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唐玄奘是个什么样的人?

公元612年,隋炀帝下诏在洛阳度僧,一个13岁的少年因年幼不能应试,在门外徘徊,不舍离去。负责度僧的大理寺卿郑善果问他为什么想出家,少年回答说:“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大为惊叹,于是破格录取了他。这位少年就是后来的玄奘法师。



与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弱不禁风的形象不同,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一位坚毅卓绝的探险家、成就卓越的翻译家、创宗立派的三藏法师。玄奘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圣僧”的美誉,梁启超称之为“千古之一人”,鲁迅认为其是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


西行求法


玄奘,俗姓陈,名袆,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年),河南陈留(今河南省偃师县)人,是汉朝太丘长陈仲弓的后裔。玄奘自幼聪明好学,跟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志行高远。10岁时,他跟随二哥一起住在洛阳净土寺。后于净土寺正式剃度,法名玄奘。玄奘在净土寺听慧景法师讲《涅槃经》,之后又随慧严法师学《摄大乘论》,学业精进,妙辩无碍。


隋亡唐立,世事多艰。玄奘离开洛阳赴长安,又辗转至四川成都。武德五年(622年),玄奘在成都受具足戒。其后又到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赵州(今河北省赵县),后来又重回长安。


西行求法是玄奘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生华章。唐初,北方流行的《涅槃经》《成实论》与南方译传的《摄论》《俱舍论》等经典对佛教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分歧很大,各地法师理解不一,难以融合。于是,玄奘发誓要去印度直探原典,以求解除内心种种疑惑,消解中国佛学思想的分歧。玄奘西行求法不仅是一位佛教徒的旷世壮举,更是中华民族善于学习、追求真知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唐朝初立,禁止国民出境,玄奘立志西行,偷渡出关。西行之路困难重重,异常艰险。唐贞观元年(627年)秋,玄奘从长安出发开始西行。玄奘西行之旅得到众人的助力,尽管如此,西行求法期间还是多次经历生死的考验。第二年夏,玄奘终于到达印度。


629年,玄奘开始了印度游学之旅,沿途考察佛迹、访求经典。631年冬,抵达那烂陀寺(印度现存的那烂陀寺为中国政府援助重建),拜戒贤大师为师,学习瑜伽之学,兼读印度因明、声明、医方、数术和婆罗门书等。5年后,玄奘离开那烂陀寺,继续游历印度其他地方。641年,玄奘重回那烂陀寺,开设讲座,舌战外道,声名日隆。


643年,在曲女城无遮大会上,玄奘被推为辩论论主,立“真唯识量”之论,印度的沙门、婆罗门和外道数千人参加。18天内,无一人能反驳玄奘的观点,大小乘僧一致推崇他为“大乘天”和“解脱天”。一个外来留学的僧人,居然能够击败所有印度本土僧侣,玄奘赢得了巨大声誉。乃至当代印度学生的教材都收有玄奘写的古诗,印度的学生很少有人不知道玄奘。


文明使者


645年,玄奘谢绝了印度各方的挽留,回到长安。当时万人空巷,争睹圣容。此后19年间,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玄奘孜孜不倦倾心于译经事业。玄奘回国携带657部佛经,在他主持下共翻译经书75部,1335卷,其中主要有《瑜伽师地论》《大般若经》《大毗婆沙论》等。


玄奘还与弟子辩机撰写《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他游历的百余个王国的山川地貌、物产、风土人情等,为后人研究西域和印度的历史提供了珍贵文献。人们了解7世纪以前的印度,主要依据《大唐西域记》。可以说,如果没有《大唐西域记》,印度人几乎无法重建自己的古代历史。英国历史学家史密斯曾这样评价玄奘:“无论怎么样夸大玄奘的重要性都不为过。中世纪印度的历史漆黑一片,他是惟一的亮光。”


