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的原料,真的是从朱棣陵墓上偷来的吗?

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原料之谜:真的来自朱棣陵墓?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们的陵寝往往充满了神秘与传说。特别是清朝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更是引起了后人的无尽猜测。传闻这珍贵的棺材原料,竟是从明朝朱棣的陵墓上偷来的。这一说法是否真实?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金丝楠木,作为一种稀有的木材,因其纹理细腻、色泽深沉而备受皇家青睐。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更是其中之佼佼者。这种木材不仅代表了皇家的尊贵地位,更是对乾隆皇帝一生功绩的褒奖。然而,如此珍贵的木材来源却成为了后人关注的焦点。

传闻称,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原料,是从明朝朱棣的陵墓上偷来的。这一说法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在一些史书中也有所记载。然而,经过专家的考证和研究,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属实。

首先,从时间线上来看,乾隆皇帝在位时期距离朱棣陵墓建成已有数百年之久。在那个时代,盗墓行为虽然存在,但要想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盗取如此珍贵的木材,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从地理位置上分析,朱棣陵墓位于南京,而乾隆皇帝的棺材制作地在北京。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要将如此庞大的木材从南京运至北京,不仅困难重重,而且极易暴露。

因此,从多方面考虑,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原料并非来自朱棣陵墓的说法更为可信。

那么,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原料究竟来自何处呢?经过多方考证,专家们认为,这些珍贵的木材很可能来自于深山老林中的野生金丝楠木。

在清朝时期,皇家对于木材的采集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管理。为了寻找合适的金丝楠木,皇家派遣了专门的采木官员深入山林,寻找那些生长了数百年的野生金丝楠木。这些木材经过精心挑选和加工,最终成为了乾隆皇帝金丝楠木棺材的原料。

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原料之谜,经过多方考证和研究,终于揭开了真相。虽然传闻中的朱棣陵墓之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这些珍贵的木材来自于深山老林中的野生金丝楠木,代表了皇家对于木材采集和管理的严谨态度。

如今,当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回顾这段往事时,不禁为乾隆皇帝的金丝楠木棺材所代表的皇家尊贵地位而感叹。同时,也为那些曾经为皇家服务的采木官员们的辛勤付出而致敬。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珍贵的木材不仅见证了皇家的辉煌历程,更成为了后人研究和探讨的宝贵财富。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这事,你还别说,还真有!毕竟是金丝楠木啊?木中极品,堪称极品劳斯莱斯的存在。要命的是这玩意到了乾隆朝的时候,这就绝迹了。

您想弄上一颗,这都是在做梦,周公老爷子可能能办到,其他人,还是洗洗睡吧!

所以这事,咱还是想介绍一下金丝楠木来打个底,再说乾隆这事。

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就这东西,就这么闻上一闻,嗯!一股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就这么摸上一摸,嗯!如同俺那白玉一般的小手,就这体质还带着冬暖夏凉的效果;瞅上一瞅,嗯!能晃瞎咱的小眼,那木质的纹理都带着金丝。

但可惜得很,个中滋味只能自悟了,还是那句话,没法子,这东西都快绝迹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你快拉倒吧!楠木树苗几十块一颗?绝迹不至于吧!”

您这就不知道了吧!这楠木它有九十四种,但能被称得上金丝楠木的只有四五种。而您说的这几十块一颗的小树苗,那很有可能是桢楠,这木料您拉开了,里边可没有金丝的。

而且金丝楠木直径八十厘米以上的这都少,您能见到的这都是直径十二三厘米的,弄根下来当根柱子使唤,这都感觉那么不牢靠,当然您想要扯个珠子盘一下,这到可以。

可问题是您为了盘一珠子,干掉一颗树,这不值当,毕竟这金丝楠木一年他也粗不了一毫米。

您现在在市面上能见到的金丝楠木,这都是老料,新料根本就没有,当然假的不算。

您要知道这金丝楠木,那可是被称作皇帝木的材料。如果多了也不会叫这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铜和黄金虽然都是黄色的,但金子就是比铜贵,为嘛?少呗!

