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决战《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7,825 条回答。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淮海战役》要不惜血本拍摄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黄维兵团恰恰是整个战役中,唯一的变数。


淮海战役以往说是60万对80万,解放军60万,国军80万,这主要是战时的宣传。

实际上,国军在徐州地区总兵力是80万,包括大量后勤和游杂部队,真正能够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60万。

这还是 名义上的60万,如果考虑还有吃空饷等因素,实际上有多少很难说。

刘峙等国军将领明确说,徐州的国军只有40多万。那么加上黄维华中增援国军10万,也不过50多万。


解放军有多少人吗?

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将军,曾经在50年代的军事文献中回忆和说明:“淮海战役开始时,华野为36.9万人,战役结束时达到55.1万人,这中间除整补了几个地方团外,补进的主要是解放战士”。

大家注意,粟裕说的很清楚,华野即便存在不小的战争伤亡,战役结束也有55万规模。

而众所周知,刘伯承的中野也有15万以上的大军。

两者相加,解放军至少也有70万规模。

1949年2月,解放军军委作战部明确指出:“我集中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华北等地区之地方军一部,共100万以上的强大兵力,于1948年11月7日在徐蚌地区发动了巨大规模的淮海战役”。

当然,这100万人也包括地方部队,然而真正野战部队不会少于70万。

所以说来说去,解放军是70万对国军50多万,而且此时国军还有很多部队都是被重创后仓促补充的部队,包括黄维的12兵团也是如此,很多新兵是靠抓壮丁补充的,战斗力低劣。

简而言之,淮海战役敌我战力有不小的差距。


甚至可以这么说,淮海战役就是一场歼灭战。最初黄百韬第7兵团10万人,是被活活包围在碾庄吃掉的,黄百韬也送了命。

接着就是黄维12兵团被合围,没多久杜聿明集团也被合围,最终全军覆没。

总体来说,国军打的非常烂,而且总体战略也很烂。用杜聿明的话来说,就是群聚一团等着被解放军吃掉。


但淮海唯一的变数,就是黄维12兵团从华中增援上来。本来淮海的国军只有40多万,面对70万解放军肯定死路一条。

现在黄维突然率领10万精锐国军北上,这就为国军带了一点转败为胜的希望。

而淮海战役可以说是事关全局的战略决战,万一解放军败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划江而治的局面,国军盘踞黄河以南或者长江以南,两军长期对峙。


所以,毛泽东对淮海的黄维兵团是非常重视的:有人做过一项统计,毛主席的15种著作中,涉及人物305个,其中提到陈毅188次,彭德怀108次,而黄维竟有144次。 这足以说明毛主席对黄维的印象之深。

那么,上面扯了这么多,同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有什么关系?

这个长镜头只有一个目的,说明黄维兵团相当精锐,以及对淮海战役全局存在的威胁。

黄维第12兵团由第18军、第10军、第14军、第85军组成。


12兵团的核心为五大主力之首,第18军。

就战斗力 来说,第18军未必是五大主力最强的,但绝对是资历最老,战斗经验最丰富的军队。

第18军在1930年组建,第一任军长就是陈诚。在18军组建时,其他四大主力还都不存在。

此后长达19年,第18军都是国军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之一,参加了国军历史上一系列重大战役。

抗战后期,第18军完成了美械化改编,成为一支约3万人的精锐部队,装备大量重武器,官兵素质也是国军一流的。


第10军是第18军的影子部队,在解放战争初期被歼灭以后,以18军部分官兵重新组建而成。

第14军是中央军一支主力部队,早在1933年就由卫立煌担任军长,经历了无数大战。第14军长期同18军一起行动,也有不少18军的军官,战斗力也是不错的。


第85军也是中央军主力,曾经归属赫赫有名的汤恩伯13军。但抗战中85军多次整编,仅剩原13军的第110师一直归属该军。即便如此,第85军在中央军中也属于战斗力比较强的。

