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是减脂而不是减体重,关于减肥的误区有哪些?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有没有什么方法不流汗、不挨饿,能实现“无痛减重”?这是很多“减肥人士”共同的心声。最近有一种“神药”就号称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几针下去,体脂率猛降,还能让“易胖体质”变“易瘦体质”。真有这么神奇?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负面影响?

案例

降糖药成“网红减肥针”

一个半月瘦20斤?

这种“网红减肥药”叫司美格鲁肽,原本是被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记者打开社交媒体搜索“司美格鲁肽”或“减肥针”,便可以看到不少减肥人士的相关分享:“终于从易胖体质变成易瘦体质了”“打减肥针5个月,从120斤减到98斤,脂肪率从27%降到19%”……而近期,司美格鲁肽口服剂在国内启动三期临床试验,再次引爆该话题。

降糖药“变”减肥药,大批有减肥需求的人士纷纷通过线上平台、代购渠道购买,甚至进入医美机构注射司美格鲁肽,但也使得不少糖尿病患者发了愁:原本用于治病的药物变得越来越难买,价格也上涨了不少。

市民吴女士因为工作繁重,饮食、作息不规律而发胖,肥胖还带来了焦虑、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她下定决心减肥,报了健身班,配合饮食,效果却不太明显。考虑到自己有糖尿病家族史,吴女士怀疑自己是不是存在胰岛素抵抗,去医院检查后,吴女士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医生告诉我,倘若再继续发展下去,很快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为寻求治疗方案,今年2月份,吴女士去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根据医生介绍,她第一次得知“司美格鲁肽”这款药,“司美格鲁肽对我们这类因胰岛素抵抗导致减肥困难的人群是有用的。但医生也明确表示,目前医院不能给非糖尿病患者开这类药,因为货源比较紧张,管理也更严格,目前院内只对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开单。”

最后,吴女士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到司美格鲁肽开始自行使用。“这种降糖针就和打胰岛素一样打在肚子上,一周只打一针,药量逐渐增加,前两周会出现拉肚子、想吐等感觉;之后抑制食欲的效果会降低,再加大药量。现在我打到了第六周,不过感觉药效有所衰减。”吴女士称,过去一个半月通过注射司美格鲁肽再配合运动,她已经减重20斤。

像吴女士这样有减肥需求的人还有很多,社交平台上不少人都在推荐司美格鲁肽,还有一些“过来人”劝说他人别“入坑”。

记者查询发现,早在2017年12月,司美格鲁肽就获得FDA批准用于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2020年1月,FDA再次批准司美格鲁肽用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降低相关疾病风险;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内地获批,适应症同该药在美国市场最早获批的上述2项适应症,并得以进入医保。2021年6月,该药在美国获批用于长期体重管理,且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持续接受该药治疗的肥胖症患者能够实现68周后平均减重17%-18%。但目前,该药尚未在国内获批减重适应症。

专家

理智减肥

私自购药用药或存在风险

结合临床经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的卫国红教授向记者介绍,司美格鲁肽之所以能够实现降糖减重,其主要机制在于其可以通过激活GLP-1(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而增加饱腹感,并通过抑制下丘脑摄食中枢的作用而抑制食欲,从而达到降糖减重的效果。

司美格鲁肽的减肥效果让不少人趋之若鹜,也使得该药品很快出现供不应求。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她在就医时就遇到了断货的问题。

卫国红告诉记者,“司美格鲁肽前两年刚在国内上市时,大众对其减重效果期待很高,我们医院确实碰到不少有减重需求来就诊的患者,甚至一度导致该药断货,糖尿病患者都没办法正常用药;后来我们作出调整,严格控制适应症,只给糖尿病患者开药,但即便如此,这款药目前在市面上依然供不应求。而我们医院目前调整为仅限于内分泌科医生有处方司美格鲁肽的权限,并且药房仅给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发放司美格鲁肽,保证了该药未再发生过断供。”

由于非糖尿病患者在正规医院线下渠道不能开药,于是一些人开始想办法买药。潘女士最早从媒体端了解到司美格鲁肽,由于她所在城市的医院没有针对肥胖患者开药的规定,潘女士便通过一位患有糖尿病的朋友以在某医院开药后转卖给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注射。两个月内,120斤的潘女士瘦了6斤。而更多购药者则是选择将目光投向线上互联网医院、药房,甚至通过医美机构或海外代购以便获得该药品。