所以金丝楠木历来这都是被当做高级别的建筑材料来使用的,您比方说宫殿,陵墓。而能被作为家具使用的还真少,一般用作家具的这都是楠木,不是金丝楠木(皇帝的龙椅也是金丝楠木)。

那么在这里,咱就不得不说他的另外一个功用,做棺材。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棺材?就因为它的材质好看?”

那道不是,主要是因为这楠木具有防腐的作用。举个例子,您如果想要鉴别一个金丝楠木的盒子是否是真的,您可以把食物放在里边,把这盒子搁到高温的环境中,好几天过去了,这都不带馊的,这绝对就是金丝楠木。

所以古人就认为,如果用金丝楠木作为棺材,也可以保存自己的尸体不腐坏,但这也仅仅是古人的一个想法而已,这世界上,啥东西能够经受得住时间这东西摧残,想法可以有,但实际操作上难道就比较大了。

好了,大家伙对这金丝楠木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那么咱在聊乾隆这事,就好办了。

乾隆的事

话说乾隆这人,特别的喜欢享乐,要不然也不会把雍正从康熙那接手的八百万两变成六千万的库银花了个干净。

后期靠着捐官等等一系列措施填补清朝政府的开支。到了嘉庆手上,一摸两瞪眼,把个和珅办了,也仅仅维持了一年的开销。

这不是嘉庆不省着用,而是乾隆留下这窟窿实在是太大了。

那么乾隆想着给自己弄点金丝楠木作为家当,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要命的是,这东西,经过元朝和明朝的大力开发,再加上清初,也就是康熙,顺治两朝的开发,这东西已经枯竭了,您想要找这么一颗,岂止是个难字了得。

虽然活着的金丝楠木没有了,但已经使用的金丝楠木的老料却有很多。

你比方说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光棱恩殿,占地就达到了1956平方米,整个殿由六十根直径1.17米,高14.2米的金丝楠木柱子撑的。厉害吧!

乾隆瞅着这些个金丝楠木确实很羡慕,但这是人家前朝皇帝的陵寝使用的木料,你不可能把人家的东西拆下来,直接弄到自己地头上,就算是过户也没这么过的不是。

咋说呢?乾隆的心思,还是让一些个汉族大臣瞅出了状况,据说有些个汉族大臣,为这事还搬出了《大清律例》,就这上面指出严禁盗墓。

还有如下规定,杖一百,流三千里,您要是已经开了棺瞅见尸体的,这都得上绞刑才成。

但《大清律例》是《大清律例》,他还是没有打消乾隆金丝楠木的心思,那么有反对的,他就有赞成的。

但这事您就算是赞成,也不可能明着来,毕竟《大清律例》有规定,这规定不能改不说,您让乾隆直接去拿来用,这也不合适,毕竟人活脸面树活皮不是,这种事好说不好听不是。

所以您这得拐着弯的来了。

那么这事最后在修葺明皇陵的金简和曹文植的手上,就有了转机。

他俩蹲在一块一合计,这就给乾隆上了一份折子。

他们就说,这修葺明皇陵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这要是按照原计划进行完全的修复,这压根就做不到,毕竟现在的金丝楠木真心的不好搞。

那么为了完成陛下交给的任务,咱就想到了另一个办法,咱来个拆大改小,不就完事了吗?

怎么个拆大改小呢?您这明皇陵的殿原来是七间,咱划拉他俩间,变成五间,这省下来的料就可以填补到这五间里边。

再有这重檐咱直接给他改成单檐,哎,这又能省下一批料,来修理坏的木料。

得咧,这么一划拉,一动弹,这可就省下老大一批木料。

准了!乾隆对这个方案表示很满意,这事就由金简全权负责,双方对这事就没有明说,但都明白。

但这么大动静,你不可能不让人知道,所以最终这事就被传了出来,经过大家伙的一顿描述,就变成了乾隆悄摸兮的偷了明皇陵的金丝楠木。

这结果是乾隆没有想到的。那么朝廷上没有动静吗?毕竟这拆大改小的事,是乾隆御批的,而且人家是修葺,只是修的小了一点而已,没毛病啊!

