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飞:“贾琮褰帷”的故事


贾琮(cóng),字孟坚,东郡聊城人,公元187年汉灵帝时被任命为冀州刺史。

当时,冀州刺史治于高邑(今柏乡县固城店镇)。按照旧的制度规定,新刺史上任,冀州驿站要派车马到州界迎接。当时迎接的马车民间叫“细车”,车是篷车,前后左右都有红色的帷裳。贾琮来到冀州的州界,他上车后马上命御者撩起帷裳,说:“刺史应当远視广听,审查美好和邪恶的事情,怎么能垂帷裳遮蔽自己的耳目呢?”于是命驾车者褰(撩起)帷裳。后以此谓官吏接近百姓,了解民情。类似于现在的公开接访,便于接受群众举报投诉的措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贾琮褰帷”的故事。

贾琮被任命为冀州刺史(治于高邑今固城店),是在汉灵帝(公元156—189年5月13日)时。汉灵帝是个非常昏庸的皇帝,他重用宦官,卖官鬻爵,荒淫无度,视国家政事如儿戏,为图自己享乐不顾黎民百姓死活,致使他在位晚期爆发黄巾起义,天下陷入持续动乱之中。诸葛亮在《出师表》评价“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朝廷是这样,贾琮到冀州赴任时冀州各州县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贾琮到冀州赴任前,曾任交址(今广东、广西和越南大部)刺史。史记:“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意思是贾琮在任三年,成为十三州中最出色的。当时,交址前任后任刺史大多缺少清廉行为,对权贵阿谀奉承,对下属积聚私财贿赂,百姓怨恨反叛。贾琮到任交址后,查清反派原因,立即发出告示,使百姓安心从业,招抚离散的人,取消徭役,诛杀制造祸害的主要人员,挑选良吏守护各县,一年之内动荡平定。当地人们歌颂他:“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犯”。

由于贾琮在交址刺史任内的政绩和名气,加上贾琮刚刚进入冀州界内的“褰帷”之举,冀州刺史部下辖九郡国一百个县的郡、县官吏受到极大震动。那些有不轨行为胆小者,惶惶不可终日,闭门不出;那些作恶多端、犯有罪行的,解除绶印离任而去;罪大恶极的,暗中准备顽抗。只有瘿陶(宁晋西南)长济阴董昭、观津(今武邑东的审坡镇)长梁国黄在任上等待贾琮。

贾琮到任后马上采取措施:招抚离散流民,取消徭役,鼓励恢复生产;对郡县官吏区别对待;广开言路,揭发犯罪,严厉打击罪大恶极者;招募官吏。在很短的时间内冀州域内恢复了正常秩序,于是冀州州界之内一片安定。史记:于是州界翕然。灵帝崩,大将军何进表琮为度辽将军。

其后,“贾琮褰帷”的故事进入史书,一直流传于今,为高邑(今柏乡固城店)的历史增添了光彩。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武邑   宁晋   冀州   州界   史记   徭役   高邑   罪大恶极   刺史   官吏   故事   赵鸿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