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吊诡的一生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初三,金圣叹生于苏州,童年家境贫寒,九岁入读私塾,刻苦勤奋,思想特立独行,通今博古,惊才绝艳,属于不世出的人物。观其一生,可谓是最不正经的人干了最正经的事。

金翁既为明末清初大才子,却有别于才子文人恃才傲物的通病。恃才也许,傲物也许,怪异有之。又何止一“怪”字所能形容。对人对己,于生于死,幽默一以贯之。说他是千古第一段子手不为过。当今的段子手稍逊风骚。

科举是旧文人进入仕途的一扇门户,然而金翁却视科举为儿戏,屡屡撩拨考官以至于禁考。第一次科举考题是“吾岂匏瓜焉,有击而不食”,这是孔夫子的话,意思是即使天下再乱,也要做利国利民的事,这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而金大才子直接在卷子上画了一个光头和一把剃刀,回道:“此亦匏瓜之意形也”,意思是出家,是遁世避俗的态度。及至第二次参加科举,直接被考官轰出考场。原来题目是“吾四十而不动心”,他也不知哪根神经短路,在考卷上答道:“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霞苍而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动动动……”连写39个“动”字。正暗含“四十不动心”之意,文思敏捷,立意新奇,然而考官不解其意,直接轰出考场了事。你以为金大才子两次科考不中,必然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收起那乖张狂放之心,正正经经做个读书人,然而,屁也,科举在金大才子的眼中,也许屁都不是,这不又在笫三次考试中差点把考官气得吐血而亡,差点见阎王,从此被列入禁考名单。直到第四次考试,也许再不中就有辱金大才子之名,用假名赴试,遂列榜首取中秀才。至止金大才子若正形正经,正是可以锦绣前程在握,飞黄腾达。然而,也许没有然而。反正金大才子不屑入官场,做个自在闲散人最妙。期间,与书为伴与书为友,注解了《推背图》、《西厢记》、尤其喜爱《许浒传》,对一百单八将做了点评,使得这天上一百零捌星宿在地上愈发活灵活现,这些在当时备受诟病的著作也成了后世的经典之作。

如此与书为伴到终老也许还不错。然而才子可能注定不能天年永享,某年,他参与了当时著名的抗粮哭庙案被朝廷判处斩刑。金大才子在死亡关头,终究也会异于常人,临近刑期作断头词:“天公丧母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明日太阳来作吊,家家檐下泪珠流。”死亡也不能让才子戚戚然。死前遗言:“字谕大儿知悉,花生米与豆腐通嚼,有核桃滋味。”给儿子们题一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泣如雨下,不能对。金翁对:梨儿腹中酸。一语双关的生死决别对。非是看淡生与死,不能如此。即便到刑场,也吊诡,当时多人受刑,他不想多受心理折磨,耍了个小聪明,示意刽孑手自己衣服內有银两,让刽子手先砍自己。刽子手何乐而不为呢,首先砍了他的脑袋,赶紧去翻他的囗袋,并不见银两只有石块。有一说是金翁双耳各塞一纸团,就在他脑袋咕咚落地,纸团掉出,展开一看“好疼”,此亦无从考证。却说这边刽子手手起刀落,人头落地,那边钦差赶来高声呼喊“刀下留人”,然而为时已晚。金翁的小聪明,至死也得幽人一默幽己一默。时也运也命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西厢记   刽子手   银两   科举   小聪明   考官   段子   才子   文人   正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