但最终的结果,让乾隆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棺椁被打开之后也没有达到防腐的目标。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乾隆确实用了明十三陵中的金丝楠木,但是,人家那不叫“偷”,叫“拿”,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拿。

这金丝楠木到底是什么稀世珍宝,让乾隆皇帝不惜顶着骂名去打死人的主意,而且还是前朝皇帝的陵墓。

金丝楠木,在古代被成为“皇帝木”,顾名思义,这是皇帝专用的木材,普通老百姓不能用。金丝楠木表面呈淡橘黄色,其纹理淡雅文静,自带香味,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非常的高贵华美。

所以,金丝楠木自古以来都是皇帝御用的木材,其实也不是普通老百姓不能用,真的是金丝楠木太贵,太贵,一克的金丝楠木就价值10克的黄金,真的是比黄金还贵,也只有皇帝能用的起。

那么,金丝楠木为什么会这么珍贵,主要有两点:

第一,金丝楠木的存世量稀少而且罕见。金丝楠木主要生长在云贵地区的深山老林的悬崖峭壁旁边,这种木材极耐严寒,所以生长速度非常的缓慢,不算幼苗的生长时间,一棵金丝楠木要长成才需要100多年的时间。像这种珍贵的木材,那真的是用一棵就少一棵。

另外,刚才也提到了,金丝楠木一般生活在云贵地区的深山老林的悬崖峭壁旁边,这就决定了,要把它运输出去是非常的困难。四川有民谣:“砍伐者入山一千,出山五百”。

这些金丝楠木,因为生长的地方陡峭,所以,每次进山砍伐,都会有大量的伐木工人不小心摔下悬崖死去,或者因为极度的劳累而累死。因为交通不便,这些砍下的木材会首先被拖行到河边,等到来年春天涨水后,再让木材顺水漂流而下,然后经水路运输到北京城,用来建造宫殿或者皇帝的棺材。

比如,当时修建明定陵,光大殿就用去了10000棵金丝楠木,最粗的一颗有1.4米。

第二,金丝楠木具有防腐的作用。曾经有人做过实验,用金丝楠木做了一个碗,拿一块肉放到这个碗里,放上几天肉都不会变质。据《五杂俎》中记载:

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这么牛的本领,在那个没有防腐剂的年代,必然是大受皇帝的欢迎,尤其是用他来制作棺材。皇帝们都希望自己能在金丝楠木的保护下,达到尸身不腐的功效。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金丝楠木并不是水晶棺。

金丝楠木自从秦朝被发现以来就不断的被开采,到明永乐年间,朱棣要在北京盖豪宅紫禁城,更是把云贵川一带的深山老林给搜刮了一遍,到乾隆时代,世间基本没有活的金丝楠木了,要有也就是紫禁城的柱子、房子以及明朝皇帝的陵墓里有了。

乾隆八年,乾隆皇帝提前56年开始给自己修建陵墓,这个时候的云贵川地区已经开采不出来金丝楠木了,但是,作为一代盛世明君,陵墓岂能修的寒酸,金丝楠木是皇帝的标配,如果没有岂不是让后人笑掉大牙。

怎么办?拆紫禁城的的柱子,显然是不可能的。拆了自家的房子去给自己修陵墓,那不是更让人笑话。

唯一的办法,就是打老朱家明十三陵的主意了。

但是,清朝入关的时候,为了安抚人心,是做过承诺的,要保护好明十三陵,还在明十三陵派了驻军。另外,根据大清律,凡盗墓者,杖打一百,流放宁固态,开棺者,处以绞刑。

怎么办?怎么办?

俗话说,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还真有一个脑袋瓜比较灵光的,这个人是乾隆皇帝的工部尚书,名字叫金简。

他在乾隆皇帝的耳朵边说了一句话:“皇上,咱不是说了要保护明十三陵吗,咱就好好的给他保护保护,咱给他重新的修整修整,但是,也没人规定,修整就一定要修整大,咱可以给他修整的小一圈,这样不就有多余的金丝楠木木料了吗”

乾隆听的是眉开眼笑,哈哈大笑:“你小子,不亏是朕的工部尚书,是个搞建筑的料,准了,你们去办吧”。

于是,乾隆皇帝就昭告天下:为了纪念前朝的皇帝,我们决定把前朝皇帝的陵墓重新修正一下。为此,乾隆还特意到朱棣的明长陵去做了祭拜。

老百姓们自然是被蒙在鼓里的,在老百姓眼里,修整就一定是一件好事,还有不少老百姓对乾隆感恩戴德呢。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个,金简就按比例的把定陵的规模给缩小了,比照朱棣的长陵规模,美名其曰是对明成祖朱棣的尊重,不能超过朱棣陵墓的规模。

