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打赢了一战、二战,可还是衰落了?

1865年英国首相帕默斯顿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当时英镑是国际通行货币,伦敦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

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这占到了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曾创造过以一国的工业产值占据世界工业总产值40%的纪录。全世界没任何一块土地不被英国运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手段纳入到全球体系之中。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都是战胜国,可打赢了一战、二战的英国还是无可挽回地衰落了。

其实英国的衰落早在一战前就开始了。在18世纪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依托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缔造了一支称雄世界的海军。英国依托于如此强大的武力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英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可等到19世纪70年代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兴起后英国就开始跟不上潮流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已拥有相对成熟的技术和广袤的殖民地。

英国的垄断资本家们满足于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来赚钱。英国崛起之后就开始把发展重点放到了盘剥殖民地上。英国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垄断殖民地市场。英国试图靠殖民地源源不断为本土输血,却不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工业技术。劳动创造价值,创新驱动进步,而靠掠夺和食利只会导致国家和民族的堕化。问题在于人性本身就是好逸恶劳的。当一个人一无所有白手起家时会有一种积极拼搏的奋斗精神。

可当这个人发家致富以后就难免会追求相对更为舒适的生活。这就需要靠一种坚强的意志力戒骄戒躁居安思危。19世纪后期的英国并没能摆脱这种人性劣根的束缚。发家致富后的英国越来越保守越来越安于现状。保守的英国垄断资产阶级对任何变革都心怀疑虑,因为他们担心变革反而会使之前已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技术制度体系遭到破坏。如果折腾来折腾去反而还不如过去,那么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引领世界技术潮流的英国在这样的理念主导下逐渐被人反超。19世纪8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第一名的位置被美国取代,到了20世纪初英国又被德国反超而屈居第三。紧接着英国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虽是战胜国,但英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1/3的国民财富。英国在一战中损失了300万青壮年劳动力。战后英国的债务比起战前增加了10倍。

这时英国商品在中南美洲的传统市场范围正被美国挤占,日本货则在远东市场与英国货激烈竞争着,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属自治领的工业发展导致英国商品对自治领的出口也在不断减少,对苏俄革命的干涉又使英国失去了俄国市场。一战结束后的1920年英国的失业人数高达200万。这一时期英国的殖民统治也开始出现危机: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自治领开始争取与英国平等的地位,而爱尔兰更是在1921年脱离英国的统治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英国鼎盛时期虽统治着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但英国本土的面积、人口、资源一直很有限。尤其是爱尔兰独立后英国本土只剩下24.41万平方公里。这导致英国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英国能率先崛起是因为抓住了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从而得以利用技术和制度上的先发优势弥补国家体量上的劣势。可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使美、俄这种具有大洲级体量的国家得以脱颖而出。

说到底新技术、新制度总是会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正如英国发明的蒸汽机等产品必然是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的。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使后起的国家尽管在技术层面可能仍与先进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的大大缩小使各国之间已不存在明显的代差。这时拥有庞大规模体量的国家即使在技术上略微落后一些也完全可以通过质量不够数量凑的模式弥补自己的短板缺陷。

美、俄等国的面积、人口是英国的数十倍。虽说英国在本土之外还有大量殖民地,但英国并没像美、俄那样把这些被征服地区同化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领土。长期以来殖民地人口并没受到像英国本土人口那样良好的教育,因此英国广大的殖民地人口大多无法适应近代化的机器工业大生产。很显然这些人无法在近代化机器化大生产的前提下构成有效的劳动力,同时殖民地也无助于英国国内市场的扩大延伸。

像美、俄这种具备大洲级体量的国家与英国这种中等体量国家比起来是优势明显的。同为中等体量国家的德国其实领土和人口都还比英国更多一些。1940年德国的总人口约7000万、全年钢产量为2150万吨、发电量为630亿千瓦时;此时尚未进入战时状态的美国的对应数字是1.32亿、6070万吨和1780亿千瓦时;在技术上落后于德国的苏联所对应的数字也达到了1.7亿、1830万吨和480亿千瓦时,可苏联的劳动力资源却是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

