机飞往大陆,而因为美国在背后撑腰,蒋介石更加肆无忌惮。

可是当时他们的武器并不先进,使用的还是B17p2V侦察机。

这种侦察机只能在低空飞行,并且飞行速度很慢,我军能够轻松将其击落。

蒋介石不断地用侦察机了解我军的兵力部署,而我军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以防蒋介石突然地袭击。

1958年7月29日上午,高长吉就迎来了国民党战机的突袭。

当他发现南澳岛领空上方有国民党战机后,他立即观察了周围环境,发现敌机已经距离我军五六千米。

他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立即上报,上级赵德安当机立断,命令高长吉进行攻击,而他负责掩护。

在赵德安的掩护下,高长吉不断地寻找机会。

两人配合得当,只用了短短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就击毁了敌机。

“开炮!”

瞅准时机,高长吉下达命令。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敌机机翼被打断,敌机迅速失衡,在空中旋转坠落,而敌机上的飞行员只能跳伞。

对比他们的狼狈,我军未伤分毫就显得更加耀眼。

这一场战斗成为空军作战学习的典范,高长吉也被授予霹雳中队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毛主席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在国民党进攻金门无果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不管有没有美军舰队,不管蒋介石有没有发炮,你们都不要出击,以防御为主。”

从这一刻开始,一直到1979年中美开始建交后,我军都有战机不能出海作战的禁令。

02.侦察机更进,屡次进犯

话说回来,无论是炮击金门,还是用侦察机对大陆勘察,蒋介石方屡次失败,急得跳脚的他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装备不行。

于是,经过考虑后,他花重金从美国购买新装备。

1960年后,蒋介石就使用Rf101型超音速侦察机侦查大陆活动。

这一侦察机也是美国当时最先进的侦察机,在西方被称为“西方战略眼睛”。

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是因为它可以超低空飞行,可以倾斜照相细致侦查,同时还能超高速飞行。

就算我军发现它的身影,也拿它毫无办法,只能任由它大摇大摆地来去。

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套在RF-101高端侦察机上最为合适,我军的很多活动都被台湾截获。

为了躲避我军的雷达,国民党每次作战都非常隐蔽,侦查就在一处地方进行,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自从他们开始使用高端侦察机之后,我军就没有再成功击落过一架。

这件事也给了人民空军不小的打击,他们都无比希望有一天能击落F101战机。

这个机会终于在1964年等到。

那时我国研制出了歼六战机,这也是我军仿照超声速歼击机生产出来的战机,是我国一项重大的突破。

虽然战机的最高时速与F101侦察机差距依旧非常大。

可我军认为,这一战机再搭配地面武力,应该可以把时速达到1.85马赫的Rf101侦察机击落。

由于装备是崭新的,很多人并不会使用它。

我军便挑选出来一批精英进行训练,让他们能够尽快地学会操纵歼六战机,其中就有正在担任54大队副大队长的高长吉。

我军将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人编制到尖刀队中,让他们迅速赶往南海前沿进行魔鬼训练。

高长吉在1964年年底再一次抵达了广东前线。

他知道这次自己责任重大。

这几年我军不断地被RF-101侦察机入侵,整个空军都非常气愤,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击落侦察机的可能,他不能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尖刀队不断研究RF-101入侵方式,并进行了26次实机演习。

他们知道,国民党很快就会靠着侦查信息反攻大陆,他们必须要和时间赛跑,和国民党赛跑。

为了完善自己的作战计划,尖刀队在图纸上进行了75次作业,最终才决定了战斗预案。

为了让国民党措手不及,歼六战机是我国的最高机密,除了我军,其他人都不知道它的问世,蒋介石同样不知道。

他以为凭借着买来的装备,就足以让我方溃不成军,当他还沉溺在一统大陆的幻想中时,大陆给了他重重一击。

一次,我军得知1965年3月18日上午9时40分,台湾方面又有RF-101出动,预计侦察机登陆地为汕头一带。

对于这则消息,人们并不慌张,毕竟我军战士高长吉多次预演的登录位置也正好是这里。

“10:12,高长吉你负责启动歼六战机,并在四千多米的地方隐藏,等待敌机到来!”

