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呢?

李斯之所以会输给赵高,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的话,一是因为秦法不允许他有太大的权力,二是因为赵高代表的其实是胡亥,真正要杀李斯的也是胡亥。

第三,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李斯失去了人心,失去了他身后整个秦朝官员系统的支持。这一点,其实才是最致命的。

想要说清楚李斯败给赵高这件事,我们还得从秦始皇没死那会儿说起。

话说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李斯作为秦朝第一号重臣,绝对是堪称权势滔天。如果只看权力大小,在整个秦朝,除了秦始皇之外,基本上就数李斯权力最大了。

哪怕是公子扶苏,单论权力的话,也不可能比李斯更大。

因为按照秦朝的官员体制,秦国高层施行三公九卿制。在这个系统当中,三公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以及太尉,权力最大。丞相负责直接管理百官,这里所说的百官,还不单纯只限于文官,武将也是包括的。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虽然有监察权,但却没有实际事务的管理权。而且,在秦朝短暂的历史上,御史大夫并不是只有一位,而是经常换人。

至于说太尉。理论上来说,太尉其实是要负责全国的军队。但在秦朝的历史上,太尉这个官职一直是空着的。秦朝有资格坐这个位置的武将,无外乎也就是王翦、王贲、李信、蒙恬等少数几个人而已。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都没有做过太尉。

所以,秦朝虽然名义上是三公,但其实是‘两公’。

而在两公的体系之下,御史大夫经常换人,丞相却不是。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一直到秦始皇去世,这期间绝大部分的时间,秦朝都是由李斯来担任丞相的。

所以,当时李斯的权力,到底有多大,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称呼他一声‘站皇帝’,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整个秦朝的文武百官,理论上来说,都是李斯的支持者。而李斯在管理百官的过程当中,会任由多少‘自己人’,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除此之外,李斯的长子李由,还是三川郡的郡守!很多人都知道,秦朝一共有三十多个郡。而在这三十多个郡当中,三川郡是一个很特殊的郡。三川郡的位置,大概就在今天的郑州到洛阳这一带。

从秦朝一直到隋唐时期,整个中原大地的统治核心,其实就只有两个。一个是咸阳或者说长安地区,另一个就是洛阳地区。当时咸阳这边,李斯作为丞相,一言九鼎。而洛阳这边,则是他的长子做郡守,军政大权一把抓。

另外,李斯的其他子女,基本上也都位置不低。史书上没有记载,李斯其他的子女,到底都是做什么的。但是《史记》当中明确记载,李斯的几个儿子,都娶了秦朝的公主。李斯的几个儿子,都嫁了秦朝的公子。

所以,也有人猜测,秦始皇长子扶苏的正牌夫人,可能就是李斯的女儿。

这就是秦始皇去世之前,李斯以及他的整个家族的情况。

相比之下,赵高虽然也有点权力,但是赵高的那点权力,真的是完全不够看。以当时李斯的身份来说,甚至都不需要正眼看他!

在秦始皇去世之前,赵高的官职,是中车府令。很多人读秦末历史的时候,总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赵高和后世明朝的刘瑾、魏忠贤差不多,都是权势滔天的大宦官。

这其实是错的。

赵高真正拥有较大的权力,其实已经是秦始皇去世之后的事情了。在秦始皇去世之前,他其实就是一个给秦始皇管车马的官员。因为犯了罪,受了宫刑,然后本人对秦国的律法比较熟悉,所以后来又被秦始皇给了一些其他的工作,包括给秦始皇看管玉玺,同时负责教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学法律。

如果放到后世的明朝,负责掌管玉玺的太监,确实称得上是权势滔天!但是放到秦朝,确实算不上,因为这两个朝代制度不一样。

所以,在秦始皇去世之前,赵高确实权力很大,也确实是秦始皇身边的‘红人’。但要和李斯比起来,他真的不算什么。

但是,随着那场‘沙丘之变’的发生,一切都变了。

所谓‘沙丘之变’,简单来说,就是秦始皇外出巡游的时候,身体忽然不行了,最后在返回途中去世了。因为在秦始皇生前,并没有明确立太子。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虽然是众望所归,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秦始皇培养的接班人。但既然没有明确立太子,自然也就算不得数。

