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经常出场的朴刀和哨棒究竟是什么东西?

《水浒传》中的每一件兵器都是有寓意的,比如反复写到的“枪棒”。《史记·天官书》中说:“紫宫左三星曰天枪,右五星曰天棓”。天枪星化作《水浒传》中的“枪”,天棓即铁棒,祝家庄有铁棒栾廷玉。枪棒,点化自天枪、天棓,是紫薇宫的禁卫,也就是《水浒传》中的禁军。梁山好汉喜欢舞枪弄棒,他们都是禁军,是皇帝的禁卫军。

第二回书中,施耐庵专门写了十八般武艺(兵器),其中有枪有棒,哨棒就是其中一种棒。但奇怪的是,最常见的兵器“刀”却不在其中,包括烂大街的朴刀。这是怎么回事,朴刀究竟是什么东西?枪棒象征禁军,那么,哨棒又是什么棒呢?

刀即“道”,朴刀寓意替天行道

第一回书在回前诗之后,写的是“话说宋仁宗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这句话中就隐藏了“道”,也就是书中的“刀”。三月初三,是玄武大帝诞辰,历史上,永乐皇帝朱棣就自称玄武大帝转世,在武当山建真武道场。其中的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就化作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梁山好汉“替天行道”,行的就是这个“道”。所谓“替天行道”,其实是“奉天靖难”,也就是明朝第一次藩镇之乱。奉天靖难,是燕王朱棣打着已经“升天”的洪武皇帝的旗号,篡夺侄子建文帝的皇位。书中写到的“玉帝”,象征的是朱元璋。璋,半圭也,圭就是一种白玉礼器。而“圭”又谐音“龟”、“鬼”,龟,就是玄武的形象象征,指代燕王。

燕王起兵,与建文帝争夺皇位,参战者都是皇帝的禁军。所以,梁山好汉舞枪弄棒,他们都是禁军。正文故事中,引出第一条梁山好汉的王进,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十八般武艺也是王进所传授。十八、八十,都是隐写的“重八”。

第一回书写的是北宋仁宗嘉祐三年,为什么说隐藏的是燕王之“道”呢?

这回书的回前诗,是唐朝王维的《早朝大明宫和贾至舍人之作》,宋仁宗则是“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紫宸殿,就是唐朝大明宫天子召见群臣的宫殿。也就是说,宋仁宗穿越到了唐朝。这是不可能的,《水浒传》不是穿越小说,也不是神魔演义,而是实写的大明历史,“大明宫”被借喻为大明皇宫,紫宸殿其实是“朱”宸殿,也是“紫宫”,这里就有天枪与天棓。

这段描写,其实说的是明朝。所以,宋仁宗早朝时,有一首赞诗写道: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朱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轝;凤羽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凤,指凤阳,“瑞气龙楼”之朱元璋,朱元璋字国瑞,属龙。御柳,指的是南京明皇城,柳,是朱雀七宿中的柳宿。朱履、丹墀、珍珠、凤扇、白玉、等等意象,都是说的朱明,其中还带出了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

这段描写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是“天香”。读过《西游记》,尤其是读过《红楼梦》的读者,对这个词应当是非常熟悉。“天香”,是《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记载的朱元璋出世时的一段“仙缘”。这个故事,我已经讲过多次,此处不再重复,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查阅《明实录》的记载。

《水浒传》的正文故事,以王维的诗为回前诗,这首诗也被借喻为大明意象,其中第一句“绛帻鸡人报晓筹”,就是说的朱明。绛帻,即红头巾,朱元璋起家于元末红巾军。鸡人,即姬人,朱元璋说,他们家是颛顼帝的后代,本出姬姓。

这句诗与“隐隐净鞭三下响”合起来,指的就是“五更三点”。五更鸡鸣,天下大明,朱元璋有《金鸡报晓》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赶散残星与明月”。无需多做解读,金鸡就是朱元璋自己。

所以,《水浒传》是借北宋事写明朝历史,替天行道之“道”,就被写成了“刀”。《水浒传》中最大的“道”,也就是“盗”,便是燕王朱棣。朱棣统领“枪棒”,故而,“刀”就不在十八般兵器之列,而是统领,高于十八般兵器。

刀,即道、盗,那么,朴刀又是把什么刀呢?

