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是一个什么职位?

兵部尚书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兵部尚书这个官职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首创于隋朝,之后在唐朝得到了完善。这套制度各个朝代都对其有一定的补充或修改,但是其主体一直都没有变。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六部中地位最高的当属礼部,因为古代注重地位尊卑,讲究礼法自然,主管国家各项典礼活动。与兵部相对应的是吏部,吏部主管全国官员的任命调整,士子寒窗苦读通过科举之后,经常看到候补之类的,至于什么时候上任,什么官职就是吏部决定的。吏部主管文官,兵部主管武官,但是我国各个朝代都在限制武官的权利,在宋代达到了最顶峰,同级别的武官要比文官低半级,这也是宋朝孱弱的原因之一。

兵部尚书名义上凡是与军队有关的都有权利管辖,大到国防安全,军官的任命,小到军队士兵操练,后勤等等,整个兵部都需要听兵部尚书的话。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这也是限制武官权利的重要一环。

当前我国军事力量·由五大战区构成,分别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南部战区、东部战区、西部战区。形成兵种管建,战区主战,军委管总的领导格局。国防部长主要负责与国防相关的基础设施,主要负责国对内后勤和对外防御,也没有调动军队的权限,兵部尚书的权利比当今国防部长略大,所以还要加上军委副主席对军队的直接管理权。




以宋朝为例说说兵部尚书是个什么职位

宋朝的兵部全称沿书省兵部,官司名,尚书省六部之一。虽说兵部之名北周已有,但不过是大司马的属官,尚书省兵部之称,开始于隋朝。而兵部尚书之称,始见于西魏恭帝元年(554),即《周书·郭彦传》所载:“魏恭帝元年,除兵部尚书。”

宋朝前期,兵部尚书无职事,但为文臣迁转寄禄官阶,元丰新制后,六部二十四司正名,兵部尚书为兵部长官,领兵总职事,国家举行大礼,充卤簿使。不过,元丰改制后,兵部尚书所掌职事仍不多,仅仅执掌仪仗、武举、民兵、厢军名籍等非正规军的事务。其官品,宋前期依照唐朝旧制,为正三品,元丰后,为从二品。

宋朝任过或兼过兵部尚书的名臣有:吕端、张齐贤、王旦、欧阳修、苏东坡、虞允文等一大批。




这个题好,值得好好梳理一下。兵部尚书一职起源于隋唐的三省制,其前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兵尚书。兵部隶属于尚书省,是尚书省下面的六大主要职能部门之一,兵部下属有职方司(负责地方事事防务的规划、军事地图的绘制等)、驾部司(负责军事交通的规划)、库部司(负责武器装备的储藏等)等,隋唐时代兵部的性质属于“军事行政部门”,兵部尚书不负责指挥军队打仗,也不是国家军事决策机关,而是负责全国的日常军事行政事务的机构,比如处理军队武官的考核和任免、军事基础设施的建设、军队武器装备的储藏供应等,隋唐时代兵部尚书为正三品,属于高级官员。这一时期的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部长。不过,唐代中期以后,“使职”发达,“使职”类似于临时工作领导小组,这个系统逐渐取代了三省制,这种情况下,唐末五代以来,兵部尚书的职权被“枢密使”侵夺,此后一直到元代为止,军事机构的重心在枢密院,兵部形同虚设,北宋前期,兵部尚书只表示官员的级别和待遇(类似于正部级、副部级之类的头衔),没有实际的事权。宋神宗时进行官制改革,恢复三省制,兵部的职权得到部分的恢复,但实权仍然大不如唐代。元代兵部尚书的职权更低,只负责军事交通事务的设计、管理和规划。这一时期的兵部尚书在大部分时间里只相当于名义上的国防部部长。明清时期,废除宰相,兵部直属皇帝,兵部尚书地位得到大大提升,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由于枢密院被废,兵部成为全国军事机构的重心所在,兵部尚书的职权大大加强,成为全国最高军事领导机关,负责制定军事计划,管理内外武官考核和任用,组织军队训练校阅,掌管军籍、军户,传达皇帝军令和依令调遣全国军队等。这一时期的兵部尚书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