记者在网上检索时发现,有多个正在售卖司美格鲁肽的平台,包含运费价格的1.5ml/支的规格(0.25mg,0.5mg剂量),售价在578元~650元不等;此外还有3ml/支的规格(均为1.34mg/ml),价格则在1000元~1200元不等。而该价格比起中山一院的价格有所上浮,且该药需符合医保报销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给予报销。

网络平台上,该药品的购买量也格外惊人,评价数量上万的链接比比皆是。记者以需要购买司美格鲁肽为由进行操作,发现只需要经过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再勾选“糖尿病”选项,且并不需提供相关处方证明即可在线购买。而吴女士则告诉记者,一个月前她在线购买司美格鲁肽时还曾有“肥胖症”选项,“现在可能也是因为药物管理的原因,没有了肥胖症这个选项。”

从临床医生角度,卫国红则提示,大众不应把司美格鲁肽当成“减肥神药”。“肥胖的原因很多,从专业角度来说,建议最好先排除继发性肥胖,先经过规律的生活方式干预,在减肥效果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且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需贯穿减肥及后续管理的全过程,否则效果会大打折扣,且停药后会反弹。对于并不属于肥胖的人,如果只为追求所谓的‘瘦为美’,则更不应私自购买使用这款药物。”

“虽然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司美格鲁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副作用。”卫国红补充说,使用司美格鲁肽后往往会对胃肠道产生副作用,比如腹胀、腹痛、便秘甚至呕吐;此外,在动物实验里发现包括司美格鲁肽在内的GLP-1激动剂有刺激甲状腺C细胞增生的作用,所以该药禁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既往史或家族史,以及有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的患者。

“另外这个药品使用久了之后,抑制食欲和减重效果也会逐渐降低;停药后,倘若不注意饮食和运动,体重反弹的情况也会存在,因此建议大家谨慎私自购药。”卫国红说。

重视

肥胖不可忽视

“减肥针”治不了本

据了解,除司美格鲁肽外,目前国内获批的GLP-1受体激动剂还有其他几家公司生产的7款产品,都具有一定的减重效果。

而这些“减肥针”“减肥药”受热捧的背后,透露着目前民众的“身材焦虑”,也侧面反映出肥胖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尤其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有20%以上的肥胖患病率,基数很大。”卫国红表示。而据中国营养学会报告,超重、肥胖将增加冠心病、2型糖尿病、女性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这些病人,最重要的还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运动来实现体重逐渐下降。”

近10年,王女士在减肥方面花了不少心力和金钱。“现在,司美格鲁肽是一次成本更高的减肥尝试。”王女士告诉记者,这大半年她在该药方面的花费已经超过4000元。

王女士认为,仅依赖该药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不同个体对该药的反应也不同:同样是减20斤,有的人称花了一个半月,王女士却花了7个月。“因为我实在没有时间运动,所以减重比较慢。” 最高时王女士的体重一度达到160斤,这使得不到40岁的她要面临腰椎间盘突出、脂肪肝、三高等问题。“中间只有一年半我坚持打羽毛球和控制饮食减掉了15斤,但后面没有坚持下去,加上暴饮暴食,体重便再次反弹。”

与肥胖“对抗”近10年,王女士才明白那个朴素的道理:哪有“减肥神药”,想要健康还是得管住嘴、迈开腿。

关于肥胖

危害

超重/肥胖增加患病风险

肥胖已被WHO认定为疾病。肥胖也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例如,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部分肿瘤等多种慢性病的风险,肥胖也可导致社会和心理问题,增加居民卫生保健服务成本,造成医疗卫生体系的负担加重。根据最新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归因于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将达418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中国目前建议使用BMI为24.0~28和≥28.0分别诊断成人超重和肥胖,采用腰围男性≥90.0cm、女性≥85.0cm诊断成人中心性肥胖。

防范

肥胖的三级预防

①一级预防

针对容易发生肥胖的高危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超重和肥胖的发生,例如:通过科普教育、改造环境,促进健康的饮食和规律运动等行为;

②二级预防

通过筛查,对已经确诊为超重和肥胖的个体进行并发症评估,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阻止体重的进一步增加,并防止肥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可考虑使用药物减轻体重;

③三级预防

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膳食管理联合减重治疗的方式,实现减轻体重或改善肥胖相关并发症、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目标,必要时可采用代谢性手术治疗。

