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太平军为何打不过3万湘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太平军与湘军的背景和特点。太平军是在19世纪中叶发起的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领导者是洪秀全。太平军在起义初期扩张迅速,聚集了大量的士兵和资源。与之相对,湘军是湖南地方军队,由湖南地方官员组建,人数相对较少。

那么,为什么太平军打不过湘军呢?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战略和指挥能力:太平军在一开始确实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面临着许多军事战略和指挥上的困难。洪秀全的指挥能力相对有限,太平军内部的统一和组织也存在问题。相比之下,湘军由经验丰富的官员组成,他们在战略和指挥方面可能更为熟练。
  2. 军事装备和资源:尽管太平军规模庞大,但他们的装备和资源相对较为匮乏。湘军由地方官员组织,可能更容易获得军事装备和物资的支持。这使得湘军在战场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太平军难以与之匹敌。
  3. 内部纷争和疲劳:太平军内部存在许多派系斗争和内部纷争,这可能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并削弱了他们的战斗力。另外,太平军长时间的战争状态也使他们面临着疲劳和士兵数量的减少。

综上所述,太平军与湘军的战斗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战略指挥能力、军事装备和资源以及内部纷争和疲劳等都可能是太平军未能打败湘军的原因。




您所说的应该是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湘军曾国荃部进抵雨花台后,太平军十五王号称20万人围攻45天未能取胜的雨花台战役。

这场战役从战役本身看是平局,太平军并没有输,但在战略上是败仗,这我们放在后面说。

战役上太平军未能取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兵力和装备的优势并不突出,许多方面其实是劣势。

太平军号称20万,但按照其“二千五作一万”的统计习惯,实际兵力只有约6万,且缺乏后续(天京城里能出动的兵力都出动了,太平军中李秀成等部要留一大半主力守苏福省,李世贤部后方远在浙东,溧阳的小基地近乎涸泽而渔,黄文金、古隆贤、刘官芳等皖南、浙东北太平军地盘不巩固,几乎是无后方作战,),而湘军抵达前线的是先锋精锐(其实一开始才一万六千人),战役期间增援部队从水路源源补充,45天战罢双方都伤亡惨重,但太平军兵力折损,湘军却越打越多(战役开始时一万六对六万,结束时差不多三万对四五万)。

太平军虽然在江浙上海缴获和购买了大量洋枪和部分炮火,但枪多炮少,且枪支型号庞杂,质量低劣参差,使用的弹药多为土造,“有硝无磺”,射程、穿透力和准确性大打折扣。反观湘军洋枪虽少但都是制式装备,洋炮充足且质量高,战役期间又从水路补充了许多火炮和弹药,高下自判。

第二,湘军反客为主,太平军失去地利。

湘军攻下庐州后利用皖江空虚和太平军水路薄弱,孤军深入,守卫雨花台要塞的太平天国将领对王洪春元(洪秀全族侄)麻痹大意,湘军只死3人就攻下当年江南大营7年攻不下的雨花台,此后自三汊、上新河至雨花台水陆联营,已成不拔之势,太平天国在上游丧失、水师不济的情况下,单靠陆军已反主为客,明智的战法应如忠王李秀成的建议,深沟高垒,坐待湘军在清朝皇室逼迫下仰攻南京坚城,待主客易势头再战,但洪秀全12道金牌逼迫诸王回援,正中湘军下怀。事实上雨花台战后湘军攻城屡屡失利,正应李秀成预测,但那时太平军元气大伤,已无法抓住战机了。

第三,太平军条块分割,指挥后勤体系紊乱。

太平军城外15王分属几个系统(李秀成、听王陈炳文、来王陆顺德、纳王郜永宽、孝王胡鼎文属忠王,侍王李世贤、首王范汝增属侍王,堵王黄文金、襄王刘官芳、奉王古隆贤原本是陈玉成或韦俊旧部,航王唐正才是水师,补王莫仕暌、相王陈潘武是天京守将),彼此间除李秀成、李世贤关系和睦外四分五裂,龃龉不断,缺乏协调和统一指挥。更要命的是各部都分头解决后勤问题,不仅饱饿不均,而且缓不应急,战役过程中几次遇到已接近得手,却突然或弹药不足或粮食不够而无法继续突击的窘境。反观湘军,因为占据了秦淮河口,依托长江-秦淮河补给线,补给源源不断,曾氏兄弟多次称许负责这段后勤线维护、战役结束后不久精力耗尽而死的幼弟曾贞干(曾国葆)是雨花台之役不败的最大功臣,是很有见地的。

