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为什么要选择在八里桥开阔地和英法联军开战呢?不能用夜战近战的办法吗?

1860年9月21日,八里桥。

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清军骑兵对英法联军从左翼到右翼的宽大正面发起集团冲锋。

清军马队大声喊杀,奋不顾身,其勇气连敌人也为之动容。

然而,最终,清军伤亡上千人,英法联军阵亡仅12人···清军惨败。

战后,敌人虽称赞了蒙古骑兵的勇气,但也认为,这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

显然,所谓“引人发笑”,指的是清军这种过时的,自杀式的作战方式!

实际上,对英法联军火力已有所认识的大清统治者,已经认识到夜战、近战是取胜的唯一机会了。

然而,关于野战、近战的构想,始终只停留在设想阶段,最终,清军到底还是选择了正面冲击的战法。



这是怎么回事呢?

咸丰的指示:夜战、近战

大清,已经多次领教敌军的火力优势了。

因此,朝廷连续做出重要指示,指出要扬长避短,以夜战、近战打击敌人。

9月18日,咸丰的谕令指出:该夷所恃火器猛烈,总须以奇兵抄袭,挫其前锋。

为此,咸丰指示,除僧王“督兵迎截”外,还令人“广集民团,多方激励”,“一旦张家湾开仗,即令津郡民团截其后路,痛家剿洗”。

显然,这是要抓住敌军兵力不足、孤军深入、粮弹供应困难的弱点,削弱敌人。

9月19日,咸丰又发谕令,介绍了从拿获奸细处整理的敌军战法:逆夷用兵,马队在前,步卒在后,临阵则马队分张两翼,步卒分三层前进。前层踞地,中层微俯,后层屹立,前层先行开枪,中层继之,后层又继之。

针对这种作战特点,咸丰认为应采取相应对策。



1、避免正面冲击。

“我军若迎头轰击,马匹一经受伤,必然惊溃,惟有斜抄横击,轰毙必多”。

这是明确反对正面迎头冲击!

2、夜战扰敌。

派马步劲旅绕至敌后,“并采用暗袭之法,于夜间更番出击,使其自相惊扰”。

这是明确的,关于夜战的指示。

3、近战歼敌。

“能以鸟枪、刀矛等短兵相接,则可操胜券”!

这是明确指出了争取近战歼敌的思路。

最后,咸丰强调:“军情变换靡常,总在出奇制胜”。强调出奇制胜!

可以说,战前,咸丰提出的作战构想原本耶是有利于扬长避短,比较切合以弱敌强实际的。

缺乏军事经验的咸丰都能有此认识,军事经验更丰富的僧王就更应有此认识了。

在与太平天国北伐军作战表明,僧王也绝非一介莽夫,其进退战守也颇有章法。

然而,到最后,清军到底还是采取了最不理想的“迎头轰击”的战法。

这又是为何呢?

构想失败1:战和不定,时间已过

大清对作战的预测,建立在此前对太平天国作战经验基础上的。

几年前,林凤祥、李开芳的军队也逼近京师,被僧王所败。


当时,双方的作战,往往旷日持久,动辄持续数日,甚至数月。

这一情况下,大清“截其后路”、“夜间更番出击,使其自相惊扰”的疲敌、弱敌自然是有充分施展空间的。

此时,英法联军这种近代军队,其作战节奏显然要快于林凤祥们。

不过,大清也并非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

英法联军8月24日即夺取天津,而且,如果要进攻北京,尚需补充军需物资,一时无力急进。

可以说,利用这段时间,全力组织,大清是有可能疲敌、弱敌的。

然而,大清却战和不定,并无定策。

直到9月7日,大清才下定决心与敌“决战”。

然而,到这个时候,咸丰依然想要议和。

9月10日,咸丰再次派人议和,并告诫僧王不可轻率用兵,以免影响“抚局”。

直到9月18日,咸丰才下谕僧王“即督兵迎截”。



9月18日之前,僧王等人不可轻率用兵,又如何疲敌、弱敌呢?

9月18日,已经补充完毕,作好准备的英法联军已经准备一举进取北京了!