玄奘西行求法往返都经过敦煌地区。从敦煌石窟藏经洞中保存的文献、壁画可发现,玄奘对敦煌石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敦煌藏经洞文献记载,8世纪后半叶,在长安学习唯识学的僧人昙旷、乘恩等相继从长安到敦煌,继续弘扬唯识学,敦煌藏经洞中保存有百余卷玄奘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及相关文献。敦煌石窟中保存有不少依据玄奘所译经典绘制的壁画,如依据《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绘制的药师经变画等,在盛唐到宋代建造的洞窟中流行,成为敦煌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之一。另外,敦煌石窟西夏时期的洞窟中,还保存有6幅《玄奘取经图》,画面主要有僧人、猴行者和马三个形象,形成了《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唐僧、孙悟空和白龙马的雏形。


647年,玄奘奉唐太宗之命与蔡晃、成玄英共同将《老子》翻译为梵文,并交予东天竺使者带回西域。玄奘翻译的《老子》在印度乃至西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7世纪在印度阿萨密地区曾出现《老子》梵文本。《老子》梵文本中的思想可能与印度密宗发生某种联系,印度历史学家认为,印度密宗与中国道家思想在天道观层面有一定相似性。


翻译佛经


佛教作为一种异域文化传入中国并最终发展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佛经翻译起到了重要作用。玄奘的高深学术造诣、朝廷的大力支持、严格的译场程序、“五不翻”翻译原则、佛典汉译“文质之争”的融合等因素,共同成就了玄奘的翻译事业。


回国后,玄奘主持的弘福寺译场急需国内的翻译人才,他将“所需证义、缀文、笔受、书手等数”报给房玄龄等朝廷官员,官选出“谙解大小乘经论为时辈所推者”共23人,其中证义12人、缀文9人、字学1人、证梵语梵文1人。由此可见,唐朝大力支持玄奘的佛经翻译事业。


玄奘谙熟不同类别的佛教典籍,精通梵文句式,就连微妙之处也能理解透彻。他对梵、汉两种语言的高深造诣和对佛典原文的深刻理解,使其翻译起来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译作均为上乘佳作。将隋朝笈多翻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和玄奘翻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进行对比,笈多的译本文字佶屈聱牙,如开篇有“大比丘众共半三十比丘百”等句子,不知所云;而玄奘翻译为“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相比之下,玄奘的翻译更接近汉语习惯,通畅易懂。


另外,玄奘提出佛经翻译的“五不翻”原则,即五种情况直接采用音译,无需翻译。如梵文“bhagavāñ”有6种含义,笈多译为“世尊”,只译出了“尊贵义”,其余5种含义无法体现出来。玄奘按照“五不翻”原则,直接音译为“薄伽梵”,反倒包含更多意思,效果更好。玄奘还在译经中运用了代词回译为名词、复合词意译并转变结构、增译、减译、改变词序、假借译名等多种翻译方法,这些方法使汉译佛经更加符合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语言更适应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玄奘的翻译也像鸠摩罗什的翻译一样,被称为“新译”。


创宗立说


在综合翻译印度唯识宗诸经的基础上,玄奘撰成《成唯识论》,成为唯识宗立宗的主要理论依据。因此,玄奘被视为唯识宗的创立者。唯识宗由玄奘弟子窥基发扬光大,辉煌一时。尽管传承三代而绝,但唯识宗给中国传统哲学带来一个新的概念——“阿赖耶识”。


中国古代,人们相信“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如果福祸报应的载体不能确定,信仰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从东晋庐山慧远开始尝试确立“神不灭”论,到玄奘引进印度唯识宗的“阿赖耶识”,其中一条思想主线就是要确立一个承受因果业报的载体。“阿赖耶识”不仅是对大乘佛教中观派“我法皆空”的修正,更重要的是,它满足了中国人对于确立承受业报载体的需求。唐代后期“复性明诚”、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乃至明代王阳明的“致良知”,一定意义上来说,或多或少都有唯识宗“阿赖耶识”的影子。


