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如果不退位让贤,能不能当上明朝的皇帝?

很多朋友可能看到这个问题就会觉得无厘头,甚至莫名其妙,认为一个小说人物怎么能和历史扯在一起了。

事实上有这种想法的人,你们真的低估金庸先生的历史功底了。

很多朋友觉得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与朱元璋的设定完全就是乱来,写小说就好好写,干嘛要把历史人物写进去。

事实上如果真的了解元末明初这段历史的人,再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能明白金庸先生这么安排的用意了。

白莲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更多却只知道清朝的白莲教,那些打着反清复明旗号造反,屡屡被朝廷镇压的宗教组织。

实际上白莲教不仅反清复明,人家最早还反元复宋。是的,白莲教早在南宋时期就形成了,最早白莲教不过就是朝廷腐朽,百姓生活困苦,有心人利用这一点传播自己的教义,最终形成的一个民间组织,说白了就是生活已经很难了,所以我得找点精神寄托。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白莲教的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就有人意识到了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用的好,完全可以改天换日。

于是历史上就有了无数次的白莲教起义。

当然,这种以宗教为根基发展壮大起来的暴动,白莲教并不是首创,历史上首个宗教暴动“黄巾起义”就结结实实给了东汉朝廷一击。

也正因宗教暴动破坏力太惊人了,往后的朝代中,朝廷对宗教管控的都非常严格,但凡朝廷觉得苗头不对,跟着就是强势介入,于是才有了南北朝时期的各种灭佛、灭道。

所以后来宗教想要正常进行活动就必须在朝廷的监督下进行,而不愿意接受朝廷监督的一律都被视为邪教,是要受到朝廷坚决打击的。

但到了宋朝这个纸面数据非常豪华的时代,底层百姓日子更苦了,“不举子”现象屡禁不止,所以各种各样的宗教开始在这个时代的底层百姓中大行其道。

而白莲教凭借其信仰平等,修行简单等原因快速崛起,甚至到了南宋时期不少官员都信仰白莲教,最夸张的是宋孝宗赵昚都是白莲教信徒,加之忽必烈对佛教也是大为推崇,所以白莲教在这一时期还是属于挂牌营业的正规宗教,发展非常迅速。

但上面说过,统治阶级是知道宗教力量恐怖的,所以一旦一个宗教过于昌盛了那么必然会遭受打压。

南宋朝廷本身就只是一个地方割据,自顾不暇巴不得越乱越好,忽必烈推崇佛教,所以元初时,白莲教尚有生存空间。

但随着忽必烈的死亡,大一统的元朝廷是不可能容忍白莲教继续做大的,于是朝堂上开始出现各地白莲教徒作乱的奏报,这是怎么回事不用想都知道。

对于朝廷的打压,白莲教自然会反抗,加之怀念南宋时期的辉煌,于是各种打着反元复宋旗帜的白莲教起义就出现了。

但由于元朝初年,大元还是很强盛的,所以这些白莲教起义几乎没掀起什么风浪就被迫转入了地下发展。

奈何元朝没能坚持多久就衰落了,白莲教徒们看到了希望,纷纷揭竿而起要推翻这个阻止他们壮大的朝廷。

而红巾军起义这个元末规模最大农民起义还有一个叫法:元末白莲教起义。

世人只知朱元璋出身红巾军,却不知红巾军有着白莲教背景、红巾军起义的发起者韩山童与刘福通都是白莲教信徒,而亳州红巾军首领郭子兴同样是白莲教信徒,甚至那个朱元璋的发小,在红巾军中对朱元璋多加照顾的汤和也是白莲教信徒,就连那个被誉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的徐达也是白莲教信徒。

我们再来看大明朝国号的由来,根据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的考证,大明朝国号的由来也是白莲教,白莲教有个别称叫:明教。

而通过各种史料的记载我们也知道红巾军首领韩山童自称明王,而后来刘福通扶持的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则被称为小明王。

而这个大小明王的出处则来自明教经典《大小明王世经》,那么朱元璋用明来作为国号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一个假白莲教徒带着一群白莲教徒打下来的江山,用白莲教的经典作为国号,很合理吧。

而白莲教徒们原本以为自己打下来的江山,想怎么传教就怎么传教,没人管了吧!

