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大多对医学与数学没兴趣,却喜欢儒学和史学?

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国学大师比比皆是,但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却凤毛麟角,有名的就墨子,朱世杰,祖冲之,宋应星等几个人。这跟封建社会的选才制度有关。科举考试只考四书五经,大家当然都只能读四书五经了。

我国在唐朝时曾一度把数学纳入了科举范围。显庆元年(656年),国子监开办了数学专科学校――“算学馆”,招收学生三十人,设置算学博士和算学助教主持日常教学工作。这样,国子监内就有了国子、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六个学馆。官府还让李淳风编订了十部算经,即《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缀术》、《五曹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术》,统称《算经十书》,作为官方教材。让数学入科举,数学过关就可以做官,这在当时,可说是开了世界之风气。但到了晚唐,明算科考试停止了。因为数学对于专制制度毫无用处,所以统治者们干脆把数学丢到一边去了。




是因为当时的选拔机制决定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儒家思想,而且古人接受的教育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走经济仕途才算是有出息的大丈夫。而要走仕途经济,就必须读四书五经,考试都是这些书里面的内容。而对于医学和数学,不是古人对其不感兴趣,而是古人学医学和数学没有地位。很多古代的数学家,比如祖冲之等,都是平民,社会地位并不高。




“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好四书五经等经典,写好官样文章,就可以参加科举,然后出仕,光宗耀祖。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的就是科举失败,或者仕途失败,无奈的选择。

其实,现在变化也不大。




有句话叫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放在古代现代都一样。并不是具体的某种学科更好或更坏,而是这个时代流行什么大家就对什么更有兴趣。




为了做官,虽然对医学与数学没兴趣,但是社会需要太强,中国的医学和数学得到较大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1

标签:国子监   庆元   墨子   古人   海岛   官样文章   算学   兴趣   数学   医学   儒学   科举   数学家   封建社会   史学   仕途   算术   喜欢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