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唯一心愿,死后能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合葬之愿被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拒绝了,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 徐积锴尊重他的母亲张幼仪,不愿意让她的前夫和情敌合葬。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原配,和他有两个儿子,但因为徐志摩爱上了林徽因而离婚。后来,徐志摩又和陆小曼结婚,彻底断绝了和张幼仪复婚的可能。张幼仪虽然改嫁了工业家王亚樵,但一直对徐志摩念念不忘,还在他去世后照顾他的父母和陆小曼。徐积锴作为孩子,自然不想让他的母亲受到伤害。


  • 徐积锴厌恶陆小曼的荒唐生活,不认为她是徐志摩的合法妻子。陆小曼是一个热情奔放的女人,她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而背叛了自己的丈夫王赓。她和徐志摩结婚后,挥霍无度,给徐志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徐志摩去世后,她又和有妇之夫翁瑞午同居了二十多年,吸食鸦片,堕落不堪。这样的女人不配做徐家的媳妇,也不配和徐志摩合葬。


  • 徐积锴尊重他的祖父徐申如,不愿意违背他的意愿。徐申如是徐家的家长,他非常喜欢张幼仪,也非常反对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姻。他在生前给陆小曼提供了生活费,但从未承认她是儿媳。他在去世前,还把自己埋在了徐志摩的墓旁,表达了他对儿子和前儿媳的眷恋。徐积锴作为孙子,自然不想让他的祖父失望。




导语:

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逝世。陆小曼火化后的骨灰,一直无人认领。23年后,陆小曼远在台湾的娘家侄儿,才在苏州建立了一座陆小曼纪念墓。

陆小曼生前想和爱人徐志摩合葬的心愿,终是成了空,因为徐志摩的儿子徐积楷一直不同意!

那些遗失在民国风里的故事,是徐积楷心头永远的痛

徐积楷的小名叫阿欢,1918年出生,那是父母包办婚姻的第三个年头。小阿欢出生没多久,父亲徐志摩就留洋去了。2岁那年,母亲张幼仪也去国外和父亲团聚。小阿欢留在家里,和祖父祖母生活。

长大后,阿欢才知道,母亲去了国外,过上了不堪回首、让人泪目的留学生活。在母亲生下弟弟彼特的时候,父亲逼着母亲签了离婚协议后,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去了。

母亲在德国独自抚养着弟弟彼特,幸亏有舅舅张君劢的帮助。可是,在彼特3岁的时候,却又意外夭折了。伤心欲绝的母亲在1926年回到了上海,阿欢又见到了消瘦的母亲。

之后,母亲带阿欢去北京念书。

此时的父亲早已回国,整日沉醉在与陆小曼的浪漫中,完全来不及眷顾家里的老父老母,和尚在成长中的阿欢。

1931年11月19日,父亲徐志摩坠机身亡。

13岁的徐积楷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去飞机出事的地点接父亲回家。一遍狼藉的坠机现场,他们找到了徐志摩。

父亲的双手黑紫斑斑,指甲嵌满泥血,面形很惨。应该是飞机坠地的时候,父亲还活着,而且父亲还经历过激烈的求生的挣扎,以至面部有些扭曲。

虽然13年的成长岁月里,父亲几乎都在缺席。但是,阿欢知道,从此后父亲要永远地缺席了。

徐家一直不曾接纳陆小曼

在阿欢的记忆中,自己的祖父就从未曾接纳过陆小曼。

在父亲和陆小曼交往的时候,尽管他们相互爱的很深,祖父徐申如却一直反对。众所周知的原因,陆小曼当时是有夫之妇。

出生在封建社会的徐申如,对儿子惊世骇俗的感情非常反对,甚至不惜以断绝徐志摩的生活开支,来试图阻止他们在一起。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哪怕有万人阻挡,父亲和陆小曼也没有投降!