当然,如前述,雨花台之役太平军只是不胜,战役本身是平手,但湘军抢占地利,如果死守秦淮河口-雨花台水陆一线,太平军会很吃力,不过太平军也依然可以让各路援兵暂回,改用持久战和湘军周旋,毕竟清廷急于攻城而曾国藩原本就不赞成弟弟冒险,一旦攻城不克,太平军主力在外犹在,战略主动权就可能再次转移。

但洪秀全随后强令李秀成渡江“进北攻南”,把十多万精锐主力白白损耗在赤地千里的淮南和江水暴涨的长江江滩,并连累丢掉了长江三沙洲,正如李秀成所言“失我一人之锐,大局遂不可救”,李秀成部的折损不但让湘军攻城心无旁骛,也让攻打苏南、浙北的李鸿章、左宗棠再无压力,太平天国的失败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20万太平军输给了“粮食”,太平天国“圣库制度”被破坏,李秀成经不起持久战、消耗战。如此,即便是200万太平军,也打不赢2万湘军。

一、圣库制度的作用,及其破坏

“物物归上主,人人不得有私”,这是太平天国“圣库制度”的核心。冯云山在创业初期,借鉴了上古时代尧舜禹的经验,推行“圣库”制度,吸引民众参加拜上帝教。

所谓的“圣库”就是国库,只是太平天国喜欢创造新名词,故而称之“圣”,寓意这是“天父皇上帝”的创造,有别于人间,具有独特性。

圣库制度下,包括天王洪秀全在内的所有太平天国人民,都要把全部的家产交到“圣库”管理,由国家统一分配。胆敢私藏财物,一律处死,以示震慑,这是太平天国的规矩。

拜上帝教创建时,参与的群众大多都是贫苦人民,为了混口饭吃,才决定参加太平军。正如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所言:“有饭吃,谁人不从”,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头等大事。

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是太平天国“最富裕”的人,尤其是韦昌辉,他是太平天国最大的赞助商。韦昌辉把家产贩卖,全部充入“圣库”,与大家分享,这是金田起义能顺利进行的关键。

圣库统一分配粮食,对穷人最有吸引力。一年时间不到,拜上帝教从3千人翻了十倍,达到三万余人,这都是圣库的功劳,也是韦昌辉的功劳。

圣库制度下,国家分配粮食,将士作战积极性非常高。征战时,全部战利品也交到“圣库”保管,不能随意占用。将士建立战功,以“爵位”作为奖励,不但可以世袭罔替,还能分出一块领地,子孙生活无忧。

太平天国初期,战斗频繁,清军围追堵截,包括洪秀全在内的首领,都能严格遵守圣库制度,以身作则。他们与士兵同甘共苦,不搞特殊,不开小灶,上下都能团结一致,故而所向无敌。

1851年1月金田起义,太平军只有一个村庄。1853年3月,太平军攻取清朝第二大城市南京,期间不过2年2月而已,圣库制度的作用功不可没。

江南繁华似锦,堪称人间天堂,太平军进入南京后,圣库制度开始被破坏。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穷奢极欲,自己就不遵守规则,他们占有大量的财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广大将士却无缘分享。

圣库制度配合“男女分营”制度,太平军将士有苦说不出,连正常的家庭生活都没有。如果大家都一样,也可以忍一忍,但洪秀全家族、冯云山家族、萧朝贵家族、杨秀清家族、韦昌辉家族、石达开家族、秦日纲家族除外,将士非常不满意。

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太平天国重新洗牌。此时,洪秀全为限制诸侯王的权力,推行“封地制” ,彼此划分防区,如同土皇帝,互不救援。

“封地制”下,大大小小将领都喊着遵守“圣库制度”,实则私藏战利品,李秀成就是最典型。李秀成占据江浙地区,经济发达,财税充足,生活很滋润。

1863年,李秀成为了救援苏州,要求离开京师,洪秀全不给。结果,李秀成说请假40天,并送10万两白银给天王,才得以回到苏州。这点,李秀成在《自述书》中提到,对天王充满抱怨。

圣库制度被破坏殆尽,太平军将领有钱、有粮食,但士兵缺衣少食,因为圣库里面空空如也,拿不出东西。纵观太平天国后期的几次大规模会战,太平军几乎都输给了“粮食”。

记得明朝大将孙传庭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什么是民心,民心就是粮食,这就是李自成可以失败无数次,而我不能失败一次。”没有粮食,还打什么仗?谁会给你支持?

