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史精选故事391、杜伏威起义称雄江淮

在隋末农民起义中,还有一支骨干力量,与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遥相呼应,共同抗击隋军,这就是称雄江淮一带的杜伏威起义军。

杜伏威,是山东章丘人。他从小就穷困潦倒,不能养活自己,只好当小偷。不过,杜伏威为人仗义,爱交朋友,与辅公祏结成了生死之交。

辅公祏姑姑家里比较富裕,养了很多羊,辅公祏经常偷羊,送给杜伏威充饥。后来,辅公祏的姑姑发现了,向官府告发了他们,他俩只好逃走了。杜伏威无法生存,干脆聚集了一些人,组成了盗窃团伙,专门从事盗窃勾当。杜伏威被推举为头目,当时,他只有十六岁。

在隋末大乱之时,各地起义如火如荼,仅山东地区就有几十支起义军。杜伏威的盗窃团伙,本来就没有什么出路,此时也顺应大潮,举旗造反了,没想到义旗一举,还真聚集了不少人马。朝廷派名将张须陀到山东镇压起义军,起义军敌不过,四散溃逃。杜伏威带领他的队伍,也逃避到江淮一带。

杜伏威虽然年龄不大,但从小历经磨难,十分成熟,很有心计,也很会拢络人,众人都信服他。当时江淮地区,也有许多起义军,但各自分散,力量弱小,杜伏威想联合他们,扩大自己的势力。

下邳人苗海潮,是一支起义军的首领。杜伏威游说他说:“我们都久受隋朝暴政之苦,各自为正义而起兵,但力量分散薄弱,很容易被朝廷各个击破,不如我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苗海潮见杜伏威说得有道理,很高兴地归附了杜伏威。

当时的起义军,多数是为生存所迫,不得已而造反,没有什么大志。杜伏威头脑灵活,能说会道,处事得体,时间不长,就招降了多路起义军,力量壮大起来。

对不肯降服的起义军,杜伏威也采取打的一手。海陵人赵破阵,拉起了一支起义队伍,人数较多。赵破阵同意与杜伏威联合,但要求由他做首领,让杜伏威听他指挥。杜伏威怎么能干呢?杜伏威假装答应,带领十名勇士,拿着酒肉食物,去拜见赵破阵,同时命辅公祏率领部队,悄悄埋伏在赵破阵军营附近。

赵破阵见杜伏威前来拜见,十分高兴,摆下酒宴,大吃大喝起来。酒兴正浓之时,杜伏威一声号令,十名勇士拔剑出鞘,当场斩杀了赵破阵和他的几个亲信。这时,辅公祏伏兵齐出,摇旗呐喊,声势颇为壮观。赵破阵的士兵见头领已死,群龙无首,又被包围,只好归降了杜伏威。杜伏威势力崛起,聚众数万,很快成为江淮地区力量最强的一支队伍。

朝廷派将领宋颢前去镇压。宋颢轻敌,看不起这伙乌合之众,大摇大摆,长驱直入。杜伏威没有文化,更没有读过兵书,却很有谋略。他设下计策,把宋颢军队一步步诱引到芦苇荡里,然后四面放火,烈火熊熊,无路可逃。可怜宋颢和他手下的隋军将士们,全都葬身火海。

朝廷闻讯大惊,随即又派出将领公孙上哲,率军前去镇压。杜伏威率众迎敌,双方大战于盐城,结果公孙上哲仍然是全军覆没。史书只是记载说,公孙上哲军队被全歼,不知道杜伏威这次用了什么计策?

隋军接连两次全军覆没,朝廷震惊,又派出名将陈稜,率军围剿杜伏威。陈稜,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是隋朝著名战将,曾经率领一支船队远征,一举灭了流求国。不过,由于杨广三次东征,损失了大量兵力,各地起义蜂起,又派去不少军队镇压,朝廷兵力明显不足,所以,只派给陈稜八千兵马。

隋军虽然兵力不多,但武器精良,陈稜又指挥有方,所以战斗力很强。杜伏威与陈稜几次交战,都没有占到便宜,双方形成僵持状态。

杜伏威为了打败陈稜,下功夫整训部队。杜伏威想了一个办法,每次打仗之后,他都要亲自检验士兵身上的伤痕。如果前身受伤,说明是正面迎敌所致,予以重赏;如果伤在后背,表明临阵后退,立即斩首。这样,再打仗时,士兵们谁也不敢转身后退,只能是奋勇向前了。杜伏威又精心挑选了五千名强壮士兵,组成了敢死队,给予重赏,并承诺,如果战死,将厚待他们的家人。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杜伏威觉得有了取胜的把握,便与陈稜决战。杜伏威依仗人多势众,向陈稜军发动进攻,五千敢死队在前,数万大军紧跟,凶猛地向隋军扑来。

陈稜知道自己兵少,不敢出战,只令将士们放箭,顿时箭如雨下。可是,杜伏威的士兵们,好像中了魔一样,不怕箭雨,嗷嗷乱叫,只管向前猛冲,前边倒下一批,后面又涌上一批。隋军士兵见了,心惊胆战。

杜伏威为了激励士气,亲自上阵杀敌,不料被一员隋将射中前胸。杜伏威大怒,吼叫一声:“不杀了你,老子不拔箭!”杜伏威带箭直冲过去,隋将吓呆了,被杜伏威一刀砍死。

起义军士兵见主帅一马当先,更是士气大振,拼命向前,很快两军短兵相接,隋军弓箭失去了作用。杜伏威军人多,最后又将隋军杀得全军覆没,只剩下陈稜一人逃回。

此后,朝廷再也没有力量围剿杜伏威了。杜伏威势力更加强盛,他率军转战于江淮大地,攻占了高邮、历阳等许多重镇,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杜伏威开始改变流寇式的作战方法,专心经营自己的地盘。杜伏威从小受苦,很同情穷人,经常救困济贫,赋税也很低,受到百姓拥护。但杜伏威仇视官府和富人,在他的地盘里,凡是朝廷官吏和富豪,一律处死,这就有点过分了。

目不识丁、小偷出身的杜伏威,却敢于对抗朝廷,并且屡次打败隋朝名将,称雄于江淮大地,真是一个奇迹。

后来,杜伏威归降了唐朝,又为唐朝立下大功,被授予上柱国、吴王,位居于齐王李元吉之上,荣耀无比。不料,好友辅公祏叛乱,杜伏威受到牵连,被逼自杀,时年四十一岁。好在后来李世民为他平了反,追封他为吴国公。

隋朝天下大乱,隋炀帝已经无法应付了,他该怎么办呢?请看下一集,北方大乱,杨广无奈避难江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江淮   公孙   起义军   隋朝   全军覆没   山东   朝廷   士兵   势力   力量   故事   伏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