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何要在晚年时诛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家人?

巫蛊之祸的发生有两个关键人物,一是阳陵大侠朱安世,二是酷吏江充

朱安世这个人颇为神秘,身世不详,事迹不详,唯一有记载的就是他曾以暴力手段犯法,是个通缉犯,但这个人却是巫蛊之祸的始作俑者。

巫蛊之祸的发生非常奇怪,在朱安世身上有两个疑点:

一、朱安世被丞相公孙贺抓捕归案后,是如何上书给汉武帝的?

二、朱安世怎么知道丞相公孙贺与阳石公主私通,并且以巫蛊之术来诅咒汉武帝的?

朱安世可是汉武帝下诏通缉的重犯,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居然抓不住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要抓一个人,为什么会抓不住?

阳陵大侠朱安世

除非抓捕机构不作为,要不然就是通缉犯太厉害,有各种手段躲避抓捕,但是丞相公孙贺一出手,马上就抓住了朱安世呢?难道有人故意泄露了消息给公孙贺?

朱安世被抓住之后,肯定会严加看管,但是朱安世以通缉犯的身份,却有机会上书给汉武帝,这是最为关键的疑点,没有人背后操纵,朱安世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甚至有可能连朱安世被抓都是蓄谋已久的,而且藏在背后的这个人身份级别还非常高,不然也做不到直接把犯人的书信上交给皇帝。

汉武帝时期设置了内朝,所有递交给皇帝的诏书都要先经过尚书台,再交由皇帝决策,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只有执行权,朱安世的书信想要到达汉武帝之手,必须要经过尚书台,而从监狱把书信带到尚书台,这个级别至少是尚书令,尚书令是汉武帝的近臣,也是非常信任的人。

汉武帝时期的中朝与外朝制度

朱安世的书信是举报丞相公孙贺和汉武帝女儿阳石公主的,明显公孙贺就不知道这回事,能够绕过当时的丞相直接把囚犯的书信送给皇帝,这种事在当时恐怕只有一个人能办到,就是汉武帝本人

朱安世只是个出身神秘的通缉犯,他怎么会知道一家之丞相与公主之间的私通,并且还知道丞相与公主用巫蛊诅咒皇帝,这种事一旦发生,就是灭族的重罪,除非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事,有人教朱安世这么说的。

公孙贺作为丞相,又多次跟随过卫青出兵讨伐匈奴,可谓身经百战,他还是卫青的姐夫,与霍去病也是亲戚关系,跟太子刘据的关系更是亲密,公孙贺担任过多年的太子舍人。

再看巫蛊之祸中首次被杀的人:公孙贺父子、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长子卫伉。这些人几乎全部都是卫子夫、卫青一族的外戚,公孙贺是卫青和卫子夫的姐夫,阳石公主有可能是卫子夫的女儿,也有可能不是,诸邑公主肯定是卫子夫的女儿,卫伉是卫青的长子。

公孙贺父子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巫蛊之祸,这是赤裸裸地以巫蛊为手段来打击外戚势力的政治操作,目标人物太过明显,都是外戚一族,打击外戚意味着巩固皇权,那么这种事只有可能由汉武帝来做,因为这些外戚与太子刘据的关系太过密切

朱安世身上的两个疑点,只有汉武帝作为背后操纵人员,才能解释得通,否则其余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成。

再来看江充,江充最初是赵国太子刘丹的舅子,因为知道了太多刘丹的事,被其追捕,江充就逃到朝廷告发刘丹的不伦行为,因而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后来任命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职责是督捕盗贼、监察权贵。

江充表现得不畏强权,任何人的不法行为都敢纠正,任何权贵犯了法都会被铁面无私对待,汉武帝就是需要江充这样的人来打击权贵,这也是酷吏最早的故事,酷吏政治应该就是汉武帝发明的,有些不方便皇帝出面的事,就由江充来打击,这是江充存在的意义。

