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死后,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洪武四年(1371),诚意伯刘伯温向朱元璋请辞,要告老还乡。按照刘伯温的年纪,在岗位上再发光发热十年八年还是没问题的,但刘伯温深知自己的老板朱元璋的性格,对于自己这个非“淮西系”的外人来说,始终是一个外人,更何况朱元璋日渐猜忌自己,与其将来君臣撕破脸,倒不如自己知趣点,早早退休。

朱元璋很痛快地答应了刘伯温。准许他回到自己的老家青田养老。可这养老的日子没过几天,刘伯温就被一纸弹劾又弄回了南京,又惊又怕之下,染上风寒,并且在胡淮庸的设计下,病情加重,最终死在了故乡青田。

刘伯温死后,明朝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胡淮庸案爆发,牵连到一万余人,之后太子朱标暴毙,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皇长孙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再后来,发生了明初权力的抢夺战“靖难之役”,燕王朱棣登上了皇位。而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分别就涉及到这几件大事当中,结局各异,令人唏嘘。

大儿子刘琏,刘伯温的长子名为刘琏,为刘伯温与正妻所生,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明史》中对刘琏的评价则是“有文行”。意思就是说刘琏文章写得好,且品行端正。刘琏出生时,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而自己的父亲刘伯温,刚加入朱元璋的红巾军中,刘琏自小聪明伶俐,读书用功。

洪武十年(1377),29岁的刘琏被明太祖任命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次年,出任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如果没有后来的祸端,按照刘伯温为儿子打下的基础,再加上刘琏的努力,平步青云只是早晚的事情。包括当时的朱元璋对刘琏都赞许有加,“常欲大用之”,不但让他年纪轻轻就成为布政使,并且,打算继续培养刘琏,成为朝廷的重臣。

然而,就这么一个前途光明的年轻人,在32岁的年纪,却横遭不测。洪武十二年(1379),权日益滔天的胡淮庸党,正四处结党营私,试图将朝中大臣都拉到自己的旗下,为日后“大计”做准备,而刘琏,也是他们拉拢的对象之一,在软硬兼施不成的情况下,刘琏不幸被残忍杀害,胡党对外宣称刘琏的死的原因是不慎坠井而亡。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刘琏是被胡淮庸一党之人胁迫,方才跳井,以死明志。

刘琏在当时风评很好,朝中同僚对他的评价很高。翰林学士王景评价刘琏:“以廉能见褒于制诰。可谓耀于前而关于后矣”。在刘琏死后,朱元璋于洪武十二年九月有御祭涟文,遣使祭灵,可见对刘琏的重视。《明史》:琏,字孟藻,有文行。洪武十年授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参政。太祖常欲大用之,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

二儿子刘璟,相对于大哥刘琏,刘景算得上一个个性刚强之人。刘景是刘伯温与继室陈氏所生。刘璟自小好学,喜欢谈论时势,并且对兵法颇为喜爱。对于用兵打仗,颇有自己的看法和心得。洪武十四年(1381),32岁的刘璟曾随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征讨叛乱,期间多次出谋划策,帮助唐胜宗打赢了叛军,回朝后,唐胜宗多次向朱元璋赞许刘璟,朱元璋赞叹刘璟道;“璟,真伯温之子也。”

刘璟自小就以个性刚直出名,快人快语,毫不做作,且不畏权贵。某次,在和还是燕王的朱棣下棋时,朱棣问他:“我是王爷,你是不是应该让着我来下棋?”刘璟正色回答道:“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刚直的性格,可见一斑。

建文年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刘璟作为建文帝方,参与李景隆的军队,曾向李景隆献计十六策,可惜李景隆骄傲自大,不拿刘璟的计策当回事,导致大败。兵败后,刘璟也被气出了大病,回家修养一段时日后,于建文二年,拖着带病的身体进京,向朝廷献上《闻见录》一书,书中数万言,全都是对于当下的战争如何打做指导,可惜建文帝仍未采纳,悲凉而又气愤之下,刘璟弃官,回到了老家青田隐居。

朱棣登上皇位后,深知刘璟的才能,十分爱惜这个人才,多次下诏让他入京,可惜刘璟拒不从,并将前来的使者,骂出家门。之后朱棣恼羞成怒,下旨将刘璟捉拿进京,逼他就范。在捉拿刘璟的当天恰逢端午重阳,家人以及乡亲们知道此去必定凶多吉少,纷纷洒泪与刘璟话别。

进京后,面对已经成为皇上的朱棣,刘璟毫无惧色,口不尊“万岁“,且仍以“殿下“来称呼朱棣,对于朱棣的好言相劝,并对朱棣说:“人臣事主,死而不贰“。坚决不接受朱棣授予的官职。同时正色对朱棣说:“燕王殿下,无论你如何掩饰,如何找借口,在你百世之后,依然逃不过一个篡位的名声!”

朱棣听后,大为愤怒,下令将刘璟投入牢狱。被打入天牢的刘璟,深知朱棣不会放过自己,同时也为了自己的信念和名节,于当晚,自缢于牢狱中,享年52岁。《明史》成祖即位,召璟,称疾不至。逮入京,犹称殿下。且云:"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下狱,自经死。

刘伯温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在帮助朱元璋取得天下后,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原则,及时的告老还乡,无奈还是被朱元璋召回南京,因为在朱元璋的心中,如刘伯温这般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还是放在身边的好。刘伯温不明之死后,两个儿子也受到不同的牵连,含恨而死,不得不说,实在是天妒英才。刘伯温精通兵法、通晓万物、预报天气,料事如神。实际上,虽然这些都是刘伯温的优点,也是他永载史册的证明,但刘伯温贡献最大的是,不仅出谋划策替朱元璋扫平无数强敌外,还指明统一天下的道路。为此,朱元璋对刘伯温可谓是多么的感激和信任呀。如此,刘伯温应该让他的后代延续他的辉煌才对,为何心寒到不准子孙学王佐之术呢?他的儿子后来又如何呢?其实,要讲清楚这个,还得从他辅助朱元璋统治之后,朱元璋的善变开始说起。

刘伯温给朱元璋指明统一天下的道路

要知道,朱元璋费了这么大的劲,打败了这么多的对手,他势必要建立一个自己的政权。问题来了,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呢?

都知道,朱元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打骨子里恨透了这些地主,更是将反对地主,消灭剥削作为自己一生的夙愿。但让朱元璋一个农民推翻地主阶级,建立一个新政权那是多么的无知和可笑了。正是这个政权的问题,成为朱元璋心中永远的痛。

就在这个时候,刘伯温来了。

刘伯温:“陛下,您要记住,您真正要痛恨的人,不是这些地主阶级,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谁?”

刘伯温:“这个腐朽、无能的大元王朝!”

朱元璋:“原来如此!”

不要小看刘伯温这种偷换概念的说辞,他的这番话,说得朱元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从这一刻起,朱元璋开始建立一套新的“国策”。推翻大元王朝,建立一个属于汉人的天下!

在刘伯温的这条计谋下,地主阶级们不仅找到了一个归宿,而且开始全心全意跟朱元璋,为朱元璋找到了一条统一天下的道路。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是非常感激和信任。

但这份真挚对待、互相信任的感情,能不能经受的历史考验,推翻那条“狡兔死,走狗烹”的至理呢?

