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为刘亚楼争取大将军衔面见毛主席,毛主席为何没表态?

刘亚楼是开国上将,这众所周知。鲜为人知的是,授衔前,林彪曾经为刘亚楼争取大将军衔而面见毛主席,但是毛主席没有当面表态,此事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1955年9月27日下午,全军大授衔仪式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刘亚楼被授予上将军衔。

开国上将、共和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

谁都知道,林彪性格内向,沉默内敛,不善言辞。他平生没有特殊嗜好,不吸烟,不喝酒,也很少参加娱乐活动,不是必要他不愿抛头露面。而且,林彪没几个知心朋友,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善结交。同理,林彪也极少出手帮助别人,为刘亚楼争军衔,恐怕是他一生中非常罕见的举动。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刘亚楼评上将亏不亏?他够大将标准吗?第二:林彪为什么要帮助刘亚楼,替他说话,而且是面见毛主席为他慷慨陈词,替他争取大将军衔?

辽沈战役中的林彪、罗荣桓和刘亚楼

刘亚楼评上将是否低了,他够大将资格吗?

刘亚楼原名刘振东,是福建武平县人,1910年4月8日出生,比林彪还小3岁。他19岁参加红军,同年入党,先后任闽西游击队班长、排长、连长、营长、支队政委,参加了文家市、吉安、第二次攻打长沙等战斗。战后升任团政委、师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役。

红军时期的刘亚楼

长征途中,刘亚楼是著名的红二师政委,与师长陈光搭档,作为全军的开路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多次承担危难重任,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二占遵义、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刘亚楼先后任一军团第1师师长、陕甘支队第二纵队副司令员。红军抵达陕北后,他又改任红一军团2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1936年夏,刘亚楼进入抗大学习,毕业后任抗大训练部部长。

刘亚楼在主持会议

令人倍感惋惜的是,刘亚楼在抗战时期没有建功立业,他没有赴抗日前线杀敌立功,而是留在延安搞教育,任抗大教育长,协助林彪、刘伯承、罗瑞卿组织教学工作。1939年初,刘亚楼奉命赴苏联,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三年后,刘亚楼毕业,下到苏联红军部队中实习,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并被授予苏军少校军衔。6年后,也就是1945年8月,刘亚楼才随苏联红军进入中国东北对日作战。

林彪、刘亚楼在研究作战部署

从1946年起,刘亚楼再次与林彪搭班子,出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并兼任航空学校校长。当然,这也是东北的一把手林彪点的将。刘亚楼在红军时期曾长期是林彪的部下,刘亚楼去苏联学习,也是林彪极力向延安举荐后的结果,当时,林彪已经先期去苏联疗养了。不同之处是,刘亚楼是去学习军事,林彪是去疗伤。但二人在异国他乡肯定是经常来往的,彼此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刘亚楼陪同毛主席视察空军

在三年解放战争期间,刘亚楼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东北局委员,协助林彪、罗荣桓组织、实施历次战役。东野的电报署名,都是林、罗、刘,偶尔会标注为林、罗、刘、谭(指谭政,时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刘亚楼作为野战军参谋长,是称职的,不善表扬部下的林彪,也曾数次表态说:“一个刘亚楼,顶三个参谋长!”

刘亚楼与妻子翟云英

东野入关后,在平津战役中,刘亚楼任天津前线总指挥。1949年1月,刘亚楼指挥五个军向天津发起全面进攻,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3万人,俘虏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本来预计要打好几天的固若金汤的天津城,东野只用了一天多就拿下,充分展示了刘亚楼的军事才华。

1949年4月,四野南下,刘亚楼改任第14兵团司令员,率部挺进中南,一路猛追狂打,如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国民党军扫尽。

刘亚楼仰头观看空军飞行表演

说实话,从参谋长调任主力兵团司令,这在我军历史上是不多见的。其实,这正是林彪煞费苦心之处,他是想让刘亚楼立更大的军功。众所周知,参谋长在四人班子(军事主官、政委、政治部主任、参谋长)里权力最小,前途最差,甚至明显低于下级军事主官。比如八路军115师参谋长周昆,明显不如343旅旅长陈光,甚至还不如685团团长杨得志!周昆如果不携款失踪,建国后至多是上将,与主力团团长差不多。而八路军六个正副师长都是元帅,旅长多数是大将,部分是上将。所以,参谋长的前途比下级军事主官还要低,刘亚楼能转任第14兵团司令员,足见林彪的良苦用心。