到了1944年德国用四年时间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高了200%,可同一时期美国的军事工业规模膨胀了整整19倍。美国的军火年产量在1944年达到了德国的2.5倍、日本的6.7倍,在技术上相对落后的苏联也将自己的军火产量提升到德国的90%。德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生产力上的差距。在和平年代洲级大国在经济资源的调度上也显然具备比中等体量的大国明显得多的优势。

洲级大国在国际竞争中比中等体量的国家有更多的资源储备、更充足的劳动力、更大的国内市场、更丰富的兵力来源、更辽阔的战略空间......像英国这种中等体量国家在与美、苏等洲级大国的竞争中实际上处于相当不利的状态。英国被美、苏超越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只不过二战更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衰落速度。英国为了打赢二战拿出了所有家底,还欠了37亿英镑的外债、变卖了1/4的海外资产。

随着1944年7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诞生使英国作为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被美国取代。战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白人自治领实际上已成为独立国家。1947年8月15日原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印度周边的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也相继独立,至此英国实际已沦为二流国家。1951年埃及政府宣布废除此前同英国缔结的条约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苏伊士运河危机期间英国曾试图扼守自己对这一国际贸易航线关键节点的控制。当时正在争夺世界霸权的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都希望趁机给予没落的英国最后一击,因为只有进一步削弱英国这个老牌霸主才能真正构建由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美国不仅在联合国大会上要求英国停火撤军,而且在国际上大力挤兑英镑使其在一天之内贬值了15%。英国在美国的施压下不得不从埃及撤出军队。

1956年12月3日美国财政部长汉弗莱同意支持英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款。至此美国已成为西方世界的财政主人:美国牢牢控制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自己的进出口银行。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全世界都看清了英国的虚弱本质。由此造成了英国殖民体系的全面崩塌。老牌霸主英国在失去大量殖民地的支撑之后退缩到了小小的英伦三岛。从那时起英国就再也没能力和美国一争长短了,因此只能转而作为美国的小弟在外交上亦步亦趋。




众所周知,19世纪的英国是全球第一殖民大国,统治面积达到3400万公里,是列强中的巨无霸。

可是两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被美国超越,失去了全球军事、金融霸权,彻底沦为二流国家。

对此,很多人感到不解,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和美国一样是战胜国,为什么英国衰落了?原因何在?

一战前英国已经有了衰落的迹象

说到英国衰落的原因,很多人归咎于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对英国的破坏;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一战前英国已经开始衰落,已经落在了美国的后面。

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是欧洲乃至世界第一个迈进资本主义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曾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经济领头羊,但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现出颓废之势,被美国甚至德国赶超。

1859 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只有18.8亿美元,到 1900年则达13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

到1900 年,美国已经赶超英国,工业产值达到跃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英国则占全世界的六分之一。

这一年,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英国的1.89倍。

一战爆发前的1913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继续增长,占全世界的比重增加到38%,比英、德、法、日四国的总和还多。

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则呈下降趋势,占比只有14%。

在此期间,美国的农业也欣欣向荣,发展迅速。

1870年美国的农业总产值为24.5 亿美元,1900 年上升为 47.17 亿美元,增加了几乎两倍。

一战爆发前,美国生产的小麦占世界产量的 四分之一。

英国不但被美国超越,也被德国迎头赶上。

1913年,德国工业总产值涨幅达到4.8,比英国高3.2%;德国工业总产值世界占比达到16%,比英国还高2%。

在对外贸易方面,1870 年英国世界占比首位,份额是五分之一,到了1913年虽然还是世界第一,已经下降到六分之一。

美国则由原来的十二分之一,增长到十分之一。

与此同时,英国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也走下坡路,在拉丁美洲、中东和远东受到美国和德国的挑战。

总之,在一战爆发前,英国的世界贸易依旧是全球第一,伦敦仍是世界金融中心,但英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已经被美国取代,国力日渐式微,失去了大英帝国的光辉。