说来说去,第12兵团4个军都属于中央军劲旅,总兵力大约10到12万人,并不好对付。

而第12兵团的精锐,导演则通过长镜头的行军来表现。


大家注意,最初是4队步兵行军,每队都是两列,分别在道路两边行走,中间则留下宽阔道路给两队装甲部队包括卡车运输队,和一队骑兵部队行走。

而骑兵部队走的是一条比较狭窄的土路,刚好可以提供给一队骑兵奔驰,旁边行军的步兵只有一列,而不是两列,因为道路太窄。

而两队装甲和卡车部队行驶的道路则比较宽,也能容纳两列步兵行军。


即便如此,所谓宽的道路也是相对而言。

根据黄维回忆,这一线道路非常恶劣,都是一些黄土路,狭窄泥泞,行军困难。



电影中,装甲车和卡车行驶也遇到瓶颈,被迫同步兵挤在一起慢慢前进。



关键在于,队伍却没有混乱,也没有发生你争我夺的局面。

镜头拉远以后,我们发现这4队步兵,竟然是分别从3座浮桥上走过来的。


其中2座浮桥可以清晰看到,远处的浮桥则几乎看不到。



无论从远处还是从近处走来的部队,都是严格按照自己的道路行军,并没有争抢或者混乱,各走各的路。


镜头再拉,我们看到走过浮桥的场面。浮桥并不大,由于黄维抢时间,共有3列步兵和2队装甲卡车都是通过浮桥渡河的。

桥上面是非常拥挤的,3列步兵不可避免拥挤在一起。然而让人惊叹的是,浮桥上行军时两列步兵一上桥,就自觉合成一列行军,空出中间位置留给装甲卡车部队。

而2列装甲卡车部队上桥以后,自觉合成一列。


这种行军并列是最容易出现混乱的,但桥上一切井井有条,甚至行军速度还很快。合并的行军队伍下桥后,立即自动分成原有队列,继续快速行军。

这种行军纪律和组织,让人叹为观止,像是事先彩排过一样。


然而镜头再拉,我们发现其实根本不止这么多行军队列,还有一些步兵和卡车队列,驶向镜头之外的地区,看来哪里还有别的浮桥。


同时河上可以看到有一座,正在搭建的浮桥。

由此可见,即便行军速度已经很快,工兵部队仍然全力搭桥以提高通过速度,非常专业。

随后又是长镜头拉动,一直到黄维的前线临时指挥所,镜头一共拉动了差不多1分钟。


在这1分钟内,我们看到多条行军队伍,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最牛逼的是,行军队伍除了偶尔有个别士兵小跑以外,所有官兵行走速度几乎是一样的,而且绝对不慢,是急行军的速度。

有从军经验的人应该知道,即便保持1个连能够急行军队伍不乱,都是非常困难的。


而这1分多钟内,我们看到了至少数千人行军队伍,却并没有任何混乱。

就这点来说,足可见电影表现黄维第12兵团的精锐。

只有久经战阵,经历过无数次急行军又有严格训练和科学组织的军队,才能保证这种行军。


当年的第12兵团恐怕也只有18军才能走出来,其他几个军由于补充的新兵很多,未必能够办到。



不过,这种行军也不是虚构的。根据淮海战役的老照片,国军精锐部队行军确实可以走出这种样子,只是这样的精锐部队很少罢了。


当然,实际上这是解放军在当地驻扎的1个师1万多人,协助八一电影厂拍摄的,也可以看到解放军当年训练还是过硬的。




这是一个“穿帮”的经典长镜头。

从电影角度看,一方面这个我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长镜头可以说是空前的,甚至也可能是绝后的。

另一方面看的话,这个镜头其实是穿帮了。

“穿帮”的原因在于,在淮海战役时别说是黄维十二兵团,就算是华野和中野的主力部队都走不出这么完美的行军队列。

一、镜头分析

这段长镜头的铺垫是七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的一句台词,他的话里稍微带了点嘲讽,说黄维是书呆子。

来,在我们十二兵团的长镜头前,先欣赏一下黄百韬兵团过运河铁桥时的行军队列吧,看看,一座大铁桥都能走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黄维兵团行军长镜头并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这些坦克和卡车明显是剧组道具,可能是在另外某个地方专门拍的,你看坦克和汽车都是并排前进的,和后面的长镜头并不协调。