1931年4月初,徐志摩的母亲病危,徐申如将徐志摩召回。当时,徐志摩想让自己的妻子陆小曼回来侍奉婆婆,却遭到了徐申如激烈反对。祖父说:

"她若来,我即走!"

后来,祖母钱慕英在4月23日去世。

陆小曼一身孝服赶来奔丧,祖父徐申如知道后,派人在半路上阻拦了陆小曼,无论如何也不准她进入徐家的门。为此,父子俩在母亲的灵堂前反目。

再后来,父亲徐志摩罹难,60多岁的祖父徐申如老泪纵横,对陆小曼的怨恨更深了一层,徐家对陆小曼的痛恨更是无以言表。以至徐志摩的追悼会,徐申如都不肯让陆小曼参加。

1944年3月21日,祖父徐申如病逝于上海。两年后,阿欢和母亲一起把祖父葬在了父亲的身边。

陆小曼放任自我的后半生,更是让徐积楷无法接受。

陆小曼本来就是富贵人家的娇娇女,空有一身才华。在丈夫徐志摩离世之后,不再日日交际,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为了生存,陆小曼和有妇之夫翁瑞午一直同居。翁瑞午不仅有爱人,还有几个孩子。这种剪不清理不清的混乱关系,在当时的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虽然徐家不待见陆小曼,但陆小曼是徐志摩名义上的妻子。在徐积楷看来,这种公然和有妇之夫同居,就是对父亲和徐家的一种伤害。

人人都有婚姻自由,陆小曼也有。既然陆小曼在后半生选择了跟别的男人, 那就可以说,她陆小曼已经不再是徐志摩的妻子好多年了!

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再回来和父亲葬在一起呢?

徐积楷的心里是怨恨陆小曼的

徐积楷长期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他的思想应该与祖父徐申如不同。他对陆小曼的怨恨也与祖父有区别。

也许,在长大的阿欢心里,对父亲与母亲的婚姻,对父亲与陆小曼的爱情早就释怀了。后来,徐积楷在书中慢慢地了解了父亲,知道父亲是个很热情,对朋友很真心的人

尤其是父亲留在世间的作品,和父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影响力,都让徐积楷觉得自己的父亲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在美国,徐积锴和父亲的老友胡适、梁实秋等人常常有来往。

他目睹和父亲同辈的人,在新的社会制度下颐养天年,他多么希望自己才华横溢的父亲还活着呀!

有一次接受采访时,徐积锴忍不住说:

"我觉得,我父亲命太苦!”

在他看来,父亲追求自己的爱情没有错。但是,陆小曼挥金如土,害得父亲为了生计身兼数职,四处谋钱,长年累月在京沪两地疲惫地奔跑。

陆小曼作为妻子,不仅没有在生活上照顾好父亲,还让父亲为了满足她奢侈的生活而把命送断了。

毫无疑问,父亲娶回的陆小曼,不是个好妻子,不过是个败家子罢了。

三少说:

不能是站在徐家的角度,还是站在做儿子的角度,徐积锴都不愿意将父亲和陆小曼在一起合葬。

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




1965年,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这个曾经的民国交际花,在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失去了丈夫徐志摩的宠爱之后,晚年生活变的非常的落魄。

她的骨灰在医院里一放就是23年,无人认领,直到1988年,他的娘家侄子才在苏州给她建立一个陵墓,把她的骨灰给安葬了,她生前的遗愿“与徐志摩合葬”终究未能实现

此时,距离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去世,已经过去34年了。

徐志摩抛妻弃子与陆小曼的结合,在某些人的眼里,是一种浪漫,是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的浪漫,但是对于徐家来说,却是一种痛苦。

她伤害了徐志摩的老父亲徐申如,伤害了善良质朴的原配张幼仪,更伤害了徐志摩幼小的儿子徐积锴。因此,他坚决拒绝让陆小曼和自己的父亲徐志摩合葬。

对于徐积锴来说,这是一段痛苦的回忆,是永远无法释怀的伤害

1918年,徐积锴在浙江老家出生,乳名阿欢。还在襁褓中的阿欢,没有享受到一丁点的父爱,徐志摩就迫不及待的要出国留学,因为他对自己父母一手包办结合的妻子张幼仪没有任何好感,生孩子也是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而已。