战和不定,使大清错过了疲敌、弱敌的时间!

如此,对清军来说,要想通过夜战等方式骚扰敌人、疲劳敌人、削弱敌人,至少要在正面先迟滞敌人。

而张家湾的迅速失利,则使这一可能也不复存在了!

构想失败2:张家湾的迅速失败

其实,此时,如果层层抵抗,大清仍然有机会减慢敌军的进攻节奏,从而创造出疲敌、弱敌的机会。

一个月以前,英法联军自8月12日攻至8月20日,花费了8日才攻取大沽口。

而且,在北岸炮台,清军伤亡1000人,联军伤亡400人,也给敌一定的打击。

诚然,在华北平原紧急修筑防御系统,与大沽口的防御工事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已经深入内陆的联军同样无法得到威力巨大的舰炮支援。

因此,节节抵抗,清军即便不能挡住敌人,但迟滞敌人的推进是有可能的。

然而,僧王另有想法。


大沽炮台之战中,清军分守工事,结果被联军迂回打击,各个击破。

因此,僧王总结教训,认为必须“野战”才能充分发挥“驰骋之力”,“断不可株守营垒,转致受敌”。

因此,在张家湾,僧王的部署看起来做出的就是速战速决的部署。

清军在兵力部署上前少后多,第一线多是马队;而且,清军并没有构筑多层次的野战工事。

显然,僧王的设想,就是骑兵施展驰骋之力,打乱联军队形,然后后续步兵跟上打击敌人。

即便骑兵冲击不利,后方依托步兵,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个套路,僧王在对林凤祥等人的作战中多次使用,屡试不爽。

然而,联军不是太平军。

骑兵冲击时,联军突然发射火箭数百枚,马匹惊骇,回头奔驰,冲散了步队,全军大乱。

结果,清军全线撤退,联军乘胜推进,当日就占领了通州。

张家湾的迅速失败,以及联军的迅速推进,使清军已经无法再退!

此时的联军,都已经攻到如今的六环以内了。

除非决心放弃京师,否则,清军已经没有运动防御的回旋余地了!



除了在八里桥做坚决抵抗,清军已别无选择了!

战机

20日,联军马队数百人直奔八里桥附近的咸户庄,做试探性进攻,为僧王击退。

21日,联军分三路对八里桥阵地发起攻击!

在大沽炮台之战,僧王已形成了“断不可株守营垒,转致受敌”的认识。因此,僧王当然不可能单纯死守,他当然要寻找机会主动出击。

想什么来什么,很快,僧王发现了战机!


联军搞来的中国向导不愿带路,居然想办法半路跑走了。

如此,联军的行动“陷入极大的窘境”,三路部队脱节。

如此,清军看起来有了抓住机遇,痛击不路的机会。

而南路的法军南路科利诺旅的情况看起来更为糟糕。

一方面,该旅的炮兵远远落在后面,无法立刻提供火力支援。


要知道,张家湾之战,清军骑兵冲锋失败,清军认为主要就是败给了炮火!

另一方面,联军的骑兵当时也距离该旅较远,无法给步兵提供保护。

更有利的是:该旅的正面,正是胜保所部。僧王骑兵插入后,看起来可以与胜保部夹攻该敌!

战机出现,僧王立刻发起骑兵冲击!

再一次,沉重的一课

僧王的进攻部署,基于其把握的情报和过往的经验。

从拿获奸细处,清军整理了敌军的战法:逆夷用兵,马队在前,步卒在后,临阵则马队分张两翼,步卒分三层前进。前层踞地,中层微俯,后层屹立,前层先行开枪,中层继之,后层又继之。

因此,清军认为,攻击这种线列步兵,只要攻其侧翼,“斜抄横击,轰毙必多”。

坦率地说,清军把握到的情报基本符合联军的基本作战法,只是稍有偏差(随着火力持续性、速度增强,联军已经只用两列队形)。

不过,清军不知道的是:作为近代部队,法军的作战方式已经非常丰富了,绝不只会一样。尤其是,在北非殖民战争中,在与同样擅长骑兵冲击的北非敌军作战时,法军已经形成了专克骑兵突击的步兵阵型。


因此,法军将两个猎兵连展开成两个圆阵。

如此,法军可以应对多个方向的威胁,并不会因为所谓的“斜抄横击”而陷入混乱。

法军凭此,给清军骑兵以相当大的杀伤。

尽管如此,凭借兵力优势,如果清军骑兵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去近战,必然能给敌相当杀伤,而且,即便后续敌人炮兵跟上来,亦难以发挥作用!