而一战的爆发,让英国元气大伤,其世界大国地位岌岌可危。

一战让英国风光不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4日全面爆发到1918年11月11日拉上帷幕,前后持续了4年之久。

英国虽然不是一战的主战场,但是它也没有能置身事外,作为协约国主要成员参加了这场大战。

英、法虽然是战胜国,却在这场战争打得精疲力尽、焦头烂额。

一战给英国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打击是沉重的。

首先是人员伤亡,让英国失去大量人才。

在一战中,英国付出了90万的人员伤亡,占到英国总人口的五十分之一,占成年青壮年的八分之一,而且其中贵族和知识分子占了三分之一。

人是第一宝贵的资源,人才匮乏的话,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振兴就没有动力,这对英国经济的打击是致命的。

而美国在一战中只损失了12万人,对于上亿人口的美国来说,影响不大。

其次是政治上的影响,英国的大国地位受到挑战。

从表面上看,英帝国的疆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扩大;可是经过一战之后,殖民地人民要求独立的斗争如火如荼,各自治领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不再认可伦敦的老大地位,英国的控制力大大下降。

为挽救颓势,英国不得不在1926年,允许各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而组成互不隶属的只有名义的英联邦。

而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也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让英国经济雪上加霜。

再就是战争让英国经济遭遇重创,背负上沉重的债务。

在一战爆发前欧洲列强就开始厉兵秣马,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英国同样不得不加大国防预算,进行扩军备战。

让英国1913年,英国的军费开支约为6.8亿美元,1914年一战爆发后,欧洲各交战国军费激增,作为交战国英国军费也水涨船高,在1915年,英国军费达到167.9亿美元,战争结束前军费更是高达810.4亿美元,占到了国民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为交战国之最。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军费只占不到三分之一。

不管如此,美国由于远离战火,经济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突飞猛进发展。

战争初期,美国保持中立,大量接受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事订单。

整个一战期间欧洲大陆硝烟弥漫,工业能力大大下降,给了美国商品出口带来良机。

从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美国共输出了69亿美元的商品,美国的贸易顺差从1914年的4.3亿美元猛涨到1917年的35.6亿美元,增幅接近9倍。

二战结束后,欧洲到处断壁残垣,百废待兴,更给美国带来发展契机,经济迎来了长达5年的“战争繁荣”周期。

以制造业为例,1913年至 1920 年的 7 年间,欧洲各国制造业总产量下降了23%,美国却增长了22%。

至1920年,美国的发电量相当于欧洲的总和,钢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百分之五十,石油产量占世界产量的 百分之六十。

参战前的1916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313 亿美元,1918年上升到 1518 亿美元。农业总收入从1914年的78亿美元,激增至1915年的100亿美元的空前未有的水平,再猛增至1919年的177亿美元(以上均按1958年的美元价格计算)。

战后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美国的国外投资从1913年的大约 20亿美元增加到 1930年 150亿美元,增幅达到7倍,其中 三分之一投放在欧洲。