1920年,徐积锴2岁,母亲出国去和父亲徐志摩团聚,把他一个人扔在了老家。然而母亲这场出国之旅并不是什么温馨的团聚,而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此时的徐志摩,正在英国苦苦追求林徽因,张幼仪的到来让她更加的反感,经常对她冷言冷语,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把正在怀孕的张幼仪独自一个人扔在了英国沙士顿小镇。

1922年,张幼仪生下了他和徐志摩的第二个儿子彼得,但是徐志摩没有看孩子一眼,回来后直接拿出了一份离婚协议,张幼仪忍痛签下了协议。徐志摩自由了,他迫不及待的回国,去追随林徽因,去寻找他的爱情。

可怜张幼仪,独自一个人带着刚出生的孩子。幸好有哥哥张君励的帮助,她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并在德国攻读了幼儿教育学。1925年,3岁的彼得不幸夭折,张幼仪黯然回国。

此时的徐志摩,正在追求爱情的路上越走越远。林徽因决绝了他,并很快和梁思成结了婚。这个时候,陆小曼出现了,这个女儿犹如尤物一般,正好符合徐志摩浪漫主义的爱情。

陆小曼当时是京城交际圈的名媛,父亲是民国财政部司长,丈夫是民国陆军中将王庚。一个标准的贵妇人。王庚和徐志摩是朋友,因为王庚公务繁忙,没有更多的时间陪同陆小曼出席各种社交酒会,就经常让徐志摩代劳。

就这样,两个人擦出了火花,而且一发不可收拾。陆小曼不顾自己父亲的反对,执意要和丈夫王庚离婚,徐志摩也不顾父亲徐申如的反对,执意要和陆小曼结婚。

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如愿以偿的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但是,在这场繁华背后,是两个破裂的家庭,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断绝了和女儿的来往,断绝了在经济上给陆小曼的帮助,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也不再和徐志摩来往。

褪去恋爱中的浪漫与爱情之后,就是生活的财米油盐。陆小曼从小就是一个富家女,生活极度的奢侈,婚后她没有工作,徐志摩在上海租了一套三层楼的大洋房,陆小曼每天就是在家里打牌、开派对、看戏、买各种名牌包包,甚至是抽大烟。

为了供养这个“小金丝雀”,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兼了5份工作,在不同的大学里讲课,经常是北京上海两头跑,虽然他的收入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对于陆小曼来说,就是一个无底洞。

1931年,徐志摩去北京参加林徽因的一个演讲会,飞机在济南上空失事。是13岁的徐积锴和家人一起,去把徐志摩的尸首给运了回来。

徐志摩就这样走了,对于13岁的徐积锴来说,父亲,就是一个概念,一个形象,在他前13年的生活里,父亲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而此刻,他走了,永远也再也不能见到了,父亲,就永远消失在徐积锴的生命中,正如他的诗歌一样“轻轻的,他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对于不让陆小曼和徐志摩合葬这件事,不仅是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不同意,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在天有灵也不会同意,因为陆小曼,确实给他们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徐家从来就不认陆小曼这个儿媳妇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父亲一手为儿子挑选的儿媳妇,也是徐家唯一承认的儿媳妇。

1925年,张幼仪从德国回到中国,此时的她已经和徐志摩离婚,但是徐申如还是对张幼仪非常好,送了他一套在上海的房子,让她居住。而张幼仪对徐志摩的父母也是非常的好,还认二老为干爹干妈,尽心的伺候。

对于陆小曼,徐申如是从来都不承认的,以至于当徐志摩出事以后,徐申如拒绝让陆小曼过去给儿子收尸,徐志摩的追悼会,徐申如也决绝让陆小曼参加。

原本,徐申如是每个月给徐志摩300元生活费的,但是自从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徐申如就把这笔钱给端了,所以,徐志摩才不得不兼5份工作,来养活陆小曼。

