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军事主官牺牲,是政委接替指挥吗?政委有能力指挥作战吗?

举两个例子:

红军时期,毛主席是政委,朱德是总司令。

二野时期,邓小平是政委,刘伯承是司令,渡江战役邓政委是总指挥。

你说政委有能力指挥作战吗?




提问的这位哥们肯定是看外国电影被洗脑了吧?

政委是什么?中苏两国最能打的人。

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什么人可以当政委。首先你要有足够的战斗资历,说白了,就是打过很多战争。然后你会被送到延安大学等地方进行思想深造和战争战法的深造。然后他们才有资格派出去收编改造那些投降,投诚,或者有意向抗日的旧军队、团体,改造成为抗日的新军队。没有几把刷子,谁理睬你!铁道游击队的那位政委,李延年那种政委,才是真正的我军政委。


至于苏联,政委在二战战死率不仅高于一般军官,甚至高于一般士兵。最后高层实在受不了这种死亡率了。培养政委太难了。不得不下令卸了政委的枪。结果这帮家伙抄起椅子就上。后来的俄罗斯公知也拍摄了不少诋毁政委的电影。但是一部电影《我们来自未来》高据当年票房冠军。证明了俄罗斯心中的还是有杆秤的。


21世纪中国军队一样猛若虎!


政委们一样站在的队伍的前沿。朱日和演习中,面对拥有“美军的前沿科技、苏军全盛时期的装甲火力、法国二战投降般的速度等级,和英国人搅屎棍一样的阴谋诡计,以及解放军战斗到底的勇气”的蓝军。某北方军队在为数不多的一次惨胜中,两个营伤亡超过70%后自动整编合并向心突击,一线部队全员上刺刀,连炊事班都冲锋在前,旅长阵亡,参谋长接替,参谋长阵亡,炮兵团长接替,到了最后是政治部副主任,带着15名战士拼刺刀。你觉得这些政委没有战斗力吗?




1938年4月17日,八路军第129师以主力三个团,将日军第117联队1500余人包围于浊漳河河谷,分割成为数段后加以围歼,这就是著名的“长乐村战斗”。战斗临近尾声时,增援而来的日军第105联队已经接近战场,为避免陷入被动,刘伯承师长下令各部迅速打扫战场,然后撤出战斗,实施转移和休整。



第772团团长叶成焕指挥战士们扛着战利品撤出战场后,自己亲率特务连的一个排殿后,边撤边用望远镜观察敌情,此时日军援兵已经冲到了河谷里,开始射击撤退中的八路军。团部通信员提醒叶成焕说:“团长,你站在高坡上危险,赶快走吧!”,叶团长没有动:“等一等再走,我在这儿看得清楚”。


说话间,一颗子弹擦身而过,叶成焕还是没有在意,紧接着第二颗子弹带着尖叫声飞过来,正好击中了他的头部,当即重伤倒下。身经百战的四方面军骁将叶成焕还是有些轻敌了,抗战初期的日本兵,射击水平普遍是比较高的,类似这样的暴露目标,打中并不困难,特务连战士们迅速抬着重伤的团长转移,第二天,叶成焕伤重不治,壮烈牺牲,年仅24岁。



叶成焕牺牲后,继任772团团长的是原来副团长易良品,而政委谢富治仍然担任原职,这是因为谢富治从30年代初期开始,就始终担任指导员、政治部主任等职务,属于标准的政工干部。八路军发展壮大以后,谢仍然是担任旅政委、太岳纵队政委等职务,1947年又成为陈赓兵团的政委,即挺进豫西的“陈谢兵团”。


查了一下,第772团之后的四任团长,没有一个是由团政委转任的,包括亮剑里面“程瞎子”的原型程元发,这毕竟是386旅的主力部队,军事主官人选马虎不得,李云龙同志还真说对了,772团就是“亲娘养的”,谁让人家是八路军第一批主力团呢。




无独有偶,1944年9月,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在战场上被敌冷枪击中牺牲,接任师长的是原三师副师长张爱萍将军,而不是四师政委邓子恢。原因也差不许多,邓子恢同志虽然是闽西地区的老革命,但是多年来主要从事党政工作,缺乏作为军事主官的作战经验,担任政委比较合适,硬要接手师长的军事指挥权,有点勉为其难了。


别产生错觉,这是两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实际上,我军的许多中高级指挥员都是“军政双优”的干部,到底是当军事主官还是政治主官,完全根据革命需要,并不存在什么一定的规则。比如前述牺牲的叶成焕将军,红军时期就曾担任过团政委、师政委,他也是从四方面军师政委的职务上,在红军改编成为八路军时,直接出任772团团长的。