刘伯温噩梦的开始

大明建国后,刘伯温成为了朱元璋后方重臣,他除了要推算历法、修筑城墙、安定后方外,更主要的工作,就是增加兵源、节约粮食,以支援前线的战斗。为此。刘伯温亲自创建了一条“屯兵法”制度。

刘伯温创建的军屯制到底是什么样的政策呢?

简单来说,就是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军队的来源问题;第二,军队的粮草问题;第三,军队的归属问题。

后来,刘伯温不仅解决了明朝军队的粮食问题、边防粮食的问题,还进一步加强皇权,对大明王朝的千秋万代做贡献。

可惜的是,自从修订完《大明律》这部律法后,从此,双方彻底背道而驰。

虽然《大明律》是刘伯温和朱元璋一起制定的,政治思路都是“法制严办”,但这并不意味着刘伯温和朱元璋的思想是殊途同归的,实际上,他们的思想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虽然朱元璋很看重刘伯温非凡的才华,但是他猜疑不断的性格,导致他一直没有相信刘伯温。

除此之外,刘伯温干的这项工作,也确实不招人待见,慢慢地就在朱元璋那里失了宠。

后来,因为李彬“卖官鬻爵”案件,刘伯温卷入到一场权力斗争中。李彬乃一介中书省小吏,为何敢公开卖官鬻爵?按照杨宪说法,李彬背后就是李善长!

刘伯温不想得罪李善长,一口咬定,卖官鬻爵是李彬一个人所为,与其他人毫无关系。

刘伯温明显就有见风使舵之嫌,并不会让朱元璋感到高兴。不过,朱元璋转念一想,朝廷中的权力斗争戏码在历朝历代那都是会重演的,闹吧,到时候他以渔翁得利之势收拾残局,把皇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秉持着这种想法,朱元璋就批准了刘伯温对案犯的定罪,殊不知,朱元这一圣旨,却成为朱元璋与刘伯温之间分裂的转折点。

在这封圣旨中,朱元璋下达的命令是秋后问斩,而不是刘伯温自作主张的立刻执行。

伴随着持续的高温,南京城的庄稼全部枯死,老百姓天天上供求神祈雨,没有下雨的迹象。

看着这场旷日持久的天灾,瞅着皇帝批复的奏折,刘伯温突然产生了一个改变他终身命运的想法:既然宰杀牲畜不足以感动老天爷,那杀几个贪官污吏是不是就可以了呢?

如今虽有皇帝批复的圣旨,但这些人早晚也是一个死,我为何不现在杀掉他们冲一冲喜,或许还能感动上天,突降一场甘露呢。

刘伯温决定擅自处决李彬等人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李善长的耳朵里,李善长马上找到了刘伯温,说:“今欲祈雨,可斩杀乎”。

在官场混了多年的刘伯温自然听出这句的意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就你这个小样,还想斩杀求雨,等着挨天谴吧。”

刘伯温斩钉截铁地说道:“杀李彬,天必雨!”

大错就此铸成,聪明一世的刘伯温最后就栽在了这句话上。

在斩杀李彬后,天公却不作美。等朱元璋攻陷元大都,凯旋后,李善长立刻找了一帮人以刘伯温“泄露天机”为由弹劾刘伯温。

俗话说得好“三人成虎”,朱元璋也慢慢觉得,老天爷之所以不降甘露,应该是刘伯温泄露了天机。更何况,在类似事情上刘伯温已经出了一次糗,上了朱元璋的黑名单了。

从那时起,朱元璋就慢慢开始对刘伯温失望了,而刘伯温的君宠之恩,也受到了影响,仕途之路也开始一路下滑了。

刘伯温之所以仕途受阻,是因为他私自斩杀了李彬,被朱元璋轰出了朝廷,最后凄惨收场,了此一生。事实上,刘伯温被朱元璋轰出朝廷的原因,要比想象中深得多。

虽然刘伯温私自斩杀李彬,既伸张了正义,也大快了民心,但是刘伯温根本不知道,他摊上大事了。朱元璋记住他的烙印“功高震主,独断专行,此人绝不能留!”

从这一刻起,刘伯温未来悲惨的结局已经注定。

洪武二年,刘伯温在马皇后的帮助下,以二夫人陈氏病逝为由请求回家丁忧。当然,刘伯温这次辞官并不是真想隐退,而是因为赌气,想狠狠地拿捏朱元璋一把。

果然,回家不到两个月,又被朱元璋召回京了。朱元璋语气极其恭敬,表示自己心中有愧,刘伯温被感动了,反正也割舍不下仕途,于是,刘伯温就收拾了行李返回了京城。

殊不知,朱元璋的城府之深,要远远地超出这个书呆子的想象。

返京官复原职后,朱元璋对刘伯温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钦赐侍妾。

由于刘伯温的夫人陈氏刚刚去世,朱元璋便亲自赏赐了一个姓章的侍女照顾刘伯温的,朱元璋此举真可谓一箭双雕,既当了一回好人,也在刘伯温身边安插了一个卧底。

后来,刘伯温因为一件小事被朱元璋抓住了把柄。于是,每天罚他将《大明律》抄写一遍以示警诫,仅此而已。

对于这个如玩笑般的惩罚,刚开始的时候,刘伯温还能每天认真地抄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伯温也就不再抄写作业了。殊不知,朱元璋等的就是这一刻。

突然有一天,朱元璋要检查刘伯温的抄写作业。刘伯温当时就吓傻了,他已经很久没有抄写作业了,拿不出来的话可是抗旨不遵的大罪。岂料,朱元璋一一翻开,他发现竟然一天不差,可见刘伯温每天都在完成作业。这一下子,就连刘伯温自己都震惊了。

原来章氏夫人虽有重任在身,但是由于日久生情,再加上刘伯温以礼相待,就真的喜欢上刘伯温了。章氏夫人知朱元璋心机之深,处处要置刘伯温于死地,所以当刘伯温放松警惕,这位章氏夫人就模仿刘伯温的笔记,偷偷把作业补上了,以防万一。

就在刘伯温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回来见章氏,却发现朱元璋派出的人已经捷足先登了,章氏已经悬梁自尽了……

第二件事:诰封夫人。

在章氏夫人过世后,为了缓解一下刘伯温悲伤的心情,朱元璋一口气下达了五道封赏令,他把刘伯温家人全都封一个遍,紧接着,又封赏刘伯温。刘伯温是坚辞不受:

“陛下乃天授,臣何敢贪天之功?圣恩深厚,荣显先人足矣。”

在刘伯温这番合情合理的推辞下,朱元璋只好作罢。当然了,聪明的刘伯温深知帝王之道,岂会轻易上当,最终巧妙地化解了这次危机。

可惜的是,刘伯温刚刚躲过这次“封官加爵”的危机,一个更凶险的圈套就扑面而来,而在这件事情中,刘伯温一着不慎犯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错误,留下了一个满盘皆输的祸根。

第三件事情:君臣论相。

自“李彬案件”后,朱元璋就对两个人失去了信心,一个人是刘伯温;另外一个人就是李善长。

李善长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仕途之路算完了,为了防止刘伯温报复自己,马上提出了辞职。

谈话中,朱元璋突然说了李善长的一通不是,然后严肃地问刘伯温怎么看这个人的?