直到徐申如去世后,张幼仪见陆小曼生活困难,才有恢复每月给陆小曼300元生活费,给了很多年。

徐积锴对陆小曼有极大的恨意

徐志摩一生中有三个女人,原配张幼仪,梦中女神林徽因,小娇妻陆小曼。

对于陆小曼,张幼仪是没有多少恨意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每月给陆小曼300元生活费,张幼仪恨的是林徽因,因为当时徐志摩追求林徽因的时候,和张幼仪还没有结婚,而陆小曼是在徐志摩离婚后才认识的。

但是,对于徐积锴来说,他当时还是一个孩子,他不可能去理解大人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给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爸爸不要妈妈了,和另外一个女人结婚了”。

另外,陆小曼虽是名媛,但是却不是一个过日子的人,为了维持她奢侈的生活,徐志摩才变成了“空中飞人”,全国各地到处去讲课,因此才出事。这些恨,都被小小的徐积锴记到了陆小曼的头上。

陆小曼与有妇之夫同居,已经不算是徐志摩的妻子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退掉了上海的大房子,生活上也收敛了很多,毕竟,父亲死了,丈夫死了,她已经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

此后的陆小曼如果以徐志摩遗孀的身份,安稳的过日子,或许还能获得徐家的原谅,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陆小曼居然与有妇之夫同居了。

这个人就是陆小曼的家庭医生,翁瑞午。

当年,陆小曼和王庚已经有了孩子,但是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陆小曼硬是打掉了肚子里的孩子,此后身体一直不好,徐志摩就给她请了一个家庭医生,帮她按摩,这个人就是翁瑞午。

或许是处于生活的无奈,她需要在经济上、精神上需要翁瑞午的帮助,或许俩人真的相爱,但是,毕竟翁瑞午也有家庭,陆小曼这样不明不白的和翁瑞午同居,显然让人无法接受。

如果你实在是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改嫁是可以的,也是法律所允许的,做小三就不对了。

正是由于陆小曼的这个做法,让徐家人认为,既然你已经和翁瑞午同居,那么事实上,你就已经不是徐志摩的妻子,也就没有理由去和徐志摩合葬。

对于父亲徐志摩,徐积锴一直是回避采访的,也很少谈到,直到100岁高龄才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了一句:“我觉得,我的父亲命太苦”。

徐志摩少年成名,一生最求浪漫的爱情,他和林徽因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但,又有谁知道,当他追求到他的爱情“陆小曼”以后,他其实已经被困在爱情内,非常的苦恼。意外的“走掉”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陆小曼唯一心愿,可以和徐志摩合葬,为何徐志摩儿子坚决拒绝?

“谁捧起花的脸庞,让岁月美的黯然神伤”,这是才子徐志摩的情话,徐志摩是民国时期多情的存在,也经常被冠以民国第一渣男的称号。

徐志摩的原配是张幼仪,并且和张幼仪生下了自己的唯一一个儿子。徐志摩不满传统婚姻的束缚,又大肆追求了林徽因和陆小曼等人,并且最终和陆小曼走入婚姻殿堂。

才子配佳人并没有成为一段佳话,甚至连最后的合葬都成为了奢望,为什么徐志摩儿子的态度如此决绝呢,且听漫谈君详谈。

第一、二人在一起并不光彩

陆小曼本是徐志摩朋友王赓的妻子,王赓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又被保送到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还和美国总统成为了同学。

王赓回国以后,代表中国去参加了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的翻译和发言赢得了西方人的尊重,很为中国长脸。

因为王赓工作性质的原因,经常需要出远门,他担心自己美丽的妻子出现什么状况,便托好友徐志摩来照顾。令王赓没想到的是,他把最大的状况放在了自己家里,徐志摩把陆小曼照顾成了自己的恋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在外面游,绿从天上来。