真正的长镜头是从这里开始的,一上来就气势非凡,步兵成六路纵队错落有致分布在并不宽阔的几条田间小路上。

这段镜头最有技术含量的地方在于,在六部步兵纵队中间夹杂着两路快速纵队,分别是骑兵和汽车。

快慢结合,各走其道,互不干扰,看起来很有治愈性。

笔者认为最有技术含量的还不是这里,而是渡河的浮桥。我们看,六路步兵纵队是从远近两个浮桥上下来的,近处的浮桥上走下来三列步兵和一列机械化步兵。

我们再看浮桥,上面是两列步兵在两边,中间留给体型巨大的卡车。

再看上桥的桥头,明显可以看到是三列步兵和一列机械化步兵上桥,也就是说三列步兵上桥之后自动形成两路纵队,下桥之后又自动形成三路原来的纵队继续前进,中间没有人指挥。

前面这一段镜头是精华,长镜头的后半段就是常规操作了,可能是因为道具坦克不够的原因,连五对轮的59坦克都上场了,有点儿小瑕疵。

二、为什么说这段长镜头是穿帮?

上面我们看过了黄百韬兵团过更宽阔的运河铁桥镜头,基本上就跟老百姓逃难是一个水平,这不算是夸张,黄百韬兵团将领回忆录里提到过。

我们再看另一个影视剧里过桥的镜头,这是电视剧《长征》中红军过湘江浮桥的画面,和历史记录一样也是拥挤不堪速度缓慢。

事实上,在解放前,不论是军阀部队还是国民党军还是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在行军时都达不到电影《大决战》里黄维兵团那个水平,所以有网友评价说,如果那是真的黄维兵团,恐怕淮海战役的结局会改写。

三、为什么行军队列很重要?

我国古语说“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句话不是说韩信只能打优势兵力的战役,实际上反映了韩信的高超指挥能力。

在没有高度信息化也没有高度纪律更没有思想动员的古代,能指挥千军万马不散架的将领绝对是天才,普通的将领可能打架单挑或者率队冲锋比较厉害,但带大兵团就会相形见绌了。

比如著名的“李广难封”,论单挑,可能卫青霍去病都不是李广的对手,但李广指挥部队连行军都乱成一团,他的部下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行军,比中学生春游都散漫,这要让李广指挥大兵团,不散架都怪了。

国外也有案例,比如著名的英国龙虾兵队列,战场上面对敌人的齐射和大炮毫不慌乱,这依靠的就是日常的严格训练,难以想象一支军队行军时乱成一团,打仗时反而能万众一心令行禁止。

行军队列其实反映的就是一支军队日常的训练水平和指挥水准。

四、长镜头之外

这段长镜头之外的故事很有意思,因为出现在镜头里的那支部队番号也是十二,是当时的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三十六师。更有意思的是,该部队的前身是中原野战军六纵,在挺进大别山强渡汝河时喊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部队。

在《大决战》拍摄时,该部正在徐州附近冬训,于是他们就得到了这次扮演当年的手下败将十二兵团的机会,而且拍摄地点和当年决战的双堆集也不算太远,岂不是天意。

随着我国电影行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再调真正的大部队参演电影了,而电脑特效技术的进步也让大场面越来越变得数字化,因此《大决战》里的这个长镜头可能在国内电影界相当长时间内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了。




从张灵甫的整编74师覆灭之后到淮海战役之前,这一阶段华野在中原战场有两股劲敌,一是邱清泉兵团,二是胡琏兵团,注意这是两个没有番号的临时兵团,分别以整编第5师和整编第11师为基干加强配属部队组成,在一年多的中原逐鹿中,粟裕数次试图捕拿这两支部队予以歼灭,均未能成功。



黄百韬也很善战,但在第七兵团成立之前,单单一个整编25师给解放军所带来的麻烦,程度上只能屈居第三。到1948年夏,国军战场形势日趋恶劣,一二个军(整编师已恢复军的番号)根本不敢单独活动,于是在几大战场组建了22个机动兵团,各辖三到四个军。