奈何他们的领导朱元璋是个假白莲教徒,朱元璋只是利用了白莲教的势力推翻了腐朽的元王朝。

待大明王朝建立且稳定后,朱元璋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压白莲教,甚至明令禁止白莲教的传播。

毕竟朱元璋自己就是靠着白莲教打下来的天下,他比任何人都知道这种宗教组织的强大,所以朱元璋会卸磨杀驴一点不意外。

而跟着他打天下的那帮子人绝大多数都是白莲教徒,所以谁又敢说朱元璋大杀勋贵的背后不是为了打压白莲教。

好了,看明白了这段历史后,我们再回到《倚天屠龙记》是不是就觉得元末明初有一个与朝廷对立的明教就很合理了,而明教里面有朱元璋和陈友谅这两个的小老弟也就很合理了。

PS:刚加入红巾军的朱元璋可不就是个小弟;陈友谅也是红巾军,只是与朱元璋是不同分支。

所以别以为金庸先生是无的放矢,你以为人家在第一层,实际上人家在大气层。

再回到这个问题,张无忌如果不退位让贤,能不能成为明朝的皇帝。

答案是肯定的,毕竟按照历史来看,朱元璋统领的红巾军最终推翻了大元王朝,建立了大明。

所以如果张无忌没有把“明教教主”的位置让出去,那么当明教夺得天下后自然应该有张无忌这个“教主”来奉天承运。

但如果《倚天屠龙记》这样结尾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倚天屠龙记》是一本有历史背景的武侠小说,既然有历史背景,那么就不能违背历史的发展,或者说创造历史,所以张无忌这个虚构的人物必须或者说肯定会退位让贤,武功高强又高风亮节,这才有大侠风范。

最后再来点干货。

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龙记》中可不止加入了陈友谅、朱元璋这个历史人物,张三丰、武当七侠这种江湖人物就不说了。

“明教五散人”中的周癫、彭莹玉、冷谦、张中都是历史人物,这几人都是朱元璋非常敬重的元末的名人,感兴趣的可自行检索。

除了这些,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倚天屠龙记》的女主赵敏,蒙古名字叫敏敏·特穆尔,是蒙古郡王察罕特穆尔的闺女,也就是郡主,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我要的东西就没有得不到的嚣张样子。

很多人觉得金庸先生把赵敏描写的过于嚣张跋扈了,就算有个郡王父亲也不可能如此跋扈,毕竟郡王虽然也是皇室的亲贵,但上面还有亲王,还有皇子等,一个郡主如此嚣张跋扈,肯定要被这些王子、皇子教训。

但实际上赵敏还真有这个资格,因为他父亲这个郡王可不是一般的郡王。

是不是觉得察罕特穆尔这个名字很熟悉,换成察罕帖木儿相信大家就不陌生,以郡王之身督国,妥妥的权臣。

是的,赵敏父亲的原型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权臣,权臣之女,别说跋扈一点,就算把太子给揍了,元顺帝都得笑着说教训得好,吾儿就是欠管教。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察罕帖木儿可不是那种乐于党争、玩弄朝堂和权术的弄臣,他是个真有本事的人。

察罕帖木儿掌权时期红巾军被压得头都抬不起来,可以说一点机会都没有,若不是他被张士诚给刺杀了,朱元璋能不能成事还两说,就算能也绝不会还像原本历史轨迹那般轻松。




倚天结局前,张无忌带着赵敏巡视天下,在濠州城内遇到了朱元璋、徐达和常遇春等一帮昔日的兄弟,结果张无忌中了朱元璋之计,误以为昔日的生死兄弟也因一己富贵背叛了自己,心灰意冷之下留书传位于杨逍,自己带着赵敏飘然远去,最终成全了朱元璋,明教打下来的江山落到了朱元璋之手。

金庸写的《倚天屠龙记》是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的,不是架空类型的作品,金庸再厉害,也不可能违背历史事实,将明教的开国之主换成张无忌。但若排除这种考虑,只是就事论事,以小说为依据来进行分析,张无忌如果不退位让贤,他有没有可能当上明教皇帝?

