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所谓叶志超逃跑的真相是什么?

1894年,清军在朝鲜的总统领叶志超,面对强悍的日本鬼子,狂奔500里进入中国境内。

发生这样的事,是有3个原因导致的。

1、叶志超不想打仗

叶志超这个人,绰号“叶大呆子”,说的是年轻时打仗极其勇敢,端的是不要命。

但是,年轻的时候,一腔热血,底子不厚,拼命是有理由的。

1894年时,叶志超已经56岁了,根本不愿意折腾。

1894年2月,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向大清求救。藩属国发来请求,不得不救。

于是,李鸿章准备把淮军将领刘铭传派去,这是位悍将。但是,此人身体有恙,无法前行。不得已,李鸿章招来了叶志超,准备派往朝鲜。

传达命令的时候,叶志超就请求不去朝鲜,境外作战,他没有信心。另,岁数大了,他也不想折腾了。

但是,李鸿章只说了一句话,叶志超只得前往朝鲜了。

李鸿章说:““亦未必便战,何怯!”

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去了也不一定打,你怕啥?

就这一句话,叶志超这个提督被迫去了朝鲜。

但是,带了多少兵呢?2000兵卒,副将就是著名的将领聂士成。(加上原来在朝鲜的,就有三千人左右了)

到了朝鲜后,清军驻军牙山。

其实,人还是派少了,李鸿章还是一心不想事态扩大,采取了被动的应对方法。

大清一出兵,日本有了另一个借口,要保护侨民,也开始派大部队。

这时候,大清最应该做的就是迅速派出大军,至少一万到三万。

但是,大清在犹犹豫豫中错过了绝佳的机会。

不过,后来还是派出了四路大军,领军提督分别是左宝贵、马玉昆、卫汝贵、丰升阿。

让这个本来无心赴朝的叶志超去了朝鲜当先遣队领头人,这就是一步臭棋,人家没有任何战斗的欲望,为何还要派出去?

后面还有更臭的棋。

2、叶志超和日军交过手,形成了刻板印象:打不过!


在牙山的叶志超,面对了到达朝鲜日军的浓浓的威胁。

1894年农历六月(公历七月),发生了牙山海战,也称丰岛海战。

日军大胜!

就此,大清到朝鲜的海道断绝了,这形成了巨大的影响,不能快速运兵到朝鲜,更重要的是不能快速运送补给,只能走陆路了。

趁着胜利,日军开始进攻叶志超带领的先遣队了。

牙山不容易守住了,聂士成提出了一个建议:“海道已梗,援军断难飞渡,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天生形胜,宜驰往据之,战而胜,可据以待援,不胜,犹得绕道出也”。

啥意思?领导啊,牙山守不住了,建议你到公州,那里易守难攻,实在不行,可以绕道往北去。

听到这话,叶志超很高兴,正合心意。

此后,聂士成进行了分兵,一个在“成欢”阻击敌人,一个在“公州”防御并作为后援。

叶志超在牙山和敌人简单交过手,也仔细观察过日军,在他看来:日军武器先进,单兵素质突出,配合良好,大清的军队绝不是敌手。

聂士成在前线成欢阻击敌人,发挥还不错,利用设伏,歼灭了几百人。

叶志超没有支援不说,反倒认为危险将至,不如早颠了。

因此,绕道去了朝鲜的平壤。同时,谎报军情“牙山大捷”,倭兵死了两千人,清军伤亡才200多。

假,假的不行!

当聂士成退到公州时,发现做后援的叶志超早都没影了,他也只得撤往平壤了。

撤离途中,叶志超又发电报给朝廷:日军偷袭,打了遭遇战,歼敌一千多人。

从叶志超去朝鲜算起,发了三次“大捷”的电报,声称总计歼灭敌人5000人。

这就是虚报战功,“大败”变“大捷”了。

叶志超哪来的如此大的胆子?

此事,叶志超真有自己的想法,他要利用大捷,请求朝廷的奖励。

他拟了一份名单,希望朝廷提拔和奖励自己的手下将领们。

胆够肥的。

叶志超期望用这种方式,提升一部分士气,给兄弟们争取一份实实在在的利益。

叶志超到了平壤,和另外四路大军汇合了,左宝贵等人很疑惑,叶志超说的大捷是真的吗?