淮海战役打响之初,国民党“徐州剿总”能够动用的有四个机动兵团和四个绥靖区约60万人马,主力是邱清泉第2兵团、黄百韬第7兵团、李弥第13兵团、孙元良第16兵团。黄百韬被围碾庄后,邱清泉、李弥前往增援,孙元良接防徐州,华野主力16个纵队42万人已基本用于围歼和打援。



中原野战军利用这个空档,突然攻取了徐州和蚌埠之间的重镇宿县,切断了国军的铁路补给线,顾祝同和刘峙迅速调动由绥靖区升格的李延年第6兵团、刘汝明第8兵团自南向北反扑,李兵团四个军稍强,刘兵团两个军最弱,由此国军会战兵力增加到70万,这俩兵团的番号是不是很眼熟?

没错,正是刚刚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卢俊泉第6兵团(锦州)和周福成第8兵团(沈阳)的番号,要说蒋介石也真是的,这兆头就不好。



在大别山消耗很大的中野,淮海战役共参战7个纵队约15万人,正准备收拾这两个相对较弱的兵团时,1948年11月6日,增援的“华中剿总”第12兵团到达安徽阜阳,“书呆子”黄维来了。

黄埔一期的土木系重将黄维,率领由四个军和一个快速纵队组成的第12兵团开来了,全兵团12万人马且大部装备美械,配属的第4快速纵队还有几十辆坦克和榴弹炮团,这几乎是可以左右战场局势的一支强大部队,国军会战兵力自此达到80万。《大决战淮海战役》中对黄维兵团的浩浩荡荡开进给予长镜头特写,也是在突出这个王牌兵团的危险性。



华野和中野的60万人马(加地方部队)已经与70万国军开打,此时黄百韬正困兽犹斗,华野已全部投入战斗,如果黄维兵团推进迅速、攻击方向准确,突破中野拦截,将是左右战场形势天平的重要砝码,电影里搞点航拍很是应该,这可是陈诚攒了近20年的老本,兹当是气势汹汹的遗照吧。

黄维兵团的首要任务是夺回宿县,汇合李延年、刘汝明后击破中野,而后投入徐东战场,七个兵团联手一举打败华野。然而黄维在老同学陈赓的引诱下,一步步钻进中野设计好的包围圈,还没有看见宿县的城墙,就被困在了双堆集,从此以后再没有动过窝,一个机械化兵团成为一枚死子,我始终无法理解的是,在华野没有解决完黄百韬的情况下,黄维12万人是怎么被中野15人包围的,这几乎是对等兵力!



然后是黄百韬兵败身亡,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放弃徐州南逃,就快逃出生天了又被命令来搭救12兵团,终被华野追上包围。而所有发生的这一切,黄维和他的精锐部队只能在包围圈里眼巴巴地看着,直到华野援兵到达,围他个水泄不通。

如果是胡琏指挥这个绝杀兵团,要么临机变更路线,要么及早与李延年合兵一处,断不会轻易上套。最搞笑的是廖运周以打头突围的借口起义时,黄维司令官大加赞赏,吩咐第110师需要什么尽管开口,结果廖运周带走了兵团一半的重炮,黄维再组织突围时火力都不足了。



白崇禧讨厌胡琏,偏不许他当这个本属于他的司令官,何应钦跟着起哄,蒋介石和陈诚真就无可奈何,有人说过,国民党之败,非战之罪,而是败在战场之外,我看靠谱。

1948年12月15日,两大野战军发起总攻,第12兵团灰飞烟灭,胡琏只身逃跑,黄维兵败被俘。




淮海战役的长镜头,其实是用90年代解放军的一个整师拍摄的。

《大决战》三部曲,包含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三部曲,是建党70周年的献礼片,这三部影片中各大军区所有部队都有所参与,据说前后总共有上百万解放军士兵参与拍摄。到这里,你就能想象,90年代中国商业片尚未启程时,为何会有如此气势磅礴的大场面了。

现在很多人一说起大场面,就想到印度的史诗片《巴霍巴利王》,其实《巴霍巴利王》的编导团队,根本不懂战争,各种脑洞大开的军事装备纯属胡闹。反倒是十几年前的《英雄》,高度还原秦国黑甲军团,第一次用弩阵、箭雨,那才是牛。

