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的皇帝大多平庸,明朝却能存在近三百年?

很多人都说明朝皇帝平庸,但如果明朝的皇帝真的大多平庸,明朝为什么还能够存在近三百年?

我们经常说一个皇帝平庸,但放在一个很长的历史背景下,平庸未必就是一无是处,平庸的皇帝不等同于没有才能或者没有作为的皇帝,平庸仅仅指的是没有达到历史上一些杰出皇帝那样的水平。

而考虑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清康熙等等,这些皇帝开创了辉煌的王朝,也曾扩大过国土,要想达到上面这些皇帝的才能或成就,有时候不仅仅需要靠皇帝的才能,更要靠当时的背景和局势。

换句话说,这数千年来我国皇帝很多很多,但真正能够被后人记住的,无非就那么几个,因此杰出的皇帝不仅仅需要自身的才能,某种意义上更需要靠当时的时代去相辅相成。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明朝的皇帝“大多平庸”,但靠着没有出现大的纰漏,明朝依然能够存在近三百年。

明朝二百多年时间里,一共出现过16位皇帝,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思宗朱由检,历时276年。

在明朝的16位皇帝中,并不都是平庸的,其中有一些是非常出色的,当然也一定会有平庸甚至是昏庸的。

而出色的皇帝,例如明太祖朱元璋,一个农民出身的人,最终却能够打败元朝和其他诸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明朝,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和制度,而这些都是奠定明朝的基础。

而明成祖朱棣,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皇帝;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七下西洋,五征漠北,迁都北京,开创了永乐盛世,这也是明朝最强盛的时期。

明孝宗朱佑樘,也算得上一个仁慈的皇帝,他实行一夫一妻制,肃清了嘉靖带来了不良影响,任用贤臣、整顿军备,开创了弘治中兴,这是明朝的第二个盛世。

而明穆宗朱载坖也是一个出色的皇帝,在他任内实行隆庆新政,废除一条鞭法,减轻赋税,鼓励农业和商业,增加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明朝的国力,也开启了明朝的第三个盛世。

当然,在明朝的16位皇帝之中,平庸的皇帝也有不少。

明宣宗朱瞻基,就是一个比较平庸的皇帝,他继承了永乐盛世的遗产,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也没有进行大规模改革,只是维持了明朝的稳定和繁荣,被后人称为仁宣之治。

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繁荣开创,基本上都能够维持一两代皇帝,朱瞻基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盛世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只要你不乱搞、不瞎搞,按部就班维持前任的措施,基本上就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或者乱子。

明世宗朱厚熜也是一个平庸的皇帝,这家伙当皇帝玩隐居,数十年不上朝,虽然平庸,但也算不上昏庸,毕竟不上朝是事实,但至少没有乱搞。

朱厚熜搞隐居,是因为沉迷道教炼丹,还有女色;但他的厉害之处在于,依然能够掌控朝政,任用或罢免大臣,对外还抵御了蒙古和倭寇的侵扰,对内也镇压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虽然没有特别显赫的功绩,但也没有什么致命的过失。

还有明思宗朱由检,这是一个非常勤劳的皇帝,每天都会处理大量的奏折,亲自决策,力图挽救明朝的危局,但这个人有什么问题呢?

就是刚愎自用,不会用人,得罪了多方势力,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虽然是亡国之君,但他仅仅只是生错了时代而已,毕竟那个时候的明朝,已经烂到根子上了,他虽然力挽狂澜,但最终却有心无力。

不过明朝昏庸的皇帝也有不少,比如明英宗,这就是一个非常软弱的皇帝,任由宦官和大臣争夺权利,不理朝政,导致了土木堡之变,被俘虏,差点明朝就亡国了。

明神宗也是如此,以懒惰出名,不问国事,每天只知道玩乐,任用奸臣严嵩,这个大奸臣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很少有人知道严嵩是出自明神宗,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衰落,这被称之为万历之治。

事实上,这被称之为历史的轮回或者终局。

不管是唐还是汉,亦或是北宋明朝,一个盛世过后,就是几个平庸或者昏庸的皇帝,然后又出来一个出色的皇帝力挽狂澜,最终又走向这样一个循环,一个王朝慢慢被腐蚀,直至外界或内部的力量把它瓦解。