反观英国,由于一战中巨大的军费开支,在战争中债台高筑。

这些债务有的是内债,面向国内发行公债;有的是外债,主要是向美国借债。

一战爆发前,英国对内发行了7亿英镑公债;一战期间,这个数据增加至少10倍,达到70亿英镑。

战争期间发行债券,老百姓肯定不愿意买,政府只能以高利率吸引百姓购买。

所以一战期间,英国国债利率高达5%,光是支付利息就让政府难以承受。

一战和二战对内发行的公债,政府还了一百年,到2014年才基本还清,仅利息就支出55亿英镑。

但是光是发行公债是不够的,只能是杯水车薪,还要对外举债。

英国和美国关系最亲密,只能向美国伸手,美国也来者不拒、慷慨解囊。

其实英国在一战结束的时候并没有那么惨,毕竟曾经是世界老大,经济强国,家大业大。

确切地说,当时的英国是债权国,不仅美国欠着英国4亿英镑债务,俄罗斯、法国、意大利也欠英国大量债务。

可是一战之后沙俄灭亡,新成立的苏维埃政权来了个死不认账:要账的话去找死去的沙皇吧。

法国则被战争打得只剩下一口气,更没有能力还账。

意大利也是如此,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如此一来,英国只能拉下脸向美国借钱。

这样下来,美国成为债主,战前所欠英国债务被抹平之后,还倒欠美国8.5亿英镑。

沙俄、法国、意大利共欠了英国多少钱?不多不少,15亿英镑。

如果三国偿还的话,英国还不至于那么惨,因为他们还不了,英国成为叫花子,处境凄惨,连隔夜粮都没有,经济复兴举步维艰。

一战过后,美国成了当时最大债权国,外面的债权103.4亿美元,其中英国占了将近一半,为43亿,法国为34亿,意大利为16.5亿美元。

虽然《凡尔赛和约》规定英、法等可以从德国得到战争赔偿,但美国坚持要他们同时要偿还美国的债务。

德国虽然要向英法赔偿113亿英镑,但是一下子拿不出,要分期来还,根本指望不上,所以英法提出一个方案:美国把我们的欠账一笔勾销,我们也不要德国的赔偿,但是美国不答应,英国只能咬着牙偿还,每年要偿还的债务高达4 000万英镑。

由于巨额债务影响,一战后英国经济发展缓慢,居民购买力的下降,英国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直线下挫了49%,其中支柱类产业如煤产量下降了29%,生铁产量下降了67%,钢产量下降了59%,造船吨位下降了68%,棉花消费量下降了43%,前景不妙。

二战让英国经济雪上加霜,彻底“衰落”

一战的创伤还没有医治,二战又爆发了。

这场战争让英国耗去600亿英镑的军费,除了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免费提供的那部分,还支出250亿英镑经费。

为了支付军火费用,英国变卖了战前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但是还不远远够。

因此剩余的军费还是两个渠道,对内发行国债,对外借款。

国债较战前增加了两倍,外债高达37亿英镑。

内债还了100年,外债还了将近七十年,到2006年才还清。

二战中英国的黄金储备基本用光,而美国反而拥有了全世界75%的黄金储备。

在此情况下,英镑含金量大大降低,1949年贬值30%,其国际货币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逐渐被美元取代,伦敦也丧失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一战之后,英国还有海外殖民地,还能薅羊毛割韭菜,获取资源;但是在二战之后,英国放弃了海外殖民地,这让英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也一落千丈。

两次世界大战重创了英国,虽然获胜但元气大伤,逐渐走上衰落之路。

而美国因为远离战火,经济飞速发展,使其成为超级大国。

其实英国不是衰落了,而是因为美国,苏联、中国、德国、日本的先后崛起,让英国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

目前,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英国虽然不再是超级大国,但依然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回归到了他应有的位置上。




这个问题让英国非常尴尬。

明明是打赢了一战,却因大量失去海外殖民地而元气大伤;明明打赢了二战,却连一流强国的地位给丢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却越来越边缘,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天道好轮回。

那么,明明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英国怎么就说不行就不行了呢?要知道,美苏这样的二战战胜国在战后都成为超级大国,就连战败国日本和德国都甩英国几条街,英国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英国之所以打了赢了世界大战还衰落,根本原因就在于:

英国从来不是真正的赢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除了得到一个战胜国的头衔,免于像德日意这样被战胜国清算,剩下的几乎就是一无所获。

而且,加速英国衰落的原因还不止这些:

1、英国的衰落早已开始

二战后,英国彻底沦为二流强国,而它的衰落,从一战之前的布尔战争就开始了。

爆发于1899年的布尔战争,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却成为大英帝国衰落的多米诺骨牌。此战英国先后投入40万军队,阵亡22000余人,耗费资金2亿英镑,相当于27亿两白银。而最让英国尴尬的是如此巨大的投入依然没有取胜,尽管它的对手只是总人口不过50万的布尔人。

英国之所以对南非这样的殖民地如此上心,是因为英国是典型的殖民帝国。在19世纪70年代美德等国争相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逐渐成为增长原动力的背景下。英国高达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逐渐成为英国的累赘,一方面,来自殖民地的收益完全可以养活本土,这使得英国没有主动进行技术革新的动力;另一方面,殖民地多在万里之外的大洋彼岸,维持这样的殖民地耗费了英国大量的资金,这使得英国即使想要技术革新也是力不从心。