可是,蒙古骑兵却展现起古老的,不合时宜的“骑射传统”。

他们没有以最快的速度突击,而是一边推进,一边以火绳枪射击。

正如后来胜保所述:清军骑兵”非初经行阵,纪律未娴,即亦专用火器,不能奋身专刺“。

如此,清军缓慢推进,没有抓住时间不顾一切靠近敌人实施近战,错过了稍纵即逝的机会。

随着法军炮兵抵达战场,施展火炮,清军骑兵再一次陷入绝对被动。


此后,清军依然表现出非凡的勇气,然而,已经只剩悲壮,无法给敌人实质性杀伤了。


八里桥之战,清军之所以选择在八里桥作战,不是因为”不晓兵法“,而是缘于认知落后。

战前,大清已经有了要扬长避短,依靠近战、夜战、骚扰其后路等方式击败敌人的构想。

然而,战和不定,甚至严令各部不得轻率作战,束缚了自己的手脚,放任敌人补充力量,错过了利用其孤军深入,实施破坏、骚扰,疲敌、弱敌的机会。

到敌人补充完毕,迅速进攻时,清军如不能在正面迟滞拥有火力优势的敌人,所谓夜战骚扰、后路骚扰都不可能实现!

而在正面作战时,僧王在大沽炮台之战,认识到敌军攻坚战的厉害,遂专意野战,故不重视构筑野战工事,完全压宝于骑兵的驰骋之力。

既然要施展驰骋之力,那通州平原无疑是最好的地形了!

野战时,清军虽认识到敌人火力强大,当头猛攻不利,但又认为只要“斜抄横击”,就能“轰毙必多”。

坦率地说,僧王抓住敌人短暂的混乱,果断发起进攻,是符合当时国内战争经验的,也表明他是一位富有丰富经验的指挥官。

然而,清军与对手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然而,联军不但攻坚战厉害,野战更厉害!不但“迎头”作战强大,面对“斜抄横击”同样有章法!

蒙古骑兵,保留着先辈的英勇传统,奋不顾身。

然而,拿着古老的装备,用着古老的战术,最终,在近代火力、战术面前一筹莫展,最终悲壮的失败了。




僧格林沁是科尔沁旗人,他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26代孙,非常善于骑射。

在清军将领中,他还比较爱护百姓、善待士卒,深得军民爱戴。

咸丰10年,英法联军攻入天津,僧格林沁兵败,退驻通州,继而再战,又败于张家湾。

清军退无可退,八里桥之战因此爆发,此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发生的一场激烈的战斗,因发生地点为八里桥,此地东距通州八华里而得名。

那么,僧格林沁为什么要选择在八里桥这样的开阔地与英法联军开战呢?主要还是这么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僧格林沁的军队主要还是骑兵,骑兵比较适合在开阔地作战,而且他的军队在数量上又有优势,有形成包围战的可能

天津大沽失陷后,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七千、步兵万余名,从天津撤防退至通州、八里桥一带,准备与英法联军进行野战。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城后,咸丰帝急派大学士桂良为钦差大臣到达天津,会同直隶总督恒福向英、法侵略者谈判乞和。