可是,这些比起《淮海战役》来,还是距离太大了。

让我们十分瞧不起的黄百韬兵团,居然没有在运河上搭建浮桥,以至于秩序井然的国军到了运河边就乱作一团(只能说解放军当群演当的好,不管是有秩序行军还是有限度混乱,都有条有理)

黄百韬被围困,徐州南下的要冲宿县(今宿州)也被中野拦腰斩断,从华中战场开过来的黄维兵团12万精锐成了整个大会战的胜负手。

于是,长达2分钟的黄维兵团行军开始了。

从坦克底部开始,给人一种重兵压境的压力感。

然后时五路纵队快速行军,坦克和汽车在人群中速度并不慢,还有马匹在飞驰。

队伍过河,五路纵队汇合,自动成为二路纵队,还是车辆在中步兵在左右。如此快速的行军,绝非一个所谓的大导演带着几十个副导演能够指挥调度完成。

这完全就是一场解放军的例行军事演习!

军迷们看完这个长镜头,纷纷表示,解放战争中的国军绝无可能走出这样的阵型,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军也不能,甚至抗美援朝时期的解放军也不能。即便到现在,恐怕也只有解放军等少数军队能够完成。

那么,有人要问了,作为一个两小时的电影,有必要耗巨资打造这样一个长镜头吗?

我告诉你!当然有必要!

因为,黄维兵团是淮海战役的胜负手,也是唯一由中野主力消灭的的一个重兵集团。

一个一个来说。

黄维兵团是淮海战役的胜负手。

黄维兵团,由陈诚土木系发展而来。土木系,就是以十一师为基础的十八军。十八军在土地革命时期一度达到了8个师,后来这八个师,扩展为十个军,都是陈诚的心腹充任军长师长和团长。到淮海战役时,黄维兵团包含了由十八军、 十军、 十四军、 八十五军及(个快速纵队组成, 骨干力量是十八军, 共12万人。

事实上,对于黄维兵团,刘邓大军丝毫不敢怠慢。从蒙城开始,黄维就遭到了第一、 二、 六纵队的顽强阻击。第十八军强渡涡河, 进攻蒙城,第十一师向中野一纵、 二纵驻守的阵地黄家, 发动了疯狂的进攻。两天两夜的激战,黄家一带片瓦无存, 土地都被炮弹翻耕了一遍。最终,中野推出了主阵地,后撤。

接下来就是南坪集,中野方面是陈赓的中野四纵,十八军的118师主攻,快速纵队20两坦克掩护,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亲自督阵。仅仅一天时间,中野又丢了阵地。黄维正高兴着,却没想到已经被中野七个纵队包围了。

可是,问题是,中野在挺进大别山时丢了所有重武器,兵力也只有十几万。这样的兵力,这样的装备,怎么可能围歼黄维兵团,甚至极有可能造成南麻、临朐、帝丘店等战役的“中央突破”!

于是,中野祭出了大杀器“飞雷炮”,用汽油桶抛射炸药包,所过之处人人都是七窍流血而死,无一处伤口。国军管这个叫做“没良心炮”。然而事实,却是飞雷炮射程只有一二百米,如果与黄维兵团对轰,根本够不到对方,甚至有可能自爆。真正发挥作用的,其实是射程更远的华野特种兵纵队支援的炮团,尤其是榴弹炮,射程超过1000米,被称为“老太爷”。

当时华野向双堆集调去了了特种兵纵队炮兵 第1 、 第3团和 山东兵团炮兵团 。每次攻击开始,解放军以榴弹炮、野炮和山炮轰击,然后土工作业让飞雷炮阵地前移,飞雷炮轰完,就剩下步兵收割残余兵力了。

黄维兵团是中野主力歼灭的唯一兵团。

淮海战役中,国军总共有五个兵团被全歼,分别是黄百韬兵团14万人,黄维兵团12万人,杜聿明率领的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各10万人。其中,只有围歼黄维兵团的双堆集战役是中野的功劳,其余的四个兵团44万人,则是华野的功劳。

所以,黄维兵团有多厉害,围歼黄维兵团的中野就有多厉害。

为了让中野三大领导邓、刘、陈戏份多一点,华野粟裕戏份少一点,黄维必须比杜聿明和黄百韬厉害地多很多!

