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陈毅视察湖南,指着副省长告诉妻子:多亏他没杀我才有今天

1970年7月,陈毅在石家庄休养时突感身体不适。他原本以为只是小毛病,吃了一些医生开的止痛药。可没想到,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腹痛不止。

妻子张茜不忍看他受苦,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请求让陈毅回北京接受治疗。周总理收到来信后,立刻让老战友回京,把他安排在解放军301医院。

医生以为陈毅患的是阑尾炎,可进行手术时才发现,陈毅靠近肝脏的地方有一个隆起的大包,其实患上的是肠癌。

自此之后,陈老总便开始了长期与病魔抗争的艰辛历程。1971年10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陈毅住进了北京日坛医院,再没有下过病床。

陈毅住院后,许多老战友都放下工作前来看望他,和他交情颇深的王震将军也来过多次。

1971年的一天,王震带着自己的小孙女来看望陈毅。尽管病情严重,陈毅还是显得兴致很高,拉着王震的手和他聊天。

突然,陈毅问王震:“已经30年了,谭余保还在吗?”语气中的关心毫不掩饰。

对于陈毅的这个提问,王震并不觉得突兀。因为每当提及往事时,陈毅总是会说:“谭余保啊,多亏他当年没杀我,我才有今天。”

谭余保

与许世友齐名的武林高手

在革命年代,我军能打仗的将军不少,会真功夫的将军并不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许世友。

许世友参军前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练了一手真功夫。北少林南武当,我军还有一位武林高手,练的是武当拳,和许世友并称为“南谭北许”,这个人就是谭余保。

1899年,谭余保出生在湖南茶陵的一个普通农家。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让他念完了小学,然后回家务农。

在那个年代,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赶上荒年,全家人的温饱都难以解决。于是,谭余保和村里几个小伙伴结伴而行,去武当山寻访武林高手,准备学一身功夫讨个生计。

武当山有位名叫彩凤的高手,他看谭余保骨骼精奇,是个练武的好材料,于是收他为徒,把一身绝学倾囊相授。

几年时间下来,谭余保练出了一身好武艺,虽然不能飞檐走壁,但十几个壮汉也近不了他身,没人敢招惹他。

当然,谭余保学功夫的目的也不是欺压别人。恰恰相反,他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回到茶陵后,他把村子的孩子召集在一起,组建了“招公会”,平时一起切磋武艺,碰到地主乡绅闹事时挺身而出,伸张正义。

谭余保自诩为“侠客”。1926年,北伐军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北伐,进攻湖南。谭余保当即决定参加农会,带领乡亲们闹革命。

1927年,谭余保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不再彷徨,因为他看到了一条能改变全中国,救民于水火的道路。

当选湘赣省苏维埃主席,毛主席赞他:真正的农民领袖

1927年,马日事变爆发,反动军阀许克祥大肆抓捕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谭余保也受到牵连。不过敌人好几次把他团团围住,他都能凭借一身惊人的武艺逃脱,躲进了山里。

秋收起义后,谭余保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此后,他又根据毛主席的指示下山开辟根据地。没多久,他就把茶陵带领成湘赣区的模范县。

1932年,谭余保被选为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次年升任主席,把湘赣区搞得红彤彤一片。为此,毛主席还专门在报告中称赞他,说他是“中国真正的农民领袖”。

这个称呼,毛主席都不敢自称,可见谭余保为苏区做的贡献有多大。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谭余保则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当时,谭余保和湘赣省省委书记陈洪时、军区司令彭辉明带领着5个独立团,共3000余人在山区进行游击战,迎战国民党军5个师的兵力。然而由于敌众我寡,彭辉明在战斗中牺牲,部队仅剩800余人,连唯一能与组织取得联系的电台也被摧毁了。

然而就在红军游击队深陷危机时,陈洪时却叛逃了。得知陈洪时叛逃,谭余保不由得暗骂了一句,但他深知作为湘赣省最后一位核心领导,他身上的担子也多重。于是,他重组省委机关,进入莲花县棋盘山坚持游击斗争。

经过两年的辛苦经营,在谭余保的带领下,湘赣游击队再次发展壮大,不仅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围剿”,还屡屡主动出击,寻找战机。不过,由于失去了电台,游击队和党中央联系不上,再加上队员们多是穷苦人家出身,认不了几个字,看不懂报纸,结果造成了误会。

正因如此,谭余保和也在南方领导游击战争的陈毅闹出了误会,甚至险些将陈毅打死。

陈毅动员改编,被谭余保五花大绑

谭余保在湘赣边区坚持了3年的游击战争,其艰难程度不亚于长征。而同样的苦,陈毅也吃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随着抗战全面爆发,国共达成第二次合作,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而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的红军游击队则改编为新四军。如此一来,作为南方八省游击队的主要负责人,陈毅的使命发生了改变。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陈毅奔赴南方各个游击队,组织指导改编和谈判。