这一缩小,就多余出来了大量的金丝楠木,全部被乾隆皇帝神不知鬼不觉的给运到了自己的陵墓,用来打造自己的裕陵。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乾隆皇帝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有孙殿英的存在,100多年后,他的陵墓被孙殿英给一扫而空。非常漂亮的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明定陵挖掘后,考古人员发现,乾隆墓中所使用的金丝楠木和明定陵中的金丝楠木是非常相似的,也间接的证明了,乾隆确实是从明十三陵中“拿”走了部分金丝楠木。




提到乾隆皇帝,真是佩服他的命好,他有个勤勤恳恳一辈子的父亲雍正,有个艰苦创业的爷爷康熙,他们拼死拼活为乾隆留下了一大笔遗产,乾隆只是稍微进行了一下改革,就赢来了康乾盛世的光环,反倒没有他父亲雍正的什么事了。

乾隆整天的吃好、喝好、玩好,又没有多少要操心的事,因此他的寿命也长,他最不缺的就是钱,但这位十全老人的人生中也留下了许多的污点,他身上最大的污点就是干了一件缺德事,那就是他是个地地道道的盗墓贼,说出来也许惊掉你的大牙,那么这位盛世明君为何会干这种令人不齿的勾当呢?


我告诉你答案,就是为了那种名贵的金丝楠木。
每个皇帝在刚登上皇位时,就要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乾隆也不例外,在位后的第八年他就开始大张旗鼓的为自己修建万年屋了,当时正值国力强盛,财政充盈,他的陵墓自然要建得宏大雄伟、富丽堂皇,每一道工序都非常的讲究,所以用的材料当然要用最好的了。

皇家建筑无论是皇宫还是陵寝,都要大量使用上等的金丝楠木作为建筑材料,而这种金丝楠木非常的名贵,名贵就名贵在特别的稀缺,一根上好的金丝楠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长大。


金丝楠木一般产于云南、四川、河北、河南、广东一带的深山老林里,采伐和运输都相当困难,成本相当高,这种楠木有一种很特别的香气,能够防腐防蛀,如果用来做棺材,可以保持尸体长期不烂,是明清两朝皇家的御用材料。

朱棣在位的时候,社会稳定,国力也比较强盛,他要迁都北京,要修建皇宫,他就派出大量的人员到全国各地的深山老林里去采伐楠木,当时的采伐条件相对恶劣,山路崎岖不平,楠木根本没办法运出来,一千个民工进去采伐,真正能活着出来的恐怕只有五百人,饿死、病死的相当多,因此每一根楠木都尤其名贵。

后来每个皇帝在修建自己的陵寝时,也都是大量的采伐楠木,致使楠木资源砍伐殆尽,到了乾隆的时候,几近枯竭,那真是拿钱也买不到。


现在乾隆修陵墓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就是没有这种楠木,乾隆这么大的老板,修陵不用楠木,岂不让天下人笑话,而且用的量还不小,把乾隆急的团团转,但这事终究是难不倒乾隆的,他很快就将目光投向了明朝的十三陵,谁叫你们当初过度砍伐,害得老子现在没的用了,老子现在找你们要。

明十三陵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两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和一个太监,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特别是那些皇帝的陵寝,个个豪华气派,宝顶、方城、明楼等都是使用大量的金丝楠木,不得不令清朝的皇帝垂涎欲滴。