很快,聂士成也到了。

聂士成是实在人,说了实话,就此平壤的几位将军,都知道叶志超做了什么了。

李鸿章和盛宣怀,也判断出了叶志超的虚报军功。但是,这事不是新鲜事。另外,此时已经没有办法,李鸿章只希望在平壤能够真的大捷。

李鸿章假装不知道“虚报大捷”这事,向朝廷报了军功。

朝廷给叶志超的队伍各种奖励。叶志超等人在平壤城喝酒庆贺。

很快,叶志超碰到了一大难题,朝廷来电:任命叶志超为朝鲜战场的负责人“总统”,统领五路大军。

这下,叶志超慌了,压力山大,赶快推辞,一遍又一遍,终究还是没能推辞成功。

想来,朝廷的想法是:都可以以弱胜强,还谦虚什么?

没办法,叶志超再一次被迫担任了朝鲜战场上的最高军事领导“总统领”。

可是,这种赶鸭子上架的领导人,怎么能打胜仗呢?

当日军疯狂地向平壤赶来时,叶志超向左宝贵几人提出了一个策略:不行就放弃平壤,反正打不过,粮食补给也不给力。

卫汝贵是同意的,马玉昆、左宝贵,甚至聂士成,都表示不同意。

从不愿担任“总统领”,到有意先撤,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叶志超对日军很恐惧,面对日本人毫无斗志!

一个畏敌如虎的将领,面对强大的敌人,逃跑是非常正常的。

3、平壤第一轮防御战:左宝贵战死,叶志超再也不想抵抗了


日军来了,来的只是立功心切的先头部队,这支部队只能坚持两天,因为他们的补给不够。

在防御平壤的第一轮战争中,叶志超做了精心的安排,马玉昆、左宝贵等人士气不错。

当敌人进攻马玉昆率领的毅军时,吃了亏,没有取胜。

当敌人进攻左宝贵防卫的牡丹台时,左宝贵穿着黄马褂奋勇指挥战斗,不幸,被敌人的炮弹击中。就此,军队乱了,牡丹台失守了。

平壤防御战不好打了。

战后,叶志超和几位将领商议下一步如何,马玉昆主张坚持作战。而叶志超直接问道:谁能把左宝贵丢了的阵地打回来?打不回来,就会很被动,迟早被攻破。

大家鸦雀无声。就此,叶志超等人在当天晚上,开始撤离。

但是,逃离并不顺利,被敌人好一顿追杀。逃亡过程中死去的,远远大于直接对战死去的。

本来计划退到朝鲜安州,那里进可攻退可守。可是,叶志超竟然像没命似的,直接逃到了中国境内。这就是“叶志超狂奔五百里”的传说。



叶志超逃跑的真相是什么?

一是,他无心参战;二是对日军有恐惧:战不胜;三是左宝贵的死,刺激了他。另外,朝廷的支援、补给缓慢,也是让叶志超失去信心,放任狂奔的原因之一。

其实,叶志超如果在平壤能坚持两天,哪怕多一天,日军的先头部队都会吃瘪后退。可是,叶志超无心恋战,给自己找了多个逃跑的借口。

那么,叶志超如果不跑,清军能打过日军大军吗?概率较低,靠朝鲜的那五路清军,很难全胜,毕竟,日军前后运过去的精兵多于大清,补给和支援更为迅速。

而大清后续的支援,以及补给的运送,明显跟不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叶志超的逃跑好像是有几分道理的,上面协调不力,支援不力,这就会导致输多胜少。

但是,一个将领贪财怕死,怎么能创造军事上的奇迹呢?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在历史中还是很常见的。

中日的差距,没有所谓的“一边倒”那么大。

如果前期能挺住,在朝鲜大地硬碰硬地干一场,后续的甲午战争不一定就会发生,叶志超等人的逃跑,让日军感觉清军如此的弱,不追都不行,轻松到手的胜利,谁不喜欢?




甲午战争中,在朝鲜战场的前敌统帅叶志超放弃平壤,“狂奔五百里”,仓惶而逃,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叶志超的可耻行径,无论有什么说辞,都绝不能“洗白”!

不过,细究叶志超逃跑前后的细节,我们会发现:大清的惨败,绝不只是因为有一个不称职的指挥官那么简单!

“裱糊匠”的“结晶”:不想打仗的军事统帅

叶志超原本是个勇猛之人。他从基层开始,每战必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其中还曾差一点战死沙场,最后靠着一刀一枪打出头来。

然而,甲午战争前,当李鸿章命其入朝作战时,他却不敢前往。

当时,朝鲜发生东林党起义,中日皆要派兵协助镇压。不过,明眼人都看出:中日在朝鲜交战的可能是比较大的。

或许是有了荣华富贵就怕死了,或许是有其他考虑,总之,在接到命令时,叶志超托周馥说情,希望不要让他入朝。

然而,李鸿章却“宽慰”:亦未必战,何怯?

