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僧人因身份不明被查,他摊牌:我已为革命牺牲一次

1966年,福建永泰,群山怀抱之处,有一座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寺,因民国时期修葺过,尚不显得破败,大门高悬“闇亭禅寺”方匾,十分古朴。

菜堂大师傅正一边听着早课,一边盘算着下一锅馒头该熟了。

突然,山门处一阵喧哗。

“你们是干嘛的!佛门重地!岂容你们擅闯?!”

一行五六人皆是政府工作人员,打头的戴一顶青色小帽,他说:“有人检举,你们闇亭寺中有人身份存疑,来历不明,我们是来请磬扬和尚核实问题的,麻烦你带路吧!”

小沙弥大吃一惊,在一旁看热闹的菜堂大和尚倒不觉得意外。

大和尚叹了口气,磬扬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怎么老是招惹这些惹不起的人呢,国民党要抓他,土匪要绑他,怎么现在连人民政府都找上门来?

一切,都与磬扬皈依佛门之前的故事有关。

落尽红尘

1935年农历七月初四,是闇亭寺新僧落发的日子。

虽说是战争年代,颠沛流离弃家离群的人格外多,但两个眉目端正的年轻人还是引起了剃度仪式的执行者,闇音寺老和尚觉音法师的注意。

这两个人自称谢长生和黄家法,年纪轻轻,双亲俱亡,身无长物,一路乞讨而来。

但觉音并没有指出其中的疑点,在连绵不断的诵经声中,他平静地为他们落发,最后,他放下小刀,道一句恭喜。

恭喜谢长生和黄家法已经告别了红尘俗世,此时在闇亭寺的,是和尚磬扬和妙圆。

磬扬双手合十,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中含泪。

他也不是没有家。

他家在江西兴国,他有父母至亲,上面两个哥哥,各自娶亲,要是算上他妻子所孕育的胎儿,正好九口人。

只是没料到,一场灾难突然降临,使这个温暖的家庭支离破碎。

1930年12月,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开始了。

转眼间,国民党军队就占领了兴国县,地主还乡团跟随在军队后,手持利刃对乡村中的普通百姓发起了猛烈报复。

他的母亲被活活打死,父亲被迫跳河自尽,大哥被杀害,二哥东躲西藏后来也成了和尚,两个嫂子和他身怀六甲的妻子被奸污后卖到外地不知所踪。

他的家就这么烟消水灭了。

另一方面,山寺中的对峙仍在进行,有关工作人员声称接到密报,“谢长生”不是磬扬的真名!

闇亭寺

磬扬面容平静,多年的佛寺生活为平淡的眉眼添几分出世的寂寥

“老僧已入佛门,各位施主何必打破沙锅问到底呢?”

“谁知道你到底是谁?谁能证明你不是国民党派来的奸细?”

磬扬忍不住笑了,他想起父母亲人,想起过去的战友,想起这些年受的苦楚。

“我已经为革命牺牲一次,我是1935年被击毙的闽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杨道明。”

他拿不出证明身份的凭证,有关工作人员自然不会认为身份存疑的他是无辜的,更不会轻易相信他是一位革命元老。

万般无奈,他只好给家乡江西兴国写了一封信,寄希望于存活下来的乡亲故旧能来认领他的身份。

万万没想到,这封信辗转到了江西兴国人事局,在这上班的杨真明正是杨道明的二哥!

杨真明根本没想到弟弟竟然还活在世上,毕竟当年闽赣苏区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几乎全军覆没!

杨真明立刻写信给福建永泰,证实了弟弟革命战士的身份,兴国县领导随即派人与杨德明取得联系,江西省革委会,省民政厅也派人请他回江西任职,福建省有关部门也专门派人劝他在闽工作。

看山门的小沙弥怎么也想不到,这一车又一车的政府官员,全是来请磬扬大师还俗的!

寺中的僧人几乎都不知道他的身份,也不明白他怎么会从江西到福建做和尚,还曾经是那么大的一个官!

磬扬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年荷溪乡的誓师大会,他与毛主席的第一次相遇。

慧眼识珠

1930年春天,杨道明才21岁,红军在江西兴国荷溪乡开军民誓师大会,他一大早翻山越岭赶到现场,就为了去听毛主席的演讲。

毛主席

他挤在最前头把手都拍红了,台上的毛主席注意到了这个年轻有活力的小伙子。

不久后他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荷溪乡的财政委员,负责筹备红军的给养。

几个月后,还乡团打散了他的家。

他下定决心要为父母亲人,为死去的乡亲们,为老百姓做红军,做最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

杨道明与荷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蓝瑞洪冒死从仓库抢出了五车粮食,乘夜送往红军前线。

却不想路上杀出了一伙带着枪的还乡团,同行五人,两个中弹身亡。

毛主席

1931年,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胜利,毛主席在兴国见到了杨道明,对这个小伙子的悲惨遭遇,他心痛不已。

毛主席对杨道明说:“革命就要作出牺牲,你是坚强的。”

这一年,杨道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凭出色的觉悟和富有实干精神的工作风格,杨道明任荷溪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后调任永丰区团委组织部长,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1933年9月,年仅24岁的他当选为兴国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随后,他出任了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内务部长。

毛主席和农民谈话

1934年1月,杨道明在瑞金出席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会后不久,他又成为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内务部副部长。

一年他才二十五岁,是当时苏区中央政府最年轻的部长。

也在这一年,“革命和尚”品香法师收到毛主席的邀请来瑞金做客。

品香法师言必深思,佛法高妙,对苏维埃政府提出了很多深刻的建议,毛主席十分欣赏他。

这一次会谈也让品香法师也对毛主席身边,这个言谈举止十分稳重的年轻人有了深刻的印象。

彼时杨道明还不知道,品香法师正是他命中的恩人。

毛主席

艰难突围

1934年,经过毛主席提名并批准,杨道明调往刚刚组建的闽赣省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党中央已经决定率主力红军撤出苏区,杨道明此去山高水长,不知何时还能再相见。