所以,成也殖民地,败也殖民地的英国,终归还是因殖民地而走向衰落。一战后,英国瓜分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殖民扩张达到顶峰,随即开始盛极而衰。不得不在1933年推出《威斯敏斯特法案》,同意各自治领独立,加入英联邦;

而意在成为全球霸主的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反殖民主义的先锋,二战期间更是将其写入《联合国宪章》,这是对大英帝国的釜底抽薪。

所以经历了二战,连不善反抗的印度也不得不被英国承认独立后,英国几乎失去了所有殖民地,衰落不可避免。

2、世界大战的深度参与

战争,是毁灭一个国家最快的手段,尤其是世界大战。而很不幸,和德国相似,英国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度参与者。

一战期间,英国漂洋过海和法军并肩作战,在西线和德军展开惨烈厮杀,在凡尔登战役中更是创造了一天阵亡6万人的记录。

超高的伤亡率使得英国国内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稀缺,直接影响了一战后英国的持续发展,而且造成英国国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直到二战前也没有恢复。

由于一战的惨重伤亡,二战前的英国和难兄难弟法国一样高唱绥靖政策,企图避免与德国的硬碰硬。

不过在希特勒横扫西欧后,英国首相丘吉尔开始对德强硬,不仅在本土和德国进行了惨烈的不列颠之战,还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法西斯展开惨烈厮杀。

二战期间,英国共动员700万人参战,虽然不及美苏德等国且包含了大量殖民地军队,比如印度,但英国本土军队损失同样惊人。

过早加入战争使得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虽然发挥了巨大作用,却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战争对英国的冲击直接加速了英国的衰落。

相比之下,苏联参战时间较晚,虽然伤亡同样惨重,但疯狂的劫掠帮助苏联迅速完成了战后重建;

而美国就更狡猾了,因为无论一战还是二战,美国都是在漫长的等待后才加入战争的,而美国的加入往往使得战争的天平出现一边倒态势,这使得美国以较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

3、自身条件的极度劣势

两次世界大战作为迄今为止最惨烈的战争,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的面貌,在英国彻底掉出一线强国序列后,美苏成为超级大国。

而之所以是美苏而不是英国继续做世界的老大,除了殖民地的丧失,最重要的是英国从一开始,就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中。

虽然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鼎盛时期高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但本土始终只有24.41万平方公里,这是英国保持强国地位最大的障碍。

因为没有巨大的本土,除了没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在资源储备和人口数量上都占不到优势。

在这样的不利条件下,英国才在欧洲大陆大玩“离岸平衡手”,企图从各国相争的局面中浑水摸鱼。不过很可惜,当出现德国这样依靠科技迅速突破天花板的国家,或者欧洲大陆来了美国这样的所谓“仲裁者”,英国的光荣孤立就会变成真的孤立。

相比之下,虽然美国和苏联也在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美国本土没事,苏联虽然本土有事但很快在对德国的反攻中找补了回来,只有英国夹在美苏两国之间,做着重回大英帝国时代的美梦。

所以说,自身条件严重不足的英国,注定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这一点英国和日本非常相似。在加上殖民地的严重掣肘,英国虽然在发展,但相比于美德这样的国家还是太慢,这让英国越来越被甩在身后,衰落也就不可避免。

所以,英国的衰落绝对不是偶然的,而两次世界大战无疑加速了这一进程。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人类社会有史以来,从来就没有长盛不衰的帝国,更没有什么日不落的帝国。到了气数已尽的时候一定要走下坡路。




盛极必衰,这是自然的一般规律。英国自然也避免不了,英国的衰落,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