汉武帝

在巫蛊之祸首批打倒了公孙贺父子与诸公主和卫伉之后,汉武帝扩大了打击面,江充作为酷吏,察颜观色是基本的本事,或者说江充的所作所为就是汉武帝的指使,只不过江充有自己的小九九,与汉武帝的目的不完全一样。

接下来江充在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的宫中都发现了用来诅咒的小人,这明显就是陷害,江充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太子刘据与皇后卫子夫,在此之前,江充与刘据及卫子夫是有嫌隙的,他只有打倒刘据与卫子夫,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否则汉武帝去世之后,刘据成为皇帝,江充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由于江充与刘据之间的利害关系,江充一心一意要扳倒太子刘据从汉武帝的角度来说,他只想巩固皇权,一方面是他自己的皇权,汉武帝也想长命百岁,多活几十年,另一方面汉武帝也想保护汉朝的皇权,以摆脱外戚的控制

酷吏江充

汉武帝是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他设置内朝,控制了朝廷的内政,他独掌军权,不容外人染指,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任命了13位丞相,有3位丞相被杀,3位丞相被逼自杀,百官之首的丞相,在汉武帝一朝活得战战兢兢。

汉武帝是位英明、果敢、冷酷无情的帝王,他可以为了接班人皇位的巩固,杀死自己喜欢的钩弋夫人,弄了个立子杀母的残酷制度,也可以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杀死所有挡路的人。

《汉书 外戚纪》:拳夫人进为婕妤,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

汉昭帝刘弗陵是钩弋夫人怀胎14个月出生的,汉武帝听说后,说了一句话:听说昔日尧就是怀胎十四个月而生的,现在钩弋夫人也生了这样的儿子。就把孩子降生的那座宫殿的大门称作尧母门。

汉武帝立子杀母

要知道汉武帝此时是有接班人的,已经当了三十一年的太子刘据仍然活着,谁都知道尧可是帝王,汉武帝说刘弗陵是像尧这样的人,不知道太子刘据听到是什么感觉?汉武帝还把刘弗陵出生的那座宫殿的大门称为尧母门,这等于是给朝廷立了块牌子,这里住着尧一样的人,并且还是汉武帝的儿子。

汉武帝的这一动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据的太子之位不稳定,同时也意味着汉武帝对刘据的不满,但是否真的让汉武帝下定决心替换太子,恐怕还没有下定决心。

而江充为了自己的利益,私下陷害太子与皇后,把刘据逼得起兵谋反,而刘据一旦起兵谋反,他的太子之位就保不住了,也坚定了汉武帝更换太子的决心,一旦更换太子,那可是要把太子一党斩草除根的,包括卫氏外戚、公孙氏外戚以及皇后卫子夫,全部是被打击的对象,更是会动摇国本的。

太子刘据起兵

汉武帝不可能被江充这样的利用,整个巫蛊之祸很有可能是汉武帝自编自导的一出戏,朱安世和江充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更是汉武帝随时可以放弃的棋子,此次事件中,江充被刘据所杀,朱安世生死不明,多半死于监狱,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先后自杀,太子一常全被铲除,然后帮汉武帝执行此事件的江充也被杀,整个事件完全就是死无对证。

在巫蛊之祸中,不仅刘据一党被清除,就连江充一党也被清算,几乎所有参与此事件的人都被杀死,巫蛊之祸就是为了政治目的而打击对手的策划案而已。

在帝王家庭中,毫无亲情可讲,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皇后,也是可以牺牲的人,钩弋夫人作为汉昭帝的生母都可以牺牲,卫子夫为何不能牺牲?至于卫青长子卫伉,更是普通的牺牲品,汉武帝不是一个讲感情的帝王,他讲的是政治利益。




