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智囊五虎”之巅峰对决

看三国时,你是否有种感觉:魏人才济济,蜀人少而精,吴文武均衡?

这其实是《三国演义》为突出主要人物事迹,而给人造成的一种刻板印象。事实上,三国之所以能够鼎足而立,各自的人才配备都不容小觑。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魏蜀谋士阶层的对比。

曹魏谋士集团,处于顶级的有五人,按功绩来说,分别是: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我们姑且称之为曹魏“智囊五虎”。

璀璨的三国星空,英雄总是不寂寞。蜀国谋士团队,有五人刚好和魏“智囊五虎”相对应,这五人是:诸葛亮、庞统、黄权、法正、刘巴

一、战略大师:荀彧VS诸葛亮

荀彧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

荀彧

荀彧早年即有“王佐之才”的美誉,举孝廉出身任守宫令。董卓之乱时弃官避难冀州,先投袁绍后归曹操。

荀彧之长,尤在战略谋划。初投曹操,就为其制定了奉主上、秉至公、扶弘义三大策略。这三大策略,确立了曹魏集团代表汉室“正统”的表象。曹操正是循其路线,平定中原进而挟天子以令诸侯,走上霸主之路。

不唯如此,荀彧在战术上也多有建树。他曾和程昱一道,在曹操南攻徐州、吕布叛乱时力保兖州三郡;也曾设奇谋扼袁绍于官渡,出宛、叶而间行轻进奇袭荆州。

此外,荀彧最为人称道的是,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与之对应的蜀汉第一战略大师,毫无疑问是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有“卧龙”之美誉,早年隐居隆中。被诸侯打得四处流窜的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了闻名千古的隆中对。隆中对的核心要义,在于占据荊益、东和北据。刘备依此,成功建立蜀汉帝业,得以与魏吴鼎足三分。

刘备伐吴失败,于永安托幼主于诸葛亮。诸葛亮更从战略谋划层面走向实践,南和诸戎、东连孙吴,五度北伐,以一州之力伐天下,打得强如司马懿也“畏蜀如虎”

可以说,诸葛亮在刘备亡后,以一己之力,撑起蜀汉政权,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表率。

荀彧最终因反对曹操称公而被猜忌,诸葛亮却受托国之重,二人跟主不同,境遇各异,令人不胜唏嘘。

二、阵前军师:荀攸VS庞统

荀攸是史书明载的曹操军师

荀攸

荀攸在何进当政时任黄门侍郎,曾谋刺董卓,不就下狱,董卓事败后弃官归家。曹操迎天子都许,征荀攸为军师,自此常为曹操阵前谋主

曹操征张绣,荀攸劝曹操缓兵以待张绣、刘表有隙,不为所用。曹操果然兵败,深为后悔不用荀攸之计。后曹操征伐吕布不克欲退兵,荀攸劝阻,并与郭嘉一道,献奇计水淹下邳,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设计斩杀颜良、文丑,又力劝曹操采纳许攸之计奔袭乌巢,最终夺取胜利。袁曹相争时,刘表为后背之忧,荀攸力排众议,认为刘表无争雄之心,主张趁袁绍诸子不和而先攻河北,最终使曹操一统华北

荀攸外愚内智,临阵对敌机谋百变,逝后曹操多有追念。

蜀汉与荀攸“外愚内智”形成对照的,是“少时朴钝”而有“凤雏”之称的庞统。

庞统

庞统初任郡功曹,好品评人物。赤壁之战后,周瑜击退驻守南郡的曹仁,夺取江陵。后周瑜领南郡太守,庞统被任以大事。

刘备领荆州牧后,庞统以从事署理,后守耒阳令,不理公务而被免职。鲁肃、诸葛亮以庞统“非百里之才”力荐,刘备与之谈话后,深为器重,任其为治中从事,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入川,以庞统为谋主。刘备与刘璋涪城相会,庞统劝刘备于宴席中挟持刘璋,但刘备以自己初来蜀中恩信未立为由拒绝。后二刘反目,庞统献上中下三计,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时年三十六岁。