这一天,乾隆御驾至十三陵之一的长陵,祭拜明成祖朱棣,各位别想多了,他可没兴趣去祭拜前朝的皇帝,这家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他是冲着朱棣陵墓上的金丝楠木来的,乾隆看到朱棣的长陵上的金丝楠木真多,恨不得全部搬走,但遭到了汉臣的强烈反对,他们拿出来了《大清例律》,里面有“凡盗墓者,仗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清朝对盗墓贼的处罚还是很严格的,乾隆作为一个皇帝,也不能带头违法明目张胆的偷盗前朝的陵寝啊,对于长陵他只好作罢。(祾思殿)
乾隆想偷朱棣陵墓上的金丝楠木的计划泡汤了,他心有不甘,于是他集思广益,招来户部和工部的几个狗头军师,商量着怎么能名正言顺的把人家的墓掘了,你还别说,精神病人思维广,还真有人想出办法了,于是有人上书乾隆皇帝,借口说十三陵太破旧了,由国库掏钱进行修缮,一来将此事昭示天下,可体现陛下宽阔的胸怀,赚取民众的流量,二来可以解决金丝楠木的大问题。

乾隆看后,龙颜大悦,就这么办,即刻动工。


名义上是出于好心修缮明朝皇帝的陵寝,实则是执行他们所谓“拆大改小“的方案,将明陵所有的祾思殿、包括两庑的这些配套建筑的规模缩小,比如说,九间房的改为七间,七间的改为五间,五间的改为三间,重檐的改为单檐,还用普通的木料替代上好的金丝楠木,这样就多出了许多的金丝楠木,足够乾隆用几次了。

这就是典型的偷梁换柱,最大的受害者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他的永陵被搞得八不像,乾隆这次偷盗的主要是陵寝的地上建筑的材料,那些地宫还没有动过,乾隆也不想冒太大的风险,免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不偿失。(嘉靖皇帝的永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对比可以看到嘉靖皇帝的永陵缩水了好多)


有了这些偷来的名贵的金丝楠木,乾隆的裕陵顺利完工,那真是宏伟壮观,乾隆心想,百年后看到能够睡个好觉,自己的尸身定能万年不腐。

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干了缺德事会遭报应,在他去世了133年后,东陵大盗孙殿英在光临了慈禧墓后,也随便造访了起来的陵寝,却发现乾隆陵墓的机关比慈禧的还要复杂,孙殿英及其恼火,下令用炸药炸开,陵墓打开后,他们毫不客气的敲掉了乾隆牙齿,除了拿出他口中的宝贝外,还将听到尸体从棺材里拖出来,扔进了墓外的臭水沟,真是惨不忍睹。(乾隆陵寝)


乾隆堪称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盗墓贼,他自己的陵墓被盗得面目全非,而被他下令偷盗的明十三陵却保存完好,实在是够讽刺的。









在正史中可以确定的事实是:乾隆从明朝皇陵中拆过金丝楠木柱子,被拆得最狠的,是嘉靖帝的永陵,整整两个大殿被拆掉,这里面的金丝楠木高达上百根之多。

而上百根金丝楠木,用来重新盖一个小殿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但具体用来做什么,是扔了还是重复利用,历史就没有下文了。

所以乾隆的棺材究竟是不是“借朱棣之棺材”而建,已经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可以追溯了。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乾隆五十年到乾隆五十二年,明朝十三陵中,是有金丝楠木被“运”出来的,这是大清历史都不曾否认的。

金丝楠木这种种类的木材,在楠木的群体里,也只是占据一个很小的部分。

楠木多出于深山避世的山区中,用古人的话讲,那就是“非世外之桃源不可现”,且多出于南方,尤其是西南川蜀、云贵一带,在晋代南北密切交汇以前,楠木是很少被中原统治者使用的。

在隋唐以前,皇室并不钟情于黄色,都是延续了秦汉时期的“玄色”、“黑色”,因此从政治到祭祀,再到丧葬,最高规格都是黑色。

而在唐朝,李渊正是奠定了“皇黄”的规格,明黄色只能是天子使用,这就意味着,天子的棺木要跟上规格,也需要变成黄色,在这种礼法变革的背景下,有着透亮黄色的“金丝楠木”就成为了帝王此后的专属之木,所以金丝楠木又被称为“帝王之木”。

金丝楠木,物如其名,它有着楠木一概的坚硬和粗实,但在色泽上,金丝楠木的基因注定它就是贵族,原因是金丝楠木的“纹路”,不是暗淡的木茎,而是有些很明亮的“金丝”,这种色彩和质地,属实罕见。

明代的鉴古“宝典”《博物要览》就说了宋元明时期对金丝楠木的认识:

“楠木产豫章及湖广云贵诸郡,至高大,有长至数十丈,大至数十围者,锯开甚香。亦有数种,一曰开杨楠;一曰含丝楠,木色黄,灿如金丝最佳”。

含丝楠,木色是为黄色,但最极品的,才是金丝楠木,而自唐以来,一直到明朝,为了追求金丝楠木,被统治者需求所推动的木材商业,让西南地区的金丝楠木一下子锐减,元代都已经濒临灭绝了,明代都不是每个皇帝都能用上金丝楠木。

很大一部分时候,皇宫所用的金丝楠木都已经需要在东南亚地区进口了,在南宋时,金丝楠木曾经随着香料贸易一同进入中原,很成功地填补了中原王朝在往后的两百年的时间里的空白。

因为礼法规则的改变造成金丝楠木供需关系的紧张,这是后人意想不到的,而到了清朝乾隆时期,金丝楠木已经确认告急了。

乾隆的皇陵叫做裕陵,始建于乾隆八年,竣工于乾隆十七年,这座皇陵是乾隆继承了雍正朝上千万两财富所打造出来的极奢皇陵,花了整整两百多万两银子,而裕陵的建设,使用了大量的楠木,据当时的户部所记载:

“凡楠木系广东、四川、湖广、福建四省进,杉木系江南、浙江、湖广、江西四省进,金砖系江南省进……”

这些楠木来自于广东、四川、胡广、福建四个大省份,除了楠木以外,还有杉木,不过这已经是次一级的材料了。

不过这些楠木,并非是金丝楠木,这些楠木,就是一些常见的楠木,品质不会差,但不是最顶级的,民间的富商、王公大臣早已有使用楠木制造珍贵家具的习惯,这些楠木也是乾隆用来进行裕陵的基础建设的。

而通过后来的孙殿英盗墓及考古可以印证,乾隆裕陵中的金丝楠木覆盖率极低,可能连他本身那副棺椁的量都比不上。

因此可以确定,乾隆在位的时候,金丝楠木一直都是“缺”的,不够的。

根据金丝楠木的生长周期,一次成熟的极品楠木,需要的时间大概在120年左右,而康熙时期,康熙本人和孝庄太后用掉的金丝楠木就不少了,这过去也没有120年的时间,乾隆除了找,那就只能等。

直到乾隆五十年,有两个人帮乾隆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个人是乾隆的大舅子,时任工部尚书的金简,他的妹妹是乾隆的宠妃嘉妃。

第二个人是跟他爹并列为“父子尚书”的曹文埴,时任户部尚书。

乾隆五十年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明皇陵的确是旧了,还是两位心腹大臣有意帮乾隆解决金丝楠木的问题,毕竟乾隆的年纪很大了,很危险,反正二人就提出,明皇陵破败了,有些地方要修,不然危险。

被众人认为最危险的,就是楠木用得最多的“永陵”,也就是嘉靖帝的陵墓。

“头停椽望尽属破坏,柁、檩、枋、垫亦有糟朽”

如果是坏了,那肯定要修啊,乾隆很注重汉人的情绪,于是让户部拨款,工部干活,明朝十三陵,全部都要修一遍,坏的要拆掉换新的,旧的要换掉用新的。

十三陵的修复工程很庞大,花钱也不少,也用了整整两年多的时间。

可有意思的是,这个修复跟我们理解的修复不一样,人家的修复是少了就补上,比如一个圆木桶,如果有一块板缺了,那么我们就会把这块板补齐,可乾隆的修复却是:如果有一块板缺了,那就把其他板都砍短

所以意思就是,修复十三陵,本质上也是在拆十三陵,而户部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楠木已经被前朝砍伐殆尽了,根本没有原料填充,敷衍了事那就是藐视明朝先皇,与其背上藐视前朝皇帝的罪名,不如拆掉。

倒霉的还是明永陵:

“拟将永陵享殿等处拆卸,一切柱木大件先尽长陵均匀配用。其永陵宫门、享殿,再将拆下两庑各座木料配搭,按照各陵规制建造享殿五间、宫门三间。”

明永陵本来有七座“享殿”,而七座享殿,也是奢侈得过分,大面积地利用了最顶尖的楠木,这里面有金丝楠木、紫楠木,反正市面上没有了的,绝迹了的,这里都还有。

工部就先将这几座殿的主要部分给卸了,从柱子到房顶,从大门到门框,然后拆完了,再重新搭建起来,后来整着整着,七座享殿就成了五座了,有两座享殿的材料被空了出来,这些材料去哪里了?