从字面上来理解,兵部尚书就是一个打理军队的官,注意,不是指挥和控制军队。拿在现在来看,兵部尚书的权限就相对于国防部长。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


它是隋唐时期开始出现的,就是三省六部中的六部之一,不过在当时权力并不大,只是正三品,因为上面还有三省,还有宰相。在唐朝,当过兵部尚书大部分是知兵事的人,甚至是带兵打过仗的,例如贞观年间的李靖、徐世绩、侯君集,天宝年间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


可是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六部直接归皇帝管,权限就大了,在明代正二品,清代就是从一品了。有的时候,这个兵部尚书也并不是专职的,可以兼职,例如明末的袁崇焕,他当时的蓟辽镇的总督,带兵的,也可以领兵部尚书一职。


兵部尚书,它是一个常设的官职,可不像平时一有仗打,就有兵马大元帅、先锋之类的。它主要是管后勤、招兵买马,还有军官战功登记之类的事。




兵部尚书一看名字,就知道肯定和军队有关系。要搞清楚兵部尚书是个什么职位?我们还要从兵部的源头说起。

兵部尚书一职最早出现在隋朝,隋文帝建立隋朝以后,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这一套官员体制,是借鉴五省六曹制而形成的,真正完善是在唐朝,从此以后一直沿用到清末,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明朝,朱元璋为了加上中央集权,推行了一段时间的内阁制,体制架构基本没有变化,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三省一般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由尚书省统领,它们分别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每个部下面又设立四个司,总共为二十四司。 三省制的前身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兵尚书,兵部隶属尚书省。那么中书省和门下省又是干什么的呢?

中书同中枢,是由皇帝直接管理的机构,也可以说是权力的核心机构。在汉朝就开始设立了中书省,中书省的主官称中书监,到了晋朝以后就改称为中书省,按现在来说,应该相当于中央办公厅。中书省主要是根据皇帝的要求,掌管国家机密,起草和发布皇帝诏书,是国家政令和权力的最高机构。 到了隋唐时期,有了三省六部,它们就作为政府最高机关。



唐宋时期称三省六部最高长官为中书令,也就是正宰相,中书侍郎为副宰相,中书舍人相当于国务委员。中书省作为政府机构,代表国家,管理国家的运行,制定政策和法令。我们现在一般都会称中书省长官为宰相。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全国人大,它的主要职责是审核政令,监督落实。门下省的长官一般称为侍中。

尚书省是政令的执行机构,负责国家法令的执行,他的最高长官称为尚书令,副长官称为左右仆射。三省组成最高权力管理机构,三省最高长官都可称为宰相。



兵部隶属尚书省,兵部下面有武选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武选司主要负责武将的选拔和任用,职方司主要负责地方事事防务的规划和军事地图的绘制,驾部司主要负责军事交通的规划,库部司主要负责武器装备的储藏等。

隋唐时期兵部属于军事管理机构,兵部主官并不需要亲自指挥作战,兵部也无权决定是否打仗,它的职责就是军队的日常管理,武将的任免,军事工程建设,武器装备的管理和供应,以及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隋唐时期的兵部尚书一般为正三品,也算是高级官员,对应现在的官职来说,相当于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到了唐代中末期,兵部尚书称谓被枢密使替代,枢密使这一称呼一直沿用到元代为止。兵部也几乎被枢密院取代。兵部尚书一职也名存实亡,即使有这个职位,也是个虚职,并无实际权力。 明朝朱元璋废除了宰相一职,设立内阁,兵部就由皇帝亲自统领,兵部尚书也由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兵部权力增大,成为了国家最高的军事机构,管理一切军事事务。此时的兵部尚书相当于政治局委员,兼中央军委副主席和国防部部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兵部   尚书   中央军委   国防部   中书省   吏部   武官   战区   国防部长   隋唐   宰相   长官   军队   时期   职位   财经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