中国古代哲学重形象思维,不重逻辑思维。在玄奘赴印之前,因明学(论辩逻辑)在中国是一门十分冷僻因而无人研习和弘扬的学问。尽管在4世纪中叶,古因明就开始传入中国,但是没有什么反响,更没有出现中国的因明学著述。在5世纪后半叶到6世纪初,因明学在印度有重大变革,以世亲为代表的古因明为陈那创建的新因明所取代。因明学是关于论证的理由的学问,在印度佛教中是必修的五明之一。玄奘之所以对因明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一方面它是一门新鲜的学问,另一方面它是唯识学的逻辑工具。在印度,玄奘自始至终重视对因明的学习和钻研。求法归来,玄奘译出了一批因明学著作,培养了一大批弘扬陈那新因明的人才,使中国成为因明学的第二故乡,并且为朝鲜半岛、日本培养了因明学人才。


664年正月,玄奘圆寂于玉华寺。玄奘是继智者大师之后的又一位佛教创宗者,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接力者。玄奘在佛经翻译、创立唯识宗和弘扬因明学等方面,大大地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恐怕非玄奘法师莫属,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西游记》了解他的。尽管《西游记》是我国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毕竟不是历史作品,很多人记住了《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情节,却忘了玄奘法师还有一部《大唐西域记》。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唐三藏就是《西游记》里那个虔诚善良,但却过于迂腐,若无几位徒弟相助根本寸步难行的形象,甚至有人的印象中可能还是《大话西游》中那个话唠形象,那么真实的玄奘法师又是什么样呢?

玄奘俗姓陈,本名祎,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官僚读书世家。陈祎的幼年生活是比较坎坷的:由于父母早亡,陈祎10岁时就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算是真正的和尚——当时很多人为逃避国家赋税而剃度出家,然而出家后却不遵守佛家戒律,肆意胡作非为。朝廷为整治这种乱象实行度牒制度——只有获得朝廷度牒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否则就是招摇撞骗的假和尚。此时年纪尚幼的陈祎并未获得朝廷度牒,因此只能算是在寺庙修行佛法,但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公元612年朝廷派以居官简约、莅政严明而著称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在洛阳剃度14名僧人。这年年仅13岁的陈祎不要说入围这14人之内,甚至连参试的资格都没有。也许是因为对这次考试极为向往,于是陈祎一直在考场外徘徊。主持完考试的郑善果一出考场就见到在外徘徊的陈祎,于是问他是否想要出家为僧。陈祎回答:”我学佛的时间尚短,功力也浅,所以没资格参考“。郑善果又问他为什么要剃度出家,陈祎回答:”远则继承如来遗志,近则弘扬广大佛法。“郑善果当即对同僚说:”背诵佛经的功力不过是寻常功夫,然而风骨气度却是极其难得。如果我们剃度了这孩子,将来必会成为佛门中一代伟人“。

就这样陈祎成为了法号玄奘的一名僧侣。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在洛阳佛教界里声名鹊起,后来他又到过长安和四川。21岁时玄奘受具足戒,由此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在接下来的五年时光里他”走遍燕赵,历访周秦“并在26岁时再次来到长安与众高僧共同切磋佛学。因其学业出众而获得”佛门千里驹“的称号。当时以为印度高僧正在长安讲经,好学的玄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主动上门求教。此时玄奘正在研究刚传入中国的瑜伽之学,但苦于缺乏原始的梵文经本,印度高僧告诉他:瑜伽之学最好的经本是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所著的《瑜伽师地论》,可惜我没带来。高僧的这番指点使玄奘萌生了一个念头——前往西方天竺求取真经。他很快开始为西行做准备:一方面加紧学习梵语,一方面申请办理”过所“(护照)。然而办理”过所“的结果却是”有诏不许“。当时唐朝江山尚未安定,一律禁止国民出境。没有护照而出境就是偷渡,原本准备与玄奘同行的其他僧人都退缩了,只有他一人始终不改初衷。公元627年8月长安一带突遇严重的霜灾,朝廷无力赈灾,只得下旨让百姓外出觅食。玄奘就夹在逃难者中间混出了长安城西门,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事实上玄奘压根就不像《西游记》里写的那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是奉旨取经,其实他是偷渡出境。一路上最大的困难也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偷渡的风险和沿途恶劣的环境。