陈毅抵达湘赣边界时,由于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受过重伤,不能独自行走,于是坐上了国民党安排的竹轿,在莲花县一带寻找湘赣游击队的下落。

一开始,当地百姓看陈毅坐着竹轿,戴着博士帽,鼻子上还戴着金丝边眼镜,以为他是国民党大官,都不肯说出湘赣游击队的下落。陈毅只好道出了自己的身份,说自己是红军,又讲了一番抗战形势,这才说服了百姓,引着他上了游击队所在地九陇山。

陈毅一行刚走到山腰,就被隐蔽在树上的哨兵发现了。哨兵把轿子拦了下来,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

陈毅回答说:“我是中央分局书记项英派来的。”

哨兵听过项英的大名,但不知道眼前人的身份,看他一副国民党大官的派头,以为他是国民党派来的说客。这还了得,哨兵当场大叫支援,喊来了游击队的领导刘培善。

尽管陈毅手中握着项英的介绍信,也自爆自己就是陈毅。但就在不久前,有一根自称湘鄂赣党组织的人上山,他走后不久国民党军就来搜山。因此大家都以为陈毅当了叛徒,立刻把他五花大绑起来。

陈毅一看被自家人“俘虏”,急得大叫:“你们胆子可够大的,出了事你们可承担不起,快把谭余保叫过来,我有话说。

游击队也被吓住了,不敢轻下决定,把陈毅带到了湘赣省委所在的铁镜山。等陈毅来到铁镜山时,山上已经密密麻麻站了百十号人,准备给他开公审大会,然后枪毙他。

谭余保在井冈山听过陈毅的报告,认识陈毅,但因为长期与组织断绝联系,并不了解陈毅的现在的情况,以为他当了叛徒。因此当陈毅喊他为“谭余保同志”时,谭余保火了,一边说“谁是你的同志,你这个可耻的叛徒”,一边掏出一个铜烟锅子,给陈毅的头上狠狠来了几下。

接着,谭余保大手一挥,对下面的同志说;“给我困结实了,别让他跑了!”

眼看就要被自己的同志误杀,陈毅只好大喊:“你不相信我没关系,杀掉我也没关系,但你不能耽误党的工作。你要实在不信可以下山问问,去找叶剑英和项英都可以。”

陈毅一番话让谭余保犹豫起来,暂停了公审,把陈毅关押起来,等调查清楚再说。接着,他就派人下山,找到新四军驻吉安办事处,带回了党中央的《中共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终于证明了陈毅的身份。

此时的陈毅已经被吊了四天,谭余保连忙把他放下来,差点当场跪下,自责地说道:“陈毅同志,真对不起你,你要有气,就把我也吊起来四天四夜吧!

陈毅向来豪爽,而且大家都是阶级兄弟,自然不会计较。他反而当场盛赞谭余保:“谭主席,被吊几天的滋味确实不好受,但你警惕性高,斗争坚决,做得对嘛!

病重之际,仍牵挂谭余保

不久后,在陈毅和谭余保的组织下,湘赣游击队走出大山,被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开启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这件事原本是一场乌龙,陈毅和谭余保两个当事人都没有在意。然而到1942年,不知谁传闲话,把此事捅了出来,说谭余保当年胆大包天,竟企图谋害陈老总,土匪作风太明显。

谭余保觉得冤枉,又是习武出身,心直口快,当场怒斥:“人家陈老总都没说什么,你们多哪门子嘴。”他不服气,又去找毛主席评理。

对于此事,毛主席早有耳闻,认为谭余保做得很对,还评价说:“谭余保同志政治很强,粗中有细啊!”

为了平息谣言,毛主席把陈毅、谭余保共同的好友王震找来,笑着说:“王胡子,不如你请他们吃个饭,讲个和嘛!”

于是,王震打来一些野味,并亲自下厨做了一桌美味,请两人入席。在饭桌上,陈毅和谭余保连干了几碗酒,哈哈大笑,从此成了朋友。建国后,陈毅多次请谭余保到家中做客,席间开玩笑说:“幸亏当年你没杀我,不然现在就少了一位元帅喽!

1961年,陈毅携夫人张茜到湖南视察工作,担任湖南省副省长的谭余保接待了他们。寒暄过后,陈毅笑着对张茜说:“他就是谭余保,多亏他当初没杀我,我才有今天。”

1971年,陈毅重病在床,但仍不忘关心谭余保的情况。王震到医院看望他时,他心心念念地问道:“已经30年了,谭余保还在吗?”

陈毅的担心并未毫无由来,他知道谭余保性格刚烈,快人快语,在那个特殊年代很难不受到影响。王震当然也明白陈毅的担心,但为了让陈毅安心养病,他只好说:“谭余保同志正担任重要职务,为革命发光发热。

陈毅这才放下心来,不再过问。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逝世。8年之后谭余保也与世长辞,享年81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茶陵   苏维埃   武当山   党中央   湘赣   哨兵   湖南   游击队   红军   国民党   副省长   妻子   同志   陈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