我们先来分析一番可能性。

我个人认为,张无忌有可能当上皇帝,但这不由张无忌决定,而是取决于赵敏的态度。

看过倚天原著的人都知道,张无忌早期的性格还是比较正常的。在张三丰的百岁寿诞上,面对逼死自己父母的诸多凶手,张无忌还能怒视空智大师,责问他们为何害死自己母亲,性格还多少有点硬气。

但经历了诸多变故,从昆仑山谷之中练成九阳神功出山之后,张无忌性格竟然来了个大翻转,变得有些圣母起来,对父母之仇完全放下也就罢了,还变得优柔寡断,善良得过了头。

也许是父母的遭遇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些过于悲观,他不只是没有雄心,对名利也视作浮云,出了江湖之后虽然成为明教这个势力极其庞大的帮会的掌舵人,但他所有的举动基本上都是被动推着前行,并没有任何雄心壮志。

张无忌耳根子有些软,但这样的男人也有好处,对自己喜欢的女人,他肯定会很在意,不说言听计从,起码可以尊重她们的意见。

在经历了四女同舟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后,小昭离去,周芷若黑化,殷离假死,张无忌终于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是赵敏,只是她才愿意抛下一切,毫无保留地喜欢自己。如果赵敏愿意,她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张无忌。

朱元璋的计策基本真算不上高明,以赵敏的智慧,她绝对可以察觉并提醒张无忌。然而在原著中,赵敏却完全隐身,对张无忌的一切举动没有任何异议,更没有插手,似乎是乐见其成。

可能赵敏也是经历了太多,对权势真正放下,她在乎的只有张无忌,渴望得到张无忌一人的宠爱。如果张无忌一旦坐定天下,赵敏就不可能独占张无忌。如果赵敏也有野心,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左右张无忌的想法的。

倚天结局时的张无忌,在成功救出六大门派中人,化解了明教和六大门派的矛盾,又在少室山灵活运用《武穆遗书》,打退元兵攻山之后,不管是在明教内部,还是在整个江湖上,声望一时无俩,原著中用了一个词,那就是:中原群雄倾心归附明教,张无忌号令到处,无不凛遵。

声望如此之盛,再有赵敏尽心在旁协助,不行再搭配九阴真经中的移魂大法,收服明教底层的实权领军大将还不是小菜一碟,如此一来,得天下并非没有可能。

但赵敏不吭声,以张无忌的性格,他退位让贤是正常操作。即使是他不退位,明教的特殊情况也决定了他完全不可能打下江山。

明教是一个江湖门派,又不是一般意义的江湖门派,它是以谋取江山为最高宗旨的。但它独特的权力架构却也成为它们谋取江山最大的阻碍。

明教的最高权力者是教主,在明教处于权力的金字塔尖,之下的高层中,光明左使掌管天地风雷四门,右使掌管五行旗,算是实权人物。而四大法王和五散人都只是摆设,并没有实权。

五行旗是明教最主要的力量,五行旗在中原每一处重要地方都设置了分舵。这样的权力架构有些头重腰弱,最主要的是明显有些尾大不掉。

明教的高层居于远离中原万里之外的西域光明顶,而谋取江山的基层力量却是中原的底层教众,这样一来,明教高层对底层教众的影响力只能通过五行旗,以及下属的各个分舵主来施加。

在对抗蒙元的核心队伍中,若干力量就是徐寿辉、韩山童、朱元璋这些分舵主,这些教众没有机会接触明教的高层,他们最信任的人,就是带领他们一路打天下,经历了无数血与火的考验的舵主。

倚天原著中一句话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深刻诠释。

但见义军军纪严明,不扰百姓,到处多颂扬朱元璋元帅、徐达大将军之声。

这句话就生动诠释了张无忌为何得不了天下。明教影响力如此巨大,但好处却并未落到教主头上,声望全是朱元璋这类浴血奋战的将领的。

等到了江山即将平定、开始瓜分利益的时候,你让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汤和之类的实权派如何想?我们拼尽全力,豁出性命打下的江山,全便宜了你这个没出多少力的教主身上?