如此,叶志超才勉强入朝。

也就是说,叶志超是在“亦未必战”的前提下,才不“怯”,才愿意出征的!

未战先怯,如此人物,怎么还能做指挥官呢?

叶志超“怯”了,李鸿章也知道叶志超“怯”了,可是,李鸿章还是让“怯”的叶志超领军出征!

这一切,不过是李鸿章“裱糊匠”风格的一贯延续罢了:做做样子,祈祷不要出大事。但样子做得再漂亮,一旦遇到大事,就一定会”出大事“!

继续“裱糊”:不想当统帅的统帅

一个抱着“亦未必战”才勉强前去的将军,到了前线,一旦遇到“真打”,自然拉跨!

其后,叶志超与聂士成驻牙山,遭日军进攻。

叶志超本不愿战,仓皇难安。聂士成敢战:海路已被封锁,牙山是绝地。公州地形好,你在公州为后援,我在成欢阻敌,如果取胜,我们就在公州待援,如果失利,我们再撤往平壤不迟!

叶志超采纳了聂士成的建议,各自行动。

不料,聂士成尚在苦战,叶志超居然就先逃走了!聂士成无奈,也只好绕道返回平壤!

战后,叶志超发扬清军谎报战功的“传统”,谎称大捷,受到朝廷嘉奖。

吹牛是吹牛,但怯懦依然是怯懦!

退守平壤后,叶志超与诸将商议,准备放弃平壤,继续后撤,但遭到左宝贵、马玉昆等人的坚决反对。

如此,叶志超以“头眩心跳之症”,请求“回津调养”,不干了!

叶志超知道自己不行!诸将也知道叶志超不行!

败军之将,谎报战功,能糊弄朝廷,却糊弄不了前线将士呀!

因此,诸军多不服叶志超,叶志超来平壤之前,诸将还“日督勇丁并朝民于城内外筑垒,环炮而守”,然而,“及志超至军,弥庸懦,无布置,识者忧之“。

其实,朝廷也知道叶志超不行。

朝廷知道,前线没有统帅之人,“有将无帅”,本想请名将刘铭传来担任统帅。

然而,刘铭传未来赴任后,朝廷就依然让叶志超担任这个统帅了!

朝廷知道叶志超不行,李鸿章知道叶志超不行,诸将知道叶志超不行,叶志超自己也知道自己不行!

然而,上上下下都知道叶志超不行,叶志超却还是担任了统帅!

只能说,大清王朝上上下下令人发指的低效率,使他们在大战来临之时,仍然在“裱糊”!

进退失据:荒唐的多方指挥系统

此时,大清内部有两种意见。

一种以光绪帝为主,主张趁日军兵力未集,主动出击。

另一种则是叶志超、卫汝贵提出的,要放弃平壤,集结于后路,然后发挥兵力优势与日军作战。

其实,无论采取哪一种策略,都比后来在平壤“坐守”要好一些。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稀里糊涂!

李鸿章、叶志超均不敢公然违背天子的意思,于是,叶志超提出“秋后合力前进”的计划,被李鸿章赞许为“老成之见”。

其实,李鸿章、叶志超,都不想真的主动出击,李鸿章的意图是“以守为上”,叶志超更是想要后退。

他们出于政治上的狡猾,服从光绪帝主动出击的战略要求,但实际上,并没有准备出击,也没有进一步加强在朝鲜的力量。

因此,当日军逐渐集结后,其在朝鲜战场的兵力超过了清军,清军白白丢掉了战机。

其后,叶志超再次请求后退。

然而,光绪帝则要求趁日军分进之机,“半济而击之”。

李鸿章不敢公开忤逆光绪的意思,遂要求叶志超“同心奋勇,出奇制胜”,主动出击。

然而,当叶志超真的出击时,李鸿章又十分紧张:你们往前扑,如果日军绕攻你们后路,“则进退失据,为患甚大”!

于是,本就不想出击的叶志超马上将出击兵力调回,“婴城而守”!

原本,清军或主动出击,或稍为后退,都有机会。

然而,李鸿章、叶志超既不敢反驳光绪,不敢执行后退的原本打算,要按照光绪的意图做出击的样子,又不敢真的出击···结果,稀里糊涂之间,失去了一切主动。

最后,只能婴城而守,被动挨打!

所谓被动,就是指:即便在大多数方面打得不错,一旦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那就要陷入极度危险的状况!

打得不错,但形势恶化

9月15日,平壤大战!