荀攸、庞统二人都外朴内敏,而各为军师,惜乎庞统早亡,致刘备失却一臂。

三、才资文武:程昱VS黄权

魏蜀两国,称得上才兼文武的谋士,魏有程昱,蜀有黄权。

程昱原名立,因梦捧日,更名为昱。初,兖州刺史刘岱征程昱,不就。曹操兵临兖州后,程昱却一征即用,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

程昱

曹操南攻徐州,程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后张邈叛迎吕布,诸郡县皆应,只有鄄城、范县、东阿在二人协力下未降。因此功,程昱被表为东平相。献帝都许,程昱为尚书,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宜。

曹操与吕布在濮阳交战,互有胜负,曹操欲答应袁绍移家眷邺城之邀,程昱分析利弊,认为袁绍怀并吞天下之心,然智不能济其事,力阻曹操决定。刘备失徐州,来归曹操,程昱劝曹操杀刘备,不为所用,后刘备果背反,曹操深为后悔。

官渡之战,袁绍发兵南渡,时程昱仅有兵七百。时曹操欲加兵相助,程昱言道:袁绍若见我兵少,必不轻易来攻。但如果增加了我的士兵,则会吸引其攻,反而会两败俱伤。最终程昱以弱旅守孤城,被曹操称为“贲育之勇”。

曹操南取荊州,刘琮请降,刘备奔吴,时人多谓孙权必杀备,程昱则认为,孙权不能独挡曹操,必助备共抗曹军,后果如是。

后程昱以老子“知足不辱”自谓,逐步缴还兵权,是以程昱虽以刚戾为名,却寿八十而终。

黄权初为刘璋主簿,在刘备入蜀时,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不为所用反而被外放广汉长。

黄权

刘备攻益州,各地望风归顺,只有黄权闭城坚守。后刘备入主成都,黄权才归顺,被拜为偏将军。

曹操南征张鲁,黄权献“汉中策”,建计取汉中。刘备以黄权为护军,北取汉中并取得胜利。刘备为汉中王,以黄权为治中从事。可以说,刘备据有汉中,全赖黄权之谋

刘备称帝,议伐吴,黄权劝谏而不纳,反被任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夷陵兵败,处于江北的黄权归途受阻,不得已降魏。

曹丕对黄权深为赏识,拜其镇南将军,加侍中,迁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世开府之名,实始于黄权。

黄权其人,一生事刘璋、刘备、曹丕三主,在三主处俱受重用,而且俱称忠烈,也算三国之异数。

四、世之奇士:郭嘉VS法正

郭嘉是曹操早期核心谋土之一。

郭嘉

郭嘉曾先事袁绍,但认为袁绍好谋无决,遂离职去绍。戏志才去世后,荀彧再荐郭嘉,曹操与之共论大事,认为使其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后为军师祭酒

曹操攻吕布,郭嘉与荀攸共献计水淹下邳,擒杀吕布。曹操攻刘备,怕袁绍背袭,郭嘉认为袁绍优柔寡断、性迟多疑,不会迅速作出反应,后果如郭嘉所料。袁曹相持,有闻孙策欲起兵许都,郭嘉却说孙策新定江东,众心未附,而策轻而无备,必死于刺客之手。后亦如是。

而让郭嘉大放异彩的,是袁曹相争时。

初,郭嘉提出“十胜十败”说,坚定了曹操决战之心。战时,郭嘉制订远近作战规划,终助官渡之胜。后曹操欲进击袁绍二子袁谭、袁尚,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郭嘉说,袁谭、袁尚素来不睦,又有郭图、逢纪在中搀和,必然反目。不如先静待其变,而后一举可定。果然曹军一南撤,二袁即生嫌隙,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

