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万物,逢七必变”,是什么意思?传统文化中的七有何奥秘?

王志文在《天道》里的一段台词,一针见血说出人性真相:

“老鼠从不认为自己吃的东西是偷来的,苍蝇从不觉得自己脏,蝙蝠也不知道自己有毒,毕竟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都是有罪的。思想不在一个高度,就没有必要互相征服。

这个世界就两种人,一种是羊,一种是狼。可现如今的社会呢,你定睛这么一看,狼未必是狼,羊未必是羊。

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狼都想装成羊,这就是披着羊皮的狼。所有的羊都想装成狼,这就是装大尾巴狼。”

此语穿透力极强,精彩!

强者止语,智者止心!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是谓强者,常人所不常,容人所不容,是谓智者。

此谓修心,就好比,在狼和羊二者之间的徘徊变换。

当有一天,别人跟你说一加一等于三,你笑着说,你说得真对!别人对你“指鹿为马”,你也笑着说,不错不错!

放过别人,饶了自己,这就是超然!

“白鹭立雪,愚者见鹭,聪者见雪,智者见白。”

若不是什么原则与良知问题,何必争对错,论短长,成年人的世界里,三观不同,何必浪费时间,认知不同,何能辩得清楚!

有钱把事做好,没钱把人做好。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把别人还给别人,把自己还给自己,允许花成花,树成树,才是自然。

不在别人的世界里修行自己,不在自己的世界里强求别人,才是自在。

星云大师曾言:“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交友以无瞋为自在,做人以无痴为清凉,用心以无相为淨土,修行以无得为涅槃。”

水低成海,纳百川,人低成王,容众生。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只有全然地接纳,顺势而为,才能心平气和地观其长短,取其利弊,使事情扭亏为盈,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水,至柔则至刚,知进退,能迂回,无所不入,无所可挡。

胜了敌人不等于赢了,关键是你自己变得更强了,还是更弱了。不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

与其争,不如容,为己所用,创造共赢,所谓,不争,则无人能与其争。

曾国藩告诫后人的处世名言说: “遇诡诈人变换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做人,一要有志,二要有识,三要有恒。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如如不动,置心一处,无事不办。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心不迷于万相,而能得一之道。

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心若不动,风则奈何!

最简单的也是最美丽的,最朴素的也是最养人的,最高明的也是最纯真的,最有力量的也是最真诚的。

世间的“真经”,往往都不可说,不可传。比如风轻云淡的情怀;比如缘起缘落的释然;比如白云苍狗的空澈;比如西天取经终为“无字”。

真经,往往不是研习来的,而是身经百炼,心经千锤,自然而然顿悟出来的。

世间皆苦,唯有自渡,尽管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还是要按住自心,以静生慧,慢慢明了。

突然有天,由于某人某事某物的触动或点化,一道光穿过灵魂,让你境界大开,豁然开朗。

这,就是悟。

静下来,梅语心间,冬去春来!

心中若有暖,阴晴圆缺,皆是花语;心中若有光,风霜雨雪,俱是诗意!

相信,每个人终有一天,噬开心之囚笼,破茧成蝶,花开指尖……

seven=see+win

七在中国文化中有逢七必变的逻辑。炼药要七七四十九天。

虽然3-5年之痒 中国人也愿意说成是七年之痒。

死=歹+七。死是没有生命迹象,但很可能体内微生物还在运作。只有停尸七天,人还没有缓过来 才是从死字改成亡字。所以灵堂在棺材头要摆一些贡品 人活过来的时候没有力气 只能随手抓吃的。没有吃的就真的很快饿死了。

另外生和死是一对 是对过程的描述。存和亡是一对 表示状态。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是什么意思呢?传统文化中的七有何奥秘?

“七”这个数字到底有多神奇?在《复卦》中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的说法,在《彖传》中也有“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的描述。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为什么不说“六日来复”,也不说“八日来复”呢?