清军官兵表现英勇,尤其在东、南两个方向打得都很不错,不仅粉碎了日军的进攻,而且,付出的伤亡也远远少于对手。

然而,在北战场,形势却恶化了。

当时,在北战场,日军集结了2个支队,7800余人。而清军只有2900余人,双方兵力对比为2.7:1,清军兵力严重不足。

而且,城北所修筑的保留既少且近。北部城外的几处高地,均未设垒,使日军可以在此从容设置炮兵阵地,居高临下轰击清军。

结果,左宝贵战死,牡丹台、玄武门相继失守。

如此,当日结束时,平壤清军的情况已经十分危险。

都很吃力的关键时刻

此时,中日双方的情况都很吃力。

叶志超与众将商议时,提到:北门之咽喉既失,子药又不齐全,运转不通,军心惊惧,设敌军连夜攻打,何以防御!

其中所说的困难,大部分是属实的。


城北的牡丹台和玄武门,是平壤的制高点,为日军所得,平壤城防自然十分危险!

同时,“子药又不齐全”,也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

后来,不少学者认为当时平壤“军储丰厚”,也不算是虚言,但又不全面。

当晚,叶志超率军仓皇撤离后,平壤城内留下了各类大小口径炮35们,步骑连发枪550支,后膛单发枪极其枪610支,炮弹792发,子弹56万发···

总量确实是丰厚的。

然而,炮弹和子弹的数量却是严重缺乏的!

按照当时邱凤池的奏折,在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平壤清军共消耗了子弹74万发,炮弹2800发。

要知道,这三天中,最主要的交战只是在八月十六的大半天时间里。

也就是说,清军剩下的炮弹、子弹,确实不足支撑半日了。

叶志超与诸将所陈述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

然而,打仗,从来不是一方面的事情,你困难,你的敌人困难吗?

日军的情况,也很困难!

当体进攻结束后,日军第5师团长野津道贯表示:“明日之战,举全军以进逼城下,冒敌弹,攀城墙,胜败在此一举!我军幸得陷城,我愿足矣;如若不幸败绩,平壤城下即我葬身之处”!

明日之战,日军是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企图的!

而日本历史学家藤村道生在《日清战争》中则直接描述:如果连续激战两天以上,那么弹药和粮食将同时失去补给,只有放弃围攻,实行退却。

可见,日军,也就最多只能再支撑一日了!

事实上,从日本史料看,日军当时许多部队的弹药也已经告罄!而且,比清军更困难的是,日军的粮食也严重不足,许多部队一日未进餐,又饿又累,疲惫不堪了!

而且,当夜,风雨交加,更不利于日军攻城作战!

同时,玄武门虽失,但内城尚未被攻破!叶志超当时调集兵力,继续抗击,仍能拒敌于城外!而且,如果当夜发起反击,是有机会收回玄武门和牡丹台的。

正如日本史料所说:清兵仍然有继续战斗额可能性,但是,总指挥官的失败主义招致了大溃退,使日军在第二天早晨几乎是在没有流血的情况下就占领了平壤!

双方都很困难,这时候比拼的就是精神力了!

原本,叶志超就“怯”,慷慨激昂要与日军血战的精神领袖是左宝贵。

左宝贵既已牺牲,清军的精神力也就垮掉了,叶志超的失败主义得以毫无忌惮了!

左宝贵弃城,雨夜崩溃!

狂奔五百里,彻底崩溃

原本,叶志超就不主张死守平壤,他一直表示要退守安州。

在与众将商议,做出撤退决定时,叶志超也是表示要”暂弃平壤···再图大举,一气成功也。

所以,叶志超逃往安州时,聂士成建议:守安州,集结兵力!

然而,叶志超却策马而过,弃而不守,一路狂奔500里,逃过鸭绿江!

如果说此前,主张后撤,还是一种带有失败主义的方略的话,那么此时,叶志超放弃安州,一路逃奔,就已是一个完全失去理智,被恐惧所征服的懦夫了!

这样的人,不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那历史就没有耻辱柱了!


平壤战败,奇耻大辱!

叶志超,先是企图不奔赴战场,勉强奔赴战场后,在牙山之战时抛弃战友,仓皇而逃,其后,又谎报战功,以败为胜,在担任主帅后,又稀里糊涂,进退失据,在进入僵持阶段时,一溃千里,再次仓皇而逃!

可以说,叶志超,是一个耻辱!

然而,在叶志超已经表现出怯懦不敢出战时,为何仍要派他出战呢?在明明知道其并非统帅之才时,为何又要以他为统帅呢?

大清的低效和混乱,使叶志超的个人耻辱,最后变成了整个民族的耻辱!




