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中险些改变战局的斩首袭击,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命悬一线

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中美各遣精锐,中国派出了原准备解放宝岛的九兵团,旗下几个军都是几十万华东野战军中的王牌部队;美国则派出了陆战一师、美七师等在二战中表现优异的主力军,尤其是陆战一师,千里之外的毛伟人,点名要特别留意,称其为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长津湖战役前的电报

当年恰逢半岛几十年不遇的严冬,双方冒着极寒的冷风,在长津湖边展开了一场大恶仗。战役中,中美两军都展现了很高的军事素养,在极端恶劣的天气下,依然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其中两场直奔对方指挥部的“斩首”战斗尤为精彩,双方都险些用一次突击改变了战局。这两场“斩首战”是怎么一回事呢?对长津湖战役发挥了多大作用?最后“斩首”成功了吗?本期就来看看这场对中美两军都相当惊险的战斗。

一、谨慎的陆战一师

1950年11月,刚刚在第一次战役中吃了败仗的美韩联军,认为中国只是象征性的出兵,于是又卷土重来,大举北犯。而此时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几十万部队已经潜伏下来,静待敌人进入伏击区。

整装待发,准备出击的志愿军

大部分美军部队都或多或少相信了总司令麦克阿瑟“回美国过圣诞节”的大忽悠,朝着鸭绿江快速挺进;唯独陆战一师异常谨慎。此时该师师长是奥利弗·史密斯,美军同行对其评价是:指挥才能出众,行动前深思熟虑,行动后果断坚强。

陆战一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

史密斯师长对美军司令部一再催促其加快行军速度的命令置若罔闻,他要求陆战一师一步一个脚印地缓缓行进,在沿途的各个关键节点都修筑了防御工事,留下了防守兵力,甚至还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最核心的地段下碣隅里修建了简易机场。

下碣隅里的简易临时机场

当时美军情报部门反馈的情况是,中国没有大规模出兵;陆战一师派出了侦察员、搜索队,不断查看前方情况,也没发现任何中国军队;美七师这些友邻部队亦是如此,没有发现任何敌情。尽管各方结论一致,但史密斯却始终觉得有个巨大的敌人隐蔽在不远的角落处,正蓄势待发,要给出雷霆一击。所以史密斯带着陆战一师,处处小心翼翼。

事后证明,史密斯的战场嗅觉是相当灵敏的,其谨慎的排兵布阵,大大减弱了志愿军突袭的威力。

二、激战在下碣隅里

11月27日,志愿军九兵团大举出击,一下子把美军分割成几块,随后发起猛烈进攻,冲得最前面的美七师北极熊团首当其冲,经过几天恶战,已被揍得奄奄一息。

美陆战一师情况稍好,但也被志愿军分割到柳潭里、下碣隅里、古土里几处孤立的阵地。此时陆战一师师部设在下碣隅里,史密斯在此坐镇指挥。

11月28日晚,志愿军九兵团20军58师,在黄朝天师长的带领下,向下碣隅里发起进攻。58师将士顶着半岛凛冽的寒风,冒着美军炽热的火网,如猛虎下山般猛攻美军阵地。

志愿军九兵团20军58师黄朝天师长

陆战一师火力虽猛,却架不住无处不在的志愿军战士们的猛烈冲击,东南面的H连阵地、西南面的I连相继靠破。到了下半夜,志愿军172团9连攻克了下碣隅里的制高点东丘。

美军阵地

东丘能俯瞰整个下碣隅里,这里被攻占了,那下碣隅里几乎所有美军阵地都在志愿军的火力范围之内。史密斯严令务必夺回东丘。

此时陆战一师处处受敌,兵力早已捉襟见肘,但在师长的严令下,只得把工兵、运输兵这些非战斗部队,乃至文书、厨师这些勤杂人员全部组织起来,凑了300多人,向东丘发起反攻。