根由

肥胖是复杂的能量过剩问题

从生物医学角度,肥胖可理解为遗传、膳食、生活方式与行为、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如职业、文化程度、社会经济、健康素养、疾病状况、用药情况等)等个体因素导致的能量过剩。

同时,环境驱动因素和更远端的系统动力因素(如政策、经济、社会、政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的行为,从而影响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数据

中国超重、肥胖居民增长迅速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

1992年超重及肥胖率为16.4%和3.6%,2004年则为20.1%和7.1%,到2018年则增长至34.3%和16.4%。

依据最新的调查,2020年,在6~17岁的儿童青少年以及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中,超重/肥胖率分别达20%和10%。

最新发表的研究预测,至2030年,中国≥18岁居民超重/肥胖率将达到65.3%,在学龄儿童及青少年(7~17岁)中将达到31.8%,在学龄前儿童(≤6岁)中将达15.6%。

建议

青少年肥胖防控坚持“52110”

5:每天吃5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

2:每天使用电脑玩游戏、看电视、玩手机等静态活动时间(不包括上课时间)不超过2小时。

1: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1:每天吃肉不超过1份(1个普通成年人手掌心大小)。

0:不喝含糖饮料。




减肥的核心是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和肌肉。有很多朋友减肥期间采用错误的减肥方法,导致体重越减越肥,最终形成易胖体质。减肥期间如何规避不健康的减肥方法,具体如下。

关于减肥的误区有哪些,如下:

误区一:只吃水果和蔬菜。

有些朋友觉得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肉就能减肥。虽然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但是如果只吃蔬菜,身体会缺乏蛋白质,脂肪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不均衡,引起各种健康问题。

误区二:不吃主食减肥。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时,消耗的不仅是脂肪,还有蛋白质。而蛋白质作为提高肌肉量的重要原料,如果被消耗了,就会流失肌肉量,从而导致基础代谢率降低,反而会减慢减肥速度。

误区三:为了减肥不吃晚餐。

有些朋友减肥期间觉得吃晚餐会长胖,其实长期不吃晚餐会导致身体长达十个小时左右的空腹期,不仅容易损害肠胃健康,而且还极易变得更胖。不吃晚餐会导致身体肌肉被消耗,降低身体代谢速度,对减肥有害无益,而且一旦恢复饮食,体重会立马反弹回来。

如果有以上的减肥误区,需要及时改正才能瘦的更快更健康。

怎样健康的减肥?

1,三餐规律。

三餐不规律可能会导致胃酸,蛋白酶没有食物中和,易造成胃粘膜自我消化,还会导致因为没有及时摄入营养,破坏肠道菌群平衡,使消化系统紊乱。

2,细嚼慢咽。

吃饭的时候,提醒自己每一口饭咀嚼15下以上,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可以帮助减少进食量,大脑接受到来自胃的“饱腹”信号需要20分钟,慢慢的吃可以让大脑感知到“饱”,避免摄入过多。

3,少坐多站。

久坐不动,脂肪容易堆积在腹部。每隔30~60分钟,站起来做些简单的小运动,比如靠墙站立,走动一下,上下拉伸等,利用碎片时间消耗能量,减少脂肪堆积。

4,不熬夜。

熬夜会使控制食欲的瘦素分泌减少,导致深夜容易饥饿,一不小心就吃多。另外熬夜会让身体代谢变慢,影响脂肪和能量代谢。

5,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

运动应该多样化,有氧无氧运动相结合,减脂效果更好。可以先做一会无氧运动,让身体先燃烧一部分糖原,再开始有氧运动,这样能帮助加快脂肪燃烧的效率。比如,俯卧撑,慢跑,快走,跳绳,卷腹等运动。




减肥的误区太多了,节食减肥、不吃晚餐、只是黄瓜西红柿、喝醋减肥,疯狂运动……减肥的目的是为了健康,用不健康不科学的方式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出现了慢性疾病;一部分人出于对好身体的渴望,大家对减肥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减肥大家真的懂吗?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减肥等于健康,减肥等于减体重。其实,不恰当的减肥只会损害了身体,将减重作为衡量减肥效果的好坏也是不合理的。