玄奘刚到凉州,都督李大亮就派人劝他东归长安并在自己的辖区发布”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阵候捉“的通缉令。一代高僧就这么成了通缉犯,不得已之下玄奘只能昼伏夜行来到今天的甘肃瓜州。当地州吏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充分理解并由衷敬佩玄奘西行求法的志向,于是放了玄奘一马,但还是催促玄奘尽快离开,以免遭到官吏的追捕。瓜州前方就是湍急的葫芦河(今疏勒河),然后是玉门关和五烽。玄奘在离开瓜州之前来到一所寺庙礼佛,在此遇到同样前来礼佛的胡人石磐陀。二人交流后石磐陀表示愿尽力帮助玄奘西行取经。到了晚上石磐陀又带来一名同行的老胡人和一匹瘦马。然而老人却劝玄奘打消西行的念头并告诉他:前面过了河就是玉门关,守官盘查很严。玉门关西北方向有五座烽火台,均有将士日夜值守,随时捉拿偷渡出关者,甚至直接将人乱箭射死。各烽火台之间相隔百里,其间尽是沙漠荒丘,水源只存在于五个烽台的警戒点内,要想取水而不暴露难于登天。过了烽火台就是方圆八百里的莫贺延碛,这里又称流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即使结伴而行也常迷路而葬身沙海,独自一人通过几无可能。玄奘则告诉他:我为求法不畏艰辛,不达目的誓不东归。得知西行艰辛的石磐陀也打消了继续西行的念头,他甚至一度打算捉拿玄奘送官。然而玄奘始终不为所动,当他行至五烽一带时被哨兵抓住带去见了校尉王祥。王祥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他想送玄奘去自己的老家敦煌长住讲经。一心西行求法的玄奘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王祥见拗不过他,就送给他干粮和淡水并告诉他如何绕过五烽的道路。玄奘因此得以顺利通过五烽,此时的玄奘已走出了当时大唐的辖区,偷渡的危险不复存在,接下来他要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了。

偷渡成功后摆在玄奘面前的是八百余里的莫贺延碛。莫贺延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古称沙河,这并不是一条由水而是由大量的流沙构成的“河流”。那里死寂一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小说《西游记》里收沙僧的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应是据此想象生发而出。玄奘一人和他的那匹瘦老赤马孤苦伶仃地行走在大漠之中,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后,困顿疲惫的玄奘在从马背上取下皮囊准备饮水时,不料竟失手打翻了皮囊,水很快就被沙漠吸干了。懊悔的玄奘想回去取水,当他勒转马头准备返回时想起自己曾经发过的“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的誓言,于是下定决心: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他调转马头,继续坚定地向西走去。一望无际的大漠,四顾茫然,孤身行走的玄奘眼前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他看见无数妖魔鬼怪袭来,一会儿又见一支军队,还有随风飘扬的旌旗。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海市蜃楼。 白天沙漠中的热风,裹挟着黄沙,闷热难耐;黑夜中的莫贺延碛只有死人的白骨闪烁着磷光。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玄奘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念诵《心经》和观世音菩萨来支撑自己不断往前走。走了5天之后滴水未沾的玄奘已达到他生命的极限,口干舌燥、呼吸困难,眼睛也睁不开了,最后人和马都昏昏沉沉地卧倒在沙石上。僵卧到半夜,忽被一阵清风吹醒,顿时浑身倍感清爽,那匹识途老马也站了起来,驮着玄奘前行。两天后他走出莫贺延碛,到达了伊吾。