汉武帝刘彻心里一直有一个阴影总也挥之不去,那就是外戚的势力,人到晚年更是忧心忡忡。

汉朝建国就与外戚密不可分,当年吕后专权,到了汉文帝刘恒时,出了个舅舅薄昭,随后又来一个跨越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的窦老太太,对汉武帝影响最深的就是这个窦老太太,在刘彻初登皇位时她可没少干涉朝政,当年刘彻推行新政,一年后窦老太太找借口把新政骨干赵倌、王臧下狱,丞相窦婴、太尉田蚡被免职,新政被废除,汉武帝对窦老太太的专制是最刻骨铭心的。


现在的太子刘据为人忠厚、性格柔弱,而卫氏在朝中的势力过于庞大,太子将来能不能坐稳皇位让刘彻寝食难安。

我们先来看看卫氏集团的势力,核心人物当然是皇后卫子夫,卫青是大将军,娶了平阳公主,卫青虽死但影响力还在,他的三个儿子都是侯爷,卫青的哥哥卫长君是宫廷侍中,姐夫公孙贺是当朝宰相,其门生故吏无数,且身居要职。

汉武帝生性多疑,到了晚年更是多疑,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外戚干政,甚至于取代刘氏,此番格局让刘彻感到深深不安,但他绝不允许外戚势力过大,在他临走之前坚决要把这些外戚势力打掉。


终于“巫蛊之祸”成为了汉武帝除掉卫氏集团的导火索,引发“巫蛊之祸”的有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朱世安,他是当时著名的“大侠”被朝廷通缉;

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贪赃枉法,私自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钱,被捕下狱,公孙贺为救儿子,就向汉武帝提出抓捕朱世安来赎儿子的罪,汉武帝也同意了,不久还真的抓住了朱世安,朱世安却笑着说“丞相将要祸及全家了”,果然他在狱中上书举报公孙敬声与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通奸,并在皇宫驰道埋偶人诅咒汉武帝,结果公孙贺也被捕入狱,经调查属实,公孙贺父子二人死于狱中,并被灭族,同时受牵连的还有阳石公主和皇后卫子夫所生的另一个女儿诸邑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全部被杀。

公孙贺死后,汉武帝任命涿郡太守刘屈髦为丞相,封其为澎侯。


另一个关键人物是江充,原本是市井无赖,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得到了重用,因江充与太子及皇后不和,担心将来太子继位后会诛杀他,便想利用当时闹出几桩大案的“巫蛊之术”去制造阴谋,而此时的汉武帝因年老性情变得多疑,就由江充负责处理有关巫蛊的案件,自己去到外面避暑;

江充等人就来到太子宫掘蛊,竟然还真的挖出了桐木做的人偶,太子见江充栽赃陷害自己,就在太子师傅石德的建议下越权行事,拘捕并杀了江充等人,江充的一名部下跑到汉武帝那儿通报说太子已反,不明真相的刘彻大怒,下令丞相刘屈髦率兵平乱,太子纠集数万人与丞相军大战五天,因得不到长安民众的支持,势孤力弱而兵败,逃离长安后自杀而亡。

皇后卫子夫自知难辞其咎,也自杀身亡了,汉武帝担心势力强大的卫家造反报仇,于是诛杀了卫青的家人。


随着卫子夫的自杀,卫氏外戚最后一棵树的倒下,让汉武帝耿耿于怀的“外戚干政”烟消云散了。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同时也是一位多情的君主。他继位的第一任皇后是“金屋藏娇”的陈阿娇,知恩图报,这个汉武帝也是身不由己。

然而,好景不长,风流倜傥的汉武帝很快就对才貌平平的陈阿娇产生了“审美疲劳”,结果在邂逅绝世美女卫子夫后,立马移情别恋到她身上来。后面的事毫无悬念,陈阿娇很快成了“废后”,取而代之的自然是陈阿娇。

受宠有卫子夫很快为汉武帝生了第一儿子——刘据。面对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龙子,二十九岁的汉武帝很是高兴,对卫子夫更加宠爱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刘据七岁那年,就被汉武帝封为太子。