刘伯温马上回答道:“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

朱元璋说出了一句要命的话:“我想废除李善长,让你当宰相。”

刘伯温用来委婉地回答朱元璋这个致命的问题: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潜台词是:丞相乃国家之栋梁,不能轻易地换掉,如果要换的话,也要先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再说。

刘伯温的这番话到底是出于自保,还是为国为民的一片真心呢?可能两者都有吧。

可惜的是,刘伯温机关算尽也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早就挖好了一个陷阱,并且准备把自己推进去。

你不是要跟我讨论合适的人选吗?正合我意!

朱元璋不紧不慢地问道:“杨宪这个人如何?”

朱元璋明知道杨宪是刘伯温的人,所以先拿此人做试探。

刘伯温答道:“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

“汪广洋如何?”朱元璋继续问道。

刘伯温回答道:“此褊浅殆甚于宪。”这个人比杨宪还浅薄,更不能胜任。

朱元璋继续问道:“你觉得胡惟庸这个人如何?”

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朱元璋提到的第三个人,才是自己心中最合适的宰相人选。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却被刘伯温贬了一个一无是处。

刘伯温回答道:“譬之驾,惧其偾辕也。”意思是说,这小子就是一头尥蹶子的牛犊,您要用他犁地,会把车都掀翻的。

殊不知,刘伯温错了,因为之前的那些问题,都是一些试探罢了,朱元璋真正致命的问题,现在才刚刚开始:“吾之相,诚无逾先生。”意思是谁都不行,就先生你行呗。这句话,成为让刘伯温人头落地的撒手锏。

其实,宰相的人选,朱元璋心里早就打定了主意,之所以来问刘伯温,无非就是试探他一下,看看他有没有野心。

结果,通过这次对话,刘伯温昏着不断,在朱元璋的心中留下了“野心不死、嚣张至极”的形象,完了,彻底完了,无力回天了。

有道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刘伯温与朱元璋这段君臣论相,像极了《三国演义》中的一段著名情节:青梅煮酒论英雄。

然而刘伯温的这番肺腑之言也惹恼了一个人。当胡惟庸当上宰相知道君臣论相后,怀恨在心,用尽了办法陷害、折磨刘伯温。

自古伴君如伴虎,鉴于刘伯温这么精彩的“表现”,如果您是皇帝,您会容许身边有这么一号人吗?而且刘伯温不仅兵法了得,权谋的功底也是相当结实。只要朱元璋一想到宋太祖赵匡胤,就会如芒刺背,因为他不知道刘伯温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可见,留着这么一个人在身边,不杀他,算不错了。可怜刘伯温终其一生也没有明白。

洪武三年,朱元璋干掉杨宪,给刘伯温敲响了一记警钟,刘伯温也调离了御史台。

朱元璋继续对刘伯温清算和羞辱

洪武三年三月,元顺帝在草原上郁郁而终,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也被元朝内部驱逐,至此,元朝这个曾经显赫的王朝终于名存实亡。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南京后,大明王朝所有人欢呼雀跃,文武百官竞相庆贺。那些曾经是元朝的官吏,如今已经成为明朝官员的大臣们,自然也要上疏祝贺一番。

朱元璋却怒道:“如今你们的旧主子死了,应该难过才是,却在这里兴高采烈地祝贺,觉得合适吗?”

朱元璋这么一说,就是说给刘伯温听的,在元朝期间,刘伯温虽没有什么像样的官职,但在明朝,他却是元朝旧臣中官位最高的。

要知道,古代臣子最看重的气节,只有一个字:忠。然而刘伯温却把这个“忠”给丢了,还倒打一耙把该“效忠”的人给干掉了。

刘伯温为了摆脱贰臣身份的“华夷之辨”,虽然这番话说得既合情又合理,但朱元璋却说,就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不忠之臣,元朝的统治才会土崩瓦解,最终覆灭。

可见,刘伯温想通过这种“华夷之辨”的言论来博取朱元璋的欢心,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被朱元璋泼了一盆凉水。

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刘伯温已经不会受到朱元璋继续重用了,甚至进入了朱元璋的黑名单,成了他的高度怀疑对象。

自从“华夷之辨”惨败后,刘伯温就知道自己与朱元璋的君臣关系已经不可逆转地呈现疏远之势了。而朱元璋对他的清算还远远没有结束,刘伯温倒霉的故事依旧在继续上演。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又开始封赏建国功臣了。他一口气册封了五个公爵、二十八个侯爵,以及数量可观的伯爵、子爵、男爵。但在明朝所有的开国元勋中,战功显赫的刘伯温却没有被封爵,也没有任何的奖励。

刘伯温满怀期待的两次封赏,却连一个安慰奖也没有,他心中的失落和不甘之情,不说自明。朝廷中的一些正义之士看不下去了,联名上书要求朱元璋册封刘伯温应有的官职。后来,为了平息民愤,朱元璋随便封给刘伯温为伯爵,赐名“诚意伯”。

刘伯温获得了梦寐以求的爵位,但是对比同一时期册封的汪广洋,刘伯温就欲哭无泪了。汪广洋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工资也有600石,可刘伯温的只有区区的240石,朱元璋再三下令,刘伯温的爵位不能世袭。

所谓的“诚意伯”根本就不是荣誉勋章,而是致仕之旨。就是一个徒有虚名的头衔。

刘伯温用一腔报国之心,帮助朱元璋开创了一个太平盛世,却换来了一个仕途无望、薪水微薄的结局,这怎么能不让刘伯温寒心呢?

就这样,刘伯温决定第二次退休,走上了一条永远不再入仕的道路。

洪武四年,六十一岁的刘伯温提出了辞职请求,虽然朱元璋做了挽留,甚至还要册封他为宰相,但是刘伯温根本不为所动,最终还是辞官回家,退出了这个是非之地。

其实,刘伯温执意要第二次告老还乡,主要是害怕朱元璋卸磨杀驴,给全家招来灭门之祸。

回家后,刘伯温天天闭门谢客,日日饮酒作诗。那些曾经用兵如神、指挥千军万马的辉煌岁月,就被刘伯温抛之脑后了。

一代贤臣,为了避祸,夹着尾巴做人,但是,没有想到,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种天天饮酒下棋、吟诗绘画的安稳日子仅仅持续了两年,他就不得不拖着自己年老多病的身躯孤身一人上京谢罪了。

那么,刘伯温到底是何罪之有呢?原来,这一切的缘由,还得从设立“谈洋司”说起。

刘伯温用尽血和泪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告诫自己子孙不准学王佐之术

谈洋是刘伯温家乡青田县南边处的另一一个小村庄。虽然人口不多,经济也不发达,但是这里的地理位置却是极其特殊的。

谈洋位于处州、温州、福州三省交界处,就是一个三不管地区,因此这里很容易让盗贼们占山为王,他们凭借各种天险与官府对抗。

早在元朝末年的时候,这里的土匪就和方国珍狼狈为奸、为害一方,搅得当地老百姓不得安宁。虽然现在方国珍没戏了,但这里的土匪依旧没有放下屠刀、改邪归正的意思。

在家避祸的刘伯温觉得这样子很不好,因此他就上了一封奏折,希望朝廷对此加强管理。

洪武五年,朱元璋准奏了刘伯温的奏折,朝廷也派兵镇守了这里。就这样,这块三不管区域重新被朝廷控制了起来,而刘伯温也算是做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然而,就是这么一件事情,却让那个心怀叵测的胡惟庸彻底抓住了机会。为了对付刘伯温,胡惟庸状告道:

因为刘伯温看中了谈洋这块风水宝地,认为这里“距山海、有王气”想占为己有,但又怕抢占了土地后,这里百姓闹事,因此欺骗朝廷,在此设立巡检司以压住百姓。

不过,在处理这件案件时,朱元璋只是扣掉了刘伯温的俸禄,但诚意伯这个爵位还是保留了下来。若朱元璋真相信了,这占据“王气”可是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大罪,哪会是仅仅剥夺俸禄这么简单!