后袁尚及其兄袁熙北逃乌桓,诸将皆以为二袁已如丧家之犬,如远征则投靠刘表的刘备会袭其后。郭嘉却说,二袁不征,会借胡人之威造成威胁。而刘表空谈客耳,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处处掣肘。曹操遂兵发柳城,在白狼山大破乌桓,俘敌二十余万,二袁遂投辽东公孙康。同年秋,公孙康带着二袁首级前来投降。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然郭嘉返程中却患疾去世,年三十八岁。

可以看出,郭嘉最绝的,是对人心的揣摩,达到了恐怖的读心术程度。

和郭嘉有得一拼的,是蜀汉的法正。

法正

法正原为刘璋部下,但不受重用,所以常怀不遇之叹。在引刘备入蜀过程中,法正倒戈投刘备,成了带路党。刘备围成都时,法正劝降刘璋。此后,法正被任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

在定蜀过程中,法正与诸葛亮、伊籍、刘巴、李严一起,制定《蜀科》,严明法纪。

刘备进取汉中,以法正为谋主。法正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

刘备晋位汉中王,以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然次年,法正即去世,年四十五岁。后被追谥为翼侯,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

法正善于奇谋,是被陈寿盖章认可可比程昱、郭嘉的人物。

郭嘉、法正性格还有一处相似:都精于谋武而为人放纵。史载,郭嘉有负俗之讥,法正则睚眦必报,此概偏才之杰也。

这几年随着网络的兴起,郭嘉、法正俱风头无两,前有“郭嘉不死,诸葛不出”之吹嘘,后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法正刘巴,失一汉室难兴”之碰瓷,反而更衬托诸葛之伟大。

五、概非谪系:贾诩VS刘巴

贾诩这几年风头也盛,“三国第一聪明人”的头衔大约起于易中天,而后被网络广大。

贾诩

贾诩少即知名,被凉州名士阎忠认为有张良、陈平之智。后为董卓部将。董卓入洛,其婿牛辅居陕,贾诩为其辅军。董卓死后,贾诩依附李傕、郭汜以一人之利害天下。后依段煨、张绣,在张绣处两次献计打败曹操。

贾诩牛就牛在,关键时刻站队正确。官渡之战前夕,贾诩劝张绣归降曹操,被拜为执金吾,封都亭侯。官渡之战,贾诩力主决战,最终使曹操平定河北。赤壁之战前,贾诩在曹操已得荊州后,主张先安楚地,后图江东,未被曹操采纳,结果曹操赤壁大败。渭南之战,贾诩以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联盟,使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不唯如此,贾诩在曹操立谪之争中,支持曹丕成为世子。

晚年,贾诩以自己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深恐猜忌,故闭门自守,退无私交,子女婚嫁也不攀结权贵。

曹丕称帝后,以贾诩为太尉。旋离世,年七十七。

和贾诩一样,非新主旧臣的,蜀汉有刘巴。

刘巴

刘巴是荆州零陵人,但刘表数征不就。

曹操征伐荆州,刘巴北上投曹,受命招降荆南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赤壁之战后,刘备南征四郡,先期占领,刘巴不能复命,遂远遁交趾,后又辗转进入益州,投靠刘璋

刘璋引刘备入益,刘巴数谏但不为所用。后刘备果攻益州,刘巴闭门称疾,刘备数请终于收复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

刘巴为人博学。在刘备入成都财用不足时,刘巴建议发行直百五铢,并施行市场公卖,迅速平定战乱甫定的物价,并使得数月之间,府库充盈。刘巴实三国宏观调控第一人。此外,刘巴又与诸葛亮等共制《蜀科》,奠定了蜀汉政权的法制基础。

刘备称汉中王,以刘巴为尚书,法正亡后接替尚书令。不想次年即去世。

诸葛亮曾称赞:“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刘巴晚年也因归附非素,惧见猜嫌,退无私交,非公不言。

但刘巴人格比贾诩高得多,其为人简朴清高,不治产业,连敌对方的曹魏大臣陈群都甚为敬重。

三国人才星光璀璨,蜀汉何曾少人。惜乎多早夭,其非天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鄄城   益州   蜀汉   兖州   太守   汉中   荆州   徐州   谋士   智囊   军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