题记

甲午战争中,叶志超作为抗日援朝的主帅,一直以来,被钉在“贪生怕死、无能逃跑”的耻辱柱上。甚至认为他是导致中国失败的罪魁祸首。

其实,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被揭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叶志超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熊包,也并不是只知逃跑的无能之辈。

笔者根据一些历史资料,复盘一些当时的情况,努力为爱好历史的朋友们提供一此饭余茶后的聊资。

抗日援朝

1894年2月15日,因不满朝鲜王室的压迫,东学道领导人全琫准率领东学道徒与非道徒农民数千人,夜攻古阜郡城,宣布起义。

起义声势越来越浩大,抵抗不住义军的朝鲜王室,便向宗主国清廷发出紧急求援申请,要求派兵帮助镇压东学道义军。

朝鲜东学党起义

清廷答应了朝鲜王室的请求,命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派兵支援朝鲜。

李鸿章便派遣直隶提督叶志超,带领太原部兵聂士成,率领一支2000人的清军,出国抗日援朝。

这名抗日援朝主帅,过往的战绩十分骄人。

叶志超,生于1838年,安徽合肥人。青年时候就参加团练,作战勇猛,冲锋陷阵,屡建战功。后来转投淮军,在刘铭传账下镇压捻军,积功至总兵。后得李鸿章赏识,留在北洋。1875年,署正定镇总兵;1889年,任直隶提督。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杀教首李国珍。平乱后,获赏穿黄马褂。

叶志超作为李鸿章麾下最高陆军将领,在国内战争时期,既可猛攻,又可用计,智勇双全。进入朝鲜这一年,他已56岁。

这支2000人的部队,也很不简单。

那个阶段,清军中的精锐,是李鸿章的淮军。而这2000人,是从淮军的精锐中精选出来的。

部队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毛瑟1871式步枪和哈奇开斯M1878式步枪等。

在叶志超和聂士成的率领下,清军于6月8日至10日在朝鲜忠清道牙山登陆。

日本,自从1868年启动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崛起,大有赶超大清的态势。军国主义开始滋生,开始规划吞并朝鲜,侵占中国的计划。

东学党起义后,日本就高度关注朝鲜态势。清军派兵进入朝鲜,日本立即借口《中日天津条约》中“中日有对朝鲜共同派兵权”、《济物浦条约》中“日本有权出兵保护在朝侨民”等条款,陆续派遣日军,从仁川港登陆进入朝鲜——不请自来了。

但清军在牙山刚登陆,朝鲜王室就与起义军达成和“全州和议”,两下罢兵了。

朝鲜王室随后要求清军和日军立即撤回本国。

日本怎肯放弃这个搅局的机会,赖着不走。随后,日本大使大鸟圭介奉命与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进行撤兵谈判。

眼看谈判就要达成,日本却在6月15日抛出“中日两国共同协助朝鲜改革内政”方案,提出要长期驻军朝鲜,以协助朝鲜进行改革。

袁世凯与叶志超都感到日本气焰越来越嚣张。分别向清廷提出对策建议。

叶志超向李鸿章提出:当下形势,上策为:速派水陆大军进入朝鲜,掌控大局;中策为:派商轮来牙山,将清军撤回;下策为:守在此地,被动应对。

但李鸿章不希望中日直接产生军事冲突,在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与日本进行外交斡旋。以期达成共同和平撤出朝鲜。

接到叶志超的建议,李鸿章与总理衙门几经商量,在7月18日才定下“一面和谈,一面备战”的方针。而入朝增援部队,在7月21日才派出。

叶志超与李鸿章

但是,日本的行动快得超出清廷的想象。

此时,日本大本营已作出决定:先将清军赶出朝鲜,占领朝鲜;再以朝鲜为跳板,进军中国。

7月17日,日朝关于退兵的谈判宣告谈崩。

7月20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废华约、逐华兵”,并要求48小时内答复。

见朝鲜政府未作答复,日本遂于7月23日凌晨发动政变:突袭汉城王宫景福宫,挟持国王高宗和闵妃,扶植以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亲日政权,控制了朝鲜政府。

日本进而挟持朝鲜亲日政府,宣布与清朝断交。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

成欢之战

感觉大势不妙的叶志超,一边向李鸿章提出应对建议,一边将登陆牙山的部队转移到牙山东部较为险峻的成欢驻扎。

7月24日,清廷增援部队江自康1400人到达牙山,叶志超合计3800余人。

叶志超、聂士成在此布下防线:

聂志成坐镇成欢,为核心阵地,左翼是牛歇里,右翼是月峰山。三个阵地“品”字摆开。

因右翼兵力较为薄弱,叶志超便率1000余人退守公州,以为犄角。

聂志成还有更加高明的安排,他在来兵必经之路安城渡南岸的佳龙里,派遣小分队设伏。

叶志超是有先见之明的。

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增援朝鲜的清朝军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

海战中,日本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高升号”共有清军官兵1116人,其中871名淮军精锐全部壮烈殉国。

丰岛海战结束后,陆战部队第五师团指挥官野津道贯中将,通过情报获知清军驻守在成欢,并且人数不多。野津道贯决定立即向清军发起偷袭。

野津道贯,生于鹿儿岛市内高丽町。曾参加戊辰战争和西南战争。1877年任征讨第二旅参谋长。1878年晋升少将,任陆军省第二局局长,同年任东京镇台司令。1885年任广岛镇台司令,晋升中将。中日甲午战争时任第五师师长。是一名有着扎实的现代军事理论基础及丰富实战经验的日本名将。

野津道贯

7月29日凌晨,野津道贯派遣混成旅团4000人,向成欢清军发起偷袭。

但意图偷袭的日军刚到佳龙里,就被设伏的清军发现并给予痛击,偷袭宣告失败。

双方随后展开激战。后来,日军依靠更为先进的散兵线战术,以及工兵壕沟战术下,将设伏的清军压回成欢营地。

日军跟上来后,兵分三路,向清军成欢、牛歇里和月峰山三个营地发起进攻。双方势均力敌,一度打得十分胶着。

后来,大炮——这个被后来称为“战争之神”的重型武器,改变了战局。

对垒的清军和日军,都配备了大炮。

都有大炮,说明双方硬件水平相同。但怎么灵活高效使用,这就属于软件水平了。

清军配备的大炮,安置在固定的位置上。哪里需要炮火支援,就原地调整炮口,在射程范围内瞄准开炮。

但日军的大炮,通过一些技术处理和强化训练,竟然是可以随步兵移动的。

于是,在灵活移动的大炮的帮助下,日军首先攻破清军薄弱处——右翼月峰山。

不断占据主动的日军,于凌晨七点将左翼牛歇里攻破。三个小时后,成欢主阵地被攻克。

叶志超随后放弃公州,与败退的聂志成后撤。

由于朝鲜政府已被日本控制,聂士成率领退兵与叶志超汇合后,绕道汉城,行军千余公里北撤到平壤。

平壤之战

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清军命令卫汝贵、马玉昆、丰升阿、左宝贵,分别带领盛、毅、练、奉四路大军,向平壤结集。汇合后,平壤清军达到13000余人。

8月19日,野津道贯的15000人在汉城集结完毕。他立即架设电话线和电报线,建立起下达基层上通东京的空中指挥通道。

由于清军电报系统被破坏,北京并未收到成欢惨败失守的消息。8月21日,本该被问责的叶志超,被北京任命为入朝清军统帅。

四将均向叶志超主张立即反攻汉城。叶志超无奈,只得同意出战。但部队刚出城不远,就因发生“炸营”而撤回平壤。

叶志超以平壤为核心阵地,周围构建几辅助防御阵地:马玉昆在船桥里设防、卫汝贵在城南设防、左宝贵在城北牡丹台设防。内城中景昌门至七星门一线,则由叶志超所部驻守。

9月12日至14日,野津道贯的15000人,从汉城倾城而出,对平壤形成三面合围。

野津道贯还切断了平壤对外的有线电报。平壤彻底和外界失去联系。

9月15日凌晨4点,平壤之战爆发。

成欢之战,叶志超与野津道贯都没有在一线战场。现在,这两个都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将领,在平壤正面交锋。

硬刚开始。战斗在平壤的船桥里、三个战区同时开打。

船桥里日军没有讨到好处,但四个小时后城北牡丹台却意外过早失守,并且左宝贵力战而死。

这让叶志超十分不解。原来,一向擅长奇袭的野津道贯,提前布置两支奇兵,绕道迂回到牡丹台的后方,并且发射榴霰弹,大量消灭清军。

牡丹台是平壤城的制高点。而且位于平壤后侧。牡丹台被占领,意味着平壤的后门被封死,清军被切断了退路。

野津道贯由此占据了战略主动。但这支清军精锐之师,仍在浴血奋战。战至下午两点,日军没有再取得新的突破。野津道贯见状,下令暂停进攻。

下午四点,平壤下起了罕见的雷雨。城中的叶志超主持召开紧急会议。

叶志超认为:现在退路已断,再战我方必定一片惨死;而日军也还会付出一些伤亡。与其如此,不如和日军商量:都别打了。平壤我们不守了,不要了,我们撤走。你们可以零伤亡获得平壤。