这些杂牌当然不是老辣的志愿军9连的对手,转眼间就被干掉大半,但陆战一师是美军精锐,其战斗意志在美军中是首屈一指的,反攻东丘的这些人员虽然不是战斗部队,可也硬是跟志愿军耗到了第二天早上,没让9连继续扩大突破口。

天亮后,美军的飞机大炮就开始发威了,航空兵和炮兵一轮又一轮地冲着东丘进行火力覆盖。志愿军9连咬牙坚守,一直坚持到黄昏,以全连伤亡三分之二的巨大代价,硬是守住这一战术要地。

此时志愿军58师黄朝天师长,已通过师里各支部队的战况,判断出下碣隅里美军战斗部队约一个营。从美方资料看,黄朝天师长的判断相当精准,此时下碣隅里美军战斗部队为陆战1团第3营、陆战7团2营各一部,经过一昼夜的战斗消耗,剩余兵力确实约一个营。于是,58师集中了4个营,计划在11月29日夜,以制高点东丘为出发点,居高临下发起攻击,以优势兵力给予陆战一师致命一击,彻底解决下碣隅里之敌。

黄朝天师长对这次进攻非常重视,亲临东丘附近靠前指挥。29日天刚黑,4个突击营就在东丘快速完成了集结,战士们有条不紊地做着冲锋前的最后准备。

三、坏事的韩国“百姓”

这时候,有战士发现附近还有少量朝族百姓。九兵团因入朝仓促,粮食被服都带得不是很够,只能向当地居民筹集一些。在美军的狂轰滥炸下,很多朝族百姓被害得家破人亡,因此对志愿军都鼎力支持,勒紧裤带把口粮省给志愿军。加上战士们出国前都接受过政治教育,要像对待自家老乡一样善待朝族人民,因此志愿军对这些百姓一直都很照顾。见附近还有平民,怕等会打起来误伤无辜,就赶紧让朝族向导告知他们离开此地。这几个百姓也很配合,撒开腿跑走,一转眼就不见了。

就在志愿军战士们摩拳擦掌、等待着嘹亮的冲锋号的时候,夜空中传来了美军夜航机的轰鸣声,轰隆隆一大片,好大一个机群,如此大规模的出击,美军发现了什么重要目标?

具有强大轰炸能力的美国空军

夜航机飞临志愿军突击营的上空,投下一串串照明弹,照明弹发出耀眼的光芒,顺着降落伞缓缓下降,几乎整个片区成了白昼,突击营的战士们顿时一览无余。紧接着,美军夜航机就开始俯冲投弹扫射,面对没有防空武器的志愿军,这些夜航机飞得一架比一架低,气流把志愿军的棉帽都给掀了起来,炸弹、机炮、机枪都直往人群中打,战士们纷纷倒地……

美军可实现精准的空对地攻击

美军飞机为何能如此准确地发现有夜色掩护、隐蔽集结的志愿军?坏就坏在那几个“朝族百姓”身上,他们的真实身份是韩军特务,也有认为是韩军渗透到北方的游击队,反正就是刺探志愿军情报的,他们充分利用了志愿军优待百姓的善心,获取了志愿军的准确集结地,然后一溜烟的报告了美军。

史密斯大喜,立即命令航空兵动员当前可用的全部力量,抢在志愿军发起进攻前,尽可能杀伤志愿军。陆战一师这一狠招收到奇效,志愿军突击部队损失惨重,而且队形全被打乱,只得暂时取消进攻。志愿军58师苦心准备的致命一击,就这样被化解在出击之前,真是太可惜了。

黄朝天见美国空军大肆空袭部队集结地,就预感到大事不好,可他还没来得及摸清楚情况,一阵密集的机枪弹就打到了黄朝天的临时师指挥所。

警卫员们见情况不妙,赶紧护着黄朝天冲到屋外,几个人前脚刚离开屋子,美军几发坦克炮就把指挥所炸塌了。

原来那几个韩军特务不但侦察到了集结的志愿军部队,还发现了黄朝天所在的房子,见这架着天线,又有警卫员警戒,就认定是个指挥所,一并向美军做了报告。

史密斯也真是个狠人,虽然自己被志愿军攻得左支右绌,但绝不被动挨打,一见有此良机,又立即调出一队人马,以坦克为先锋,直扑志愿军的指挥所,好一招毒辣的“斩首行动”!