当谈判破裂后,联军决计进犯北京。英法联军通过侦察发现,北京到通州运河沿岸部署大量清军,运河上有一座石料单孔桥,即为八里桥,距京师8公里左右。

僧格林沁统领马、步兵17000人,驻扎在张家湾至八里桥一线,扼守通州至京师广渠门的大路。

他又命副都统伊勒东阿督,带蒙古马队4000人防守八里桥,另有1000名察哈尔蒙古马队由总管那马善统带,防守马驹桥东南,以防敌军西进,绕道进犯京师。

直隶提督成保,率绿营兵4000人防守通州。副都统胜保率京营5000人,驻守齐化门以东,作为声援僧格林沁和护卫京师的后备部队。

僧格林沁统率的清军,共计达30000人,其中蒙古马队共近10000人。

其二、僧格林沁也是根据朝廷的命令行事,御敌于国都之外是皇帝的旨意,他没有用兵的自主权

1860年9月18日,英、法联军先头部队从天津出发,中午,自河西逼近张家湾附近,并向张家湾的清军驻地发炮攻击。

僧格林沁所部守军早已严阵以待,向敌阵勇猛冲锋。

英、法联军为抵御彪悍的蒙古马队,以数百支康格列夫火箭,齐射不怕死的蒙古勇士,蒙古骑兵马匹惊骇向回奔去,正好踩踏了后面的步兵,导致清军阵势混乱,纷纷后退。

在清军失利的形势下,僧格林沁立即率部退守八里桥,以防守住赴京的道路。随后,英法联军一举占领了张家湾和通州城。

1860年9月19日,朝廷在《著乌兰都迅带马队赴通》的“廷寄”中命令:

僧格林沁现扎八里桥,胜保现扎于家卫,防堵由通入京要隘,以截夷人前进

也就是说,咸丰皇帝命令僧格林沁防守“由通入京要隘”,这个就限制了僧格林沁的用兵主动权,他只能御敌于京城之外,不能后退,也不能诱敌深入,总之必须死守,这样哪里还有选择作战地点的权力。

僧格林沁不能用夜战的办法,他想用近战的办法,却又办不到

僧格林沁所部退守八里桥后,他和瑞麟商定,全军分设南、东、西三路截击敌军。

清军主要还是骑兵部队,将近1万名满、蒙马队军部署在八里桥一带防守。这样的骑兵根本不适合夜战。

而八里桥东距通州八里,西距京城30里,是由通州入北京城的战略要地。可以看出这里已经是清军的最后防线。

  • 僧格林沁骑兵部队的快速出击,就是希望与英法联军进行近战,可惜这个目的很难达到

清军利用八里桥周围的灌木丛林,在这里构筑了土垒和战壕,准备和敌军在此决一死战。9月21日凌晨4时,英法联军由骑兵在前开路向八里桥方向推进。

八里桥之战打响了,清军马队即按原定部署立即由正面冲上前去。

清军由于火枪不多,很多士兵只能手持长矛、弓箭,企图冲乱和割裂英法联军的战斗队形,尽量接近英法联军,以便进行肉搏战。

僧格林沁的部分精锐骑兵,最后居然冲到离敌人40米远的地方,有的甚至冲到敌人的指挥部附近。

但是,清军骑兵遭到战壕内英军步兵的火力阻击,以及敌人炮兵的榴霰弹的轰击,造成惨重伤亡,战马也因受惊,而横冲乱闯,最后都被敌人的强大火力逼退下来。

随后,南路的法军主力第2旅,将大量的炮弹倾泻在八里桥上,给胜保部沉重打击,所部也伤亡惨重。

当法军第2旅的两个前锋连队冲到桥边时,守卫石桥的清军士兵勇敢地冲出战壕与法军展开了血刃战。

后因胜保中弹受伤退下战场,此后,他率军退至定福庄。由于胜保所部的溃败,僧格林沁的作战意图未能实现,只能与西路英军展开英勇激战。

上午9时,英军兵分两路,一部分继续与僧部对抗,一部分向于家围进攻,企图抄袭僧军后路。

僧格林沁分兵无术,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但他仍然骑着马,站在前面,挥舞着黄旗勇敢挑战敌军。

八里桥之战,从早上7时打到12时,战斗非常激烈。其中,蒙古骑兵在战斗中表现得异常勇敢,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多次冲向敌军阵营进行英勇的战斗。