二、曾国藩抓住太平军弱点,与李秀成拼消耗

圣库制度的破坏,诸侯王私藏财产公开化,底层士兵却依然生活艰难,太平天国的圣库也没啥东西,这对抗清斗争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影响。太平军失败,与缺少粮食、物资关系重大。

1860年,随着“江南大营”被摧毁,清朝南方八旗、绿营一败涂地,曾国藩的湘军得以快速崛起,承担起灭亡太平天国的重任。此时,曾国藩再次出山,将胡林翼的“围点打援”战术发挥到极致,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胡林翼重组湘军,革新战术,不跟太平军进行阵地决战,而是凭借水师优势、国力优势,打持久战、消耗战,困死太平军。围点、打援相互配合,太平军每一次失败,每一座沿江城池陷落,都跟“缺粮”有关。

太平军缺少粮食、水师力量不强的弱点,曾国藩了如指掌。但是,湘军的处境也不是很好,尤其是雨花台营垒的湘军,在李秀成持续的攻击下,差点就崩溃了。

1861年 底,胡林翼病逝,一向负责攻打援军的多隆阿与曾国藩闹翻,他不想继续为曾氏兄弟做嫁衣,干苦力活却没啥好处。之前的蒋益澧也是如此,闹脾气回家,不愿意做李续宾的嫁衣。

天京之战,雨花台营垒的湘军,以曾国荃的“吉字营”为主力,总计3万人。由于瘟疫流行,以及战斗中受伤、阵亡,湘军能投入战斗的不到2万人。李秀成前后增兵20万,打了44天,曾国荃压力很大。

李秀成率13位王爷“勤王”,从江浙战场杀向雨花台。出征之前,他对留守苏州的将士说:“只需要四十天,就能回到苏州,继续东征。”只需要40天,就能搞定湘军吗?答案是否定。

李秀成所谓的40天,原因很简单,就是太平军没有足够的粮食、衣物,虽说他们大量猎装洋枪、洋炮,但没有把握打赢持久战。40天内,如果李秀成搞不定湘军,京师注定无法解围。

雨花台之战与安庆之战不同,李秀成没有面对湘军强大的“打援”部队,因为多隆阿离开了曾国藩,远征西北去了。鲍超被杨福清拖住,在皖南转战,短时间内根本来不了,李秀成直接与曾国荃正面硬刚。

曾国荃打仗很厉害吗?一般般而已,就是搞“龟壳战术”围困城池,负责攻打援军的任务交给多隆阿、鲍超,他坐享最大成果而已。后来北上剿灭捻军,曾国荃屡次受挫,灰头土脸,比鲍超差远了。

李秀成没有粮食,不可能步步为营,重新构筑一道围堵湘军的防线,然后慢慢吃掉躲在雨花台营垒中的湘军。他只能仗着火器优势,猛攻营垒,一度杀入曾国荃的大营,将其左额大伤,只是突然降大雨,枪炮不灵,没能进一步扩大战果。

曾国荃也在苦苦挣扎,曾国藩一度想放弃,先撤出雨花台,再另想办法。曾国荃死磕,曾国藩只好让彭玉麟、杨载福率水师协助,从各地调集湘军,并筹集大量银两,以此激励将士。

李鸿章在江苏各地筹款,源源不断地“笑纳”曾国藩,转运到雨花台,给予“吉字营”支持。如此,曾国荃得以熬下去,大战44天后,冬季来临,李秀成军团已经断粮,也没御寒衣服,只能解围而去。

李秀成解围,雨花台之战并未结束,曾国藩告诫弟弟:“如果李秀成、李世贤两个逆贼再次来围攻,你赶紧撤退。”此次战斗,湘军自报损失5千余人,实际应该更多,曾国藩胆寒了。

太平军的损失并不大,也就一万多人,这对于处在进攻一方而言并不大。想要攻打一座坚固的城池,仅凭人数众多,不一定就赢得顺利。盛唐时期,哥舒翰率十万大军攻打石城,吐蕃才不到8百人,唐军付出惨痛代价,才勉强获胜。