初到伊吾的玄奘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高昌王麴文泰的使者请到了高昌。国王安排玄奘住进高昌国王城最豪华的房间里。玄奘坐在宝帐中,接受国王和文武百官的顶礼。随后所有的妃嫔家眷也都一一过来顶礼。高昌王的盛情让玄奘非常感动。第二天一大早玄奘还没起床,高昌王就率领王妃过来请安。他请玄奘到道场与僧众交流,并恳请玄奘留下来,不要西行了。玄奘西去的决心已下,婉言谢绝了高昌王和僧众的请求。高昌王含泪告诉玄奘,他希望自己能供养玄奘终生,并且让全国人全部皈依玄奘,并希望他能在这里讲授佛法。经过无数次思想工作,玄奘还是坚持西行。高昌王软硬兼施,玄奘部不为所动。玄奘告诉他:如强留,那也只能留下自己的尸骨,留不下自己的心,从此开始绝食。高昌王亲自捧盘子殷勤请玄奘就餐,玄奘就是不吃。几天后眼看玄奘马上就要饿死了,高昌王终于屈服了,有条件地同意他西行——这个条件就是玄奘取经归来务必再取道高昌。玄奘答应了这个条件,麴文泰随即与之结为兄弟并给玄奘西行路上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写信请求关照。

在麴文泰的帮助下玄奘顺利抵达了印度,然而就在他准备渡过恒河前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时又遇上了劫难:他被一伙强盗绑架了。按说玄奘是个苦行僧,身上并无多余的财物,如何会引来强盗的觊觎呢?原来这伙强盗并非为了劫财,当然也不是为了劫色,他们是打算拿玄奘祭祀他们信奉的突伽女神。玄奘见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对强盗们说道:”愿赐少时,莫相逼迫,使我从容安心就死。“说完就闭上双眼念起经来。说来也怪——就在这时平地里刮起了一阵没来由的风,吹折了树,吹飞了沙,吹涌起了浪,甚至那停在岸边的船都要颠覆!暴徒们的法事自然做不成,玄奘不慌,他们倒自己慌了,这就急急忙忙问旁人:“这个和尚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法号叫什么?”这时与玄奘同船的一位老者高呼:”报应啊,取经的和尚杀不得啊!“强盗们见状再不敢为难玄奘,就这样玄奘又躲过一劫。然而取经路上的考验并未就此结束:此时在玄奘通往那烂陀寺的道路上还横亘着海拔七千多米的凌山。凌山是葱岭北麓的一座终年积雪的冰山,山势险峻陡峭,攀爬起来异常艰难,若遇雪崩巨大的冰层会断裂脱落滚下山来,以致于吞没人畜。好在这时玄奘身边已有高昌国王鞠文泰安排的随行人员护送,多少算是有了些照应。最终他们用七天七夜翻越了凌山,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凌山没一块干燥之地,所以他们只能席冰而寝,由于气压过低,所以饭菜根本煮不熟。当他们一行人翻越凌山后冻饿而死者已十有三四。

西行求法虽殊为不易,但玄奘沿途还是依例巡礼拜佛、探访高僧、弘扬佛法,与此同时他也将沿途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成为了日后的《大唐西域记》。虽然这部作品直到贞观二十年(646 年)才正式集结成书,但其素材草稿却是在玄奘西行路上完成的。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包括如今我国新疆地区在内以及中亚、南亚当时一百多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地理、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宗教等各种情况,成为如今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第一次提出可以开辟一条穿越青藏高原进入印度的通道以取代传统的经西域进入印度的丝绸之路,此事连同后来的**公主入藏、王玄策出征中天竺等事件共同推动了从长安经拉萨延伸至印度境内的道路网的形成,无形中为我国西藏地区的开发建设及沟通我国与南亚国家的交往联系做出了贡献。当然这一切是当时的玄奘法师所无法预料的,他仍坚定不移沿着此前历代西行求法高僧走过的路线向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前进,直到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玄奘终于抵达佛教圣地那烂陀寺。玄奘在这里一共待了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他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贞观十五年(641年)42岁的玄奘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戒日王特意邀请了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这次大会。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