举个身边的案列:2年前,一位60多岁的老人,彩超提示中度脂肪肝伴有动脉硬化,结合体重指数等情况,我们制定了饮食及运动指导,并再三叮嘱:不可过量运动,不然会损失膝关节......半年后,老人家神采奕奕的如约进行复查,体重上并无明显的变化,但脂肪肝没有了,动脉弹性良好。如今,老人家每年会定期复查,指标数据我只想用“漂亮”形容。

而我家的先生,确是一个反面教材,曾经信誓旦旦说“要减肥,要跑步”,每天晚上半小时,那是怎么劝都劝不住,结果膝关节损失到目前都不能跑步。

说这两个事情,就是想跟大家说明:不恰当的减肥只会损害了身体,将减重作为衡量减肥效果的好坏也是不合理的。那么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举个简单的道理,有车族为了保护车子,开车时主张慢慢加速,慢慢减速,最忌讳紧急刹车、猛踩油门,车子发动机很容易损失。膝盖和发动机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不管目前减肥形式有多少种,我觉得每个人首先要搞清楚,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如果为了减重,在请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同时,要学会管好自己的“嘴巴”。那种想天天应酬,靠“减肥广告”达到效果的,只能是一笑而过的事。

如果为了控制高血压,那么请遵循运动师的运动处方运动。这里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高血压人群,运动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运动改善血压的能力有效时间为24小时,隔天运动是允许的,不会造成过山车式血压。

中国健康促进会提出:运动即良药。运动了,就算短期内没有达到减重效果,身体内部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的。比如心脏泵血能力,内脏脂肪.......

所以避开减肥误区,有条件的人可以就近到医院运动中心,在减肥前做个人体成分分析、动脉硬化检测,根据运动师的运动处方,科学减肥。




减肥误区一:

不运动,不节食,躺着就能月瘦20斤

市面上有很多网红减肥产品,宣称“不用运动、不用节食,轻轻松松月瘦20斤”

如此神奇的减肥效果,让女孩们动了心

事实上,很多商家为了盈利,把营销卖点放在那些迫切想变瘦的女孩身上

其实这类减肥产品,大多属于食欲控制类、促进排泄类的药品

长期服用的话,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如: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不要相信月瘦20斤这样的暴瘦模式,因为一旦恢复饮食,体重就会迅速回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议:除非体重基数太大,每周减掉1-2斤,每个月4-8斤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减重速度


总而言之,减得越快,反弹越快

小赛建议大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减肥计划,一日三餐不可少,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再搭配使用奥利司他,这样有助于增加减肥效果


减肥误区二:

出汗越多,减肥效果越好

很多朋友把出汗和减脂效果混为一谈,出汗=掉秤=减肥=减脂

甚至有一些小伙伴,为了能够起到出汗效果,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喝水,或者穿着不透气的衣服来增加排汗


然鹅(⊙o⊙)…

出汗只是帮人体散热、让体温保持恒定的一种方式,和脂肪消耗没有直接关系

所以,出汗越多,不代表减肥效果越好

如果穿着不透气衣服、不喝水,身体基本处于脱水状态,那你基本上就是自杀了


减肥误区三:

高强度运动更易燃烧脂肪

其实,运动整体强度性和减脂效果的好坏,并无直接关系

人体脂肪的减少,取决于运动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运动强度


运动开始时,最先消耗的是葡萄糖,而非脂肪

当糖被全面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

如果一开始就做高强度运动,那么糖在被消耗的过程中,身体已经精疲力尽,致使后期运动无法顺利开展,造成脂肪消耗并不多,

因此,请选择较缓慢而平稳的持久运动进行热量消耗,如慢跑、走路等,达到减肥的目的性


减肥误区四:

戒糖、戒脂肪

生酮饮食、低脂饮食、断糖饮食、低碳水饮食……

这些减肥名词都在告诉你“要少吃糖,少吃脂肪”

减肥就是要减少热量的摄入,少吃糖、少吃脂肪,的确没错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变成了戒糖、戒脂肪这样的极端方式


不吃糖,其实会增加死亡风险、容易出现中毒状况、影响月经正常……

不吃脂肪,体脂过少、雌激素等合成不足,将造成月经失调,甚至影响生殖器官发育

无论论是脂肪还是糖,小赛认为都不应该将它视为减肥路上的敌人

与其简单粗暴地减少,不如适量吃,吃好点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误区   体重   生活方式   肥胖   中国   脂肪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   消耗   女士   身体   饮食   效果   医院   财经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