毫无疑问,拉回了工部了,这是在大清的朝廷日志可以找到的,不过也说了这些楠木是为了备不时之需,而且已经有些破旧了,需要人工维护,至于有没有再用给明皇陵,那其实也是一个否定的答案。

其实乾隆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人是反对的,比如乾隆最敬重的大臣刘统勋的儿子刘墉,他暗示过乾隆,动啥都别动人家的棺材,即便你是皇帝不犯法,但是以后总有人家棺材重见天日的时候,你要是拆了人家棺材,那么你的名声也没了。

所以乾隆还是保留了底线,事实上,明十三陵的修复工作,也压根没有打开地宫那么夸张,乾隆不至于偷人家朱棣的棺材,更不至于偷嘉靖帝的棺材,楠木的确是拿了,但拿的只是外面的,而且乾隆出钱修复皇陵,这也算是“买了”。

一个皇陵的地宫,是一个皇陵的底线,朱棣的是长陵,而长陵是没有地宫被打开被破坏过的痕迹的,因此朱棣的金丝楠木棺没有被拆,毕竟乾隆本身也是皇帝,他也怕后人拿他刨人家坟的理由来刨他,不会把事情做绝。

乾隆更是要感谢工、户两部尚书的出谋划策了,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明皇陵得到了修复,也把金丝楠木“重复”利用,完美地融合了满汉的关系。

收集好了楠木后,裕陵就可以再次小小地改造一下,而乾隆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了,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乾隆都退位了,剩下来的日子里,要不就是还在努力找“一手”的金丝楠木,要不就是已经找好了,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嘉庆四年,乾隆寿终正寝,驾崩于养心殿,同年九月,嘉庆安排了隆重的葬礼,把乾隆送进了裕陵地宫,而乾隆也心满意足地,披着陀罗尼经被,口含夜明珠,带着龙泉宝剑进入了金丝楠木棺中安眠。

不过裕陵的“埋葬”事业没有停止,因为乾隆还有妃嫔在世,有些妃嫔,也是要进入裕陵跟着乾隆安眠的,一直到道光帝三年,裕陵才正式关闭,而里面的楠木,有多少来自于明十三陵,已经不好追溯了。

本以为金丝楠木可以“水火不侵,虫蚁不扰”,可乾隆却没想到,有人敢盗他的墓。

1928年,世纪大盗孙殿英不仅洗劫了慈禧的陵墓,他还对这位大清的“十全老人”的陵墓下手,带着人炸开了陵墓,强行开辟地宫,进入了地宫后,孙殿英等人再不识货,却也知道金丝楠木的昂贵。

于是乎盗墓者们一同破坏,能砍的都砍了,不仅拿走了乾隆棺材中的宝贵陪葬品,还对金丝楠木棺材进行破坏,等到溥仪派族老来查看时,乾隆的棺椁已经不成样子了,没成想,他才是成为了那个被人坏了棺材的人。

因为清朝当时已经退国了,根本没有能力再给乾隆修复太多东西了,而且慈禧也是用金丝楠木棺下葬的,从乾隆到慈禧的这些年里,金丝楠木长出一茬又几乎被用完了,即便有钱,也无法让乾隆的棺椁回到过去的样子。

不过从此之后,金丝楠木却不再是迷了,除了一些金丝楠木爱好者和收藏家以外,皇权观念的消逝让金丝楠木再次恢复了生长,而如今,金丝楠木乃是“保护植物”,也不容许别人随便乱动。

孙殿英的洗劫,已经成为了最后一次豪华的洗劫,把明清两代最多的楠木储备给带走得七七八八,想来日后若能看到这些楠木在拍卖市场出现,那八九不离十,就是来自于裕陵之中的,很有可能,它的前世还是长陵之中的。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楠木   陵墓   金丝   棺材   乾隆   明朝   陵寝   工部   深山老林   地宫   木料   前朝   皇陵   木材   皇帝   原料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