俗话说岁月是把杀猪刀,随着时光的推移,岁月的变迁这,卫子夫也变得年老色衰了。而这时好色的汉武帝又了新宠,先是出了个年轻貌美的王夫人,接着又出现了李夫人、尹婕妤、邢娙娥、赵婕妤(钩弋夫人)等一大堆美人。汉武帝对卫子夫的盛宠一去不复返。

尽管如此,但汉武帝念及当年自己对卫子夫许下的爱的承诺,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及外甥霍去病为汉武朝立下不世之功,非但没有废了她的后位,反而依然“尊重”她。

而真正使汉武帝对卫子夫痛下杀手的竟然是太子刘据。

原来当年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后,为了培养这位接班人,汉武帝在太子宫中造了一处博望苑,供太子读书学习,派专人对太子进行教育。然而,事实证明,太子刘据在汉武帝眼里却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因为他和自己很“不类己”。

汉武帝认为刘据“不类己”的原因有三:

一是太子无才。汉武帝小时候就能说出“金屋藏娇”这样惊世骇俗的话语来,从而使得自己在太子争据战中占据了制高点。而刘据每天只知道说“之乎者也”之类读书人的话,没有看出有什么其他方面的才华。

二是太子无德。汉武帝高大威武,登基后雄心勃勃的他用武力打得匈奴满地找牙。总之,汉武帝处处显示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而太子刘据仁厚谨慎,性格温柔得如女生。所以,他做中性人绰绰有余,但做堂堂一国之君太文弱了。

三是太子无知。汉武帝执行酷吏严刑,重用张汤等酷吏,很好地打击了那些“贪官污吏”和“罪有应得”之人,但负面作用是牵连的人很多,比如说当年陈阿娇巫毒一事,结果牵扯受罪的人达到浩浩荡荡数千人。头脑不开窍的太子刘据力劝父皇应施以仁政,不要重用酷吏,以免误人子弟。这样的结果是,汉武帝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心里对太子却“恶之”。

后来卫青死后,黄门苏文、江充等朝中小人不想太子刘据登基,于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巫蛊之祸,结果是把太子刘据逼上了造反的道路,而在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汉武帝逼卫子夫自杀身亡,卫氏家族的其它成员也没有逃过这一劫难,成了屠杀的对象。

总之,汉武帝晚年逼死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诛杀卫氏子弟们,完全是“糊涂”所至,后来知道事情真相,幡然醒悟后,建“思子台”便是很好的证明。




汉武帝诛杀卫子夫和卫青的儿子,按现代人的话讲:主要是因为汉武帝没文化。

啥意思?迷信鬼神呗!当然,我们不能以现代人世界观的标准去要求汉武帝做个无神论者,汉武帝那时候,人们解释不了的未知事物远远多于已知的。

汉武帝晚年诛太子、杀卫皇后都跟封建迷信有关系,那就是我们熟知的“巫蛊门”。

巫蛊门背后的汉朝文化背景

我们都知道汉朝的皇室是楚人出身,汉朝在行政是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是,在文化上则是全盘接受了荆楚文化。从屈原的《九歌》、《天问》,我们可以知道,楚人自古就有尚巫好鬼的传统,这就使得汉朝的统治者更容易相信蛊术。

汉武帝自己在晚年时就总是求仙拜神,对这一套当然更加深信不疑。因此朝廷上一直很注意防备有人用这类厌胜之术来诅咒皇上,查出来就是灭门的大罪。

再加上汉武帝刘彻是个彻头彻尾的独裁者,以至于他不能接受,人到老年时身体就会衰弱,也会多病这个客观规律。所以,他一直疑心身边有人用巫蛊害他。这种可怕的疑心病,在汉武帝晚年造成的灾难极为恐怖,不管是谁,只要被告发参与了巫蛊案,绝对是在劫难逃,并且株连家族和朋友。