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无非就是借机再次羞辱、打击一下刘伯温,说到底还是朱元璋对刘伯温不放心,时时刻刻想杀了他而已。

所以,刘伯温的对策,重回京城,就是不不在原地等死,上京“引咎自责”去。因为他知道辩解没用,反而会更加激怒朱元璋。

向朱元璋解释清楚后,刘伯温干脆不回老家了,留在了京城。一来,可以免得朱元璋对自己再生疑心;二来,这样做也可以威慑胡惟庸,以前是天高皇帝远,现在他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看谁能拿我怎么办!

但是,刘伯温根本不知道,这一次,他又错了,而且错得相当可以。

这位昔日大明的第一国师,在京城没有任何家人和朋友,更没有任何知己,他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写几首诗作几篇文章,来排遣自己寂寞和孤独的情怀而已。可以想象,刘伯温最后孤身一人在京城的岁月,应该是在极度凄凉和孤独中度过的。

但是就算如此,朱元璋也没有打算放过他,他利用一切机会不断羞辱、攻击他。

但问题是,刘伯温官职也没了,权力也全都交公了,还能惩罚他什么呢?

最后,朱元璋下令扣除了刘伯温所有的退休金。连退休金都扣了,不管是朱元璋,还是刘伯温,大家都算是彻底踏实了。

就这样,在无尽的惨淡和凄凉后,刘伯温的生命终于走到了最后时刻。

洪武八年,在这种巨大的心理阴影和无限悲伤下,本就年事已高的刘伯温,日益衰弱下去,终于要不行了。

这一次,在派遣胡惟庸探视刘伯温后,朱元璋终于相信了这个老臣,也终于放过了他,并派遣了使者送他回家。

洪武八年,即将油尽灯枯的刘伯温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东西,朱元璋同意他回家的一纸诏书:《御赐归老青田诏书》。

在这封诏书中,朱元璋终于相信了刘伯温是一个难得的“忠臣”,他的忠心天地可表、日月可鉴。至此,朱元璋对刘伯温的考验终于结束,也终于对刘伯温放心了。

可惜的是,此时此刻的刘伯温已经行将就木,即将驾鹤西去了。

在明朝专使的护送下,刘伯温终于回到了老家,回到了这片自己最热爱的故土。回家仅仅数天,刘伯温就进入了弥留之际,他也清楚地知道是时候该交代身后事了。

借助回光返照的时机,刘伯温把家里所有人都聚集在了一起,他向家里人交代了两件事情。刘伯温留下的第一个遗嘱是:

他死之后,胡惟庸肯定要发难,到时候大家一定要韬光养晦、隐忍不发,更不要去京城申诉,等“惟庸败后,上必思我,有所问,以是密奏之。”

可以想象,刘伯温是清楚知道,胡惟庸这个跳梁小丑就跟秋后的蚂蚱,没有几天好日子了,等这个小子倒台后,朱元璋必定会想起自己,到了那个时候,便是哭诉自己委屈的最好时刻,也是恢复名声的最佳时机。

刘伯温留下的第二个遗嘱:

将自己所有的天文、历法、学术、军事等方面的著作和手稿,全都交给长子刘涟,并封存于石室之内,等自己发丧入土后,再全部上交给朱元璋。

除此之外,刘伯温再三叮嘱自己的后代,不管是谁,都不许学习这些东西,因为学得越多,越能够料事如神,越会遭到君主的猜疑,最后跟自己一样,落个这么一个凄惨的下场。

这个遗嘱,就是刘伯温用尽自己的血和泪,才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一是不希望自己的子孙重蹈覆辙,走他的老路,这条路有的太坎坷,太憋屈了。

二是他清楚,即使子孙能学到帝王之术精髓,也同样玩不过帝王的权势,最后同样落个“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凄惨下场。

至此,交代完了所有的身后事,这位一生波折,效忠二主,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却落得一个兔死狗烹下场的刘伯温,终于含恨闭上了双眼,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走完了自己无限坎坷和无限光明的一生。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先后惨死

刘伯温生前一共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刘琏与刘璟。当时朱元璋对于刘伯温,回去颐养天年这件事还是保留有猜忌的,除了暗中派人监视他之外,还将他的一个儿子留在朝中,作为人质一般的存在,他就是刘琏。

刘伯温死后,长子刘琏留在京城,得到了一定的升迁,这可能也是朱元璋的补偿方式吧,可惜的是,胡惟庸并不打算放过他,后来刘琏被胡惟庸党人胁迫,坠井而死。

长子刘琏死后,只剩下刘璟这根独苗了。这两个兄弟中,明显是刘璟比较争气,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聪慧好学,少年时因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到了青年时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性格也跟自己的父亲相近。

刘琏去世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的贡献奖赏,都呈现在刘璟身上了,从奖赏到态度都很友好,不仅经常召见,还亲近如对待家人。

刘璟爱好谈论兵事,所谓的虎父无犬子吧。洪武十四年,浙东的山贼作乱,朱元璋考虑到刘璟是浙东人,对情况比较熟悉,给平叛大将军做参谋。果然,刘璟给大将军出了很多妙计,很快就打败了叛军。

平叛成功后,朱元璋竖起大拇指对刘璟说:“真不愧为军师刘伯温的爱子啊,厉害,厉害!”

在晚年的时候,朱元璋曾想赐予刘璟爵位,但刘璟认为应该把爵位赐给大哥刘琏,刘琏虽已去世,但刘琏还有孩子,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刘璟的深明大义之处。

刘璟受到朱元璋宠信,很多王孙贵族子弟都想跟他交朋友。他们得知刘璟的围棋下得很不错,就都请他到府下棋。有一次,刘璟跟朱元璋的四皇子朱棣下棋较量,三招两招就把朱棣杀得片甲不留。朱棣很是没面子,脸色一阴,两眼狠狠地盯着刘璟,嘴里却苦笑着说:“你就不能让我一子两子的吗?”心高气傲的刘璟断然拒绝道:“能让的我让,不能让的我当仁不让!”