而且,当时扶苏恰好还不在咸阳,而是在北方边境。而当时在秦始皇身边,只有他的幼子胡亥。

所以,秦始皇去世之后,赵高就联合了李斯,秘不发丧,并且禁止外人探查秦始皇的动静。以当时两人在巡游队伍中的身份,再加上李斯的权力,自然可以做到密不透风。

与此同时,他们又秘密修改了秦始皇的遗诏。一边让胡亥登基,一边以秦始皇的名义下旨,赐死扶苏。

就这样,在李斯和赵高的扶持之下,原本毫无希望登上皇位的胡亥,就这么登基了。

赵高扶持胡亥上位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是胡亥的老师,同时也是胡亥最信任的人。一旦胡亥成功上位,那赵高自然就瞬间翻身了。但是李斯选择帮助胡亥的原因,后世其实一直有争议。

最被大家接受的一种说法是:李斯和公子扶苏政见不同,一旦扶苏上位,李斯极有可能瞬间失去所有的官职和权力,甚至有可能被扶苏清算。所以,李斯才会铤而走险,帮胡亥篡改遗诏。

不管真相是不是这样,总之,最后李斯还是选择了帮助胡亥。而他的这个选择,其实就做出的那一刻开始,其实就已经注定他不会有好结果了。

因为他和胡亥关系一般。

别看李斯对胡亥有拥立之功,但是在胡亥心里,真正拥立他上位的,还是赵高这个老师。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胡亥上位,李斯不会再像秦始皇在位时那样,成为皇帝在朝堂上的代言人。

李斯可以代表秦始皇,在朝堂上管理百官。但是到了胡亥时代,这个位置,注定只能是赵高的,而不是他的。

如果当时李斯能认清这个现状,选择急流勇退,把自己的位置老老实实让给赵高,他或许还有平安落地的机会。但问题是,以李斯的性格,好像也确实不会这么选。

李斯很骄傲,从始至终,都是如此。

在他眼里,赵高始终都是那个只会管车马的宦官,要让他向赵高低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况且,至少在胡亥刚刚登基的时候,李斯其实还不用太过在意这些。

因为下面所有官员,都是他的支持者。有这些秦朝官员的支持,李斯身后其实等于是有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在支撑他。就算是胡亥本人,其实也不能轻易杀他。否则的话,胡亥前脚刚下完杀李斯的命令,后脚就等着被整个咸阳城的官员跪在门口,亲身体验一下大臣逼宫的感觉了。

但是自从胡亥登基开始,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李斯亲手毁掉了他的权力基础。

为了帮胡亥坐稳皇位,同时也是为了掩盖自己篡改遗诏的罪行,李斯不得不听从赵高的建议,帮助胡亥清理他的兄弟姐妹,清理那些反对胡亥的官员。

后世很多人在读李斯的故事时,很容易会忽略掉这一点。首先,《史记》当中明确记载,李斯的儿子娶了秦始皇的女儿,李斯的女儿嫁给了秦始皇的儿子。到底是全都如此,还是只有某一个人是这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显然,李斯和秦始皇肯定是亲家,这是确定无疑的。

然后,《史记》又明确记载,胡亥登基之后,杀光了他所有的兄弟姐妹。

这两条加在一起,就证明了一个隐含事件:当时的李斯,亲手把自己的女婿或者儿媳妇,甚至有可能是他自己的儿女,送到了胡亥的屠刀之下。

这样的李斯,太可怕了。

再加上清理这些公子公主的同时,胡亥和赵高也没少清理那些朝中大臣。而这些大臣当中,很多恐怕都是李斯的门生故旧。

这样一来,这个时候所有人看李斯,都会觉得心寒:一个连自己亲人都能屠戮的丞相,值得他们追随吗?这样的李斯,值得他们集体去逼宫吗?

李斯作为丞相,权力很大,能够得到朝中官员的支持,这确实不假。但这种支持,却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一是皇帝本人信任并且重用他,或者说整个秦国的国家机器信任他,愿意给他这么大的权力。二是下面的大臣们觉得,跟着李斯混,对自己有好处。

而胡亥上台之后,李斯的这两个权力基础,显然都崩溃了。胡亥本人并不信任他,下面的大臣们也开始不信任他。

到了这个时候,李斯的权力,其实已经是空中楼阁了。

偏偏李斯自己,当时未必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接下来,赵高很容易就给了他致命一击。

之前李斯和赵高合伙清理那些官员,帮胡亥坐稳皇位的时候,两人没有利益冲突,赵高自然不会对李斯做什么。但是等到胡亥坐稳皇位之后,接下来,赵高再想摄取更多的权力,他很快就发现,此时挡在自己面前的,就只剩下李斯一个人了。