知道一切的王赓并没有暴跳如雷,反而成全了二人,还警告徐志摩一定要照顾好陆小曼不可以做对不起她的事情。二人的结婚受到了全世界的阻挠,徐志摩的父亲和陆小曼的母亲都非常反对,但最终二人还是走过八十一难,互相为对方戴上了戒指。

第二、婚后并不十分的幸福

修成正果的两个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但真正过起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时,他们的感情也就变味了。二人是新时代新世纪的恋爱,陆小曼也是一个十分新潮的女性。

陆小曼喜欢奢侈的生活,她追求一切美好的大牌,她出入酒会,出入牌场,甚至还染上了吸毒的恶行。

如此种种,都让徐志摩心中那个活泼美丽的女神形象大大受损。徐志摩也自然希望结婚以后的徐志摩可以非常顾家,二人为此经常吵架。

生活中一个过不去的坎就是钱,对于徐志摩和陆小曼来说更是如此,陆小曼是没有收入的,所以全部的担子就压到了徐志摩身上。

徐志摩在当时的收入并不低,但到底是一个卖弄口笔的作家,比不得大富豪大商人,更是难以应对陆小曼的巨额开销,所以徐志摩除了赚外快以外还不得不经常性的借钱,甚至和自己的前妻张幼仪都开过好几次口。有些人只适合恋爱,有些人大概就是这二人吧。

第三、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并不检点

徐志摩在去看林徽因演唱会的路上因为飞机坠毁而亡,陆小曼又成为了一个孤家寡人。陆小曼因为和前夫离婚时堕胎,身体大打折扣,徐志摩在世是便为她找了一个调理身体的推拿医生——翁瑞午。

翁瑞午经常性的给陆小曼做推拿和陆小曼聊天,一来二去二人便熟络了,成为了朋友。徐志摩去世以后,虽然徐家和张幼仪都会给陆小曼一些经济的帮助,但这些同她的花销相比可谓杯水车薪,她的日子变的暗淡。

锦上添花之人可能会让人忽略,但雪中送炭一定让人铭记,翁瑞午便是陆小曼的碳火。翁瑞午经常性的来陪伴陆小曼,为她推拿同她说话,而且更加频繁的居住在陆小曼这里。

二人的绯闻穿的铺天盖地,二人也的确在一起了,翁瑞午或许对美丽的陆小曼有情,但陆小曼只对徐志摩有意,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以后便专注的出版全集。

陆小曼似乎在扮演着一个深情的守寡者形象,但是在外面看来,在徐志摩的儿子看来,她不过是一个拿着自己家里钱去养外边男人的荡妇。

第四、终究非亲生,有隔阂

徐志摩的独子是和张幼仪所生,他的名字叫做徐积锴。徐积锴自小便跟着母亲长大,他亲眼看着父亲为了追求外面和女人执意和自己的母亲离婚,他恨父亲更恨外边的女人,是她们害的母亲以泪洗面,是她们害得自己家庭破碎。

徐积锴对陆小曼没有后妈的善意,只有仇人一般的敌意。而且在徐志摩去世以后,张幼仪还为陆小曼提供了很长时间的生活费,在母亲高大形象的衬托下,徐积锴对陆小曼这种空有一张皮囊的女人更是讨厌,所以也不会同意她和父亲合葬。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是民国时期思想刚开放时的典范,陆小曼虽然吸毒拜金甚至当交际花,但她却为徐志摩收了心。她洗尽铅华,用几十年的时间为去世的徐志摩写合集,陆小曼是深爱着徐志摩的。

但是陆小曼的爱并没有为徐家所认可,也没有被社会所认可,以至于二人死后渴望同穴的简单要求也落了空。

(文/历史漫谈君 半青)