朱棣气得当场就把棋盘掀了。就是这一句话,日后给刘璟招来了杀身之祸。

再说朱元璋,征战大半辈子打下了江山,又辛苦多年平定了各地的叛乱,总算能歇口气了,可是他也发觉自己老了,力不从心了,要赶紧定下继承人。朱元璋有26个儿子,最能干的就是刘璟得罪的四皇子朱棣。

当时,朱棣被封为燕王,守卫大明江山的北大门。朱棣自认为是最受父皇器重的,又担当着守卫北平这样的重任,继承皇位迟早的事。正当朱棣打着如意算盘的时候,朱元璋临终立下诏书,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

后来,朱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暗地里招兵买马,准备谋夺江山。朱棣的野心瞒不过聪明绝顶的刘璟,密奏建文帝,要他小心朱棣。可是年轻单纯的建文帝听了,不但没引起警惕,反而勃然大怒,斥责刘璟。

果然不出刘璟所料,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取代建文帝,自己当上了皇帝。

朱棣是记仇的人,刘璟的那句“能让的我让,不能让的我当仁不让”,他可是牢牢记着呢。又听说刘璟曾劝谏建文帝提防自己,更气,恨不得马上把刘璟抓回来杀掉。

可他刚刚篡夺了侄儿的皇位,群臣百姓正议论纷纷呢,不能做得太过分,得收买人心呐。于是,朱棣假惺惺下了一道圣旨,说什么新朝刚刚建立,需要人才,仰慕刘璟先生的才华,请刘璟进京做官,辅佐自己。

可是,当钦差带卫兵风尘仆仆地赶到刘璟家中时,刘璟躺在床上呻吟着,说是病重了。

其实,他早看透了朱棣的险恶用心,就想装病蒙混过去。这下,朱棣不干了!他撕下面具,下旨捉拿刘璟。还命令钦差不管他真病还是装病,都要抓回来。钦差得令,马不停蹄地又往刘璟的家乡南田赶去。

当刘璟一见到朱棣之后,刘璟却不称他为皇上,像以前一样将它称为殿下,言下之意就是不承认他的皇位,这让朱棣非常的愤怒。朱棣从侄子手里夺下了皇位的,最怕的就是别人质疑他的皇位的不正当,刘璟的一句殿下不免让朱棣怒火中天。

于是,朱棣将刘璟投入了狱中,最终刘璟在狱中也莫名死去。

古人云: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刘伯温一心为国为民,忠心耿耿,誓死效忠的这个朱元璋,但却一直对他不信任,处心积虑地要他的命。哀莫大于心死,所以刘伯温应该是心灰意冷,最后慷慨赴死、从容离世。而且用尽他自己的血和泪,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告诫后代“不准学帝王之术”,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这个规律可谓是亘古不变的铁律。所以说,刘伯温的一生:他只能猜得到开始,却根本猜不到结局。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而著称于世,民间素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当然在朝堂上,刘伯温并没有如此玄乎其乎的能力,诚然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刘伯温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也并不是决定性的,李善长、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等元勋,他们的功劳无疑要比刘伯温来得大。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来探讨刘伯温对于明朝的功劳到底大不大,而是来讨论下这位明朝开国元勋他所遗留下来的子嗣最终的结局如何。

刘伯温一生育有二子,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皆为继室陈氏所生。

长子刘琏

刘琏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1348年) ,此时他的父亲刘伯温刚刚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准备参与到元末乱世的潮流之中。《明史》赞其“有文行”,即文章出众,有德行,因此在刘琏成年后,朱元璋见他十分聪明,是“欲大用之”。洪武十年(1377年),29岁的刘琏被任命为从六品考功监丞,掌给授诰敕之事,同时兼试监察御史一职。



不久,刘琏即升任为从三品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掌江西一省粮储、屯田、军务、驿传、水利等事务,成为了明朝地方上权势最大的封疆大吏之一。只是也就在这一年,正当朱元璋要继续重用他,将他培养成与他父亲那样的朝中重臣时,刘琏却因不愿成为胡惟庸一党,而被胡惟庸的党羽逼死。

《明史》载:“(刘琏)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他死后,朱元璋是惋惜不已,但也无可奈何,遂只得是遣使祭灵,以示恩宠。



总得说刘琏这一生虽短暂,但却并不平凡。正如时任国史院编修吴从善所言:“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在刘伯温良好的家风下,刘琏被教育的很好,可谓德才兼备,在家他是贤子,在外他是良臣,虽是开国功臣之后,但却从来不恃宠而骄,更不会以权谋私,此后更是宁死也不愿意投靠奸臣,而是忠于朝廷。

次子刘璟

刘璟生于元惠宗至正十年(1350年),史书称其“弱冠通诸经”,他小时候就熟读四书五经,文韬武略是样样精通,较之其哥哥刘琏是不相上下。洪武十年,刘琏死后,刘璟本该是继承刘伯温的伯爵之位的,但他却没有去继承,反而是将这个爵位让给了自己哥哥的儿子刘廌,因此被朱元璋看重,为了表彰刘璟的兄弟情深,遂授他閤门使之职,赐“除奸敌佞”铁简,“百官不法,持此纠正”,是为天子近臣。



洪武十四年(1381年),温处叶丁香、吴达三叛乱,刘璟跟随延安侯唐胜宗率兵征讨,在这次战斗中,他表现十分突出,战争中他运筹帷幄协助唐胜宗平定了此次叛乱,凯旋后,朱元璋赞其:“璟,真伯温之子也”,并对其是越发的信任。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谷王就封,刘璟授谷王府左长史,同时朱元璋还赋予他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权。

惠帝朱允炆即位后,因其削藩操之过急,致使朱棣起兵造反,不久南京告急,此时忠心耿耿的刘璟遂急忙返京,向朱允炆献平派十六策,可朱允炆并未采纳这些计策,但却命他与李景隆一起平定朱棣之乱。但是在与朱棣的对战中,刚愎自用的李景隆始终听不进去李璟的谏言,最终致使建文军大败。



建文二年(1400年),刘璟带病赴京,再次向朱允炆进《闻见录》,陈述平定朱棣叛乱的计策,可朱允炆还是不愿意听从,此时心灰意冷下的刘璟最终决定弃官归隐,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再也不管惠宗朝的死活。

1402年,朱允炆败亡,下落不明,朱棣于南京登基,是为永乐帝。此时朱棣爱惜刘璟的才能,于是准备诏刘璟再次入朝为官,可在接受到诏令后,刘璟却一直为答应前往。而后,恼羞成怒的朱棣遂下旨将他强行押来南京,逼他就范。但就算是到了南京,刘璟也是软硬不吃,无论朱棣怎么说,他就是不开口效忠,反而是用言语百般激怒朱棣。



刘璟先是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为由坚决不接受朱棣给予的官职,再是他也从不称朱棣为“圣上”,而是依然称他为“殿下”,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朱棣的皇位。此外,在一次召见时,刘璟更是直言不讳的与朱棣说道:“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因此当时的朱棣是震怒不已,不过此时朱棣还是没想要杀他,只是将他关进牢中。但是刘璟知道,他只要不降,朱棣总有一天是会杀了他的,甚至是会被满门抄斩,于是他索性就在狱中用发辫自缢,享年52岁。



总得说刘伯温二子刘琏、刘璟,他们皆是大明忠臣,他们誓死效忠于大明皇帝,至死不渝。




刘伯温是历史上有名的“半仙”。在历史传说中,刘伯温不但通古识今,而且能够预知未来。甚至到了近代,都还有刘伯温曾经预测的事情,被验证的传说。

(刘伯温)