徐达率十几万大军攻打庆阳,麾下名将云集,阵容相当豪华。元朝守将张良臣兵马不到一万人,徐达采取“围点打援”战术,一边应对名将王保保,一边围困城池,打了3个月才拿下城池,赢得并不轻松。

李世民御驾亲征,几乎所有的唐朝名将都跟随,结果在一个小小的安市受挫,围困一个多月,就是攻不进去。安市并不大,兵也不多,但高句丽兵死磕,李世民铩羽而归,回来后重新给魏征修墓碑,承认自己的过错。

李秀成的军事能力,也许可以跟哥舒翰掰手腕,却远逊于徐达、李世民,太平军没有足够的粮食,想要拿下雨花台谈何容易。要知道,湘军人数不多,但水师强大,可以源源不断提供补给,能打消耗战、持久战。

雨花台攻坚战,太平军损失并不大,但接下来的“进北攻南”作战,李秀成军团几乎全军覆没。“进北攻南”作战,名义是远征湖北,迫使湘军撤退,实则是为了筹集粮食,恢复元气。

李秀成的想法,曾国藩看在眼里,他没有调主力去截击,只是装装样子。曾国藩下令各地清军“坚壁清野”,把民众、粮食全部搬运到城里,不要出去战斗,耗死太平军,因为他们没啥粮食,没有长期攻城的资本。

李秀成挑战野外生存极限,十几万大军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此时,苏州大本营告急,李秀成率军返回,又遇上暴雨,江水猛涨,被湘军水师截击,回到南京的太平军才一万多人。

“进北攻南”作战失败,宣告雨花台之战结束,太平军付出了十几万人代价,元气大伤。湘军继续围攻南京,夺取战略据点;淮军、楚军横扫江浙,太平军两线都吃紧,灭亡进入倒计时。

雨花台之战,20万太平军不敌2万湘军,这是圣库制度被破坏的结果。李秀成若是再有一个月的粮食,以及冬季衣服充裕,吃掉躲在营垒中的“吉字营”问题不大。

再则,如果粮食充足,“进北攻南”作战也没要,十几万太平军犹在,太平天国可以多熬一阵子,说不定还能逆袭。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不光是太平军,历史上几乎任何一场农民起义其实都是这幅画面!原因就在于,农民军一直沿用着一套雷打不变的招兵方式——掳人为兵。

话说为何会出现农民起义?通常情况下的主要原因都是吃不饱饭,或者不知道接下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毕竟在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农民因为吃饱撑的而去造反。

但这也就意味着,农民起义的发生将是区域性的,并不是某一个家族的男性丁口出去造反,而是举家组团去造反,甚至整村整乡乃至全城的人去造反。而这也就意味着,一支农民起义的大军中将包含数目惊人的老幼妇孺。

比如说,某个男人参加了起义大军,可他不能把家人留在当地饿死,也不能把家人留在当地等待官军接下来的报复,那他就只能拖家带口一块参加起义。那么问题就来了,通常情况下他在家里至少会有一个媳妇和孩子,还有年迈的父亲母亲。单纯的从数字上看,他们家族参加起义将会为起义大军增添五个士兵,可实际上呢?其年迈的父母没有战斗力,幼小的孩子和手无缚鸡之力的妻子更没战斗力,那五个农民兵当中,也就只有当事人自己具备战斗力。

所以很多时候,别看农民军造反的时候气势汹汹,人流犹如泰山压顶,但如果真的比拼战斗力的话,一支农民军的真正人数往往要除以三或除以五,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壮壮声势,他们不具备任何战斗力。

可他们面对的封建政府军是什么级别?不敢说对面的军队有多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对手可不会拖家带口,即便不是清一色的青壮年,至少也会是清一色的男人。尤其作为政府军,他们往往还是制式化装备,冷兵器时代他们装备着铠甲弓箭和各种刀枪,而到了热兵器时代他们则装备着枪械火炮。

而农民军的手上是什么?至少很早之前的一个成语解释了这个问题——揭竿而起,也就是农民军的手中没有标准的武器,他们只能用木头杆子做成临时的兵器。那他们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政府军,哪里还有生路可言?除非对面的政府军也跟着造反。

至少在太平天国的末期,太平军就遭遇了同样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自打太平军离开广西开始就已经出现。由于金田起义初期,太平军也不过两万人马,并且也同样是拖家带口。离开广西沿途北上之后,为了壮大人数和数量,他们就不断地掳掠人口来扩充军队。