1965年,62岁陆小曼病逝。她想和丈夫徐志摩合葬,却被儿子徐积楷强硬拒绝。她的骨灰也无人认领,直到23年后,娘家侄儿为她在苏州建立纪念墓,她才得以入土为安。

陆小曼是近代女画家,也是民国赫赫有名的才女。

她被胡适评价为“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是徐志摩冒着被世人唾骂的风险,也要迎娶回来的女人。

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亡,年仅34岁。此时的陆小曼,也还只有29岁。

她长得很好看,无数才子向她伸出橄榄枝,胡适甚至写信给她,想要包揽她的衣食住行,只要她离开上海,前往北京。

但陆小曼拒绝了,她淡定地给胡适写信:“你养不起我,也无法养我。”

此后33年,她始终没有婚嫁。

去世时,62岁的陆小曼留下唯一的遗言,内容是想要和丈夫徐志摩合葬。

然而,这一看似很合理的要求,遭到了徐志摩长子徐积楷的强硬拒绝

无论别人怎么劝说,47岁的徐积楷都咬死了牙,坚决不允许陆小曼葬入徐家祖坟。

为何徐积楷如此不近人情?

其实,这还真不能怪徐积楷不近人情。


如果你是他,你也会坚定拒绝,谁劝就把谁拉黑。

小阿欢的艰难成长之路

徐积楷,小名阿欢,出生于1918年,是徐志摩的长子,也是徐家的长孙。

他的母亲不是才女陆小曼,而是当时被徐志摩视为乡下土媳妇的发妻张幼仪。

但严格来算,张幼仪真不能被称之为乡下土媳妇。

她的家境非常优渥,几个哥哥都是当时的青年才俊,而她自己在15岁之前也就读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算得上新时代的女性。

只是,15岁那年,她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门当户对的才子徐志摩。

对包办婚姻,张幼仪和徐志摩完全是两个态度。

  • 徐志摩的态度是,这是封建糟粕,要反抗,虽然还是和张幼仪行鱼水之欢,但他每时每刻都想要逃离婚姻。

  • 而张幼仪的态度是,既来之,则安之,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结婚前3年,这对夫妻相敬如宾,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第三年,张幼仪生下了长子阿欢,徐家父母也终于松了口,允许徐志摩前往美国留学。