再比如115师师长林彪重伤后,出任代师长的是343旅旅长陈光,毕竟115师是八路军的绝对主力,而陈光历任红军的团长、师长、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军事能力和指挥水平有目共睹,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谁敢说政委罗帅就不会打仗了吗?非也,从115师到山东发展的历程来看,罗帅也是军政都拿得起来的优秀干部。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军事主官出现伤亡时,接替指挥权的人选并没有一定之规。具体来说,大抵分为两种情况:第1、战况紧急来不及向上级请示时,政治主官肯定自动成为部队的临时一号首长,“军政双首长制度”嘛,顺序肯定排在副职之前。但是政治主官既可以直接接手作战指挥权,也可以指定副职、下一级军事主官来代行指挥权,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指定与否,其实主要还是看政治主官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军事能力,如果之前有军事主官的经验和资历,那么当仁不让,如果确实一直是政工干部,那就必须指定其他同志负责作战指挥,战场上不是闹着玩的,指挥权关乎部队生死存亡和许多战士们的生命。既然配备政委了,那必然是团以上作战单位,上千人的安危系于一身,草率不得。


那么第2就是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上级指定继任军事主官人选,比如副职转正、下一级主官晋升,或者选派其他部队的干部前来任职,也确实会出现政治主官转任的情况,这是上级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林彪负伤后,115师当时并没有处在激烈战斗中,遂可以从容请示,是延安电示由陈光代理师长。



导致延安方面决定取消“政委最终决定权”的雪村战斗,发生于1942年6月,面对日军的优势兵力围攻,冀中八分区司令员和政委在作战方案上出现了分歧,最后按政委的意见执行,结果是700多八路军战士伤亡大半,司令员和政委双双牺牲。为什么呢?因为司令员常德善是红二方面军的老红军,战场经验非常丰富,如果按他的意见及时突围,损失不会这么大。


而政委王远音则是北平的学生出身(也参加过一二九运动),战友们的回忆是王政委“精明干练,善讲善写,是当时八路军中优秀的知识分子干部”,其实言外之意,也说明王政委缺乏战斗经验,之前不具备军事主官的资历,所以临敌时才会犯下错误。说白了,无论王政委多么思想进步和立场坚定,但是他不会打仗啊!





从王政委的事例,其实我们也可以评判下《亮剑》的剧情是否合理,之前讨论过《亮剑》李云龙两次“出缺”的问题,第一次是平安格勒战役后,李云龙病倒,把独立团指挥权临时交给了副团长邢志国。这是比较合理的,邢志国也是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老红军,属于军事干部,只有把一个团的战士交给这样的老战友,李云龙才能放心。


当时赵刚重伤住院,但即便是赵政委仍然在部队上,李云龙把指挥权交给他的可能性也是零,因为赵刚跟王远音的情况类似,无论文化程度怎么高,无论枪打得如何准,他都是刚刚从学校出来的政治干部,军事素质和战斗经验还欠火候,把整整一个团交给他,李云龙还没有糊涂到这个份上。




第二次是李云龙刀劈山猫子,被降职为一营长,这次确实是赵刚被任命为代理团长了,但是别忘记了,那是因为李云龙还在团里,仍然实际上掌握着部队,如有重大战斗任务,他还是可以临敌指挥全团的。这当然是文学创作,但确实没有离谱,否则代理团长最合适的人选,按顺序仍然是副团长邢志国、一营长张大彪,这几乎是战场惯例。


同时,还必须考虑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军政主官一肩挑的可能,此类现象在战争年代不算很多,但也确实存在。如果战场上一号首长出现伤亡,那么接替指挥的基本还是副职、下一级军事主官的顺序,战斗结束后,再由上级酌情委派新任军政主官。


总之,此类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要设先决条件,要看具体情况,因为军政双首长制度是人民军队独有且特殊的制度,跟什么日军和蒋军的补缺原则那是不一样的。






政委可以接替指挥,但不是第一梯队。因为1942年八路军发生过一次重大伤亡事件,令毛主席十分震惊,之后便对政委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

政委在1942年之前的权力是比军事主官还要大的!