如果说汉武帝光是迷信,还到不至于诛杀自己的至亲,虽然卫皇后已经在岁月风霜的摧残下失去了绝世的容颜,但她能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中做了三十八年的皇后,赢得汉武帝的恩宠,赢得了大臣和后宫众人的尊敬,得益于她处处小心,以恭谨谦和的处世态度。在后来的日子里,尽管汉武帝移情别恋,但是因为卫后小心谨慎,所以汉武帝对她还是很信任的。因此,汉武帝每次出行,都把后宫事务托付给卫后。

太子刘据虽然不得汉武帝喜爱,但有句老话儿讲,虎毒不食子。如果没有小人在背后挑拨离间,制造误会,汉武帝是绝不会对自己的儿子痛下杀手的。

巫蛊门背后挑拨是非的小人

这些小人中的代表人物是一个叫江兖的。他本名叫江齐,是西汉赵国邯郸的一个混混。因为举报赵国天子刘丹乱伦被汉武帝赏识,然后又出使一趟匈奴,回来被汉武帝封为绣衣使者,也就是皇帝的专使,是汉武帝为惩治地方奸猾、办理大案而设置的监察官。

新官上任后,江兖就负责在高速公路上受费。高速公路?您先别大惊小怪,秦汉时期,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修了一些专供官方使用的宽大的马路,叫“驰道”。江兖就是在驰道上专门查处私上驰道的马车,然后进行罚款。你想啊,普通老百姓谁坐得起马车啊,所以,上驰道的都是些为了方便的达官贵人。汉武帝连年征战,国库空虚,江兖这门买卖给汉武帝赚了大把的钱,因此备受汉武帝恩宠。

有了汉武帝撑腰,江兖顿时像打了狗血一样,只要你上了驰道,上至皇亲国戚,下到朝中大臣,他见谁咬谁。时间一长,江兖开始觉得咬些虾兵蟹将不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于是他盯上了当朝太子刘据。

刘据虽然是汉武帝与卫后的嫡长子,但是,在卫子夫因年龄原因失宠,霍去病与卫青又双双早逝的情况下,太子的位置已然坐得不稳。朝中废长立幼的谣言不断,刘据最大的威胁是汉武帝与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刘髆、以及宠妃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

真是因为这样,有恃无恐的江兖开始拿太子刘据开刀,不但扣了太子的车马还向汉武帝打小报告。对待疯狗,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它几棒子,下次它就不敢咬人了,刘据也是天生的好脾气,对于江兖“拿鸡毛当令箭”的行为一再忍让,这就给了恶人得寸进尺的机会。

江兖陷害太子

江兖感在太子头上动土,不但没遭到太子的报复,还因为“秉公执法”得到了汉武帝奖赏。这就让江兖的气焰更嚣张了,在他眼里,太子迟早要换人的,所以不能给刘据翻身当皇上的机会。于是,他先是联合皇宫的禁军侍从苏文,向汉武帝打小报告,诬陷太子与卫后宫中宫女私通。于是,汉武帝给太子增调二百宫女。

这下,引起了天子刘据的警觉,经过打听后知道是苏文搞的鬼,于是对苏文小心提防。苏文见没有下手的机会,于是就唆使宦官在汉武帝面前挑拨离间,说太子总是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话里话外盼着早日登基。汉武帝也不是好糊弄的,二话不说就斩了这名宦官。正在江兖、苏文等人对太子的攻击接二连三的失利时,长安接二连三的发生几件大事,给了他们陷害太子的启发。

我们文章开篇时说过,汉朝继承了荆楚文化,所以民间巫蛊之风盛行。

何为巫蛊?