李逵回家,为何不走朴树弯

讲清楚了“刀”,朴刀是什么东西,那就好说了。“刀”暗指朱棣,那么,朴刀就一定与燕王有关。这里,先不说朴刀,而是讲一段李逵回家的故事。

李逵回家探母,被宋江收了板斧,李铁牛就挎口腰刀,提条朴刀上路。腰刀,即“妖道”,谋朝篡位者就是洪太尉误走的妖魔。

从梁山出发,李逵先到了沂县,遇到了旱地忽律朱贵。朱贵把李逵叫到朱富店中吃酒,直吃到四更。李逵吃罢酒饭,“趁五更晓星残月,霞光明朗,便投村里去”。又是五更,又点破《金鸡报晓》之残月,还点到了“明”。李逵回家这段故事有深刻寓意,此处不讲更多题外的话,直奔主题讲“朴刀”。

临行之前,朱贵吩咐道:“休从小路去,只从大朴树转弯,投东大路,一直往百 丈村去,便是董店东;快取了母亲来,和你早回山寨去。”李逵偏不听,不走大路却走小路,途中便遇到了李鬼。

李鬼其实也是李圭、李龟,也是朱元璋、朱棣父子的象征形象。李逵杀李鬼,是《水浒传》主题的写照,寓意大明朱家火并。故此,在遇李鬼之前,李逵月下追兔。追兔,有逐鹿的寓意,兔,是大明的意象。李逵走小路遇李鬼,后来又杀李鬼,寓意燕王最后一次南进,舍弃一贯正面攻击的策略,绕过山东等地,直扑南京,最终决胜。

那么,朱贵为何特别要提到大路上的“朴树弯”呢?朴树、朴刀之“朴”,是一个字。扑,是没有晾干的鼠肉,《战国策·秦策三》中说:“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

如此,朴刀、朴树,就是鼠刀、鼠树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燕王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是农历庚子年,属鼠。鼠刀,即鼠盗(道),鼠树,即鼠叔,是偷盗建文帝皇位的鼠叔。

朴刀是这么个东西,那么,哨棒又是什么棒呢?

武松惯用哨棒,做了行者就用雪花镔铁戒刀

哨棒,原本是武松行走江湖的兵器,一直用到二进十字坡,孙二娘把他打扮成行者后,才改用雪花镔铁戒刀。这里,先不说哨棒,且说一说雪花镔铁戒刀。

以天枪、天棓理解,镔铁,即宾天。雪花,指的是建文帝。雪花宾天,寓意朱允炆死于靖难之役。这是《水浒传》所揭露的靖难之役最大的机密,书中有很多故事与情节,暗藏了这段被燕王隐藏的高度绝密历史。戒刀,当然也是“戒盗”,施耐庵痛恨朱元璋“封建诸子”,大明藩王为非作歹,为盗窃国,因而,《水浒传》的主题是“封建必亡”。

嘉祐三年三月初三早朝之后,宋仁宗以范仲淹之说,派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到龙虎山诏请嗣汉张天师进京祈禳瘟疫。此时,范仲淹早已故去六年,又怎么可能穿越呢?其实,施耐庵以“范仲淹”隐藏了“朱说”。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朱姓人家,朱家名字就叫朱说。

《水浒传》中的“太尉”在古代都是武职,朱说、洪信、太尉,就是“朱洪武”。朱洪武上龙虎山去请张天师,途中遇到了一条雪花大蛇,这条大蛇暗喻的就是朱允炆。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十一月己卯,也就是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这年是丁巳年,属蛇,朱允炆出生在大雪节

洪太尉名叫洪信,信,有蛇信之喻。洪太尉遇见雪花大蛇时,这条蛇“两只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大蛇吐信,必定有“哨响”。

在遇到雪花大蛇之前,洪太尉先被一只白额锦毛虎吓成斗败的“公鸡”。这只虎,就是燕王。锦毛虎燕顺,与矮脚虎王英,是“燕王英武”,这四个字出自《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再加上郑天寿,那就是“燕王英武真天授”。

这只虎出现时,“山凹里起一阵风,风过处,向那松树背后,奔雷也似吼一声”。虎啸,也即“哨”。毒蛇猛虎出现,大明便有大动刀兵之警——“哨,不容也”。建文帝不容燕王,要削藩,燕王不容朱允炆,要夺位。哨,有预警之意。

哨,又是一种小笛。所以,洪太尉遇见张天师时,这个牧童正倒骑在黄牛背上横吹铁笛。铁笛,也是天笛,是“天哨”。张天师虚靖先生固然是九岁嗣教,是个孩子但绝不是牧童。牧童倒骑黄牛背,是个象形字,会意出来是“八”,暗喻做过牧童的朱重八,黄牛是“皇牛”,这个张天师暗喻了朱元璋。

铁笛,又是“天敌”。朱元璋“封建诸子”,又制造“孙立”,为大明树立了一对“天敌”。故此,哨棒,就是这样的寓意。武行者用雪花镔铁戒刀,祭刀者是蜈蚣岭的一对道家师徒。

蜈蚣岭,暗指明孝陵,飞天蜈蚣王道人就是已经“飞天”的朱元璋。朱元璋做过吴国公、吴王,就是飞天蜈蚣王道人。先被雪花镔铁戒刀杀掉的是飞天蜈蚣王道人的道童,暗喻建文帝。

哨棒是大明天笛,天笛预警,雪花镔铁戒刀响应,落到武松手中之前,每夜“啸响”。哨棒打不死猛虎,雪花镔铁却自戕并斩飞天蜈蚣王道人,寓意大明自相残杀,燕王夺位成功。施耐庵认为,无论是建文削藩,还是燕王夺位,都违背了《皇明祖训》,靖难之役就是一场大明朱家大火并。