何况这些人与张无忌不熟,也无法确定江山真平定的时候,他们能否得到与功劳匹配的利益。既然如此,还不如让熟悉的人来坐江山,起码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自己的利益。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固然有着自己的原因,但何尝不是在手下的全力推动之下顺势而为?毕竟从龙之功在那个年代可是天大的功劳,只是有着名利之心,对此不可能不眼红。

张无忌虽然是教主,但对徐寿辉、朱元璋这类实权人物其实并没有多少约束力,除非仗着绝世武功来刺杀。这些人对张无忌其实也没有多少尊重之意。这点从徐寿辉明知陈友谅是教主的大敌,却还敢收留,还抢先一步先传书求情就可以看出来。

如此一来,手中并无多少核心力量的张无忌除了冲冠一怒外,还能怎么办?以张无忌的性格,他也不可能杀了这些人,让天下重新陷入内乱,所以他注定是得不了江山的,还不如顺势远走,好歹能保留一个体面。




张无忌是武侠小说中的人物,而非历史人物。古代朝廷治理下的天下虽然也有仗剑行侠的武林人士,但却很形成一个大一统的社会存在,开创天下基业和治理江山社稷主要靠的是政治家的文功武治,而非武林神技。因此说张无忌虽然身兼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极剑法三大神技,却不能统领天下登上皇帝的宝座。

江湖武林是小说家的一大发明创造,他是迎合了一部分人的美好意願,梦想着现实的不公和失意,会有一些行侠仗义的侠客来抱打不平,主持公道正义,扶危济困,给人以希望。因此,武侠的局限大多存在于文学之中,现实社会即使存在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很难想象会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或统治者。

倚天中的张无忌缺少了创业皇帝的雄才大略和治理天下的才能,加上性格上的优柔寡断,被几个女孩子弄得晕头转向,神魂不定,怎能一统天下,匡正社稷呢?看来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主动让位是明智的。

假使张无忌继续以明教的宗教形式主持大局,对起义军的发展壮大不利。攻城掠地是必要建立自己的政权,而不是以分舵的形式去治理百姓。辅佐他治理军政的杨逍、范遥,四大法王、五散人均不堪大用,在主政上不会有所建树。在推翻蒙元统治,恢复汉家天下上主要靠大将的运筹帷幄,三军的英勇善战,血洒疆场,百战不殆。而不是靠武功神技去对付千军万马。因此说张无忌的神技在战场上很难派上用场。

金庸先生把历史背景、宗教派别与武林人士为争夺武林神器屠龙刀和倚天剑为主题的错综复杂的纠革混杂在一起,演绎出一幕惊天动地的江湖仇杀和恩怨情仇的故事,进而又扯入了改朝换代,打江山,造乾坤的历史人物作铺垫,创作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精彩画卷,是为《倚天屠龙记》。




不可能 张无忌武功虽然高 可是他没有权力欲望 只想太太平平的活着 同时做事不果断 还有 做事不够狠




张无忌不能让贤,绝对能当得上明朝的皇帝。

为什么这样说呢?张无忌有太多的优势。

首先,张无忌救明教于危难。

当时,中原六大派在少林寺圆真,也就是成昆的忽悠下,进攻光明顶,加上成昆的暗中偷袭,本来拿下光明顶,灭了明教是十有八九的事情。

关键时刻,张无忌在秘道里听说了成昆的计划,为了中原武林的安全,及时出手,化解了明教与六大派的恩怨,保住了明教和六大派的实力,为后来的举义保留了火种,凭这一点,张无忌善莫大蔫。

因为这个大功劳,再加上张无忌是金毛狮王谢逊的义子,白眉鹰王殷天正的外孙,最终获得了明教上下的支持,成为明教教主。

但这个时候的明教是什么样的?实力大损,名声不好,是中原人口中彻彻实实的“魔教”!