一、自身原因

英国的统治精英阶层毫无疑问地坚信英国的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完美的社会组织形式,它不仅应该在现有的英帝国版图之内被实施,而且应该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其核心利益在于巩固和强化大英帝国的全球霸权体系。此时的大英帝国,已达到历史上前历未有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陆,最大的战略挑战者德国已经被彻底打垮,在凡尔赛体系之下,其经济潜力和军事潜力已受到根本性的压制。德国西边的世仇法国已被英国牢牢地栓在了自己的战车上,战争的巨大损失和德国的潜在威胁,使法国必须依赖英国才能生存。

在海外殖民地,大量原材料和自然资源任英国取用,遍布全球的英联邦附属国为英国提供了从海军基地到自然资源无穷无尽的战略补给。

英国还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霸权力量,控制着世界所有重要水道。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英帝国,环顾全球,志得意满。

英国最大的强项也正是英国最大的死穴。英国的全球生产、资源、市场的大分工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英国本土的工业空心化,而英国沾沾自喜的金融中心如果离开了扎扎实实的实体经济,仅仅附着在全球分工的松散利益共同体上,一旦天下有变,就将立刻变得脆弱不堪而土崩瓦解。

二战中,德国打败法国,占领大半欧洲之后,希特勒知道登陆英国的难度巨大。也有过和英国和谈的想法,纳粹德国副元首赫斯只身飞往英国的事件很可能就是为了执行这一想法,赫斯到去世(1987年)前一直未供述此行细节。而德国之所以在敦刻尔克手下留情,希特勒的政治幼稚,是为了给谈判留下余地。丘吉尔拒绝了,丘吉尔惧怕苏联,也仇恨法西斯,他深知这是希特勒的缓兵之计。后来才有了不列颠空战,英国本土遭受大轰炸。

二、幕后黑手

在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大大加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输出。二战前,美国的整体国力已大大超越了英国。

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美国既能够从中大获战争红利,又能极大地削弱英国的统治地位,为取而代之创造机会。处于这一目的,美国大力扶持德国,从经济、科技上给予德国大量帮助,使其有能力在欧洲向英国发起挑战。而英国出于对苏联的恐惧,也希望一个强力的德国能抵挡苏联的挑战。

二战爆发后,美国看到了契机,所以在双方打的白热化的时候突然露出了獠牙,一举干掉了所有有威胁的欧洲国家。战争一开始美国人从不认为德、意、日轴心国能成大事,美国一国的GDP总额就比三国之和还高50%。战争打的是物资的比拼,轴心国都是后期的工业国,缺乏海外殖民地所提供的军事基地和原材料补充,仅英、法、苏、中这几个大国,就足以耗尽轴心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储备,而英帝国的庞大海外资源,将源源不断提提供战争补给,战争拖下去将对盟国越来越有利,最终美国参战则必然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美国就如同一个精明的商人,拨打着实力对比的算盘,计算着何时参加战争对美国最为有利。1938年,英国拥有高达40亿美元的黄金和美元储备了,但战争爆发仅仅一年时间,到1940年9月,英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就急剧下滑到10亿美元。到了11月,丘吉尔不得不私下告诉罗斯福,“英国现金流断裂的时间已经不远了”。罗斯福虽然暗暗吃惊战争消耗的速度,却也不会轻信英国的说法,毕竟英帝国的家底子还厚实得很。罗斯福一面宣称“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一面暗示买军火还是要掏钱的。面对丘吉尔的哭穷,罗斯福不急不慢地建议,要说服国会,英国人的确耗尽了一切资源,美国必须马上伸手相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英国情况真的紧急,倒是有个快捷的法子,那就是将英国人持有的美国主要工业公司的股份卖掉。银行家们对此心领神会,英国在海外还有数百亿美元的“闲置资产”,此时正是英国用钱的时候,迫使英国跳楼大甩