到了这个时候,李斯就不再是赵高的盟友,而是敌人。

所以接下来,赵高耍了一个小花招:他利用自己宫中近侍的身份,每次胡亥有时间处理政务的时候,他都挡着不让李斯过来。等到胡亥享乐的时候,他再放李斯过来。

这样一来,时间长了之后,胡亥自然对李斯越来越厌烦,并且开始讨厌他。再加上赵高从旁诋毁,胡亥很快就下令,把李斯抓了起来。

如果放在一年多以前,胡亥刚登基的时候。当时胡亥如果把李斯抓了起来,恐怕第二天所有的咸阳官员,都会跪到胡亥面前,求胡亥放人。只要胡亥不放人,整个咸阳乃至整个秦国,就有可能瞬间停摆。

但经过这一年多的屠杀之后,很多人都对李斯寒心了,自然没几个人会再站出来给李斯求情。

所以,李斯被抓之后,赵高几乎没怎么费力气,就给他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然后,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李斯。

李斯被杀的时候,当时大泽乡起义已经爆发了,并且开始逐渐席卷天下。他的长子李由,正率领秦军主力,在前线对抗农民军。当时的李由,可以说是秦朝最重要的人,因为他正好在荥阳地区率领主力,阻挡起义军主力的进攻,双方正在展开对峙。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李斯误以为,胡亥不敢杀他。毕竟,在这种危急存亡的时候,只要是一个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皇帝,都不可能擅自杀了前面领兵大将的父亲,而且这个人还是当朝丞相。

可是胡亥偏偏就这么做了。

说到底,李斯其实是高估了胡亥的政治智慧。在他漫长的人生当中,和他打交道的,一直是秦始皇这种千古一帝,或者可以阻挡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六国君主。而对于胡亥这种政治智慧明显不足的皇帝,李斯可能一时间还没转过弯来,没想过到底应该怎么和这种皇帝相处。

所以,真正干掉李斯的,与其说是赵高,倒不如说是李斯本人了。




谢谢邀请!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其主要原因是李斯没有真正地看清赵高,二世也昏庸。李斯身为丞相,国家二号人物,权利很大,不可能看得起赵高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宦官,可这个权利是秦始皇给的,现在秦始皇死了,秦始皇给他的权利,就打问号了,如果还有秦始皇在世那样的权利,那就要看秦二世给他多少权利了。

秦始皇在出游途中突然驾崩,李斯为了保住丞相的位子,竞然听信二世、赵高的话,密谋篡改遗诏,杀死扶苏,立二世为帝,误国误民。李斯上了二世、赵高的当,棋错一步,就满盘皆输了。李斯的丞相的位子保住了,可是,秦二世不能像秦始皇那样信任李斯,不给李斯什么权利,是个空架子的丞相。赵高虽是宦官,可是他是二世的老师,师生关系不错,又加上赵高篡改遗诏有功,二世非常信任他,并给他加官晋级。以前李斯看不起赵高,现在赵高得势,就不把李斯放在眼里了,赵高在二世面前不断地说李斯的坏话,强加罪名,二世信以为真。虽然李斯官大,可是实权不如赵高,朝中的官员,见风使舵,逐渐倒向赵高,这样一来,李斯的这个丞相也就陷于孤立了。

正是李斯没有看到这一点,才出现腰斩的悲惨结局。在李斯看来,自己还是丞相,一定有丞相的权利,赵高不会出他的手心。清人有一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始皇朝了,而是二世朝了,皇帝变了,臣子也变了。赵高的小人之心,李斯没有看清,若看清的话,就不会篡改遗诏了。扶苏是李斯的学生,非常信任李斯,扶苏做了皇帝,李斯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了。二世年轻幼稚,给了赵高很大的权利,其结果连自己的命也丢了。





李斯斗不过,归纳起来有三个原因:、

出身:法家和宗族内宦官。

李斯出身法家,法家的追求是以法治国,法家人的特点严法,人情味就少了,同时法家人的权利都是帝王给的,失去帝王他们什么都不是。李斯是扶苏的岳丈,在沙丘最后才支持胡亥的。胡亥对他的信任不可能高,朝中没有盟友更是寸步难行。赵高本身是赢氏宗族远支,出身低微底下,他很懂得察言观色,又是宦官,可以经常见到秦二世,在胡亥年期的时候,也当过他老师,一直坚定支持胡亥,这个先天的优势。

个人能力上,李斯是个大才,他是荀子学生,对法家的理论知识是很清楚的,帮助秦始皇建立了秦国的的郡县架构等等,但是他个人嫉妒心重,并不善于经营自己,这或许也是法家人特性,遇到明君可以发挥,遇到普通君王就很容易被冷落。权力欲很重但是不能很好驾驭权利。赵高首先精通法律,会识字,这个是他当官的基础要求,出身低微,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时候学会察言观色,会讨人喜好,口才好。

政治架构上,秦朝的政治架构是高度集权,相权还没有后世打。这个时期政治权利在原有公族结构向帝权和相权结合转变,相权相对很弱,只是执行皇帝命令并沟通上下和监督下级为主。这时候内府和外朝权利也没分开,内府接进皇帝和公族,中车府令和郎中令都是实权的地位,权利其实不小,同时署官很多,分管又大。




李斯关键时候,私欲熏心,置天下于不顾,没有尽到顾命大臣的责职,才给了宦官赵高可乘之机,酿成了偷梁换柱的大悲剧。到头来,祸国殃民连带自己也成了刀下鬼,一失足,成千古恨!

