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四军系”的六位上将:一级上将1人,二级上将3人

作为“粤军之母”,国民党第四军成名于北伐战争,并在北伐期间发展壮大,逐渐发展成张发奎第四军、陈铭枢第十一军、陈济棠第四军(第八路军)等重要军事派系,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国民党军政要员。

这里所说的国民党“四军系”,即为广义上的第四军,包括李济深、张发奎、陈济棠等出任军长的第四军,虽然这些第四军的概念有相当大的区别。

大陆期间的“四军系”先后产生了六位正式铨叙的上将:其中一级上将1人,陈济棠;二级上将3人,张发奎、薛岳、余汉谋;中将加上将2人,黄琪翔和李汉魂。

李济深

至于出身于第四军的国民党陆军中将,由于人数众多就不一一列出了。

抗战期间担任过战区司令长官或副长官者,亦为数不少,诸如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副长官吴奇伟;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副长官蒋光鼐;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副长官罗卓英(罗卓英早年出身于粤军,后来算正牌中央军将领)等;

此外还有曾任第四军军长的黄琪翔出任过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以及远征军副司令长官,邓龙光出任过张发奎第二方面军副司令官。

若盘算抗战期间出任过集团军总司令的原第四军将领,那就更多了:第8、第10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第19、15集团军总司令薛岳,第12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第9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第11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第35集团军总司令李汉魂、邓龙光,第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第16、26集团军总司令蔡廷锴等。

黄琪翔

抗战胜利后,张发奎曾出任广州行营主任,这是个理论上是兼管两广军政的显赫位置;薛岳曾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余汉谋则任过广州绥靖公署主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以及陆军总司令等重要军职,张发奎也曾接任余汉谋出任陆军总司令。

这一时期的原第四军将领,还有几位成了国民党兵团司令:曾任第二兵团司令官的欧震,曾任第七兵团司令官的区寿年等。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陈济棠就任海南行政长官,薛岳任海南防卫总司令,余汉谋副之,他们“凭海据守”的迷梦在我强大的军事打击下最终彻底破碎。

国民党统治广东期间,陈济棠、陈铭枢、李汉魂、薛岳等第四军出身的高级将领又先后出任过广东省主席,一度基本实现了“粤人治粤”的政治诉求。

李汉魂

总体来说,一大批原第四军高级将领在国民党军政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情况在地方部队高级将领中并不太多见。

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亦与粤军、第四军逐渐中央军化不无关系,否则以蒋氏的猜忌之心断不会如此重用这些粤军将领。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前第四军高级将领的归宿,除一部分远走台岛外,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黄琪翔、吴奇伟等都以各种方式投入了我方阵营,并留在大陆发光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上将   国民党   司令官   公署   集团军   战区   总司令   将领   长官   司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