伴随步兵进攻的美军坦克

四、勇猛的绝地反击

史密斯这一拳是打得又准又狠,可黄朝天是什么人?14岁就参加红军的红小鬼,这会儿虽然才35岁,可已经打了20年仗啦。美军坦克眼见要冲到跟前,黄朝天丝毫不慌,手枪一拔,亲自指挥警卫连开始反击。

58师选指挥所的时候就有讲究,两侧都是高地,警卫连迅速抢占制高点,对突进来的美军来了个反包围。随即用火箭筒击毁了两辆打头阵的美军坦克。

被击毁的美军坦克

美军虽然偷袭在先,来者又是战斗意志顽强的陆战一师,但在这种面对面的短兵相接中,美军还真是很难占到志愿军便宜,因此进攻一受挫,美军突击队就认了怂,赶紧在剩余坦克的掩护下朝已方阵地退去。

黄朝天见美军撤退,反应特快,命令警卫连连长苗兆兴:赶紧追上去!

苗兆兴也是个老兵,立即会意,美军突击队撤回阵地时,在阵地防守的美军肯定不开火,这时候跟在回撤美军后面,是突近阵地的最好时机,可警卫连一冲,师长就成光杆司令了。

黄朝天见苗兆兴想冲又有所顾忌,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大声喊道:冲进去狠狠得打!你们打得越狠我越安全,赶紧去,等会来不及了!

苗兆兴把心一横,大手一挥,带着警卫连就往美军阵地冲。果然顺着美军回撤的突击队插入了美军防线,

苗兆兴身为警卫连连长,对指挥所似乎有直觉,很快就发现了一处房子有天线,于是带领战士冲着房子开火。苗兆兴估摸着,这应该是一处营级或团级指挥所,但其实这正是陆战一师的师指挥部,史密斯和一众军官就在里面呢!

进攻的志愿军

苗兆兴和战友们的一梭子子弹,擦着史密斯头顶飞过,在墙上留了一排枪眼。这可把史密斯吓呆了,倒是一起的作战处长保泽反应快,一把摔碎煤油灯,然后拉着史密斯冲出屋外,躲进一个战壕里。

不远处的陆战一师1团3营营长托马斯·里奇中校,见师指挥部遭遇袭击,也吓得不轻,赶紧指挥附近的G连来援。

苗兆兴见屋子里灭了灯,旁边的美军又冲了过来,知道没时间去清理指挥所的敌人了,想着能打乱敌人指挥就好,于是朝着屋里扔了两颗手榴弹了事。随即带着战士们与G连打了起来。

志愿军这个警卫连犹如钻进了妖怪肚子里的齐天大圣,把美军阵地搅得天翻地覆。在这种混战中,美军的坦克大炮都失去了作用,双方用冲锋枪、手榴弹对打,有些地方还拼起了刺刀。一般这种情况下美军都坚持不了多久,可陆战一师还真是个硬茬,G连不断向警卫连发起进攻,压住警卫连无法继续在美军腹地乱窜,可几个回合下来,他们显然也无法吃掉警卫连。

里奇中校一咬牙,把防御阵地外围的H连和I连都给叫了回来,一起围攻警卫连。这下子警卫连压力陡增,苗兆兴知道,自己在里面吸引越多美军,外面防守的美军就越少,那兄弟部队们就越有机会突进来,苗兆兴于是带着战士们沉着应战。