这就是过去历史的轮回。

而明朝之所以能够存在近三百年,当然也有其优势。

首先,明朝的制度和法律是比较完善和严格的,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规范了明朝的法律体系,一部非常严格的法律,导致了明朝的清廉和高效,另外军事和科举也保障了明朝对内和对外的强大。

这些都是明朝的优势,当然缺点也不是没有,比如明朝的的宦官问题、王室问题等等,最终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了蚕食明朝的蛀虫。

任何一个朝代,都会有出色、平庸和昏庸的皇帝。

但好在,这些皇帝是分开出现的,不会密集出现在一个时期,因此那些出色的皇帝可以很好进行调整,让机制发挥作用,从而力挽狂澜。

这些皇帝的存在,很好让明朝续了一波又一波的时间,并最终拖到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亡国之君。

但这位皇帝我还是非常佩服的,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时候,朱由检在梅山自缢身亡,也算是为国殉葬了,终年只有三十多岁。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我是清风笑口,作为搞笑领域创作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来看看明朝有哪些奇葩搞笑的皇帝,在历朝历代中,可以说明朝是最多奇葩皇帝的。

一、蟋蟀皇帝朱瞻基

这位皇帝是永乐大帝朱棣的孙子,从他开始明朝皇帝开始奇葩起来。他整天最大的乐趣是斗蟋蟀,为了斗蟋蟀,什么上朝的事儿从不用心。好在这位皇帝还能用人,有一帮能干的大臣帮助他治理国家。

二、捡漏皇帝朱祁钰

这位本来跟皇帝是没什么事的,哥哥当皇帝,他也只能一辈子当当王爷的命,可他那位好大喜功御驾亲征的哥哥居然被敌人给俘虏了,留下的儿子太小。大臣们一合计,就把这位弄上了皇帝位。后来哥哥被放回了,被他变成太上皇给幽禁。再后来有支持者把哥哥给放出来复辟了,他也一病呜呼。后来他哥都没让他进葬皇陵。

三、恋母情结皇帝朱见深

这位也就是明英宗的儿子。小时候皇帝位子给叔叔占了的,叔叔当皇帝时连太子的位子都差点给整没了,整天活在提心吊胆中,还好他母亲身边的万宫女给了他温暖。万宫女比朱见深大17岁。朱见深当皇帝后,万宫女变成了万贵妃。万贵妃不仅参合政事,还差点让朱见深绝后,其他妃子要是怀孕,基本上都被逼着堕胎。后来还是朱见深宫女怀胎隐藏后才得以延续自家香火。

四、玩乐皇帝朱厚照

这位皇帝一生下来就没什么压力,即没有兄弟相争,也没有叔叔来抢。他一生的时间就是玩乐,最喜欢各种各样的动物,建立了动物园豹房,自己当动物园园长。当然他玩的项目也包括女人,但居然没有生儿子,使皇权落了旁系。

五、修仙皇帝朱厚熜

这位就是嘉靖皇帝,这位皇帝一生就是好修道炼丹,寻求长生不死。他在位时有明臣海瑞、张居正、戚继光,俞大猷等,奸臣有严嵩父子。

六、不上朝皇帝朱翊钧

这位皇帝创造了30年不上朝的历史,小时候被师父张居正要求得太严厉。当皇帝后看到师父与别人明争暗斗,很不习惯也不喜欢。于是你们玩吧,30年都不临朝。

七、木匠皇帝朱由校

据说这位皇帝的木匠水平已经到达了宗师水准,所打造的家具在当时能卖到最高价,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艺术品。他自己用的、住的都是他自己亲手打造。可惜了这么个皇帝被水给淹死了。

以上就是清风认为比较奇葩的明朝皇帝,当然明朝的其他皇帝都有一些奇葩,咱就不一一讲述了。

明朝有这些奇葩皇帝,江山却能够延续276年,历经16位皇帝。究其原因,还在于明朝的一些相关制度。最重要的是文官制度,废除了宋元朝的三省,设立了内阁,让一些名声政绩比较好官员入内阁主理朝政。内阁的设立也废除了宰相制度,内阁成员相互制约。当然,在明朝皇帝是牢牢地把握最终大权的,皇帝有自己掌握的锦衣卫,同时也给了身边太监很大的权利来监控百官。

所以有了这些制度,特别是文官制度和监督制度,即使皇帝不上朝天天玩,国家政权也是有序的运转,要不是最后内忧外患,明朝说不定还能坚持些时间呢。




原来写过,今天继续说说:

首先是明朝的开创了新的政府机构——内阁

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权利都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但是全国需要处理的政务实在太多,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尽心尽责,但是长久以往也难以承受,于是朱元璋设置了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授予其正五品,实际上就是协助皇帝的秘书机构。这编是内阁的雏形。


首辅张居正

明成祖朱棣夺取帝位后,虽有其父亲一样的雄才伟略,但是常年的御驾亲征让他不得不需要有人帮他处理一大堆待处理的国家事务,于是朱棣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与政务,内阁正式形成!