叶志超说:“根据我多年的洋务经验,一方主动撤守,另一方放弃追击,应该是一种国际惯例。而日本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新的伤亡,没有理由不同意我们的提议。”

“如此一来,我们还可保全现存的国家精锐部队,回国再与日军决战!”叶志超补充说道。

虽然有不同意见,但在叶志超的强势主张下,他的意见成为会议决议。

会后,平壤城头竖起了几面白旗。

随后,弃城撤兵、双方停战的协议内容,被以朝鲜平安道闵丙奭的名义写成一封信。然后这封信由一名朝鲜地方小吏送往日军阵地。

这名小吏将信交给见到的第一名日军后,就地返回。

这是最不可思议的一幕——这么重大的一件军事事务,事先与对方高层并无沟通,一厢情愿就去表达,而且是派一名朝鲜地方小官去办理!

拿到这封信的,是一名日军朝鲜通译。他对书信的解读是:清军已经弹尽力竭,很可能连夜逃跑。

野津道贯拿到信后,也作了同样解读。于是,他立即布置对清军的伏击。

在战略没有出错的情况下,细节的确可以决定成败。

9月15日晚8点,清军冒雨成群结队,分批向平壤撤出。

进入日军包围圈后,大量清兵遭遇屠杀。撤退变成大溃败。中伏的清军死亡近2000人,被俘500余人。

叶志超与卫汝贵等人溃退至安州,在安放城北设防抵御日军。数日后,朝廷来电命令叶志超收集溃兵进行整顿,聚焦到义州设防。三日后,朝廷再电李鸿章,命令叶志超撤回国内,到达九连城一带设防。

由于叶志超部队一路回撤,日军没有再受到规模性抵抗,很快就占领了朝鲜全境。

平壤之战

几句闲话

重新梳理历史,说叶志超只是个熊包,在平壤弃城逃跑,此后一路狂逃数百里,一直逃回国内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但是,叶志超在甲行战争中的很多过错与责任,也是回避不了的。

叶志超和野津道贯,都是国内一流的战将。二人相比,叶志超对于现代战争的理论素养与实战经验,包括情报战的运用等,显然输了野津道贯一大截。

这正如洋务运动对比明治维新——

一个是坚持“洋为中用”,只学习欧美的军事,只学习硬件。结果治标不治本;另一个则是既学习、变革军事系统,又学习、变革体制,标本皆治,全面推进现代文明进程。最后硬件和软件都得到跃升突变。

时至今日,与实现“强国梦”擦肩而过的洋务运动,其深刻的教训,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


叶志超确实不该被所有的黑锅,但逃跑的锅只能他去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平壤之战溃败是必然的。

这是不是叶志超的问题。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朝鲜政府向清政府请求援军。

然而,在日军已经大举进入朝鲜的时候,李鸿章等人犹犹豫豫,自知不是日军对手。

等到叶志超率领区区1500人登陆朝鲜牙山以后,援军迟迟不到。

有人攻击叶志超躲在牙山不敢前进,其实却是兵力太少,前进是非常危险的。

这不能说有什么错误。


此时战机已经失去,日军派出了400人的海军陆战队和8000余人的混成旅团,占据汉城至仁川一带。同时日本还派出了8艘军舰,控制了釜山和仁川港,占据战场主动权。

清军才仓促增兵,但局势已经失控,北洋水师也在海上被袭击,海运中断。

此时,聂士成对叶志超说:“海道既梗,牙山绝地,不可守。公州背山面江,势便利,战而胜,可据以待援;不胜,犹得绕道出也。”

客观来说,聂士成的观点是正确的。

日军随后大举进攻,聂士成和叶志超放弃牙山、成欢,退守平壤。

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35营,15000余人;进攻平壤的日军约16000余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