刘亚楼与肖劲光在天安门城楼上

刘亚楼卸任四野参谋长后,继任者是萧克,他后来也是被授予上将。兵团司令员,可授上将,也可授大将,譬如陈赓、许光达、肖劲光在解放战争时期就是兵团司令员,他们在55年被授予大将,而王震、陈锡联、杨勇、陈士榘、宋时轮、叶飞、邓华、王建安、周士第、杨得志、杨成武等兵团司令员,后来都是上将。

刘亚楼一家

可见,刘亚楼被授上将,是合情合理、公平公正的。他的战功、资历、职务与上述的诸多开国上将差不多,况且他缺席了八年全面抗战的功绩。林彪面见毛主席为刘亚楼争取大将军衔,显然不合时宜,伟人不置可否,正是他大智若愚的体现。不说行或不行,不表态,是给脸皮薄的林彪面子。实际上,这正说明,毛主席认为刘亚楼评上将是恰当的,大将差点火候。

刘亚楼(右三)

从不轻易对别人出手相帮的林彪,为什么要替刘亚楼这位下属出面呢?

其实,林彪也是重感情之人,他虽然朋友不多,但有两个人他推心置腹,引为至交。一个是与他搭档多年的政委罗荣桓,另一个就是参谋长刘亚楼。林彪的家务事没人敢管,但刘亚楼是个例外。他发火打叶群时,抄起马鞭狂抽,门外众人面面相觑,没人敢去劝,只有刘亚楼敢去,他一脚踹开房门,一把夺下林彪手中的马鞭,而此时林彪往往会听从刘亚楼的劝说,偃旗息鼓,继而平息怒火。

萧克、刘亚楼和陈赓

罗荣桓宽厚待人,性格温和,是林彪的黄金搭档。谁都知道,给林彪当政委困难,聂帅在红军时期曾与林彪搭档,但相处得并不融洽。而林彪认可罗帅,视其为良师益友。1963年罗帅病逝时,林彪为他守灵、默哀悼念,并一直护送罗帅的灵柩至八宝山革命公墓。林彪还为罗帅写了挽联:六亿人意气风发,日月重光,万里长征,方期任重道远;数十年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一朝永别,痛失知心挚友。

在指挥天津战役的刘亚楼

而对于刘亚楼这位下属,林彪也是重情重义。刘亚楼病重期间,林彪不仅多次打电话、写信慰问,还曾三次带领家人赴医院探望,刘亚楼昏迷不醒,医生拒绝别人探视,林彪竟然在接待室等候一夜,直到早晨刘亚楼苏醒,林彪才走上前一把握住他的手,嘱咐他安心养病。第二次探望,林彪还给刘亚楼捎去了唱片,给老战友疏解心情。

刘亚楼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在上海病逝,享年55岁。林彪闻悉噩耗,一时间久久无言,他悲痛万分。经毛主席批准,刘亚楼的葬礼按元帅级别筹办,并在中山堂为刘亚楼举办追悼会。追悼会举行时,在北京的党和国家领导悉数出席,首都十万群众自发前来吊唁,林彪主持追悼会,亲自送老战友最后一程。此后,世间再没有林、罗、刘组合了。

刘亚楼追悼会

正是因为林彪与刘亚楼的深厚情谊,所以他才在授衔前面见毛主席,想为刘亚楼争取个大将军衔。虽然没成功,但足以说明林彪对部下重情重义。

刘亚楼是我军首任空军司令员,肖劲光是我军首任海军司令员,朱瑞是我军首任炮兵司令员。刘亚楼军事能力强,战功赫赫,但同时脾气也大,性情刚烈,与彭总相似,是有名的“雷公炮”。部下对他又敬又怕,空军中盛传一句顺口溜,叫“死不怕、苦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刘亚楼认死理、较真,曾公开顶撞林彪和罗帅,甚至顶撞过毛主席,气得毛主席摇头说:“空军就让刘亚楼说了算吧,我管不了!”

肖华、罗荣桓和刘亚楼

锦州战役时,八纵接到命令封锁机场,阻止敌人从沈阳空运援兵。但锦州有东郊和西郊两个机场,八纵不知道要打哪个,司令员段苏权和政委邱会作去电请示,刘亚楼接过电报气得暴跳如雷,大骂八纵领导是饭桶。战后,八纵改编为45军,黄永胜取代段苏权任军长,段苏权降为东北军区作战处处长。

林彪为刘亚楼献上花圈

刘亚楼将军是患肝癌病逝的,这也间接验证了易怒、发火是伤肝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军衔   大将   苏联   司令员   政委   参谋长   天津   兵团   上将   红军   林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