但党中央没有办法,必须留下最信任的同志,才能燃起最明亮的篝火,这是为了以后更好开展苏区游击战争的一步棋。

主力红军突围后,苏区形势越发严峻,国民党的“围剿”部队步步紧逼,又有地主还乡团,捕杀团为虎作祟。

彼时敌军兵力远远大于苏区武装,闽赣军区加起来也不过两个团几百号人,士气低迷,一些人有了动摇的小心思。

这时,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仿佛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电报内容大意为:中央以后不能再继续联系你们了,你们在闽赣要独立地开展游击战争,争取最后的胜利。

此后,归化,清流相继失守,12月底杨道明带领着这支队伍败走宁化,一路昼伏夜出,随战随走,一路上伤亡极大。

但杨道明一直记得毛主席对他的嘱托:不要死守地盘,实在不行就上山去,去打游击!

1935年,这只三百余人的小队进入到德化和永泰交界处的截云山区,登上了紫山。

然而,附近几个县的保安团蜂拥而至,他们又一次被团团围住。

比保安团的包围圈更可怕的是,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参谋长徐江汉,政治部主任彭祜有明显的动摇迹象,他们甚至派出了保卫局长杨良生等人下山投降。

杨道明从蛛丝马迹中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我军中出现了叛徒!

他找到自己信任的人,省委书记钟循仁,二人当即决定转移队伍,坚持游击,保证部队思想的纯洁性。

但宋,徐二人以种种理由拖延时间,他们毕竟是军队的最高领导,杨道明和钟循仁心急如焚,却没有办法,只能同意次日突围。

可等他们醒来,宋清泉他们早就带人跑了!他们带走了相当部分的士兵和给养,杨道明二人只能组织剩余人员一同突围,力求一线生机。

1935年五月八日,哪怕杨德明做了三十几年和尚,哪怕念了数万次金刚经,他也不会忘记。

那一天,红军连子弹都打完了,用石块和树枝做武器,血和尸体铺就了突围的路。

三百余人的队伍,最终只有七个人突围成功。

这七个人中,钟循仁受了重伤。

突围前,政治部主任彭祜假装要选一个突围口,将钟循仁引到了一个山道转弯处。

山下丛林埋伏着许多反动民团分子,钟循仁半路觉得不对,为什么那两个人走了,彭祜不但不走,还这么积极?他不是动摇得最早那个人吗?

钟循仁转身拔腿就跑,彭祜对着昔日的同志连开数枪!

杨道明闻讯而来,组织队伍与民团等人展开了血战,混乱之中,杨道明和省肃反主席陈长青等人被逼无奈,跃下山崖,躲在一块儿大石头下面逃过一劫。

入夜后,他们才敢上来寻摸伤员,万一呢,他们抱着这样的希望,万一还有同志躺在这里,只要一息尚存,就得把同志带走!

钟循仁福大命大,子弹穿过了他的肩胛和手臂,重要脏器倒是没有受到伤害,杨道明背上他,离开了这片令人伤心的尸山血海。

从紫山往永泰方向去,有个叫小白杜的山村盛产草药,钟循仁在此处渐渐好转。

也是在此时,陈长青等人提出想要返乡,谋一条生路。

杨道明表示理解,人要活着,才可以谈未来,谈革命,谈理想。

可惜钟,杨二人是国民党通缉要犯,七个出生入死的战友只能在此分手。

为生存夜叩山门

杨道明的心中在流泪,他已经无家可归,兴国苏区又被敌人占领了,中央红军北上长征,他根本就联系不上。

就算想要加入福建本地的地下组织,他也没有门路!甚至连落脚做一个农民,都没有村庄愿意收留外地人。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只盼着二人能躲过国民党的追捕,活下去,活下去才有未来!

杨道明,钟循仁化名谢长生,黄家法,沿着崎岖的山道一路乞讨,两人吃了上顿没下顿,可这年头,连要饭都引人怀疑。

有一天路过永泰,发现有一座寺庙,杨道明实在没有办法了,他想,这佛门清净地,能不能庇护一下两个唯物主义者呢。

寺庙老僧见二人形容实在可怜,就请他们去闇亭寺问一问。

他们不抱希望地踏进闇亭寺,竟发现座上讲师是一位老熟人,正是两年未见的品香法师。

闇亭寺

法师看着这个本应该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形容枯槁,仿佛老了十岁不止,当即联系住持让二人安置下来。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杨道明不回去做一个政府官员呢,不回去继续为革命事业做奋斗呢。

他理应如此,他值得如此。

而杨道明只是摆摆手,他自觉无颜面对过往,他也从来没有过任何对过去所作牺牲进行补偿的奢念。

或许在他的心中,他已经死在了那座巍峨的紫山,和他的战友们葬在一起。

“我只想在我有生之年,多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

暮鼓晨钟,寒来暑往,他只是默默地在寺庙周围开荒种地,将多余的粮食上交国家,还常捐资修桥铺路,救济困难的百姓,广施善举。

“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正因为有杨道明这样的人,星星之火才得以传承,得以燃至神州大地。

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威武不屈的灵魂永远在山谷间涤荡,不惧艰险,淡泊名利,虽磬扬大师已于1999年5月14日圆寂,但他的精神将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兴国县   苏维埃   永泰   还乡团   苏区   江西   僧人   红军   法师   和尚   牺牲   身份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