1941年3月,就在国会讨论《租界法案》的关键时刻,罗斯福通知英国,必须立刻将一些最重要的企业股份卖给美国人。在英国被迫出售的企业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人造纤维公司”,这是英国科特奥兹纺织帝国在美国的超级赚钱机器,该公司在美国拥有1.8万名雇员,7家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造丝企业。美国人只给英国政府72小时的时间宣布企业出售的消息。当英国政府代表怀着沉痛的心情、向科特奥兹宣布这一决定时,这位老牌英国绅士只问了一句:“这个决定是基于国家利益,而不管对我和我的公司会造成什么样的痛苦吗?”当听到肯定的答复后,老绅士瘫倒在座椅上他只有36个小时召开董事会,宣布企业出售的计划。这可算是世界公司并购史上最短的记录了。这笔生意由摩根公司出面打理,摩根给了英国人5400万美元,转手就在市场上卖了6200万美元。战后,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声称,这家公司仅有形资产价值就超过了1.28亿美元。这仅仅是英国资产被美国讹诈的冰山一角。

“驱逐舰换基地”,美国向英国提供50艘超龄的驱逐舰,英国则把巴哈马群岛、牙买加、安提瓜、圣卢西亚、特立尼达和英属圭亚那等地的军事基地租给美国使用99年,同时将纽芬兰的阿根夏和百慕大岛基地无偿提供给美国使用。美国获得英国的全球军事基地,为战后美国取代英国全球霸权打下了基础。

《租借法案》,肢解英帝国经济体系。美国国会从一开始就在考虑的核心问题,就是租借的对价!美国人要的就是英国和其他受援国,在战后多边贸易重建中进行合作的承诺。这个承诺,说白了就是废除“帝国特惠制”,解散英镑区。美国人不忘多边贸易,那是因为英镑区的割据势力太强大了,如果不趁着英国被德国逼得走投无路,英国人岂肯轻易就范,美国人连打仗时都不会忘记生意,或者更准确地说,美国是为了生意才去打仗的。

在《租借法案》通过之前,丘吉尔就对罗斯福虎视眈眈地盯着英镑区感到如芒在背,他深知以“帝国特惠制”为基石的英镑割据,对于英镑抵抗美元未来的侵略将是何等的重要。但丘吉尔毕竟是战略家,他不可能选择同时与两个强敌在不同的战场上作战,希特勒在军事战场上的压力几乎压垮了英国,如果这时还要同罗斯福在经济战场上厮杀,英国就完了。因此,他刻意保持了对美国的模糊承诺。丘吉尔强调:对所有盟国开放欧洲殖民地的原材料市场,停止进口市场的歧视性条款,并“充分尊重我们现在所享有的优惠”。这是丘吉尔留的一条后路,即保留“帝国特惠制”和英国对殖民地原材料资源的垄断。罗斯福也不好糊弄,偏偏把这句话漏在了《租借法案》之外。

除了美国政府在前面卡住英国的脖子,美国国会也没闲着,它从背后向英国人再狠狠地踹上一脚。参议院战争调查委员会的头头,正是后来的总统杜鲁门,他宣称“租借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作为盟国将战争的成本转嫁给美国的手段。如果受益国无法以美元进行偿还,它们可以将其国际上所持有的资产,如石油储备和金属储备,部分地转移到这个国家。英国碰上了美国这样的经济对手,也是活该倒霉。希特勒再生猛,但毕竟没有这么多贼心眼儿。

战争到了最后阶段,英国越来越不安,因为一旦战争结束,《租借法案》将立刻终止,那时将进入清算阶段。清算对于英国人将是一枚经济炸弹,战争的巨大消耗迫使英国在最终胜利之前,必须大量储备作战物资,而战争一旦结束,这些剩余物资将折算成英国欠美国的债务。在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英国还要面对巨大的战后重建工作,到处都需要花钱。更为严峻的是,英国欠美国的债.同时还欠着殖民地属国为战争所付出的成本,这两者相加,必是一个灾难性的数字。英国将再次从战争的胜利者沦为债务的失败者。

英国本来指望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能够再拖上一年,英国政府相信“日本人不会让我们失望的”,这段时间还能够容英国在财政金融上留下一块闪转腾挪的空间。不幸的是,在欧洲战事结束后,日本只坚持了三个月就投降了。

英国立刻掉入了无底的债务深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英国   大英帝国   丘吉尔   罗斯福   苏联   帝国   德国   殖民地   美国   英镑   世界大战   战争   美元   国家   财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