但是“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就是说内阁其实没有实际的权力,权力还把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内阁

但是到了中期,皇帝就慢慢的把权力交与了内阁,全国大小的奏章,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票拟,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部校对执行。

中后期皇帝基本就很少再过问内阁,国家事务基本全由内阁处理,而批红又司礼监代之,而皇帝也渐渐的退居幕后。

很多明粉说明朝的内阁制类似于英国内阁,的确,二者之间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

明朝阁员和英国阁员虽然名义上都是由皇帝来任命的,但是其皇帝的任命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明朝内阁成员实际上是由“廷推”产生,朝廷根据官员的资历来确定阁员,皇帝虽有否决权但实际上很少使用。

到了后期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都对皇权起到了制约作用,明朝内阁早期确立的票拟制度,和中期司礼监的批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皇帝权力,皇帝渐渐退居幕后,依靠锦衣卫,东西厂来与强大的文官集团抗衡。等到天启、崇祯年间,首辅写好的票拟,皇帝基本不会去更改已经成为了习惯。

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同样也对君权不断的加以限制,英国国王原本有召开内阁会议的权利,结果因为个人原因,导致财政大臣沃波尔上台,掌握了内阁大权,英国国王完全被架空!我相信明朝经过发展,一定也会实现!

明朝的内阁制,让皇帝办公更加的轻松,也让皇帝拥有更多的娱乐时间,皇帝再昏庸,自要不去干预内阁处理事情,基本对国家是没有危害的,这种系统化的操作流程,让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国家依然平稳发展,并在后期先后取得平倭,平叛的三大征胜利!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可以说明朝的皇帝是最幸福,最轻松的!中国许多皇帝玩物丧志,丧国,如: 南唐后主李煜,精通书画和鉴赏,结果亡国,成为宋朝的俘虏。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结果这位独创瘦金体的书法皇帝成为了金国人的俘虏,北宋因此灭亡!

让我们看看明朝皇帝,嘉靖皇帝爱好炼丹。正德皇帝爱好给自己封官,喜欢带兵打仗,甚至在宫廷里做生意。熹宗皇帝爱好做木匠,而且其做的木工在当时就已经价值千百两白银。先不说是不是满清篡改臆造的,明朝皇帝可恶的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到极致,结果国家依然没有灭亡,而是正常发展。

胡惟庸被废,明清无宰相

可以说明朝的皇帝已经到了多余的地步,一个内阁就足以撑起明朝的江山!可见明朝内阁制的先进之处。

百官有更多讨论说话的权力,皇帝玩乐并不代表放手不管,而且在利用宦官,锦衣卫去牵制,让双方权力达到平衡!要知道明朝官员直接的党争十分严重,有时候皇帝也难以干预,这时候锦衣卫,东西厂就起到了弹压的作用!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明朝一共传有16位皇帝,国祚276年,从皇帝的能力来看,明朝真正称得上明君的只有六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景帝朱祁钰、明孝宗朱祐樘。

除此之后,其他皇帝的能力都是比较平庸的,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居然被瓦剌俘虏,成为明朝的耻辱;明宪宗朱见深宠信宦官,长期不召见大臣;明武宗朱厚照沉迷酒色、玩乐,死于豹房;明世宗朱厚熜迷信长生不老,长年不上朝。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其中28年不上朝;明熹宗朱由校是历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对木工的兴趣超过了皇帝;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眼高手低,内部激起农民起义,外部清朝步步紧逼,终致亡国。

明太祖朱元璋

比较起来,明朝16位皇帝中有10位皇帝能力平庸,占比达62.5%,可以这么说,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明朝就陷入了衰退期,从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到1644年明朝灭亡,在长达209年的时间,明朝都处于衰退期,为何明朝一直在衰退,国祚还有276年呢?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皇帝的能力平庸与否,直接关系到天下是否稳定,皇帝英明,天下就太平,皇帝平庸,天下就平庸,皇帝无能,天下就大乱,而明朝皇帝平庸,仍然还能维持天下稳定,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明朝的政治制度稳定