遗憾的是,志愿军通讯手段落后,这期间只有一些连排级的部队发起一些冲锋,攻占了几处小阵地,未能组织起一起大规模进攻。警卫连拼死创造的这个战机,却没能好好把握,非常可惜。

苗兆兴见外围志愿军迟迟没有大动作,战士们的弹药又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打下去只怕得不偿失,只得指挥警卫连开始突围。

周围的美军一直想围歼这支孤军深入的志愿军部队,陆战队员们打得也很凶,敢跟志愿军刺刀见红,这股狠劲在美军中确实少见。然而苗兆兴带着警卫连,机智灵活的美军阵地里左冲右突,最后找到了一处薄弱口,成功突围而出。

行进中的志愿军

近距离亲眼目睹了这一仗的史密斯师长,也深感震撼,他对自家部队的战斗力一直颇为自负,认为陆战一师官兵的战斗意志、军事素质在美军里是顶尖的,二战时可把日本小鬼子打得哭爹喊娘。在这一次近战夜战中,中美双方都主要使用轻武器作战,装备差距不大,陆战一师3个连居然无法拿下志愿军1个连,最后让对手全身而退了。史密斯师长不禁感叹:这支中国军队是战斗力优异的部队!

五、英雄的最终胜利

志愿军警卫连回到己方阵地后,这一回合较量也宣告结束。中美双方稍作休整,旋即展开了更激烈的厮杀。在随后的恶战中,史密斯指挥着陆战一师,在志愿军多支精锐部队的包围下死里逃生,成功撤离了长津湖。应该承认,美军同行对史密斯师长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史密斯的坚定指挥,对陆战一师相当重要,可谓是长津湖战役中美军表现最优秀的师长。

战后,志愿军从俘虏口中得知,那晚攻击的指挥所原来就是陆战一师的师指挥部,警卫连的战士们都很懊恼,大腿一拍,愤愤得说道,当时真该拼死打下去,拼刺刀也要把陆战一师师长给捅了!

史密斯在长津湖战役中表现颇佳,假如苗兆兴带的警卫连运气再好一点,真在那晚的夜袭中把史密斯干掉了,能对陆战一师形成重大打击,甚至改变整个战局吗?

且来看看陆战一师的难兄难弟——美七师北极熊团的情况。志愿军开始围攻北极熊团后,第三天就意外击毙了该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他因误认一队穿插的志愿军为友军,在打招呼时挨了枪。志愿军无心插柳,却意外“斩首”敌军团长,运气挺好。

两人均毙命于长津湖战役

然而,美军有发达的通讯系统和完整的组织架构,北极熊团向美七师通报这一情况后,上级迅速安排1营营长费斯中校接任团长,继续指挥部队,北极熊团并没有因为挂掉一个团长遭受多大损失。最后该团被全歼,靠的是志愿军参与围攻的部队拼尽全力,才硬是把这只皮粗肉糙的北极熊给一口一口吃掉的。

以此为参照,可以推演,要是史密斯也被击毙了,美军会立即安排一名将军接替指挥陆战一师。在武器装备差距极大、美军牢牢掌握着制空权、海军又帮忙控制着港口的情况下,史密斯的接任者,只要不犯太离谱的错误,依然能够带领陆战一师突围到兴南港,继而乘船撤退。与史密斯带兵相比,战役结果应该相差不大,也许就是部队伤亡或大或小一些而已。在1950年,志愿军确实不具备全歼美军一个师的实力。

撤退路上疲惫不堪的美军

史密斯虽然带领陆战一师逃出生天,并且造成志愿军的惨重伤亡——黄朝天的58师,战役结束时能够继续战斗的人员仅100余人!但长津湖战役最终的战胜方仍是志愿军,这一仗一举把战线推到了三八线,对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都有重大意义,长津湖边每一位为国出征、舍身奋战的志愿军都是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陆战   长命   战役   美军   史密斯   指挥所   志愿军   战局   师长   阵地   朝天   袭击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