秦皇最后一次巡游天下,不幸途中病重而亡。秦皇只带了幼子胡亥。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驻扎在北疆。

赵高对李斯说:"扶苏上台,可能会重用儒家行仁政,不会用汝法家行酷政。不如改立胡亥为帝,永享富贵荣华。"

李斯一时坚信不疑,低估了赵高阴谋夺权的能力和手段。赵高大权在握,就露出了凶残真面目,在朝堂公然上指鹿为马,凡不服者杀无赦。玩弄胡亥傀儡于指掌中,假诏杀了太子和蒙恬,并杀光了秦皇之子。而李斯父子同样被下狱和腰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秦帝国,就此开始崩溃瓦解了。






不能小看中车府令,官虽不大,权力不小。他是专门为秦始皇管理车辆,并随时侍驾出行的人;常年伴君左右,随时能对皇上进言的人;也是很多官员争相交结的人。而赵高这个中车府令更有不同,他的长处不仅仅是驾车,他还精于律法,并兼着另一项工作,就是教秦始皇的幼子胡亥学律法判案断狱。在老皇上面前鞍前马后,在小皇子面前伴读执教,加上自己聪明怜俐,赵高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了。

当然,和李斯这类大人物,国家柱梁,朝廷重臣相比,那又只能是小人物了。赵高虽为近臣,也只是待侯人而已,何况一太监,怎能入得了丞相法眼。估计早些年李斯就没有正眼瞧过他,更不会把他当作自己将来的对手。可是最后结果是堂堂大丞相栽倒在小小的中车令府手中,落了个腰斩于市的悲惨下场。

李斯(来自网络)

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得势于矫诏。伪造两道诏书,奠定了赵高横空出世,一道诏书胡亥上位,二道诏书扶苏赐死。反而一个大丞相居然服从了小小中车令府,为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于是,什么时候埋也就是时间的问题了。胡亥变成了秦二世,拥戴之功当然是赵高,没有李斯什么事了。

李斯傻啊,也不。才干非凡的他也有软肋,想李斯本布衣出身,又并非秦国人,凭一本《谏逐客书》开始立足秦国朝堂,几十年忠心谋国,为秦国之掘起,辅佐秦始皇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自己也成为全天下之丞相。秦始皇一死,新的主子会如何待他?还能象过去一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吗?这种担忧只能在心里,不可与人说。

赵高(图片来自网络)

当秦始皇死,赵高与胡亥密谋矫诏,没有丞相李斯认可一切为白费。胡亥看李斯似一个巨大的障碍,但在赵高眼中如同无物,他能抓到李斯的软肋。

他只对李斯问一句:如果扶苏即位,你在扶苏心目中比蒙恬如何?李斯立马焉了。蒙恬秦国老牌贵族,握重兵守长城,扶苏为监军,两人朝夕在一起,论与扶苏私人感情和秦国传统贵族地位,自己非秦人且布衣出身确有不如。相比赵高身份低下,将来好控制得多。于是一切都按赵高的即定方针办了。

胡亥(图片来自网络)

李斯聪明吗?也不。与君子相争即便失败失去的只有身份地位,与小人相斗则不同,小人阴暗手段却杀人于无形。

从此胡亥成了秦二世,不问国事只沉湎声色犬马,赵高成了郎中令只取悦于胡亥,李斯贵为丞相却难见皇上一面。

李斯不但斗不过赵高,甚至被赵高当狗虐,他想见皇帝赵高会"好心"帮他,每当秦二世玩女人正高兴,李斯跑进来汇报工作,睡觉正香时,李斯进来谈国事,类似事件多了秦二世如何不恨,赵高再通过熟知的律法,开始罗织李斯谋反罪名,李斯终于走到了尽头。

李斯死前仍在喊寃,他自己挖的坑,或许早忘了。赵高提醒了他:你有什么寃屈到地下找秦始皇去说吧!他哑口无言了,他还有脸见秦始皇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丞相   秦国   御史大夫   遗诏   太尉   法家   宦官   秦朝   百官   上位   大臣   千古   官员   皇帝   权力   权利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