巫蛊就是使用所谓的巫术和诅咒害人的“法术”,大体上分为两个流派:一种是虫蛊流派,大体上是将蜘蛛、蝎子、蟾蜍、毒蛇、蜈蚣等毒虫放在一个容器中,密封十天,开封后存活下来的那只就是最毒的,它也就是蛊的首选。然后经过饲养最终就是蛊,把它的粪便放在水井或粮食里,吃了的人肚子里就会长虫,慢慢身体虚弱而死;还有一种就是比较简单的精神战流派了,大体方式是在木偶上写上被诅咒者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然后靠巫师作法进行诅咒。

相比之下自然是后一种简便易行,所以几千年来一直是广大人民群众广泛使用的对敌人“报复”的手段,至于灵不灵,那时候没有今天的科普,就看人们从什么角度去解释了。

汉武帝在位期间南征北伐,弄得天下百姓不得安宁;我们知道,战争是最烧钱的,古代的战争不仅烧钱,还烧人烧粮食。汉武帝这些年的征战,不但把文景时期积蓄下来的钱财都花光了,他自己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地搜刮天下之财,结果钱也花光了好几次,闹得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起来造反,连长安城里也有不少人咒骂皇帝。这些怨恨的话有一些慢慢地就传到了武帝耳朵里,他就小心提防着,疑神疑鬼地老觉得有心怀叵测的人来行刺他。

就这样,汉武帝整日处于风声鹤唳的精神状态下,有一天他恍惚间看到一个手持宝剑的黑衣人,就下令在建章宫内大肆搜捕,结果连刺客的影子都没看到,守宫侍卫也说什么都没看见。汉武帝不信,下令杀了一个侍卫,继续就下令关闭长安城门,扩大搜捕范围全城搜捕。

长安城里顿时,就闹得鸡飞狗跳。结果,这次大规模的搜捕没抓到刺客,倒是搜出了大量的小木人,这就成为了“巫蛊门”的导火索。

汉武帝看到这些小人后勃然大怒,马上责令江兖牵头打击巫蛊,江兖摇身一变成为“破巫”特使,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是其帮手。他带领几员得力干将,整天穿梭于各大宫,打着汉武帝整治巫蛊的旗号,想整治谁就整治谁。

这些人看谁不顺眼,就事先把木头人埋到他的家附近,然后再以搜查的名义来查找,抓到人以后,先严刑拷打,一定要让他们认罪。然后让这个人咬出他的同案犯来,被打得无奈了就咬其他人。这样抓一个咬一个,抓一个咬一片。不管是谁,只要被江充扣上“诅咒皇帝”的罪名,就不能活命。没过多少日子,他就诛杀了好几万人。

江兖将皇宫三宫六院搅的人人自危后,最后将打击的目标锁定到太子和皇后。结果可想而知,搜太子宫的木头人不仅数量多,而且咒语十分歹毒,并且,江兖第一时间向汉武帝作了汇报。

太子惨死

这时候,太子刘据真的害怕了。因为之前,汉武帝已经因为巫蛊诛杀了公孙贺、公孙敖两名大臣,连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都皆坐诛连。于是,刘据无奈之下,先发制人拿下江兖,并且将其斩首。

就在刘据感慨自己终于做了一回“铁血真汉子”的时候,苏文和章赣漏网的消息,让他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苏、章二人侥幸得脱后,马上向汉武帝汇报“太子造反”独家小道消息,汉武帝听后第一反应是惊,第二反应是不可置信。对他来说,太子虽然在言行上“叛逆”了些,在做人上“另类”了些,在做事上“迂腐”了些,但人还是诚诚实实、本本分分的。因此他觉得苏文的“造反”两字有点儿言过其实,于是就让内侍去把太子叫来,准备来个当面“质问”。

内侍们眼看江兖都被太子斩了,此刻去太子府不亚于走一遭阎王殿,所以,胆小的内侍在太子府门外溜了一圈,就回去对汉武帝编造谎言称,太子已经造反。汉武帝还是不肯相信,于是又遣丞相刘屈氂去确认。

昌邑王刘髆是刘据的皇位的竞争者,他是李夫人的儿子,李夫人的弟弟是李广利,而丞相刘屈氂和李广利又是亲家。这是对太子刘据落井下石的最好时机,刘屈氂当然要对太子痛下杀手了。于是,他也对汉武帝称太子造反。

