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21)《范蠡救子》

今天这个故事,我在不同的场合讲过很多次了,之前讲东周列国志的时候也单独讲过,之所以这么喜欢是因为它有出处见于正史,记录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最后,按内容来看这是很不合常理的,所以足见司马迁对这个故事也非常感兴趣,唯恐失传,特意附在书中为后人保留了下来。

话说当年范蠡功成身退,隐居在定陶自号陶朱公,靠着经营畜牧业没几年工夫便又成为了天下巨富。这时候他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杀人罪,被押在大牢判了死刑。范蠡虽然理解杀人偿命,但毕竟难免舐犊之情,秉着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理念,准备了一笔巨款修下一封书信吩咐小儿子带上前往楚国找自己的好朋友庄生设法解救。

小儿子马上要动身前往的时候,范蠡的长子知道了,认为营救弟弟应该自己前去,于是来见父亲再三请求,可范蠡执意不肯,长子觉得父亲不信任他,不惜用自杀相威胁。引得范蠡的妻子也来苦苦相求,没奈何范蠡只好勉强同意长子前去。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找到庄生之后留下书信钱财什么也别说什么别问,一切听庄生的安排,不得有丝毫违误。

长子到了楚国之后,一路打听找到了庄生的家门口,打眼一看,茅檐低小蓬门敝户,穷的都不行了。将信将疑地报名进门说明来意留下书信钱财起身告辞。庄生送出门外告诉他赶紧离开楚国,一刻也不要停留,等弟弟放出来之后也不要问为什么。长子表面上点头答应,可始终是不放心,于是便自作主张去拜访了一位相识的楚国贵族,并在人家家里住了下来打听消息。

这头庄生送走他之后便去见了楚王,楚王赶紧毕恭毕敬地请了进来。原来这庄生虽然穷困潦倒,但却是个深受楚王敬重的贤士,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几乎言听计从。庄生借口夜观天象,将要对楚国不利,唯独实行大赦做大功德才能免除灾祸。楚王当场传令给钱库贴上封条,择日大赦,庄生便告辞回家了。

其实庄生本没有收范蠡钱财的意思,只是怕对方不放心,打算事成之后风平浪静了再退回去,要是他要真爱财的话,以他和楚王的关系绝对不会穷到那个地步。这边楚国的贵族也得知了这个消息,赶紧告诉躲在自己家里的范蠡长子,我们大王今天封了钱库这是楚国大赦的惯例,逢大赦必先封钱库。长子这时候心里就嘀咕上了,既然大赦说明二弟命不该绝,如此一来那么一大笔钱财不是白白便宜庄生了吗?

思前想后舍不得,第二天便又来见庄生,庄生看见他去而复返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没走。长子得意洋洋地说:我弟弟命好,恰好碰上楚王大赦,所以特来辞行。庄生当然清楚他的用意,让他自己进屋拿上钱财回去。

他前脚刚走,庄生便二次进宫,告诉楚王,街面上传言陶朱公的儿子犯了死罪押在大牢,他的家人拿了重礼贿赂了您的手下人,所以这次大赦实际只为赦他一人,并非出于可怜楚国民众,如此也就没有功德可言了。楚王听了大怒,当即下令先把范蠡的儿子处死,然后再传令大赦。

结果当然是长子拉着弟弟的尸体回到了定陶,全家上下一片悲声,而范蠡却笑笑说:我早就料到是这么个结果,所以才不让长子前去,原因很简单,并非是长子不爱弟弟,而是他出生成长的过程中见证了我创业的艰苦,知道财富来之不易。小儿子则不然,他出生的时候我已经富甲天下,从小过的就是挥金似土锦衣玉食的日子,对钱财根本就没有概念。老大干别的任何事情或许都比小弟弟要强的多,可唯独这件事儿,他是万万去不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定陶   楚国   大牢   楚王   小儿子   智囊   功德   长子   书信   钱财   全集   弟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