历史上像刘伯温这样的军师很多,每一次当朝代更迭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军师。他们帮助各自的主公进行战略规划和战术安排,让他们的主公在战场上如鱼得水,消灭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最终获得成功,一统天下。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的军师姜太公,齐桓公的军师管仲,刘邦的军师张良、陈平,三国时期曹操的军师郭嘉,刘备的军师诸葛亮,李世民的军师徐茂公、李靖,赵匡胤的军师赵普,明朝明成祖的军师姚广孝等等。他们的那些计谋和传说,在后世获得了广泛的传颂。

不过这些军师中,被后世传得神乎其乎,甚至认为他们是“神仙”的,其实并不是很多,也就只有姜太公、诸葛亮等几个人。而刘伯温就是这样一个,不但能帮助朱元璋建功立业的军师,同时也被传为“神仙”的人。

准确地说,刘伯温不是在后世才被传为“神仙”的,而在当世他就已经有了“半仙”的称号。当年朱元璋对于“称王”这件事情,一直犹豫不决。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有个叫做朱升的谋士,曾经对朱元璋讲“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规划,朱元璋一直按照这个战略规划布局他的统一行动。因此,究竟什么时候称王,朱元璋一直犹豫不决。

后来,在北方红巾军刘福通、小明王韩林儿失败的时候,当时朱元璋想把韩林儿接过来,借韩林儿的名号,号令天下。但刘伯温告诉他,按照“天命”,你朱元璋才是真龙天子。所以不要把韩林儿接过来,免得请神容易送神难。接着,在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以后,刘伯温再一次敦促朱元璋及时“称王”,号令天下。当时刘伯温就是以“天命”学,说来说服朱元璋的。

(韩林儿剧照)

而且事实上,刘伯温在此前也有过在山中修行的经历,因此,后世普遍传说,刘伯温已经是一个半人半仙的人,是一个能够窥探天命,并且预测未来的人。

既然刘伯温这么厉害,他当然就知道他的子孙后代的结局是怎样的,所以他自然会提前为他的子孙后代进行谋划。那么,刘伯温做过谋划没有呢?刘伯温的两个儿子,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事实上,刘伯温两个儿子的结局都很不好。刘伯温的大儿子刘琏后来被胡惟庸祸害,坠井而死。刘伯温的小儿子刘璟,后来参与到了“靖难之役”中。由于他坚决地站在朱允文的那边。因此,他最终被朱棣抓起来,关在监狱里面。虽然朱棣一直在劝说他投降,但是他坚决不投降,最后还用辫子把自己给勒死了。

由此可见,刘伯温两个儿子的结局,确实是非常悲惨的。

那么,是不是刘伯温没有为儿子们做过规划呢?

(朱元璋)

事实上,刘伯温是提前做过规划的。

他临死前,把一本“天书”交给他的大儿子刘琏,让刘琏不要看,迅速交给朱元璋。刘伯温为什么会这样做?其实就是为儿子做规划。因为刘伯温既然是一个半仙,那么朱元璋肯定很担心刘伯温的儿子也拥有这样的本领,对自己的江山的稳定造成伤害。所以,刘伯温自然不会放过刘琏。而一旦刘琏把“天书”交给了朱元璋,而且还没有看过,那也就意味着刘伯温的这个大儿子刘琏,是一个比较平常的人,这样朱元璋就不会怀疑他了。

刘伯温也为小儿子刘璟做了规划。刘伯温其实已经知道了,朱元璋会对胡惟庸下手,所以他给刘璟说,让刘璟在胡惟庸当政的时候,不要做任何事情,等到胡惟庸倒台以后,再把治国的良策告诉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一定会重用他。刘伯温的这个安排其实是不错的,既避免刘璟参与到胡惟庸事件中,又让他儿子能获得朱元璋重用。

不过应该说,刘伯温虽然为他的儿子们进行了规划,但是他并没有能够帮助他的儿子们逃过灾难。他避免了他的大儿子刘琏被朱元璋怀疑,但是没有避免他参与到胡惟庸事件中。他虽然让他的小儿子刘璟获得了朱元璋的重用,但是没有想到朱元璋的儿子们会发生内讧,互相打成一团。而刘璟不幸参与进去,最终死于非命。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刘伯温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确实能够看清楚很多事情,但是他并不是一个能够预知后世五百年的人。

他是一个聪明人,一个杰出的人,但是并不是神仙。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等)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结局都不好,长子刘琏与胡惟庸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次子刘璟在永乐年间因忤逆成祖,被逮下狱,在狱中自缢。

刘基(字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把他比作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可见刘基本事之大。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刘基的个人事迹就不再累述了,现在重点说说刘基的家庭情况。

刘基一生娶妻三人,原配富氏是他的表妹,继室陈氏是他青梅竹马的邻居。刘基原本只娶富氏,但因富氏不能生育,刘母又抱孙心切,这才继娶了陈氏。陈氏先后为刘基生下了长子刘琏与次子刘璟。刘基很重情,对富氏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再娶而疏离,而陈氏也很贤惠,虽然是继室,但她对富氏非常尊敬。刘基还有一个继室章氏,是朱元璋所赐,章氏为刘基生有二女。

刘基之死

刘基追随朱元璋的时间不早不晚,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已经控制江左、浙右各地的朱元璋求贤若渴,礼聘刘基至应天(今南京),刘基得遇明主,如鱼得水,至此以后悉心辅佐,一到应天便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深得朱元璋认可,由此得到重用,备受宠信。

在朱元璋的很多战略决策中,刘基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平定吴王张士诚和大汉皇帝陈友谅等东南割据势力,北伐中原推翻元王朝统治,刘基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就是这样一位被朱元璋称之为“吾之子房”的大明开国元勋,却在洪武八年(1375年)就去世了,而且死的还很蹊跷。

明朝建立后,刘基的地位极为尴尬,同样都是在朱元璋身边出谋划策,出生入死,凭什么别人要么是封公封侯,刘基却只得了一个诚意伯?而且,资历才望都在刘基之下的汪广洋、杨宪、胡惟庸都拜相了,刘基却至始至终都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刘基是一个聪明人,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朱元璋不是一般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是明初功臣结局血淋淋的写照。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明朝建立后的第四年,即洪武四年(1371年),刘基便托病还归家乡,至此以后便不再出仕,刘基早早便退出了明初的权力中枢,没有过多的参与到明初的权力角着当中,这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方法,但或许并不能保全他自己。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已经六十四岁的刘基在青田老家感染了风寒,明太祖朱元璋对此极为关切,刘基虽然赋闲在家多年,但毕竟是对大明建立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肱骨之臣,还是得派人过去慰问一下才是。于是正月末,朱元璋派胡惟庸带了御医亲往青田探望,刘基对此诚惶诚恐,京城来的御医把脉问诊,开了药方,刘基不疑有他,依药单开药服用,结果是服下药之后,觉得肚子里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刘基此次赴京,既为公也为私。原本他的风寒之疾谈不上多大的病,但朱元璋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心,胡惟庸当时已经身居右丞相的高位,朱元璋派他带着御医到青田探视病中的刘基,一来是关切刘基的病情,二来也是希望通过带来的御医能让他的病尽快好转起来。