其实,我们从上面孔子写得《彖传》中已经看到了答案,他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古人说的天行就是天道,毕竟,古人在当时的条件下认知是有限的,主观性更强一些,不像现在对宇宙和自然了解那么多,也没有什么大数据可查。古人认为,“七”是在宇宙中一个循环的终止。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古人夜晚仰望星空的时候,看到最显眼的是什么?当然是北斗七星,在长期的观察发现了一些规律,确立了二十四节气和北斗七星对应四季的变化。例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柄转了一圈就是一年的长度。


现在来看,不只有北斗七星,还有七大行星和阴阳五行和为7的说法。还有,一周有七天,官阶有七品,音乐有七个音符,彩虹有七种颜色,人有七窍,水的PH值是7等等。不给大家总结了,我们可以找出一大堆和七有关的现象,仿佛七是事物规律,是一个周期,逢七就变,也是表面上的一个极数,就像一张纸只能对折七次一样。

咱们国家从古代开始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人们日常活动都是围绕农业生产来展开的。粮食就是农民的命,现在来看也是全人类的命。所以,古人会在夏粮丰收的农历七月份举行祭祀活动,向祖先汇报今年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也是一个半年的总结。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喜欢的数字,例如,印度不喜欢6、8喜单数忌讳13。法国又不一样,反而喜欢13,相信13能带来奇迹 ,也喜欢7,13,6和9。韩国人也喜欢3和7。菲律宾人更喜欢7和8,认为是最幸运的数字而泰国人喜欢9讨厌6。 另外,德国人非常忌讳13,喜欢4,英国和美国人也喜欢4这个数字。而我国古代,特别是古代文化人更喜欢“7”这个数字,除了我上面说的这些,你还能找出哪些和“7”有关的吗?期待你的分享!

那么古人说的“三生万物,逢七必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奥秘在里面呢?

这句话其实我的理解是有限的,看似很容易理解,要想一句话说明白还是很难的。所以,在网上也查了一下,对“三生万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所谓的“三生万物”,一是太极初始;二是阴和阳;阴阳矛盾统一,阴阳相交产生第三者就是三。三是阴阳后代之道,由此构成万物。

我们从上面的解释,看着有点玄乎,也没有头绪,又阴又阳的,找不到头绪。也没必要去完全了解,总之是古人说的三生万物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也是有出处的,不是我乱编的,它出至古书《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感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找找,理解的会好一些。

说到“逢七必变”,不得不提一下《易经》,易经中有64卦,每一个卦有六爻,到七就会发生变化了。例如,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设立的十二消息卦,立冬和小雪对应的是坤卦,由六根阴阳组成,到了“7”就变了,变成一根阳爻和五根阴爻的复卦,对应的是大雪和冬至节气,代表着“一阳来复”。到了小满和立夏节气变成了六阳爻组成的乾卦,到了“7”就变了,变成由一根阴爻和五根阳爻组成的姤卦,对应的节气是芒种和夏至,代表着“一阴来姤”。


古人认为《易经》推演万物变化的一种模型,能够包含万物。现在人已经很少有人看《易经》了,这些正常,毕竟时代在变迁,文化和观念也在变化和进步,有了更科学的认知和对事物的理解。

其实,在古代其它国家也有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例如一些西方国家认为人间是由上帝创造的,一共花费了6天时间,到了第7天就休息了,也是说“逢七必变”。

写到最后: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无论什么宗教或者文化,无论是古时候还是现代,都比较偏爱“7”这个数字,你觉得是巧合吗?你能够想到还有哪些和“7”有关的事情吗?期待您的分享!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其实就是地支里的三会和六冲。

寅卯辰三会木局,巳午未三会火局,申酉戌三会金局,亥子丑三会水局。从地支第三位寅开始,寅巳申亥四长生中间隔的数字都是三,分别是地支中的3.6.9.12,并且分别是木,火,金,水的长生,所以叫三生万物。

至于逢七必变:十二地支中,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按十二地支的排序,也就是1和7冲,2和8冲,3和9冲,4和10冲,5和11冲,6和12冲。六冲中的每一冲排序的相隔数字都是7,且全是对立的元素。所以叫逢七必变。

总的来说,无论是“三生万物”还是“逢七必变”都能在易经中找到答案,“一”是初始,为太极;阴阳为“二”,如男女雌雄;“三”是后代,为阴阳所生,而万物便是由无数阴阳与其后代所构成。而“逢七必变”对应的是八卦的六爻,象征事物发展的六个阶段,亦即开始到结束的六个步骤,所谓六六大顺便是希望六步都好的寓意。六步走完便会进入的新的局面,也就是“逢七必变”。