说白了,僧格林沁的作战意图,就是要与英法联军进行近战,进行肉搏战,但是敌人的火力太猛,不论是精锐骑兵,还是老练的步兵,都没办法靠近敌人。

即使冲上去了,也没有战斗力了!敌人火力太猛,而且敌军人数也不少呢!这个战场的兵力对比是3:1,但是清军武器装备太落后,这种包围敌人的作战企图,根本无法达成。

法国远征军中尉,保罗·德拉格朗热,对清军骑兵有详细地描述:“炮弹和子弹无法彻底消灭他们,骑兵们似乎是从灰烬中重生。他们如此顽强,以至于一瞬间会拼命地冲到距大炮只有30米远的地方。我们大炮持续和反复地排射,炮弹在他们的左右飞驰,他们大都在炮火中倒下了。”

蒙托邦、雅曼等部队采用刺刀、炮火持续攻击,布杰少校率领法军第101旅夺取了清军阵地中心村庄,最终雅曼率法军占领八里桥。

八里桥之战,是热兵器与冷兵器的一次激烈交锋,英法联军配备有刺刀的前膛燧发枪和滑膛炮。还使用最新式的线膛火炮,以及线膛步枪。

而八旗军是以冷热兵器混用为主,步骑混合的军队,绿营军装备的是少数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以及大刀、长矛等兵器。

八里桥之战,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而一万人的英法联军几乎没有伤亡。

指挥战斗的法军将领,孟托班回国后,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封为“八里桥伯爵”,在法国,很多人认为八里桥之战不过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因为法军仅有12人被打死。

综上所述,僧格林沁的军队主要还是骑兵,骑兵比较适合在开阔地作战,而且他的军队在数量上又有优势,有形成包围战的可能。

僧格林沁也是根据朝廷的命令行事,御敌于国都之外是皇帝的旨意,他没有用兵的自主权,因此,僧格林沁不能用夜战的办法,根据敌我形势,他也想用近战的办法,却又办不到。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僧格林沁根本不想打,只是没有办法避战,退无可退了。

当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初期,也就是1858年的第一次大沽口战役,以清军惨败告终。

随后僧格林沁作为大沽口炮台的总指挥,大大增强了炮台的实力。

到了1860年,英法联军轻敌冒进,中了僧格林沁的圈套。

以为清军早已溃逃的英法联军军舰,擅自开入海河后,被清军设置的封锁线拦阻。在突破封锁的时候,海河突然退潮,英法军舰都搁浅。

当时军舰的火炮是固定的,只能小幅度转动炮口。如果想要大幅度移动火炮,就必须船只整个转向。

现在军舰搁浅以后,无法转向,火炮也就成为废物。

相反,僧格林沁的大沽口炮台200多门火炮一起开炮,把英法联军打的落花流水。

英法联军参战的13艘舰艇中,有6艘丧失战斗力,4艘被击毁击沉,英军死伤578人,法军死伤14人,残部狼狈退回杭州。

然而,此次胜利主要是英法联军过于轻敌,加上僧格林沁阴了敌人一下,并不是说满清军队就能够硬碰硬打败敌人。

果然,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发动第三次大沽口战役。洋人采用迂回的方法绕过大沽口炮台正面,一举将其攻陷。

