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战为什么牺牲那么大?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苏联是二战中,参与作战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德国对苏阵亡士兵超过380万,加上负伤的超过1000万了。苏军士兵阵亡超过900万负伤超过1000万。苏德战场规模太大,两边都有最强的武器装备,又是平原地区。战斗异常惨烈,所以双方伤亡很大。苏联前期损失惨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联七年的大清洗导致苏军大量有经验的指挥官和精锐士兵被清洗,许多没有战争经验的青少年士兵取代了作战多年的老兵,再加上长期缺乏训练和军备不足,导致作战能力低下,从诺门罕战役和冬季战争就能看出来。而德国几乎调集的全是精锐,希特勒也很信任许多有才能都指挥官,军队也有几年的作战经验,再加上德军靠着大规模突袭导致苏军匆忙应战,因此苏军吃了大亏,直到1944年苏军有经验的士兵越来越多,德军的作战力持续下滑,损失才基本相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二战苏联主要的牺牲,都是对付德国人。

苏联死亡了1000万青年,德军在东线则死亡560万。

这样一对比,苏联死亡军人数量几乎是德国的两倍。

关键在于,苏军始终占据数量上的优势。

以莫斯科会战为例,苏军总兵力为260万,德军为180万。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近200万,苏军则有300万。

最后的柏林战役,德军80万,苏军260万。

我们就看看最后的柏林战役,苏军虽然兵力有3倍以上优势,完全掌握制空权,重武器也有极大优势,仍然伤亡30多万人,其中战死8万多人。

而德军虽然崩溃,也不过10万人死亡,22万人受伤,约有48万人在德国宣布投降后被俘。

换句话说,柏林战役苏军和德军伤亡比,大体是1比1。

要知道,这还是苏军占压倒性优势,而德军约一半部分是乌合之众、武器弹药都严重匮乏的情况下。

为什么苏军伤亡大于德军?

看看斯大林格勒会战就很明确了,苏军伤亡高达200万人,是参战部队的三分之二。

当时苏军几乎是不惜代价的用兵力去打消耗战,一点点耗尽德国人的有生力量。

那时候一船船的苏军士兵被运过伏尔加河,增援进入一片火海的斯大林格勒城内,立即遭遇惨烈的巷战。甚至在德军空中封锁下,很多苏军运输船在河上就被炸毁。不少苏军新兵都没有看到德国人长什么样子,就死于伏尔加河中。

进入这种残酷的巷战中,谁死谁活几乎都是碰运气,因为四面八方都是子弹、手榴弹、炮弹,神仙也没法躲避。

当时进入城内的苏军新兵,平均存活时间只有24小时,军官也只能活3天。一个新兵连渡过伏尔加河,奉命增援市中心。等到几小时后他们经历十多次战斗到市中心时,残余部队只有半个排了。而只要经历了这十几次战斗还没死的新兵,就可以提拔为班长,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了。

比如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楼战斗,防御大楼的指挥官只是巴甫洛夫中士。其实本来负责防御的是近卫第42步兵团三营七连,然而最终只有4个士兵冲入大楼,其余官兵不是被打死打伤,就是被德军炮火打散。

于是,巴甫洛夫中士就成为指挥官。其实,身为班长的巴甫洛夫中士之前就是代理排长了,因为排里面所有军官都战死了,班长就是最高指挥官。

巴甫洛夫中士进入大楼以后,发现这里非常重要,立即向团部要求支援。

团里面立即派遣多支增援部队赶来,结果路上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最后仅有一个机枪排残部(7人)、一个反坦克小组(6人)和一个迫击炮小组(4人)。

这点兵力肯定守不住,无奈之下只能将大楼中躲藏的10多个平民中的4个男人武装起来,让他们一起作战。

而剩下的10多个平民主要是妇女和老人,也被动员起来作为传递弹药的运输员和通讯员。

大家看看,战斗惨烈到什么地步。

因为大批苏军进入斯大林格勒就迅速或死或伤,不可避免的吓坏了一些新兵。

谁都知道,新兵其实还是老百姓,第一次经历战斗往往会吓得魂不附体。

因此,一些新兵目睹惨烈的战况,出现了临阵退缩的情况。

而当时执行斯大林“一步都不能撤退”的命令,将临阵退缩的士兵一律当作叛徒,大多被就地枪决。

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进行被枪决的苏军官兵,就有高达1万3000多人,相当于枪毙了整整一个师。

苏军的战略很简单,利用自己比较擅长的防御战、城镇战瓦解德军闪电战的优势,以数量优势几个换一个,消耗德军有生力量。

所以,苏军伤亡较大是军事战略,也是苏联想要取胜不得已的方法。

如果苏军能够以闪电战反制德国,以较小的代价取得辉煌的胜利,他也不会这样用军队去血拼硬啃的。




苏,德战争,开始苏联一败涂地,苏军牺牲极大,光被德军俘虏就有几十万人,丢城失地,一路败逃。

苏军所有部队接到最高指挥部的命令除了撤退,还是撤退。

德国是一个小国,苏联是一个大国,德国的锐气消磨之后,德国的劲已经使完。

而苏联体型巨大,虽然初战惨败,实力依然强大。

德国的实力用尽,已经陷入困境,占领那么多的地区,兵力分散。

苏联收缩战线,集中兵力攻其德军的薄弱,个个击杀。

德军的后勤补给线被苏联游击队切断,无法得到弹药,粮食,德军整个战场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一个小国,打一个大国,如果战争初期不能把大国打乱,打败,最后的结局是打不动大国,也打不败大国。

待大国有组织,有战略思想的反攻时,小国的灭亡就显现了。




看看现今的大鹅,你就明白苏军的作战理念 。

德军突然袭击,开始要跟人家决战,御敌于国门之外,一交手,发现打不过。溃退和被围投降。这是战前敌我实力评估出现错误。

德军利用穿插,打到苏军后面,让其混乱。苏联没有发挥自己的战略纵深优势,集中兵力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而是追逐于城市的争夺。必然造成大量有生力量被围歼。这是理念的落后和战法的落后。

战争理念和决策的落后,是造成苏军大量伤亡的原因。

迟滞敌人行,消耗其有生力量,阻断其供应线路,这本是广袤地域国家该有的样子。


就像现如今,俄罗斯打乌克兰。乌克兰开始就是利用广袤的地域,节节阻击,利用宽度在后面打游击,消耗俄罗斯有生力量和供应系统。期间俄罗斯就是打到了基辅,最后还是要退出来。这就是决策正确。

但是,当乌克兰低估了俄罗斯实力,开始大规模反攻,那就犯了弱国的错误。

前面的德军和后面的俄罗斯,不惧怕决战,而惧怕长期战争的消耗。




除了战争理念、官兵素质和武器质量的差距,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不容易发现:

1、苏联上上下下流行官僚主义作风,指挥员生怕长官说他们畏敌避战,对于一些明显错误的指令不敢提出不同意见,只能硬着头皮执行。苏联对于怯战的处理非常残酷,根本不给申诉机会,直接就地正法。

2、苏联没有加入日内瓦公约,加上与德国的血海深仇,战俘会遭受各种非人虐待,比之纳粹死亡集中营有过之无不及,所以很多被包围德军宁可战死也不投降,增加了双方不必要的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苏联   巴甫洛夫   斯大林   有生力量   作战   俄罗斯   德国   德军   指挥官   新兵   伤亡   战役   大国   士兵   牺牲   战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