例如进入湖南之后,太平军收纳了数千名矿工,尽管这些人是清一色的男性,并且精通土工作业和爆破,战斗力十足。但是由于他们也拖家带口,在几千矿工加入太平军的同时,更有数万家属一同加入。而当太平军抵达南京城下时,太平军的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0万之众,可这50万人当中,真正具备战斗力的恐怕连十万都到不了。

且不说当一支军队还有自己的家属加入时,这支军队的成分、凝聚力和纪律也将存在巨大的隐患。人员太杂且非战斗力人员太多,这会降低农民军整体的战斗力,害怕亲人在战场上受伤,一旦农民军与政府军交手,很多青壮年会带着家人提前跑路,毕竟人家参加起义只是为了求活路,而不是为了去卖命,尤其还要出卖全家的命。

如果知道上述这些事实,那20万太平军打不过3万湘军这也就不难理解了,曾国藩沿用的政策是兵归将有、层层效忠。即他的军队必须是清一色的男性,最好也是清一色的青壮,招兵时必须由他手下的将领亲自挑选,避免老油子或非战斗力混入军队。更重要的是,湘军在初次作战之前,新兵通常要经过长时间的整训,这训练的不仅仅是战斗力,也包含一个军人的纪律和凝聚力。

曾国藩在1853年创立湘军,半年后才开始尝试性的首次作战,整个半年的时间里,他手下的官兵一直都在接受严格的军训。1858年三河镇之败,6000湘军阵亡,曾国藩可谓是伤筋动骨,直到两年之后,湘军才再一次大规模出动围攻安庆。但这也就意味着,三河镇惨败之后,曾国藩并没有选择盲目的扩招和盲目的作战,而是经过了两年的悉心准备来重建湘军。

可同一时间的太平军在干嘛?他们所到之处将能看到的人全部强行编入军队,并且立刻投入作战,大部分官兵没有战斗力不说,即便是少数的男性青壮年,他们不知道怎么使刀更不懂如何开枪,这样的军队碰上标准化的湘军,结局岂能不会一边倒?




因为这是湘军自己说的。

苏定方说自己五百骑兵逆击突厥两万骑。

明朝的边将经常说虏众十万。自己只有几千。

程潜给阎锡山电报,日军两师团渡河,我军半渡而击,敌军伤亡过重。

这涉及到一个战场数据来源,奏报,自己历史学家书写问题。我们就从这个方面一层层剥开来看。让你理解一个普遍的历史现象。



首先来谈战场数据来源

原则上战场数据来源于对地方的侦查。湘军前沿哨兵对敌情报告给队长,队长报告给营官,营官报告给上一级。每一级都会层层加码。这样的好处是啥:

胜利了,我以少击众。

形势不利,也可以加快援兵的到来。

形势危急,撤退非战之力。

战败,非战之败。

大致一级数据就这个形成了。曾国藩,曾国荃,李续宾面前的塘报大体如此。“敌众几股”,“发匪几支”,“发逆云集”。



(你看着乌洋洋的这么多人,会写多少敌军?)

再来谈谈奏报数据的形成

三河镇李续宾拿到塘报怎么写?发逆十余万四面攻围,职接战数十阵,敌伤亡无数。

雨花台曾国荃拿到塘报怎么写?李逆三四十万,四面环攻,连日续有抵达。职血战十日夜,杀贼无数。

曾国藩拿到他们的军报,或战后写奏报只能高于这个数。

事实上,李续宾无非是突进陷入左右包围,兵败而死。真要是十多万,还用包围。曾国荃真面对四十万军队攻击,还能活下来。

而且为了打击对方士气,行军也会放出信息,号称五十万,一百万。



历史学家添油加醋

历史学家在写历史书时军事数据一般不靠谱。主要有如下原因:

历史学家很少有熟悉军事的,更多熟悉学派渊源,师承问题

而且写的时候得各种考虑,赞助者之类。

军事多涉及机密。而战时各种告示之类传播比较广泛,用起来方便。

书写本身为了教化。写地方二十万,兵败斩十四人之类。多有感染力。

湘军几千战几万的历史大体如此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太平军   雨花台   太平天国   营垒   政府军   湘军   水师   作战   南京   将士   战斗力   战役   粮食   军队   制度   财经   万湘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