当时英法联军装备了较为先进的后装榴弹炮,火炮杀伤力很大。

而且这2万左右的英法联军受过严格的训练,也有丰富的作战经验。

实战中,他们不仅有效做到炮兵和步兵协同,步兵还敢于近距离拼刺肉搏。

相反,当时满清军队主力还在围剿太平军,北方只剩下绿营、八旗之流机动部队。

这些步兵在陆战上,根本不是英法联军步兵的对手,无论武器、训练、战术、士气都相差很远,根本就不可能获胜。

然而,面对英法联军气势汹汹的杀向北京,僧格林沁也只有决战这一条路。

当时,僧格林沁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了蒙古骑兵身上。

目前为止,满清的骑兵尚且没有大规模同英法联军交过手。

而这些蒙古骑兵,也是颇有战斗力的,可以说是满清手中仅剩的王牌。

然而,在八里桥之战之前,蒙古骑兵却打了个大败仗。

1860年9月18日,通州张家湾村,僧格林沁的3万人和英法联军1万人遭遇。

当时僧格林沁亲自率领1万7000军,打头阵。

1000步兵正面交火吸引敌人,数千骑兵则采用侧翼包抄,试图一举冲垮英法联军。

然而,在骑兵冲锋期间,英法联军采用排炮和火箭猛击,造成蒙古骑兵严重伤亡。

由于蒙古骑兵的战马之前没有听过大炮的声音,此时被吓得巨响和火光吓得到处乱窜,骑兵无法有效作战,成为活靶子。

随后,英法联军出动自己的骑兵追击。这些骑兵拥有可以在马上射击的马枪,也用军刀肉搏,一举将已经溃散的满清骑兵打跑。

而正面作为牵制的1000步兵,也被炮火轰的七零八落。

僧格林沁见部队实际已经崩溃,被迫撤退。

此战僧格林沁伤亡超过1500人,骑兵占大部分,还丢弃了80门火炮。

而英法联军仅仅伤亡20人。

张家湾战役以后,僧格林沁明白蒙古骑兵也无法和敌人正面对抗,强攻就是去送死。

然而,英法联军紧追不舍,双方又在八里桥遭遇。

八里桥是北京的门户,过了八里桥就是今天的朝阳区。

至此,虽然僧格林沁不愿意再战,尤其不愿意在平原和敌人交火,但已经无路可退。

再退就得推进北京城里了!

无奈之下,僧格林沁只能再在八里桥和敌人最后决战。

此战大家都知道了,依然是蒙古骑兵惨败,损失1200人,逃出八里桥地区。

而英法联军仅仅伤亡50多人。

需要说明的是,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也没有准备硬拼。

当时僧格林沁的部队高达3万人以上,然而损失1200人以后他就率部撤退。

显然,僧格林沁头脑还是清楚的,知道这样拼下去不过是徒增伤亡而已。


八里桥战败以后,英法联军突入北京,一把火烧掉了圆明园。

有人说满清为什么不采用近战、夜战对付八国联军?

很简单,不敢啊。

近战、夜战的前提是,士兵们必须有随时可能牺牲的勇气。

当时的清军除了蒙古骑兵以外,基本就是闻风而逃,根本没法近战夜战。




八里桥之战被吹的太夸张了,僧格林沁的很多安排也是迫于无奈。

(僧格林沁)

张家湾和英法联军“一触即溃”,僧格林沁完全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强大。于是,僧格林沁“退守”八里桥一带。

退守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迫于无奈,只能等着别人来决战。为什么不退到京郊?为什么不退到京城凭借坚固的城墙防守?很简单,僧格林沁要保住自己的脑袋。

如果他连拼都不拼一下,就让英法联军打到了京城,那清廷一定会秋后算账的。所以,僧格林沁最重要的不是打败英法联军(他心里没底),最重要的是摆明一个立场:我要保护京城,我要保护皇上……

所以,僧格林沁不能再后退,也不能主动出击(万一被人灭了,那就是轻敌冒进的罪,一样脑袋不保)。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正面硬抗,这样不管战胜战败,都能证明自己“尽忠职守”。

为什么不夜战呢?夜战这一套,清军本身也不擅长。而僧格林沁的所倚重的,是他手里的一万蒙古骑兵——骑兵怎么玩夜战?

还是上面的原因,对于迫于形势必须防守的僧格林沁来说,任何主动出击都有极大的风险,他不敢。

另外,我们习惯了看到对僧格林沁和蒙古骑兵的赞叹,认为他们浴血拼杀,非常悲壮。


但是,这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僧格林沁打不过英法联军,也不想拼命。

僧格林沁手底下的兵到底什么水平,他自己是非常清楚的。先说炮兵,当时清军作为防守方,早就在八里桥布置了80门重炮。但是,炮手缺乏训练,连最基本的瞄准都有问题。为了加大射程,增加威力,于是清军炮兵调了最大射击尺度,最大装药量,一顿乱打。

结果呢,“所有的炮弹都只是从我们的头顶上飞过”,英法联军这么说的。80门重炮如果一开始就能砸在英法联军的阵地上,骑兵完全可以上去收脑袋了。

但是,炮兵指望不上了。

那骑兵呢?八旗骑兵养尊处优,战斗力弱,那蒙古骑兵是僧格林沁的王牌,应该骁勇善战吧。

还真不是,那时候的蒙古已经在大清的统治下稳定下来,各旗各盟之间基本没有了大的冲突,平时不用打仗,也就是用威力不大的弓箭打打猎而已。再加上缺乏军事训练,虽然比八旗骑兵强一点,但实际作战真不行。