明朝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明朝皇帝即使平庸无能,也不会被权臣篡位。哪怕皇帝不参与朝政,国家的各项政事依然可以独立运行。

明成祖朱棣

明朝的政治制度就是:内阁制+六部制。这是封建社会最稳定、最合理的政治制度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明初还是有丞相的,丞相就是执政官,有参政、议政权,最重要的是有决策权,同时还有行政权,但自从胡惟庸案爆发后,朱元璋就废除了丞相制度。

朱元璋在位期间,非常勤政,皇帝把丞相的事全干了,所以非常累,朱元璋作为开国之君,他宁愿勤政也不愿意让外人来分享权力,但是并非人人都是朱元璋,朱棣当了皇帝之后,由于长年在外征战,所以朱棣根本处理不了那么事,于是朱棣设置了内阁。

内阁起初是皇帝的助手,协助朱棣处理政事,内阁只有议政权和参政权,没有决策权,内阁官员把政事商议好,交给皇帝做决策,皇帝同意后,就在文书上朱批,然后作为诏书下发,由六部负责执行。

明仁宗朱高炽

到了明宣帝朱瞻基时期,内阁权力逐渐加重,但同样只有议政权和参政权,没有决策权,内阁把政事商议好后,交由司礼监提交给皇帝,由皇帝亲自过目并做出批红,随后盖章下发,交六部执行。

到明英宗朱祁镇时期,内阁呈送的奏折皇帝批红都批不过来了,毕竟天下那么多的事都要决策,再加上皇帝偷懒,于是部分奏折的批红让太监代劳,于是就产生了司礼监秉笔太监,来代替皇帝做批红,后来明朝的皇帝不是沉迷酒色,就是不理政事,干脆连批红也不批了,全部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来批红,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太监,比如刘瑾、魏忠贤都当过司礼监秉笔太监。

司礼监秉笔太监批红后,由司礼监掌印太监盖章,然后作为正式的诏书下发,由六部执行,这个制度就成为明朝的内阁制+六部制,内阁负责议政,六部负责执行,皇帝或者司礼监负责决策,明朝的皇帝一旦不理政事,就是由太监来代替皇帝做决策

明宣宗朱瞻基

所以明朝容易形成太监专权,但是皇帝可以随时收回太监的权力,尽量出了不少权势滔天的太监,但并不影响大局,明朝的这种政治制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权力相对分散,各方势力形成均衡,无论是内阁还是太监,他们可以斗争得死去活来,但是谁都无法威胁皇帝的地位

内阁只有议政权,没有决策权,无法决定任何一件事的最终处理,内阁不断地在议政,他们虽然参与了政事,但并不能控制朝政,司礼监虽然有批红权和决策权,但是司礼监无法议政,只有内阁与司礼监合作才能控制朝政,比如张居政担任内阁首辅时,与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合作,张居正主外,冯保主外,才能控制朝政。

但明朝大多数时候,司礼监与内阁是死对头,比如魏忠贤掌权时,大力打击东林党人,把投靠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内阁,才能掌权,但是朝中仍然不乏反对之士,到崇祯皇帝即位时,魏忠贤不断被弹劾,最终被崇祯皇帝罢官赐死。

明英宗朱祁镇

明朝的内阁制有点像后来的君主立宪制的雏形,不同的是明朝皇帝有决策权,一些能力平庸的皇帝只想自己玩乐,不想决策,比如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28年不上朝,天下照样不会乱,由内阁议论好政事,再交给司礼监批红和盖章,然后就形成法律意义上的诏书下发执行,有没有皇帝参与其中,都不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只要内阁与司礼监能履行正常的职权,明朝就能继续维持下去。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期间,发生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明朝大规模对外用兵,这么大的事,皇帝是否参与都不再重要,皇帝是否有能力也不再重要,明朝中后期,皇帝已经成为国家名义上的君主,不太参与政事了,正因为有这样的政治制度,所以明朝皇帝有没有能力,不再重要了,国祚仍然能够维持。

明朝政治制度

二、明朝的军事制度稳定

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明朝对内、对外战争的主力军队是京军,京宫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且人数众多,朱元璋时期,设置了48卫京军,一卫有5600人,48卫就是268800人,朱棣时期更是设置了惊人的72卫,兵力达到了403200人。