当时,正是胡惟庸得宠的时候,而胡与刘基素来有嫌隙,刘基一直不看好胡,二人早在明朝开国之初便暗中角力,朱元璋当年选丞相时,曾提到胡惟庸,刘基直言不讳的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指胡惟庸)会将马车弄翻。”朱元璋欲推刘基做丞相,但他婉言拒绝说:“我太疾恶如仇了,又不耐烦处理繁杂事务,如果勉强承担这一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委托。天下何患无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并认定杨宪、汪广洋、胡惟庸都不是丞相的理想人选,此后果然如刘基所料,这几个人后来都因事获罪。

刘基意有所指,认为是随同胡惟庸而来的御医匡害了自己,用药不当才导致自己病情加重,当然区区一个御医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谋害大臣,最大可能就是受了胡惟庸的指使。不明就里的朱元璋听了后,基于对胡惟庸的信任,没有过多的怀疑,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病势沉重的刘基连行走都很困难,不得已,只得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特派人护送返乡。回到青田老家后,刘基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几天后,身体仍未见好转,自知时日无多的刘基召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熬到农历四月十六日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

长子刘琏之死

影视剧中刘琏的形象

刘基死后,身居左丞相的胡惟庸权势熏天,胡党仍没有想过放过刘基的儿子,首先遭到打击的便是长子刘琏。

刘琏,诚意伯文成公刘基刘伯温之长子。刘琏文采出众,为人谦逊,洪武年(1377年)授予考功监丞,历试监察御史。洪武十一年(1378)四月,钦出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绩阶至中奉大夫,太祖皇帝朱元璋“常欲大用之”,当时胡惟庸一党到处打击政见不同者,刘琏是刘基长子,同样受到胡惟庸党所胁,最后堕井而死,年仅三十二岁。

同年九月胡惟庸案事发,朱元璋暴怒,处死胡党首犯胡惟庸、汪广洋等人。对于枉死的刘琏,朱元璋深感痛惜,御祭涟文,遣使祭灵,可见朱元璋对刘琏的提携与器重。

刘琏死的很可惜,他是被胡惟庸一党给逼死的,在激烈的明初党争中,即便如刘琏这样的清白官僚,也难以置身事外。不仅朱元璋对他被害死极为惋惜,连明初的众多官场同僚都封封以中肯的语气评价了刘琏短暂的一生。如明初翰林国史院编修吴从善,就以“家为贤子,国有良臣,保有名爵,正而毙焉,生荣死哀,尚何道哉!”二十四字高度评价了刘琏一生功绩和道德文章。

次子刘璟之死

刘璟,诚意伯文成公刘基刘伯温次子、刘琏之弟。史载刘璟自小好学,通诸经,喜谈兵,究韬略,论说英侃。参与平定温处叶丁香、吴达三叛乱,得到朱元璋的肯定,赞他“真伯温之子也!”年年奉诏入朝觐见。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刘璟被任命为閤门使,赐“除奸敌佞”铁简,凭此铁简,可以在百官不法时,“持此纠正”。不久,刘璟转任谷王府左长史,钦授其提调肃、辽、燕、赵、庆、宁六王府事之权。

影视剧中六璟和父亲刘基的形象

建文帝即位,行削藩之策,分封在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靖难起兵,心系国家安危的刘璟随谷王朱穗回到京师,向建文帝献十六策,不纳,命参与曹国公李景隆北伐,结果只会夸夸其谈的李景隆根本不纳刘璟之计,一意孤行,南军遭到大败。建文二年(1400年),刘璟抱病赴京,进《闻见录》数万言陈述兵事,未听,心灰意冷的刘璟遂弃官而去,归隐青田老家。

建文四年(1402年),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南京失守,三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结束。

同年,朱棣登基称帝,爱惜刘璟才情,便诏刘璟入京,但他称病拒不赴京。为此朱棣是又气又恼,下旨捉拿刘璟,逼他到京,准备软硬兼施,好叫他诚心归顺。

刘璟一向对朱棣所谓的靖难起兵视为造反,藩王造反有违太祖定下的《皇明祖训》,是大逆不道之举。朱棣强行征召他入京,是要他臣服于自己,以刘璟刚烈的性格,是不会轻易俯首称臣的,刘璟自知此次赴京凶多吉少,已经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进京见到朱棣后,刘璟以“人臣事主,死而不贰”而坚不受官职,新主登基,刘璟却不称“万岁”而仍呼“殿下”,还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这一句话彻底激怒了朱棣,当即命人将其关押进牢狱。当晚,刘璟便在狱中用发辫自缢,实现了自己忠臣不事二主的夙愿,刘璟死时年五十二岁。

刘基和他的两个儿子结局都不好,刘基本人死的比较蹊跷,有说是朱元璋害死的,也有说是政敌胡惟庸害死的。而刘琏和刘璟都是有才气的人,他们对大明忠心耿耿,最后却都死于非命,这是明初激烈的权力斗争的悲剧。




刘伯温聪明一生,却死得蹊跷。他的2个儿子也都死于非命,而且一个比一个让人惋惜。在这件事上,老朱家有不对的地方。



01 军师刘伯温


刘伯温,是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的“诸葛亮”。


民间盛传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但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确实是个无法替代的军师


初见朱元璋,50来岁的刘伯温就提出了两线作战、“先陈后张”的战略,帮着朱元璋解决了陈友谅的难题。


随后,刘伯温全力协助朱元璋建国,帮他避开祸患:


  • 发现荧惑星有异动,赶紧让朱元璋下罪己诏,安百姓,避兵灾;
  • 天气大旱,出现天灾,提议处理积攒的冤案,果然天降大雨;
  • 朱元璋做噩梦要开杀戒,冒死阻止……


不久之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刘伯温依然是肱骨军师。



朱元璋选想选择家乡淮西壕州当都城,刘伯温又跳出来反对:坚决不可。


《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扩廓咕木儿虽可取,然未可轻,愿圣明留意。


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制定了《大统历》、草创了《大明律》、奏立军卫法,又重开科举制。