具体到八里桥作战的时候,蒙古骑兵冲到英法联军的阵列边绕行射箭,虽然机动性不错,但是射出去的箭威力很小,也没什么准头,四处乱飘。英法联军的炮兵一炸,蒙古骑兵就乱了阵脚,只能溃败了。


那步兵呢?僧格林沁手里还有几万步兵呢!

僧格林沁自己很清楚,这些步兵更是中看不中用。实际上,八里桥的清军步兵,很大一部分都是“乡勇”,也就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的老百姓,训练不足。

而且,僧格林沁的部队也没有拼杀至最后一人。

根据战后的统计,法军死亡3人,伤17人,英军死亡2人,伤29人。

清军的步骑兵加起来投入了大约3万人,蒙古骑兵确实奋勇拼杀了,确实损失严重,但并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惨烈。

实际上,我们为僧格林沁想一想,八里桥之战他不想拼命。

在八里桥必须像模像样的和英法联军拼一场,是为了以后向朝廷有个交代。但是清军的能力他自己知道,不要命的把所有人都压上去,也许能打赢,不过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尤其是他手下的蒙古骑兵,那是他的资本,不能拼光了。

所以大家看,后来剿灭捻军的时候,清廷还要靠僧格林沁,因为他手里有蒙古骑兵。

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很无奈。他确实是忠心的,确实是勇敢的,也确实想打胜仗。但是自己的队伍不行啊,也不能完全拼光了,无奈啊……




很多人都认为僧格林沁没脑子,2万铁骑直奔英法枪口,中华兵法博大精深,为什么不夹击?不夜袭?不诱敌深入?僧格林沁作为晚清重要的军事将领,你能想到,他能想不到?为什么僧格林沁要在在八里桥选择这样的方式去与英法联军对决,这就要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和之前相关的几场战役了。

在经历了第一鸦片战争之后,清廷深知英法海军的厉害,因此对于炮台海防的建设投入较之前加大很多,尤其是对拱卫京师的天津以及大沽口炮台加强的建设和设防,所以讲面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是所有准备的,在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大沽口之时,咸丰皇帝虽然忧恐,但至少还算强硬主战,命僧格林沁在天津大沽口抵御英法联军,由于英法联军轻敌认为清廷军队不堪一击,因此并没有料到僧格林沁军队的英勇和顽强抵抗,最终清军以38人阵亡的代价(其中有直隶提督史荣椿和大沽协副将龙汝元),换取了沉敌舰4艘、重创6艘(完全失去战斗力)、俘虏2艘,毙伤敌军近500人的辉煌战果。

但英法联军的败退并非实力不济,而是掉以轻心,在重整旗鼓之后,恼怒的联军再次进攻大沽口,虽然僧格林沁排兵布阵胸有成竹,但实力上的差距,瞬息间大沽口以及岸上城寨均被攻破,僧格林沁开始撤退,此时恼怒的联军扬言要攻打北京活捉咸丰,咸丰皇帝不断下旨要求僧格林沁无论如何要阻止英法抵京。

在这种情况下紧急的情况下,僧格林沁还有时间夜袭诱敌吗?再诱下去,联军就到北京了,加上僧格林沁还有蒙古铁骑这张最后的王牌,认为蒙古铁骑依然如同往年一样天下无敌,他低估了英法枪炮的厉害,也高估的自己铁骑的实力,在这样外部因素(咸丰催战)和内部因素(铁骑无敌)的双重作用下,造就了这样2万铁骑全军覆灭的八里桥之战。

法军军官吉拉尔记载到“他们顶住了使他惨遭伤亡的强压火力,最后,他们还是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英法   僧格林沁   近战   夜战   联军   咸丰   炮台   通州   开阔地   蒙古   马队   作战   敌军   步兵   骑兵   敌人   办法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