这场盛会之后玄奘携带取得的经书和一些印度奇花异果的种子踏上归国之路,因为是随印度戒日王派出的出使大唐的使团同行,来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盗劫匪都不用再担心了。不过《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渡河失经却是实有其事:玄奘在渡过印度河时遭遇风浪,五十夹经本及花木种子失落河里。此后的旅途中玄奘没再遭遇什么险阻,644年他抵达于阗(今新疆和田),此时高昌王麴文泰已死,高昌国也已不复存在。玄奘无缘兑现当初的承诺,于是转而向大唐朝廷上书禀报自己求法归来的消息。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应对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得知玄奘归国的李世民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于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李世民的接见。玄奘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未获李世民允许,最终李世民安排玄奘到长安的弘福寺译经。贞观十九年(645年)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将自己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口授于弟子辩机,由后者执笔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李世民并请其作序。李世民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据统计:玄奘及其弟子从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的18年6个月的时间里一共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翻译超过72卷,每月6卷多,每5天翻译完一卷。玄奘对每天的翻译任务都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如果当天的任务未能完成,那么晚上就需要补足。公元664年正月初三在翻译完《大般若经》后玄奘法师感觉自己体力不支,于是停笔对弟子说道:“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此后他绝笔不再翻译,而是专心悟道拜佛。正月初八这天一名弟子告诉玄奘法师:自己梦见一尊庄严高大佛塔轰然倒塌,不知此梦是何征兆。玄奘法师告诉这名弟子:“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一天后这位曾用自己的双脚远行十万八千里的得道高僧在玉华寺跨越屋后的水渠时不慎跌倒。这次跌倒仅就伤势而言并不严重,不过此时年事已高的玄奘法师就此卧床不起,静养数日未见任何起色。二月初四玄奘法师整天不停念经,到了这天夜间他右手支撑起头部,左手伸在左腿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到了初五夜半时分众弟子围坐在玄奘法师身边,一名弟子问道:“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您是不是已决定托生到弥勒佛净土呢)?”这时玄奘法师用最后的力气回答道:“得生。”留下这两个字后六十五岁的玄奘法师就在玉华寺内圆寂,弟子们将其灵骨葬于长安附近之白鹿原。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玄奘灵骨被寺僧移至终南山;到了宋代金陵高僧来终南山朝拜,发现玄奘法师顶骨,遂迎至金陵天禧寺供奉。




《西游记》里的唐僧,眉清目秀,遇见妖怪有时是非不分。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是什么样子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少年的玄奘是佛学天才

玄奘,原名陈祎,法名“玄奘“,后世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唐僧是东汉名臣的后裔,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廷为官。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官二代”。

父亲陈惠,早年曾任湖北江陵的县官。因为为人为官品行端正,深受百姓的喜欢。隋朝灭亡后,喜欢做学问的陈惠,干脆以有病为由,隐居在乡间,潜心修学,博览经书。

公元602年,唐僧出生。

唐僧是陈惠的第四个儿子,受父亲的影响 ,他和二哥陈素都热爱佛学。

8岁的时候,唐僧和哥哥一起听父亲讲《孝经·曾子避席》。当父亲讲到,曾子起身毕恭毕敬回答孔子提问时,唐僧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听。

父亲大为不解,吃惊地问:“为什么这样?”

唐僧说:“曾子听老师讲课都要整襟而起,我咋能不起来呢?”

父亲激动说:“孺子可教也!”