这是因为,要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所以自从1929年政委制度创建以来,政委在军中拥有“政委最后决定权”这样一个至高权力。

就是说,在战争期间,政委可以直接否决军事主官的作战方案,并且可以最后按照政委的方案打仗。

但也正是由于这个权力,导致1942年发生了一场重大伤亡。

事情是这么回事

1942年6月抗战期间,日军对根据地发起了大规模的扫荡,进攻的重点是当时八路军冀中第8军分区。

随着日军进攻势头越来越猛烈,军分区司令员常德善和政委王远音带着军分区机关和23团2营跳出了扫荡中心,进入饶阳一带。

但是30团在与日军作战中,经过一番激战,队伍被打散,暂时和军分区失去联系。

根据敌情的严重发展,为保存实力,遵照军区指示八分区23团主力开始向外线的“冀鲁豫”地区转移。

此时司令员和政委都认为不能丢下30团不管,应该先回到根据地中心地带,联系上30团,两军会合之后,再一起转移。

于是,他们率领23团主力进入河肃公路以南地区准备与三十团会合,并于8日下午和30团取得了联系。

但很快,悲剧就发生了!

因为这一天傍晚发现河间、肃宁敌人增兵,有向我合击的迹象,司令员常德善主张连夜转移,调到牙子河东岸甩掉外线敌人。

但是政委王远音不同意,他看到根据地的群众十分热情,不想让群众失望,不愿撤离,于是动用了政委最后决定权,否决了司令员的意见,悲剧由此开始。

没办法,司令员只能听他的,带着部队继续向中心区公路线附近的雪村地区转移,却正好落入日军合围圈。

他们总共不到1000人的队伍被4000多日军包围,终究寡不敌众,司令员常德善身中27弹牺牲,政委王远音被俘后自尽。

第八军分区23团、30团伤亡惨重,整个八分区几乎全军覆没!

事发后,这件事震惊了整个延安,毛主席彻夜难眠,十分悲痛,要知道这位司令员常德善可是参加过长征的老兵啊,是精华干部。

随后延安总部对这一起事件进行了调查,调查人员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是由于政委和司令员意见不一致导致的重大伤亡。

于是,毛主席和延安总部在反思之后,决定改革政委制度,于同年9月以中央名义下发新的规定:取消政委最后决定权。

10月,正式下发新的规定:

在军事主官和政委意见不一致时,属于军事方面的由军事主官说了算,属于政治方面的由政委说了算,事后要及时向上级首长汇报。

自此,新的政委制度一直沿用至今,政委保留了政治上的最高领导权,军事主官保留军事上的最高指挥权,政委主官政工,军事主官负责军事指挥,合理分工。

我之所以对这件事长篇大论,是因为在战争时期,实际上在军队中,很多部队的政委比较擅长政治工作,但军事经验是比较缺乏甚至没有军事经验的。

政委在政治工作中可能做得很出色,但论军事机断、战略战术、奇正相生等军事指挥技术层面的,他们可能很欠缺这方面的能力。

而军事和政工都能做的比较出色的,这类人才毕竟是少数,看看那些政委、军事主官一肩挑的人就知道了,绝对是少数。

因此,部队里不可能确保每一个建制单位的政委都具备较强的军事能力。

所以,战争期间,军事主官牺牲,接替指挥的第一梯队是副级军事主官、参谋长这类角色。

比如,师长牺牲,那可能是副师长或者参谋长接替指挥,如果他俩都牺牲了,政委可能接替指挥。

我说这话并不是空穴来风,历史上真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1944年,彭雪枫将军是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在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将军不幸牺牲,是参谋长张震将军接替了他指挥全师战斗的。

1945年,解放藤县城战斗中,第8师的师长王麓水将军深入前沿阵地检查攻城准备情况时,不幸被炮弹炸伤,后面不幸去世,是副师长何以祥接替指挥战斗的。

1948年,淮海战役中,一纵二旅4团的团长晋士林在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是团部作战参谋接替了指挥全团战斗。

所以,我认为如果军事主官牺牲,接替指挥的第一梯队应该是副级军事主官、参谋长,第二梯队才是政委。

但这个不是绝对的,毕竟军中是双首长制度,政委也是首长,接替指挥也没有不妥之处,政委接替后,还有参谋长、副级军事主官辅助他,集体决策也不至于出大问题。

这些其实都是在通信不够发达或者紧急情况下的接替办法,实际上,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出现这种情况,会有别的处理办法。

军事主官牺牲后,其他人可以非常及时地将情况汇报给上一级首长,关于接替指挥的人选,可以很及时地得到上级任命。

除非特殊情况下,与上级断了联系,那肯定就是按照上面说的那种接替顺序了。




村里一位90岁的老兵爷爷告诉我:在战争初期,团政委的权利可是大于团长的,在关键时刻政委有权利罢免团长的军事行动和军事部署。

政治委员这个概念,是从苏联红军那里引进来的,在那个年代苏联就是老大哥,咱们好多制度都是从苏联引进来的,政治委员在苏联部队可是大于同级别的指挥员,原因就是他们的国情不稳定,部队的士兵大多都招募来的。