但平壤之战,面对强悍的日军,腐败的清军其实根本就对付不了。

当时叶志超应该知道这个道理,完全可以派一部防御平壤,主力在朝鲜北部山区,利用优势地形做持久战。

然而,叶志超什么都没做。

果然,平壤之战惨败,左宝贵战死。叶志超在没有足够掩护部队的情况下,下令撤退。

清军立即一窝蜂逃窜,完全失去控制。

平壤之战大部分伤亡,都是在撤退期间被日军追击、拦截的结果,而日军损失轻微,整个战役仅有700人。

而清军撤退期间,就有2000多人阵亡,数百人被俘。


此时,叶志超逃到安州,聂士成认为这里地形险要,山地纵横,而朝鲜老百姓厌恶日本人,可以在这里打持久战。

然而,叶志超已经被吓破了胆,加上他的部队已经混乱,根本不敢留下,连续溃逃数百公里,逃到中国境内。

在撤退的时候,清军由于没有计划,没有补给,沿途强行掠夺朝鲜居民的财物,形同强盗,引起朝鲜人严重不满。

于是,本来朝鲜群众支持清军对付日本人,现在则迅速转为中立。

由此,清军彻底失去朝鲜。



自然,叶志超指挥失利,一味溃逃,是失败的失败。

但这确实符合李鸿章和淮军利益的,只是不符合满清国家利益。

因为如果叶志超的淮军留在朝鲜北部持久战,本身也存在很大风险。在别国打持久战,后勤薄弱,援军不到,面临敌人大举追击,弄不好就是损失惨重。

而淮军是李鸿章说话强硬的本钱,必须保住。

所以,叶志超可能就是执行李鸿章的命令,事后李鸿章也大力保护叶志超。

在撤退期间,李鸿章发电报:“务商饬各统将,赶紧整顿队伍,酌量分期过江,择地扼扎,勿得张皇奔命,一拥而西,致地方惊扰为要”。

可见,李鸿章是让叶志超撤退的。




叶志超逃跑没有太多的真相,他的责任无可推卸。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可以稍微肯定一下的话,那就是他战前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相比其他清军来说,叶志超坚持的时间还算长一些,打死的日军也更多一些,最后做出撤军决定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意见。不过毕竟他是前敌统帅,所以最大的责任必须是他承担。

左一为叶志超。

叶志超在中国近代史上也算有名了,当然他出名的原因是长腿善跑,平壤之战失利以后狂奔五百里,跑回了国内,遭到了世人的讽刺。当然,叶志超当时的局面确实并不是很好。平壤之战他虽然号称有1.3万人,实际上属于他的部队只有从牙山败退的3500人,其他1万人则分属于卫汝贵、左宝贵、马玉昆、丰升阿统领。

由于清末清军有着兵为将有的传统,所以叶志超虽然此时是平壤城中的最高统帅,不过真要下做什么决定,必须先召开军事会议,5个人商量好达成统一意见才能实行,这无疑对于接下来的战事很不利。

应该说作为淮军老将,叶志超虽然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没有什么信心,还是很努力的做了一些准备。在他认为日军主攻防线的船桥里,叶志超精心的准备了防御工事。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虽然日军拥有兵力优势,火力方面日军的58门75毫米火炮也远远强于清军的16门75毫米火炮,但是清军在船桥里还是击退了日军的攻击,并取得了击毙日军100多人的战果。船桥里之战是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清军坚持时间最长,击毙敌人最多的一次陆战,叶志超的准备起了一定的作用。

战后拍摄的船桥里,可见战斗之激烈。

但是糟糕的是叶志超判断错了日军的主攻方向,实际上日军主力是迂回攻击牡丹台。大约8000日军对仅有2900人的清军阵地发起了猛攻。在日军绝对优势兵力的攻击下,左宝贵虽然奋力死战,但是其统帅的部队在日军炮火下损失惨重,左宝贵最后也战死疆场,日军夺取了牡丹台。

牡丹台及玄武门。

牡丹台失守以后,平壤守军的后路被切断,日军夺取了制高点还能随时炮击城内,加上第一天的战斗损耗了太多的弹药,因此叶志超以

北门咽喉既失,弹药不齐,转运不通,军心惊惧

为由,提出撤军。除了已经战死的左宝贵,卫汝贵、马玉昆、丰升阿都同意了这一决定。清军的困难确实存在,不过此时的日军其实也缺乏补给,弹药粮草都有所不足,如果清军坚持一下的话,日军未必能取得胜利。叶志超做出这个撤军决定,其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被俘的清军。

而更加愚不可及的是,叶志超还把撤军决定通告了日军。也许他是想援引国际惯例,把平壤变成不设防城市,从而和平退军。不过日本人可不会客气,按照他的提醒,日军发起了追击作战,清军伤亡惨重,损失甚至超过了白天的战斗。

所以叶志超在此战中没有正确判断日军的作战意图,第一个提出撤军,又把撤军意图告知日军,最终导致了惨败。作为前线最高指挥官,叶志超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平壤   光绪   汉城   朝鲜   大捷   甲午   作战   统帅   日本   兵力   日军   朝廷   牡丹   部队   真相   敌人   宝贵   财经   叶志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