可见这些说法并非空穴来风,都是古人历经千年检验出来的真理。作为常人不必深究其理。






“三生万物”是老子《道德经》里的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道家老子的宇宙生成论。类似的话,在儒家经典中也有,比如《易传》:“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见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儒家孔子对宇宙生发论的阐释。因为儒道两家思想,都是从《易经》中生发而来的。《易》是儒道二家共同的源头。所以,在解释传统文化的时候,两家思想可以互为佐证。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就是太极,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之中,既包含着两仪生四象,也含有四象生八卦,甚至是八卦相荡,而生六十四卦的阶段。《易传》中,从太极生两仪,到六十四卦的形成,是一个二进制推导过程。到第六层的时候,就是六十四卦。老子阐释,从道生一,做为第一个层次。太极的产生,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既无中生有。 一生二,所生的二仪,就是阴阳。这是第二个层次。之后,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都是阴阳变化的结果。这就是二生三。三指的就是万事万物。

“逢七必变”,是从《易经》六十四卦的《复卦》卦辞中来的,原文是“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其意思是说,天地之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地重复变化的。为什么是“七日来复”,说起来没有那么复杂。古代用六十四卦中六十卦代表一年三百六十天,每一卦代表六天,因为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每个爻代表一天。到第七天的时候,本卦结束,进入下一卦,所以叫“逢七必变”。

六十四卦中,有十二卦是代表十二个月的,称为十二消息卦。如下图所示:

十二消息卦

我们知道,易经和历法紧密相关。我们古代的夏历,是以寅月为岁首,也就是正月。最冷的冬至所在的子月,就是农历十一月。冬至之时,一阳生成,所以,十一月以复卦表示。称为“一阳来复”。十一月之前的十月(亥月)是坤月。十一月是复卦,一个阳。十二月是地泽临卦,两个阳。正月(寅月),阳气增加到三个,是地天泰卦。这就是所谓的“三阳开泰”。到二月份(卯月),阳变为四,以雷天大壮卦来表示。三月(辰月)阳气变为五,以夬卦表示。四月变为六阳,以乾卦表示。到五月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这时候,一阴生,以姤卦表示。之后的六到十月,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十月变为纯阴的坤卦。十一月又一阳来复,天地之道,周而复始。

在十二消息卦中。用的是乾坤两卦的阴阳变化。从一阳来复,到变成乾卦,经过六次变化。到第七个月,变化的方向就改了。从原来的阴消阳长,变为阳消阴长。这也是“逢七必变”。其根本原因,因为六十四卦,都有六个爻。也就是观察和研究事物的六个步骤。

第三个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七”有何奥秘?在《易经》数除了表示数量的多少之外,还有另外的含义。比如,阴数和阳数,基本上和现代数学中的偶数奇数是一样的。除此之外,在中国文化中,数字还有其它意思。比如,生数和成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故有生数,有成数。生数是一二三四五,成数是六七八九十。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分别与水、火、木、金、土相联系。

除此之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分别是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用九表示、少阴用八表示、少阳用七表示、太阴用六表示。总之六八是阴、七九是阳。人的脑袋上有七窍,七窍皆属阳。《黄帝内经》上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下窍属阴,只有两个。二是阴数。七是阳数。

《易传》说,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古人研究世界的时候,把自身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就是天人合一。其它每个数字都很神奇。从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神奇的用处。大家不妨多找找。




《道德经》里是这样写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一就是阴,而二则是阳。三其实就是阴阳相合的产物。

短短八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道理,“三生万物”让我们了解万物由无到有、生灭变化的道理。“逢七必变”让我们知道了量变会引起质变,万事到了“七”又会是新的开始了!

神秘数字“七”跟宗教和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一周七天

②七仙女

③七星北斗

④人死后七天为一祭头七、二七、三七……

⑤住院时治疗7天为一疗程!

⑥人有七窍

⑦七大洲

⑧七色光

⑨七个音符

…………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道德经   传统文化   易经   万物   太极   成数   地支   阳气   节气   北斗   奥秘   阴阳   古人   代表   数字   喜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