为了自由,徐志摩拍拍屁股就走了,而张幼仪带着儿子在家侍奉公婆。

徐积楷的童年时光,基本上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

他一直跟着母亲、爷爷奶奶生活,2岁那年,在张幼仪二哥的强烈要求下,张幼仪前往欧洲和徐志摩团聚,小阿欢就彻底留在了家里,和爷爷奶奶生活。

此后,小阿欢的生命里,就很少出现父母的影子。

长大后的他才知道,原来自己还有个弟弟,是母亲去寻找父亲,在国外怀上的。

但父亲却要逼着母亲离婚,最终,母亲前往德国的舅舅家生下了弟弟彼得,同时,被迫离婚的母亲,坚定前往德国学校求学。

1926年,3岁的彼得因病夭折,伤心欲绝的母亲回到上海,此时的阿欢,才再一次见到自己的母亲。

这一年,徐积楷8岁。

8岁的阿欢手足无措,他的童年时光没有父母,等好不容易见到母亲,却只能看见母亲伤心欲绝的模样。

好在,张幼仪没有忘记自己还有个儿子。

她带着8岁的阿欢前往北京念书,而此时的徐志摩,正在上海和陆小曼玩着轰轰烈烈的地下情。

之所以是地下情,是因为,此时的陆小曼,已经嫁了人,她的丈夫是陆军少将。

浪漫的陆小曼认为丈夫太死板,不是自己的意中人,便热烈投入诗人徐志摩的怀抱。

此后,小阿欢一直跟着母亲读书,期间听闻父亲又娶了新妻,爷爷奶奶也跟着过去一起住。

他抱紧了母亲,发誓以后要成为母亲的港湾。

但他没想到,一直没怎么见过面的父亲,婚后生活居然鸡飞狗跳,没多久,爷爷奶奶和新任后妈陆小曼的关系闹崩,直接来投奔母亲。

就这样,小阿欢再次和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

他很开心,幼小的孩子不懂那么多人情世故,他只知道,这些幼年就陪着自己的人,又回到了身边。

然而,好景不长。

1931年,奶奶身体不适,突然去世。

12岁阿欢哭成了泪人,然而,没过几个月,他再次突然听闻噩耗:父亲徐志摩居然因为飞机失事而亡。

他很害怕,可妈妈对他说,因为他是父亲的长子,所以,他必须要和叔叔们一起去接父亲回来。

12岁的他,捏紧拳头,按压下新头的害怕,在满目苍夷的坠机现场,一遍遍寻找父亲的尸骸。

一种莫名的悲凉涌上心头。

虽然整整12年的成长生涯,父亲都是缺席的,可从今日开始,他就彻底没了父亲。

长大后,徐积楷才知道,之所以是自己和叔叔们一起去为父亲收拾,是因为本该前往的后妈陆小曼,尖叫着赶走了邮差,拒绝认领尸体。

束手无策的邮差,这才找到了父亲的前妻,也就是母亲张幼仪。

张幼仪不敢让公公知道,因为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又刚刚送走了相伴多年的妻子,她害怕老人家的身体承受不住。

可作为前妻,她也不能贸然去为徐志摩收尸,不然,别人会对陆小曼指指点点。

无奈之下,她才决定把12岁的儿子推出来,以他的名义,去安葬徐志摩。

葬礼那天,一切按部就班,可陆小曼突然身穿白色丧服赶来,要见自己的丈夫最后一面。

因为和公婆闹得很僵,当年,婆婆去世,公公都没让陆小曼出席。

但这一次,他还是松了口。

毕竟,陆小曼是儿子最疼爱的女儿。

徐积楷站在旁边,维持现场的秩序,但没多久,陆小曼却在葬礼上闹了起来,强硬要求给徐志摩换衣服,换成西装下葬。

她哭着喊着:“他那么热爱西式的人,怎么能穿中式服装下葬?”

大家都不敢劝,因为她是徐志摩明媒正娶的妻子,是徐志摩宁可被世人唾骂也要娶回来的妻子。

可徐积楷心中止不住厌恶。

他想起来,自己是如何从废墟之中为父亲整理遗骸,母亲又是如何请人细致将父亲破碎的身躯缝合。

如果此时非要闹着换衣裳,那么干净遗容之下的破败身躯,会显露在所有宾客面前。

那么,母亲辛辛苦苦为父亲保留的最后尊严,将荡然无存。

可作为晚辈,他无法对陆小曼无礼。

他耐着性子,让人拦住陆小曼,然后派人去请母亲过来。

张幼仪没有出现,因为她若是出现,会让陆小曼觉得很尴尬。

但她还是安排人去带了话:“不许换,就说是我说的。”

在徐积楷的心中,爷爷徐申如一直看不上陆小曼,当年,她要嫁入徐家,爷爷就强烈反对,甚至还暗时母亲:“只要你反对,她就进不来徐家的门。”

张幼仪是善良的女人,虽然被辜负,被丈夫丢在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差点死在外面。

但她还是舍不得阻拦他的幸福。

因此,张幼仪的回答是:“我是自愿签字的。”

此后,徐申如认了张幼仪当女儿,这才松了口允许陆小曼进门。

而奶奶葬礼时,是爷爷和陆小曼闹得最僵的时候。

在灵堂,爷爷怒吼:“她若来,我便走!”