明朝设置了大都督府,军队由大都督府统辖,但是大都督府只能带兵,不能调兵,任何军队的调动都是由兵部来安排,而兵部调动军队的依据就是皇帝下发的诏书,也就是由内阁起草,司礼监批红和盖章的诏书。

所以明朝的军队是很难调动的,而且极不容易被权臣控制,哪怕是魏忠贤那样权势滔天的大太监,也无法染指军队,也无法掌控军队,有明一朝,就没有出现过掌握兵权的权臣,像土木堡之变中的大太监王振,那也是明英宗让他临时掌兵,皇帝不给,谁也没有兵权。

明朝军队

任何权臣只要手中没有兵权,也就是纸老虎,可以在政治上专权一时,但只要皇帝想除掉他,就很容易调动军队除掉权臣,这也是明朝尽量朝中政治斗争非常热烈,但并没有发生动乱,不像唐朝那样,动不动就政变,在明朝一次也没有,这就是明朝军事制度的稳定,不容易形成权臣掌控兵权的局面,对政治来说就更稳定。

三、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是维护皇权的

明朝的特务机构是封建社会最鼎盛的,最初有锦衣卫,有缉拿、侦察、逮捕、审问的权力,是皇帝监视和控制群臣的工具,朱棣时期又增设了东厂,全称是东缉私厂,可以不经审讯逮捕任何官员和百姓,东厂还能监视锦衣卫,这就是明朝的制衡。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时期,又增设了西缉事厂,职责权限与东厂几乎一样,这完全就是相互制衡的作用,明朝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的特务机构?关键的原因还不是保证不能一家独大,即使明朝出现权臣,掌控了一家特务机构,也有其他机构来制衡。

锦衣卫

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与西厂,都是效忠皇帝的,除了锦衣卫之外,东厂与西厂都是由皇帝亲信的宦官掌控的,后期皇帝不相信锦衣卫时,还可以相信东厂或者西厂,这些机构都是维护皇权的,哪怕有宦官专权,只要皇帝想收回权力,这些机构随时为皇帝效命,比如魏忠贤专权多年,崇祯皇帝上台仅三个月,下了一道命令,魏忠贤就只得自杀,这就是明朝皇权的强大。

皇帝在明朝成为摆设,具体政治事务由内阁、司礼监、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来处理,在军事上,把调兵权与统兵权分开,保证了无法让权臣染指兵权,然后还有锦衣卫、东厂、西厂来维护皇帝的安全与地位,就保证了在明朝即使皇帝平庸,也不影响国祚持续,这也是明朝能维持276年的原因。




首先不知道你这个结论从哪得到的,明朝被黑的还不够吗?历史上每个朝代除了开国皇帝和少有的中兴之主,大都很平庸,为什么单单拿出明朝来评论,汉唐清朝中后期哪个皇帝不平庸。

其次,明朝是最有可能实现君主立宪制的朝代,皇权受到内阁的极大限制,甚至当朱祁镇被俘,朝廷立马另立一个皇帝,但是皇帝依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轻易的处死任何一个手掌大权的人,例如魏忠贤。

非常反对一些学者黑明朝历史,说什么政治黑暗,朝纲腐败,试问哪个朝代没有?其实嘉靖和万历皇帝相当牛逼,几十年不上朝但依然大权在握,皇帝不上朝就是因为言官们太牛逼了,整天骂街,皇帝都敢说,你可以杀掉一个,但不能杀掉所有。

汉唐盛世何其强大,却依然免不了纳贡和亲,却还美其名曰为了国家,还不是自己不够强大,打不过人家。为什么明朝276年就没有?

崇祯临死前说,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试问哪个朝代的亡国之君有如此的骨气,他或许没有扶大厦于将倾的能力,或许又刚愎自用,但这相比那些被别人操纵的傀儡皇帝汉献帝,光绪帝,敌人一打跑的比谁都快的皇帝宋高宗,认贼作父打击内部异己的皇帝石敬瑭,溥仪等这些人相比,明朝皇帝不愧是正统的真龙天子,保留每个华夏男儿都应坚守的骨气和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明朝   神宗   崇祯   平庸   内阁制   皇帝   锦衣卫   权臣   昏庸   政事   朝政   内阁   太监   权力   制度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