就这样,在父亲的影响下,唐僧和他的哥哥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年后,父亲去世。唐僧到洛阳去找二哥,继续学习佛法。这时候的陈素已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多年,法号“长捷法师”。

有一年,隋朝王室要在洛阳剃度27名僧人。玄奘因为年龄小没有通过,他就在度僧活动的现场耍赖不走,被考官郑善果发现。

郑问他要干什么,唐僧说:“想出家!”

郑善果惊奇地,说:“你一个小孩子家,为什么要出家?”

唐僧回答:“继承如来的事业,光大佛教理论!”

郑善果很感动!他说:“此子若得度,必能弘扬佛门的教化,成为伟大的人物。”

唐僧继承父亲的传统,潜心学习,又有佛学的天份。在他出家的第一年,唐僧就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优秀,所有的经文教义,听过一遍,稍加整理,他就能将师父所讲内容发挥解析出来!

从此,13岁的唐僧开始慢慢地名气远扬。

玄奘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唐僧去取经的西天,就是今天的印度,当时叫天竺。取经的终点站,是天竺国国王舍城外的那烂陀寺。

13岁的那年,唐僧正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玄奘。出家后的唐僧,开始在寺院中学习。六年过后,对佛学痴迷的唐僧,再也不满足于在这个寺庙里学习了,他开始到各处游历。

在这些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对同一经典佛学的诠释,整个佛教界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许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时期,都会有很大的歧义。

唐僧明白: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佛教的发展!

公元626年,唐僧在长安遇到波罗颇密多罗。这是一位来至印度的僧人,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当时,大唐的所有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对“大乘佛法”无人问津。

唐僧当即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听波罗颇密多罗说,他的老师戒贤深谙百家佛学,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唐僧就决定西行,直探佛学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

其实,在这之前,东晋名僧法显于公元399年,经西域至天竺,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历时14年,留下的杰作《佛国记》。

法显的事迹,让唐僧本来早就心生向往。这次遇到印度高僧,更激起了他的决心。

唐僧出发的时候,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那时候唐朝还没有解决西域的问题。所以, 唐僧在向唐太宗说明自己要去西天取经时,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准许。

无奈,他只有偷偷地出去。

玄奘西天取经的意义

公元627年,即贞观元年。27岁的唐僧“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他最开始是混杂在一群流民中,前往心中的圣地。但是,大都数时间,都是孤身一人!

西行之路,也绝不是《西游记》里天天碰不完的艳遇,而是异常艰苦和凶险。大漠、戈壁,甚至毒蛇,猛兽,还有随时降临的危险,都让漫漫长路有说不出的艰难。

“誓愿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孤身一人的唐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天竺。

天竺的那烂陀寺,是印度的佛教中心。唐僧拜于戒贤法师,跟他学习佛法。

戒贤法师学问高深,深受众人推崇,是寺里的大长老。在学习期间,他们对这个不远万里来印度学习的大唐高僧十分尊崇,因此,唐僧在这里受到了极高的待遇。

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唐僧到印度取到真经。他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后来并l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一生译经1335卷。

他踏遍印度各地,他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思想与精神,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玄奘取经回来之后

公元645年,即贞观十九年,唐僧取经归来。

本来,唐僧是在唐太宗没有准许的情况下是偷偷出去的,回来后却受到了唐太宗的热烈欢迎,并且受到了重用。

因为唐僧带回了一本书《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共十二卷。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等。

这本书以及唐僧西行的经历,对于正在开发西域的唐太宗,有非常好的帮助和作用。

不过,唐僧翻译了数千卷的佛经,后世几乎无人问津。他辛辛苦苦创立的法相宗,也并没有如他所愿,成为佛教之首。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经学文字晦涩难懂,或者也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在唐朝前期,佛学是贵族或读书人的信仰。北宋末,读书人开始较少关注佛教,佛教由贵族的宗教变成了草根的宗教。草根,恐怕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精力真正关心这写难懂的经学呢。

结束语:

关于唐僧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

因为

唐僧,是中华历史的一个永不退色的传奇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故事虽然并非全是真事,但唐朝确实有个叫玄奘的和尚,佛号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曾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去取经。