因此关于思想的问题不是很统一,包括一些军事指挥官,也大多出自于基层,基本上没什么文化,动不动就搞军阀主义,当时在苏联部队,给予政治委员的权利非常大,虽然说政委的级别和指挥员一样大。

但是只要两人的意见不统一,出现分歧的时候,最后决定权在于政委,就拿一个团来说,不管团长的战略部署再厉害,只要政委不同意,那么团长就没办法实施,甚至在关键时刻政委还能罢免团长的一切军事行动。

后来咱们也引进了这个制度,在1930年国家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里面明确规定了:政委在与同级军事指挥员发生意见分歧时政委有停止军事指挥员的命令职权,之后政委必须将详细情况上报上级

在未得到上级回复之前,部队需要按照政委的意见执行,当然了部队指挥员也权利申诉的,但是在未得到上级回复之前,必须要听从政委的意见,按照当时的电台配置,只有旅一级以上有电台,团一级是没电台的。

按照李团长的话:旅部离咱们几百里,等请示完黄花菜都凉了,由此可见在团一级,虽然政委和团长是同级,但是在权利上,政委才是团里的“一哥”,在关键时刻行动的决定权还是在于政委,意见不统一时必须听从政委的

后来在1933年11月,这一条例正式实行,更加巩固了政委的最后决定权,这个条例在刚开始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当时部队的干部,不管是团长还是政委,基本上都是从基层提拔起来的,也就是所谓的“泥腿子”出身。

政委大多也是从一线作战士兵提拔上来的,对于行军打仗更是不在话下,真可谓是能文能武,因此在前期团里的政委,其军事指挥能力不亚于团长,可是随着发展,咱们的队伍是越来越大,人数也是越来越多。

人员一旦多了,就容易出事,思想就容易不统一,这个时候就需要有知识分子来抓思想工作,还有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情况下从前线提拔就不现实了,就需要从一些学校,一些军校来招募,有好多都是刚毕业,就来部队当政委了

比如咱们的赵政委就是燕京大学毕业的,这种情况下虽然政委的理论知识一流,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几乎为零理论是固定的,然而战场上敌人的状况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因此很考验指挥员临场发挥的能力。

这种情况下,政委显然是胜任不了的,如果政委一意孤行,那是很容易影响到三军的,不仅仅是现代,就连古代也是如此,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参军马谡,虽然不是政委,但是也相差不大,在和蜀汉上将王平的对话中

张嘴闭嘴就是《孙子兵法》云,最后一意孤行,让蜀汉痛失街亭,然后就是《雪豹》里,虎头山独立团的新政委张仁杰,这个可是名副其实的政委了吧,在第一次出场时,配合周卫国伏击敌军的一个小分队。

本来用武器就可以消灭的,正是由于张仁杰的瞎指挥,导致周卫国的部队,一下子损失了8个人,如果没有张政委的瞎指挥,周围国完全是可以零伤亡的,后来就是张政委审查团里的人员,就算是周围国的亲信。

周团长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由此可见在当时的部队,政委的权利是很大的,在这一方面《雪豹》中还是比较写实的,虽然周卫国有军权,但是关键时刻还是拗不过政委,包括最后周卫国也被审查。

在周团长被审查的时候,张政委又带着部队打了一次敌人,结果这次差一点全军覆没,造成损失90多人,真可谓是“一将无能,三军受累”,其实像张政委这样有理论,没实战的政委大有人在,后来总部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随着政委贻误军机的事件越来越多,然后在1942年10月,总部修改了条例,那就是政委与同级军事指挥员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时凡事军事上的行动和战略部署,指挥员有最后决定权,政治方面意见分歧时,决定权在政委

从此军政开始分开,也就是咱们老李经常说的:“团长管军事,政委管生活”,咱们就以团一级别为例,军事指挥员不仅仅是指的团长副团长,以及团参谋,也都是属于军事指挥员的,因此团长不在了。

得有副团长先主持大局副团长也不在了还有团参谋,这些人员都不在了,才轮到政委,也可以说政委可以指挥,但不是最佳人选,只有等指挥人员全没了,才轮到政委

写在最后

规矩是固定的,但是部队人员是灵活的,也有军政不分家,军政一把抓的,比如咱们的彭老总就是司令员兼任政治委员,也不是说政委打仗不行,也有政委打仗的厉害的,不管是谁指挥,主要的目的是在打胜仗的同时,减少部队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作战   政委   延安   牺牲   苏联   指挥员   军事   司令员   军政   决定权   首长   师长   日军   团长   部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