是张无忌与明教教众约法三章,让他们遵守教规,不为非作歹。又带着明教众人,从汝阳王府赵敏的手时解救了武当派张真人,又远赴大都,在大雁塔中救出了被围的中原六大派高手。从此,明教彻底洗白,不再是大家口中的魔教。

这一点,明教中哪一个人可以做到?明教众人与中原六大派都有血海深仇,只有张无忌,作为武当张翠山的儿子,和张三丰关系好,再加上他为人正派,武功高,心怀仁义,才做到了这一点。

其次,明教举义旗,张无忌有首议之功。

本来明教与朝廷的关系虽说不好,但没有真正想到揭竿而起。手下几万教众,只会用来和中原六大派打群架。

是张无忌定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原”的目标,与明教众人蝴蝶谷誓师,才有了明教众人分赴各地起义,才有了朱元璋、常遇春、徐达等名将的崛起,也才有了后来大明朝的建立。

张无忌后来得到了倚天剑,后来远赴冰火岛,按理来说,他应该通过刀剑互斫,发现刀剑中的秘密,学会《九阴真经》与《武穆遗书》,最终武功大成,拥有和郭靖一样的军事谋略,最终带着明教众人和中原武林举义成功,改朝换代。

为什么张无忌没当上皇帝,是作者强行扳正历史的结果。

但这样写,喜欢将小说与历史绑定的金庸就会写崩,张无忌这么厉害,置历史上的朱元璋于何地?这样雄才大略的张无忌,朱元璋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所以,为了弱化张无忌的能力,给他创造继位不可能的原因。从此之后,张无忌远离了抗元战场,一直游离于江湖之上。

张无忌的爱人周芷若为了灭绝师太的遗言,偷走了倚天剑与屠龙刀里的秘密,后来因为赵敏,更是和张无忌交恶,让张无忌在两个女人之间周旋。后来为了救金毛狮王谢逊,又来到了少林参加屠狮大会。

甚至将张无忌的性格修改的妇人之仁,婆婆妈妈。

但实际上,能够在六大派围攻光明顶时果断出手,凭着自己智谋和武功化解六大派与明教危机的张无忌,怎么可能婆婆妈妈。

他的母亲殷素素临终前曾经告诉他:女人不可信,漂亮 的女人不可信。他怎么可能还踩这样的坑。哪怕是后来张无忌赵敏夫妻巡视壕州,被朱元璋迷倒,关在密室里,听到常遇春等人的密谋。这样简单的计策,如此拙劣的蒙汗药,怎么可能制服住,骗得了张无忌?

都不过是让一切恢复历史原有轨迹,强行将张无忌降智而已。这种手法和《笑傲江湖》里,为了推动情节强行降智,让令狐冲前往梅庄替向问天救出任我行是一样的套路。

这也算是老一辈武侠小说作家受时代的限制吧,如果放在现在,金庸知道有一种叫穿越架空历史,他会不会让张无忌顺着原有的性格发展,成为明教教主,通过一系列的大战,最终驱逐鞑虏,恢复中原,打败张士诚、陈友谅,最终建立明朝,成为开国皇帝呢?

不好说!

总之,也这是香港作家的格局不够的原因吧,明明可以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架空故事,写成了四美争风吃醋,黑帮群殴的故事。格局不够,太过遵循历史,这也是张无忌的性格大变,妇人之仁到极至,最终没当上皇帝,黯然退出江湖,和赵敏隐居大漠的原因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明朝   神技   明王   皇帝   白莲教   武功   郡王   中原   江山   白莲   朝廷   教主   宗教   财经   历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