这就是《水浒传》中的两件兵器:朴刀和哨棒的深刻寓意。

若以文本理解,朴刀,就是一把可以随身的防护兵器,可以加装刀柄。卢俊义要捉梁山好汉,就以李固的杆棒,“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因而,有解读说,朴刀类似于柴刀,不算兵器,可以随处带。所以,梁山好汉出门都提条朴刀。

朴刀不算兵器可以随身带,但“腰刀”呢?宋江、宋清打算逃往柴进庄上躲避官司,兄弟二人“各挎了一口腰刀,都拿了一条朴刀,径出离了宋家村”。朴刀、腰刀同时随身,难道腰刀也是柴刀之类的刀?因此,朴刀就是朴刀,也是一件兵器,不能解读为“柴刀”之类。

哨棒,却是《水浒传》的发明,直接理解为棍棒就行。一定要解读“哨”,那就是这条棍棒打起来有呼啸之声。武松天生神力,因而,其手中的棍棒虎啸龙吟。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宋朝对于国内民众武器,也是有限制的。

《宋刑统》“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至于“弓、箭、刀、剑、楯、短矛者,此上五事,私家听有”。

翻译一下就是:民间私人是可以合法持有「弓箭、刀、剑、盾、短矛」等民用武器。

除此以外,其他的兵器都要禁止。

在宋朝皇帝看来,民间用于自卫、防盗和打猎,上面这5种兵器就足够了,不需要使用其他军用武器。

宋朝对于长矛、盔甲、弩等军用兵器,控制的非常严格。在皇帝看来,民众持有这些武器就是为了造反。

那么,大家发现一个问题,在这五种兵器中,并没有长柄兵器。

而稍微懂一些格斗的人都知道,用短矛对付长矛,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宋代还有很多荒山野岭,遇到强盗或者野兽的话,靠着短兵器对付他们非常危险。

于是,老百姓就想方设法搞擦边球,这就是朴刀了。

朴刀本是一种短柄的柴刀,下面装一个长长的木杆,就变成了长达一两米的长刀。

朴刀最初是一种农具,是山民用于开山种地,清理杂草杂物的。

宋代也曾将朴刀视为长柄武器禁止,但地方官认为禁止以后会严重影响民间正常农业耕种。

皇帝就网开一面,允许朴刀作为农具存在。

而老百姓就打擦边球,平时走远路就携带朴刀,这样不犯法又可以自卫。朴刀虽不是什么神兵利器,好歹也是长柄武器,实战能力较强。

通常老百姓遇到官府时,就会将朴刀拆卸,变为短柄柴刀和一根木杆。出城以后就会将朴刀装好,变成一把长刀:《水浒传》六十一回写卢俊义到山东与梁山好汉交战前作准备工作时,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

至于哨棒就是木棒,平民用于防身的武器,一般有1米以上长度。

《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拿了哨棒,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

携带这种木棒是不违法的,通常用于比较安全的道路,也就是没有匪盗或者大型野兽的。即便遇到小型野兽或者小毛贼,木棍也是可以打死人的,具有一定防御能力。

大家注意,武松这次回家只带了哨棒,连短刀也没有佩戴。为啥?这条路武松走了很多次,知道没有危险,才没有携带刀剑。

那么,为什么叫做哨棒?这是因为哨棒的一头是可以吹响的,一说会有虎啸的哨声,可以吓走野狼。在宋代,一些荒山野岭还是有野狼的。不过野狼大多不敢主动袭击人,还是能够被哨棒吓走的。

哨棒因为需要吹响,所以一段是中空的,这也是武松一打就断的原因。




朴刀,在武术中又称双手带,刀柄较长,一般二市尺左右,刀头也二尺多。哨棒其实就是棍,但是较短,一般四尺多长,棍多在六尺左右。




梢棒,使用白蜡木做的,弹性比较好,不易折断。粗细手握刚好。长度约和一个人的眉毛齐平。

朴刀,类似现在山村用的砍刀。装上木把,其长度,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长度进行调整。





1,朴刀。

朴刀,又名播刀,俗称双手带,出现于宋代。是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介于大刀与单刀之间。

使用时,两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样,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


就其长度而论,不是长兵器,而属于短兵器一类。朴刀全长约60-150cm,刀刃长度在45-70cm之间。从外形看,和大刀没什么两样,但是和大刀相比,刀刃(即刀身部分)占的比例比较大,这是朴刀不同于大刀的最明显之处。由于是用两手握着使用,故又有“双手带”之称。

2,哨棒。

哨棒大致相当于一般的棍棒、齐眉棍等等。李连杰版电影《少林寺》当中,少林寺众武僧使用的棍子也可以看做是哨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三星   哨棒   水浒传   李逵   朴树   梁山   镔铁   大明   戒刀   腰刀   燕王   太尉   寓意   兵器   雪花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