只可惜,随着朱元璋对皇权的习惯,他开始对刘伯温要求苛刻。比如,只要老天不下雨,他就找刘伯温想办法。


照办之后,如果老天下雨慢一点,朱元璋就开始怀疑刘伯温不尽心。


到后来,朱元璋已经不太相信刘伯温了,不顾刘伯温的劝阻非要立胡惟庸为宰相。


而后来的胡惟庸,几乎要成为刘家的灭顶之灾。



02刘伯温之死


公元1375年,60多岁的刘伯温得了风寒,怎么也不见好。朱元璋让胡惟庸带着御医去看病,结果刘伯温吃完御医开的药,肚子又闹起了毛病,像被石头挤着一样,非常难受。


刘伯温知道,这其中一定有猫腻,于是就拖着病体要见朱元璋。刘伯温明里暗里,把所有的怀疑和揣测都和朱元璋说了,可朱元璋却什么都没说,只让他好好养病。


刘伯温很清楚,这是朱元璋希望他闭嘴了。


回家后,刘伯温拒绝吃药,从京师搬到了老家。


没过几天,刘伯温奄奄一息地对儿子交代后事:我死后,你们把这本《天文书》交给朱元璋,以后刘家子孙不准再学帝王之术。


《明史》: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



农历四月十六,65岁的刘伯温死在了家中。


其实,从刘伯温的遗言来看,他应该是不希望后世子孙再涉足朝政了。


以才智、天文著称的刘家,把看家本领《天文书》交给皇帝,也就代表着他们把底牌上交,好让刘家从皇权中脱离出来,自此过闲散日子。


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刘伯温的想法和遗言,非常具有智慧和远见。


只是,他忘记了他是刘伯温,朱元璋曾经最信任的军师,就因为这一点,他的儿子们就绝对无法逃离皇权。



03刘伯温的两个儿子


刘伯温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琏和次子刘璟。他们都是继室陈氏所生。


刘伯温去世时,刘琏28岁,刘璟26岁。两人很有才情,都还没有正式进入明朝官场。如果他们能够如刘伯温所说,离开官场,大概也能成为时代的优秀文人。


可他们的结局,一个比一个令人惋惜。



1377年,刘琏考取功名,被任命为考功监丞、监察御史。第二年,朱元璋又让他当了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刘琏为人耿直,又是真正有才之人,朱元璋本想让他先在地方历练一段时间,而后再到中央来担当大任。但刘琏还没来得及好好施展抱负,就遇上了胡惟庸党人的胁迫。


宰相的胡惟庸,在官场上拉拢官员,排除异己,结成党派。且不说刘琏是个洁身自好的人,就算他要站队,也绝对不可能和害死自己父亲的胡惟庸一派。


刘琏反抗的结果,是死亡。1379年,他被胡惟庸党人逼破,跳井而死,年仅32岁。


《明史》:洪武十年授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参政。太祖常欲大用之,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


这一年,才刚刚是刘琏当官的第三年。



相比之下,次子刘璟的遭遇就更惨一些了。


刘璟自幼好学,熟读兵法,在行军打仗的谋略上很有见地。


1381年,唐胜宗征讨温处叶丁香、吴达三,朱元璋让刘璟参与谋略。唐胜宗大胜归朝时,对刘璟的才能大加赞赏。


朱元璋非常高兴,这时候的他太需要开国功臣之外的军师良将了。于是,刘璟每年都会被朱元璋召见。


直到1390年,刘璟把世袭的爵位让给了哥哥刘琏的儿子刘廌,朱元璋才给了刘璟閤门使的职位,并赏赐他“除奸敌佞”的铁简。


很明显,朱元璋不仅想重用刘,还希望刘璟能够帮他铲除朝中毒瘤。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朱元璋大搞特搞了一场蓝玉案,将朝廷的开国武将杀了大半,为孙子朱允炆继位扫清障碍。在这个过程中,刚直的刘璟非但没有得到牵连,反而职位还更进一步了。


这一番操作下来,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是实打实地想要让刘璟成为朱允炆的肱骨大臣。


然而,朱允炆自己却没有好好珍惜这元大将。


朱允炆继位的第二年,朱棣打着靖难的名号起兵。刘璟赶紧献上他的十六计策,结果朱允炆没有仔细看,就直接拒绝采纳,只让刘璟参与李景隆的军事北伐。


李景隆在行军打仗方面根本不行,没有几场拿得出手的战役。只因为他曾经帮着朱允炆削藩,将周王朱橚全家押送回京,又是朱允炆的心腹,朱允炆一直对他另眼相看。


这一次,让刘璟参与李景隆与朱棣的对战,也是希望刘璟当副手,辅助李景隆。可这李景隆,自己没能力还心比天高,根本不听刘璟的计谋,导致了战争大败。


《明史》:景隆败,璟夜渡卢沟河,冰裂马陷,冒雪行三十里。子貊自大同赴难,遇之良乡,与俱归。上《闻见录》,不省,遂归里。


刘璟对李景隆失望,拖着病躯将自己所写的《闻见录》献给朱允炆,希望他能够改变战略。


可朱允炆,再一次拒绝了他。



这一次,刘璟失望透顶,弃官回乡。


可笑的是,后来的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进城,亲自摧毁了朱允炆的统治。


朱棣登基后,立马召刘璟入朝。


他和朱允炆不同,朱棣是个真正惜才之人,他清楚刘璟的才能,更想要重用他。可刘璟也有自己的气节,坚决不事二主。


在刘璟看来,朱棣就是个篡位反贼。因此,不管朱棣怎么软硬兼施,刘璟都不为所动,甚至还直言: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取自《明史》)


朱棣气极了,把刘璟扔到了监狱,想让他再冷静冷静。没想到,刘璟被关押的当晚,就在监狱中用自己的发辫自缢了。


终究,老朱家谁也没用上刘璟的才能。



04 为何刘伯温的儿子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都是有才之人,但都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是因为老朱家的皇帝太昏庸么?


在一堆皇帝中,明朝的前三个皇帝还算可以,朱元璋和朱棣更是公认的有能帝王。


是时代不对么?


也未必,抛开刘家不提,当时也有许多草莽出身的人,得到了重用。


如果一定要寻几个理由,我认为刘琏和刘璟的死,是那个时代的偶然,却是他们性格中的必然。



其一,他们的运气实在不太好。


刘琏是在1379被胡惟庸党派逼死的,可1380年,朱元璋就开始清算胡惟庸党派了。并且,在清算的第一年,胡惟庸就被诛了九族。


前前后后只差一年。


朱元璋对刘琏是信任的,也希望他能够在日后发挥大用。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出于保护才在那个敏感的时间点将刘琏调到江西。


但是,谁也没想到,人在江西的刘琏,还是在胡惟庸倒台的前一年,被迫害了。


刘璟,是朱元璋留给下一任皇帝的能臣。


但他的运气也不太好,遇上了个拎不清的朱允炆,更摊上了个花言巧语、两面三刀、不干正事的李景隆。


如果,刘璟能被朱允炆重用,或者从一开始就遇上的是朱棣,结局应该会大不一样吧。



其二,两人都是有节气和傲气的人,容不得半点沙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琏和刘璟,都算得上是自己逼死了自己。


刘琏有自己的坚持,不愿意和胡惟庸党派为伍,甚至连虚与委蛇一下都根本不愿意。他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如果不符合他心中追求的气节,唯有以死明志。


而刘璟,则更是如此。


朱允炆接二连三地拒绝和忽视,让刘璟对朝局感到失望,只能无奈归隐。


可是,即便是归隐的刘璟,他也不愿意向朱棣低头,哪怕他心里清楚,朱棣更有能力,朱棣能够重用他。


从接到朱棣的诏书开始,刘璟就已经做好了身死的打算。



这兄弟二人都是决绝的人,但凡他们多给自己留点转圜的余地,或许都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可如果那样,刘琏就不再是刘琏,刘璟也不再是刘璟。


知子莫若父,刘伯温就是清楚两个儿子的性情,才会在临死前拼命嘱托。


只是更多时候,长辈们再多的嘱咐,都无法改变命运的齿轮。


可能人这一辈子,该踩的坑,该走的路,总是要去走的,只是希望走了以后,能够平和说一声:问心无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青田   大明   明朝   结局   儿子   御医   京城   明史   爵位   皇位   殿下   军师   南京   长子   朝廷   两个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