当身边所有人都说太子造反的时候,汉武帝真的相信了。于是,汉武帝下诏书,对太子杀无赦。太子无奈逃出长安,来到一个叫泉鸠里的村落隐匿起来,但最终还是因为走漏风声,自己用一尺白绫结束了生命。

生在帝王之家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不得不面对一场终生的权力博弈。皇帝与皇子之间的关系,即使父子,又是君臣。一旦涉及权力的蛋糕,什么君臣、什么父子,都将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

卫皇后之死

在刘据逃离长安后,汉武帝听信小人之言,相信了卫子夫支持儿子刘据谋反。于是,汉武帝派人去取卫皇后的印玺。明面上是取印,实际是留给卫子夫自行了断的权利,已经是非常给卫子夫面子了。

卫子夫早已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这一天还是来得有点儿突然,快得让她感叹世事无常,她用那双早已变得粗糙的手握着汉武帝当年亲手交给她的白玉大印,若有所思若有所叹,良久,一滴晶莹的泪掉落在印玺上。悲切良久,她推开厢房大门,恭恭敬敬地把印玺递交给刘长和刘敢人。

接到印玺的刘长和刘敢两人并没有马上就走,而是木然地站在那里,良久,从卫子夫的厢房里传来一声凄惨的叫声,血腥之味顿时弥漫开来。刘长和刘敢对视了一眼,知道他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生女当生卫子夫”,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书写的一人得志、全家富贵的传奇。在古代,当个女人已实属不易,做帝王的女人更不是一件幸福的事,个人的命运与家族的命运捆绑在一起,是荣华富贵还是粉身碎骨,只在那帝王的弹指一挥之间。



卫子夫不是被逼死的,而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据起兵造反失败后,自杀的。

我们应该探讨,为什么太子会被逼造反。

我们看看,卫氏集团在汉庭的人脉资源。

卫子夫,皇后。

卫青,大将军。并取了平阳公主,三个儿子都是侯爷。

霍去病,骠骑将军。

兄长卫长君是宫廷侍中,

姐夫公孙贺是宰相。。。还有很多门生故吏,身居要职。也就是说,在汉武帝前中期,朝廷第一大势力,就是卫氏集团了。

汉武帝生性多疑,到了晚年,更加多疑。当年吕后专权,一直都是他心病。所以,他看到卫氏集团势力如此强大后,担心太子继位后,会外戚干政,甚至于取代刘氏。

所以,卫青死后,卫子夫年老色衰失宠后,就开始疏远皇后,并开始逐渐剪除掉卫氏集团势力。

卫青死后,太子刘据就是卫氏集团的代言人。刘据看着自己昔日的帮手,一个个逐渐失去势力,加上汉武帝又开始宠信他的弟弟,以及酷吏江充。日益对刘据表达了一些不满,开始怀疑汉武帝要废掉他了。

刘据已经年近四十了,做太子做了几十年,都还没有上位,也有点不耐烦了。

江充借汉武帝出宫度假的时候,发动巫蛊之祸,栽赃嫁祸到了刘据头上。于是刘据恐惧,因为汉武帝很迷信,最忌巫蛊之术。在考虑再三后,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兵变,控制长安城。

此时不明情况的汉武帝,立即发兵攻打长安城,血洗太子府。最终太子兵败逃亡,卫子夫在宫里自杀。最后太子逃亡不久,追兵已至,也在河边自刎。

此案牵涉很多,卫氏集团被一网打尽。太子一脉被杀光,只剩一个婴儿被官员保护了下来,悄悄地藏起来。这个人,就是汉宣帝刘病已。

事后汉武帝明白太子的冤屈后,发现大汉朝最好的皇位继承人没了,又非常后悔,非常愤怒,把当时参与镇压太子的官员,全给杀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汉武帝心中愧疚,又开始重用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霍氏家族又开始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汉武帝   晚年   公孙   酷吏   外戚   长安   汉朝   丞相   太子   皇后   夫人   势力   皇帝   家人   儿子   公主   财经   卫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