玄奘原名陈祎,公元602年出生今河南郾师县。由于家中贫穷,13岁便出家当了和尚,开始钻研佛经。他非常好学,经常到各地向高僧求教。公元623年,他来到长安拜师,听说古印度(天竺)的那烂陀寺有位成贤法师,精通各派佛学学说,于是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学习、取经。

公元627年,玄奘不顾洪荒出玉门关西进,抱着“求学”的心愿,横穿400公里大沙漠。途中,他失手洒掉了最后一皮囊水,但仍然继续西进,走了五天四夜,滴水沒进。他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走了2万多公里,经过中亚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用了4年多时间终于到达了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玄奘在那里向成贤法师等人学习佛学理论。两年后,他又到各地去游历,先后到达100多个国家,参加过很多佛学辩论会,沒有人能驳倒他,因而名震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开18天大会,玄奘的两部佛学著作被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沒有一个人提出质问。

玄奘在印度游学17年,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带回梵文经657部,受到唐太宗李世民赞赏和推崇。玄奘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费时19年,译出75部,计1335卷。这些佛经的原本在印度已经失传,玄奘的译本就城研究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史料。他还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介绍给古印度。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了他西行取经的见闻,介绍了沿途各国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山川、物产生活等情况。这部书近百年来被译为多国文字,很受研究者的青睐。

公元664年,玄奘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他对促进中国同印度半岛各国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亦称《西域行传》、《玄奘行传》、《玄奘别传》等。由唐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编,凡十二卷。该书记述了唐玄奘求经印度过程中,历经一百一十国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对各国位置、佛教古迹、历史传闻、人物传记、佛教情况,从及山川地形、风土习俗、物产气候等情况均有详细的描述。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及中亚史地的重要文献。十九世纪译成法、英文体,二十世纪又有英文重译本问世。日本人作过注释。清代丁谦著有《大唐西域记考证》。




玄奘的伟大之处很多,其中对佛经翻译的突出贡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和学者玄奘, 也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唐僧。 他十三岁时在洛阳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二十七岁时出玉门关, 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 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经。 他在印度留学十七年, 遍游五印度, 在各地的辩论会上以精通佛学闻名。 返国时他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 唐太宗在宫中建立弘福寺, 请他从事翻译佛经。 后来他又在大慈恩寺、 玉华宫等地建立译场从事译经, 经常“三更暂眠, 五更复起”, 孜孜不倦前后达十九年之久,译成的佛经有《大般若经》、 《大毗婆沙》, 《瑜伽师地论》等经书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并将印度马鸣所作的《大乘起信论》,从汉文重译为梵文, 传入印度。

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记述西域和印度的历史与文化等。 他当时提出了新的译经标准,即“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要儆到译文忠于原文, 而又通俗易懂。 他采取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法, 译笔严谨, 远超过前人的译经。

我国从苻秦时代和隋代起即建有翻译佛经的译场, 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有所改进, 宋初则更为完备。 当时参加翻译佛经的人细分为十一种职司,即译主、 证义,证文, 度语,笔受, 缀文、 参译,刊定、润文, 梵呗、 监阅等。 玄奘主持译场时,还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制定了翻译的原则和理论,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瞿秋白曾给予了佛经翻译以很高的评价:“佛经的翻译的确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的功劳。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一一梵文。第二, 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一一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 敦煌石室的唐, 五代俗文学,实在是最早的说书(讲经)的记录”。 佛经的翻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如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目莲救母变文等文学作品, 即由佛经故事演变而成。 至于佛经中的不少用语, 如音译的“涅槃”,“南无”,“般若”,“舍利”; 意译的“众生”,“圆寂”,“因缘”,“果报”等,还一直沿用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求法   梵文   贞观   西行   西域   西游记   因明   唐僧   大唐   佛教   长安   印度   佛经   佛学   法师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