高长吉接到了上级副师长沈科的命令,立即进入了警备状态。

随着预定时间的到来,高长吉慢慢地启动歼六战机,并按照计划,静候敌军侦察机。

这天天气非常晴朗,国民党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天气。

侦察机在这样的天气下更能事半功倍,Rf101战机已经在安装相机胶卷,并例行检查,准备大摇大摆地出征。

他们没有想到,我军已经做好了准备,这一次恐怕是不能大摇大摆了。

如我军所料,10:25时,汕头东南165公里处出现两架飞行在500米左右的飞机。

他们飞行速度非常快,雷达刚刚检测出来,就已经消失不见。

国民党为了不让雷达监测,改变了飞行路线,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高长吉,准备飞行到靖海上空11000米处,对敌机进行俯冲,追击f101。”

沈科再次下达命令。

因为我军已经研究清楚敌军的路线,知道他们通常会飞行到1万m的高空,躲避我军的雷达和地面炮轰。

想要以俯冲的方式追击,就需要比他们还高。高长吉一刻都不敢松懈,立马按照指令上升。

10:34 ,雷达再一次检测到了f101战机,它在8500m的高空,正在持续上升。

按照地理位置显示,高长吉正在f101战机的左上方,比它高大约2500m,如果此时出击,歼六战机胜算更大。

可是,还没有等到高长吉俯冲攻击,就发现f101战机再次不见。

高长吉虽然有些心急,但并没有慌乱,而是继续按兵不动,等待地面指挥。

因为他知道作战必须要团队协作,而不能单打独斗,不执行命令,会让胜算折半。

不到一分钟时间,高长吉终于等来了地面消息。

“你机身后2000米的地方,出现两架f101战机!”

“收到!”

高长吉说得异常干脆,他知道成败在此一举。

于是,他收油门、轻放减速板,动作一气呵成,他下降高度开始搜寻,十几秒后,彼此都发现了对方。

F101战机价格昂贵,因此国民党早有指令,如果与大陆战机相遇,不能进行攻击,而是要迅速撤退!

这是为了及时止损,如果战斗失败,光要损失f101战机,还要损失一名优秀飞行员,损失反攻时间。

因此高长吉看见f101战机迅速掉头撤回,但他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他们,于是他开始用最大速度下滑追击。

只是我国歼六战机能力有限,即便是最快,也很难追上F101战机。

在追击过程中,由于歼六战机无法负荷长时间高速飞行,它在空中不断摇摆。

高长吉也受到了影响,如果他不能控制好飞行,很有可能机毁人亡,但他没有放弃,即便身体在颠簸中感到不适,他也仍在追击。

直到F101战机以蛇形飞行的策略飞到临近大陆海岸线。

这时,无线电开始发出声音:“毛主席禁止出海,如果追不上就下次吧,否则违抗命令会上军事法庭的!”

高长吉又何尝不知,但他知道,如果今天没有追击到F101战机,蒋介石他们就会有所准备,他们不会再掉以轻心,日后想要再追击,恐怕就难上加难了。

眼看F101战机就要飞出大陆,高长吉瞄准它,决定放手一搏。

正是这个举动,让他成功地击毁了f101战机,他觉得就算得去军事法庭也值了。

03 熟功熟过自有定夺

“长吉!你太棒了!我们都看到敌机坠毁了,你真是为我们整个空军出了口恶气!”

高长吉听着队友们对他的赞美,他感受到了大家同他一样有着热烈的喜悦,人群中唯独沈科眉头紧锁。

高长吉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他作为领导自然高兴高长吉的出色表现,但他也需要对高长吉触犯禁令的行为做出处罚,处罚的方式就是把他告上军事法庭。

沈科没有办法定夺,只能将此事层层上报,最终报到了毛主席面前。

“长吉同志只用了三分四十秒,就歼灭了敌机,有什么过?只有功,赏!”

毛主席听到此后,笑着说出了这一番令所有人松口气的话。

国防部队进行嘉奖,林虎师长为高长吉佩戴红花,而空军继续对高长吉进行大力培养。

高长吉经过努力,慢慢成为副师长、军区副军级调研员,一九八八年还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总结

我国自古以来秉承着不挑事,不怕事的原则,给所有不怀好意的挑衅者留足了脸面

如果他们一意孤行,我军自会让他们承担相应的后果。

作为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但圆满完成任务和使命也是一种能力。

如果一味地顺从,很有可能会错失良机,而高长吉就没有让机会溜走,他的故事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

参考资料

《建国后的空战,解放军打下多少敌机》中新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敌机   我军   侦察机   作战   飞行员   战机   蒋介石   国民党   禁区   空军   命令   大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