而父亲则和爷爷大吵了一架,然后头也不回离开。

张幼仪想要把徐志摩去世的消息瞒着老爷子,但陆小曼这一闹,什么都瞒不住了。

徐申如是白手起家的商人,是当地首富,他也是个观察力惊人的人。

当看着张幼仪忙来忙去,看着孙儿的消失,他就猜到儿子出了事。

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悲哀,还是难以承受。

自从办完了父亲的葬礼,爷爷的身体就越来越差。1944年,徐申如病逝于上海,2年后,阿欢和母亲一起,亲自把爷爷葬在了父亲身边。

徐积楷的长相,酷似父亲徐志摩,但在母亲的教育下,他成长成为专心事业、专心家庭的好男人。后来,他出国留学,妻子刚生下孩子,同样的选择,张幼仪站了出来对儿子说:“孩子我来养,但你一定要带着妻子一起走。”

这是张幼仪的善良。

当年的她,在结婚之前,还在学校就读,可结婚后,就开始操持家务,停下了前行的脚步。

而徐志摩看到了更大的世界,面临更多的诱惑,直接将她舍弃。

她不希望儿子和儿媳的婚姻,走向这样的境地,于是,她选择自己站出来,承担起抚养孙儿的职责,但一定要求儿媳同去。

与此同时,她还反复对儿媳说:“你一定要学习,一定要出去读书。”

在张幼仪的守护下,徐积楷的婚姻非常安稳。

与此同时,丧夫的陆小曼,却选择了和有妇之夫翁瑞午同居。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翁瑞午也是名人,有爱人,有孩子,可他却公然和陆小曼同住。

胡适写信给陆小曼,表示自己来供养她,目的也是为了切断她和翁瑞午的联系。

可陆小曼并不缺钱。

徐志摩去世后,虽然徐申如不见儿媳,却还是让人定期给她打去生活费,因为他觉得,儿子去世,那么供养儿媳,就是徐家的任务。

当听闻陆小曼和翁瑞午同居,徐申如差点气炸了,直接派人去写纸条:既然你已经和翁君同居,那么一切供养中断。

当然,老爷子也就放放狠话,在他去世后,张幼仪也接替了给陆小曼打钱的任务。

张幼仪说:“我是在替儿子供养她,名义上,她毕竟是阿欢的继母。”

因此,62岁的陆小曼,虽然再无婚配,晚年一直从事徐志摩作品的编撰工作,却和翁瑞午同居了30年。

这让忠于婚姻的阿欢,又如何能看得起她?

故事讲完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徐积楷坚定拒绝陆小曼和父亲合葬?

  • 第一,徐积楷并不喜欢陆小曼,也不接受她的为人处事。

虽然男婚女嫁,你情我愿,但公然和有妇之夫同居,实在是人品有问题。

虽然,陆小曼一直强调,不许翁瑞午给自己名分,要他为原配妻子保留名分,可不要名分,难道就不是对婚姻的伤害吗?

徐家治家严谨,也就出了徐志摩这样一个情场浪子,若是把陆小曼也葬入徐家祖坟,那么,谁来承受列祖列宗的滔天怒火?

若是徐积楷欣赏陆小曼,理解陆小曼就算了,偏偏,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陆小曼完全没做什么好事,他又如何为她出这个头?

  • 第二,徐积楷和爷爷的感情很好,但爷爷对陆小曼非常反感。

虽然,徐申如一直给陆小曼寄钱,但这只是履行义务。

在很多公开场合,徐申如都表示,自己不愿意见到陆小曼。

虽然斯人已逝,可徐申如也葬在徐志摩的旁边,若是把陆小曼和父亲同葬,岂不是让爷爷天天生气?

陆小曼和徐积楷没什么感情,可爷爷徐申如可是一直养育他长大的人,他怎么舍得违背爷爷的心意?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善良的张幼仪遇见了自己的爱情,是一名姓苏的医生。她想要嫁人,便去征求儿子的意见,徐积楷的回复是:

“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综母生平,殊少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看着儿子的回信,张幼仪泪如雨下。

善良的人,就算一时失意,也终究能得到同等善良的回应。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胡适   彼得   生下   儿子   儿媳   祖父   上海   爷爷   心愿   丈夫   妻子   父亲   母亲   婚姻   孩子   爱情   财经   徐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