当然,这个电影还浓墨重彩介绍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总前委书记邓主席(当时是军委主席)。邓主席在冬日的寒风里洗冷水澡,指挥华野和中野两大军队协同作战,相当厉害。

可是,真实历史却是,淮海战役的总前委,好像并没有起到统筹全局,指挥整个淮海战役的作用。

总前委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仅仅开过一次会,那时候黄维兵团已经被全歼,杜聿明集团也跑不掉了,基本胜局已定。所以,淮海战役总前委开的唯一一次全体会议,并没有讨论淮海战役问题,反而时为渡江战役做准备。倒是渡江战役,确实是这个总前委指挥的。

淮海战役由华野的饶漱石、粟裕、谭震林提出时,中央不仅同意了,还电令中野同时动作,配合华野行动。当粟裕提出“陈邓统一指挥”时(一贯的让帅举动),中央表态同意,但仅是在电报中要求陈邓以中野主力配合华野作战。甚至,中野都没有电台,只能借用陈赓四纵的电台对外沟通,即使是想指挥华野,也没条件啊。

中央军委的电报中,25封给中野,29封给华野,没有一封给总前委。华野中野给中央的电报,也都没有以总前委名义发出。中野华野互相之间的电报,也没有总前委给委员的电报,没有所谓的上下级关系。所以总前委没有机会在中央军委领导下指挥整个淮海战役。

讲这么多,就想告诉你,黄维兵团的强大,既有历史真实,也有宣传因素。




《大决战》系列电影,是我国在1991年为了纪念建党70周年,而拍摄的三部战争题材影片。因为这三部影片的拍摄工作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所以这三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的群众演员数量,在国产影片中几乎是空前绝后的。特别是拍摄《淮海战役》影片中黄维军团行军画面的时候,更是直接调动了解放军战士参演。影片中的黄维兵团,实际上是由1万多名解放军战士来扮演的。

电影中的黄维兵团行军的画面,已经令人十分的震撼,而在历史上黄维兵团的总人数高达12万,在行军的时候,要比影视剧中显示的人数多得多。不过历史上的黄维兵团在我军的攻击下根本不堪一击,肯定没有影视剧中解放军整齐的步伐和英姿飒爽的军姿。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发动的三大战役之一,这次战役共歼灭了国民党55.5万人,是三大战役中消灭国民党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而黄维兵团就是淮海战役中,国民党的一个主力兵团。黄维兵团下辖国民党4个军,12万人的兵力,指挥官黄维是黄埔军校一期生,深受蒋介石的喜爱。黄维在国民党军中素来有“书呆子”的称号,他打仗指挥死板,崇尚硬碰硬的打法。在淞沪会战中黄维指挥的一个师,打到最后连一个团都没能剩下,虽然在事后国民党当局嘉奖了黄维勇敢作战的作风,然而黄维也因此落下了“书呆子”的绰号。

在淮海战役爆发后,黄维奉命带领军队向徐州地区靠拢,在运动作战中被我军在双堆集地区包围。在包围黄维兵团后,我军通过土工作业等方式,不断的缩小包围圈。由于国民党的统治不得人心,黄维兵团内部早已人心惶惶,在几次突围失败后,黄维兵团最终被我军全歼,黄维本人也被我军俘虏。
歼灭黄维兵团一战,是我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一场关键战役。黄维兵团全军覆没后,国民党军队的其他军团纷纷仓皇逃窜,大多在我军的运动包围中被歼灭。在黄维军团被全歼20天后,淮海战役正式结束。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军彻底控制了长江以北的战局,为以后渡江战役打下了基础。在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出场的时候非常的华丽,战败的时候也非常的狼狈。得民心者得天下,淮海战役中人数和装备都占优势的国民党军队被我军击败,正是说明了这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淮海战役   长镜头   兵团   徐州   纵队   浮桥   国军   步兵   精锐   我军   兵力   战役   解放军   主力   部队   评价   财经   黄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