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雍正要杀年羹尧?

雍正皇帝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对朝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包括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的势力等。在他的统治下,权贵集团逐渐失去了影响力,皇帝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在这个背景下,年羹尧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挑战。年羹尧是清朝末期一个极富权力的官员,他在当时掌握了相当的权力。而且,他与几个王氏兄弟(即后来的“三藩之乱”的领袖)有着亲密的关系,被认为可能成为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盟的一部分。

此外,年羹尧也是一个非常固执的政治家。他与雍正皇帝的意见相左,曾经在一些重要的政治决策上与皇帝不合作。这些行动让雍正感到很不舒服,他可能认为年羹尧有可能成为他的敌人。年羹尧与权贵集团的联系和他的政治立场都成为了雍正皇帝的考虑因素。

尽管当时年羹尧的力量很大,但他并没有真正威胁到雍正皇帝的地位。然而,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并维护清朝政府的稳定,雍正皇帝还是决定将年羹尧杀掉。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五月初四日,年羹尧在京城的长安街被斩首。雍正皇帝还曾谎称年羹尧犯了大逆罪,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犯罪。

总之,雍正皇帝杀年羹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年羹尧与权贵集团有联系、他的政治立场与雍正不一致,以及为了巩固中央政府的权力等都是重要原因。




年羹尧是雍正帝从夺嫡到继位初期稳固皇位的两大功臣之一,另一个是隆科多。

在夺嫡的阶段,年羹尧主要的作用是身为川陕总督,钳制在西北统兵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在继位初期的阶段,年羹尧帮助雍正帝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稳固了局势,增长了雍正帝的威信。

年羹尧平定青海叛乱是在雍正二年,当年十月就进京面圣,一时之间荣耀加身,满朝的王公大臣无人可及,甚至于年羹尧面对前来迎接的文武百官,视若无物,也不下马,面对满族宗室王爷,也只是在马上颔首而已。

从雍正继位开始,到年羹尧被撤掉抚远大将军职位,雍正多次赏赐年羹尧,肉麻的雍正帝恨不得要跟年羹尧并股而眠。

雍正帝除了不断给年羹尧加官进爵,赏赐朝服朝珠、冠带花翎、金银珠宝,甚至赏赐他一些平常的日常之物,比如折扇、珐琅鼻烟壶、荔枝、枷楠香等等,为了安稳住年羹尧,雍正帝还一厢情愿地把年羹尧的长子年熙过继给他的另一个大功臣隆科多为子,而年羹尧向来不喜欢隆科多这个人,说隆科多是个平常人。

雍正二年,雍正给年羹尧的折子批过很多的朱谕,除了跟年羹尧说正事,还夹杂着很多肉麻的话,以及罕见的家常话。比如,雍正说不知道怎么疼年羹尧,跟年羹尧说,你过继给隆科多的儿子年熙病了,不过快好了,你别担心,比如说,我把你儿子过继给隆科多,你虽然没说什么,可是你爹终究是祖孙情深,颇有不舍,别担心,你家里的事,我都好好给你看着呢,你好好打仗就行。

然而,就在年羹尧打完胜仗,雍正对年羹尧的态度从如胶似漆,就变成了恨之入骨,漠然如路人。雍正三年,雍正帝就开始借势整年羹尧。

其实年羹尧刚打完胜仗,雍正就开始压制他了。

青海西藏叛乱,皆因当地各部族不合,又天高皇帝远,今天罗卜藏丹津叛乱了,说不定哪天又有哪个部族要叛乱,所以,趁着刚刚平叛完,大棒打过以后赶紧给个萝卜,好好安抚青海西藏的各部落。

而这颗萝卜就是年羹尧。雍正帝通过打压年羹尧,换取各部族的信任。

所以,当时年羹尧在打完胜仗以后,给雍正帝上奏的处理青海的相关建议,很多都没通过,甚至于雍正还安排其他人去处理青海的善后问题,把年羹尧隔绝在外。

所以,清代史料上说,刚打完胜仗的年羹尧“颇失圣意”。这很反常态。

但是,打压归打压,年羹尧毕竟还在前线,他的很多问题还没暴露。雍正二年十月,年羹尧进京面圣,这时候他的问题开始暴露。主要有三点。

一,年羹尧整天上奏雍正帝,一方面要求罢黜他认为不合格的西北地方大员,另一方面要求重用自己推荐的人填补。这其中当然包括自己亲信家奴和仇敌。

年羹尧参与官员的选任,特别是西北督抚大员,是雍正许可的,毕竟当初为了平叛,雍正帝为了使年羹尧便宜行事,统一指挥,不但把大将军印信交给他,还命令西北各省的督抚道总兵等等大小官员,全都受年羹尧的节制。

打完仗以后,年羹尧不知收敛,仍旧行使如故,甚至变本加厉,而且,年羹尧借此有日渐做大,要做西北王的态势。这渐渐演变成了朝野皆知的“年选”。这不得不说触动了雍正以及很大不批人的利益。

二、年羹尧自恃功高,居功自傲,跋扈专横。

雍正三年十月,年羹尧进京,雍正帝为了树立自己刚继位就打了胜仗的威信,要求全国督抚大员进京集合,跟朝廷里的文武百官去迎接打了胜仗的年羹尧。

结果年羹尧居功自傲,专横跋扈,不下马,对文武百官视若无物。见了满族王爷才打个招呼。这惹了众怒。然而,此时,年羹尧还是受到雍正重用的,年羹尧还被雍正委任为宣布上谕的重任,这种活平时只有身为宰相的总理事务大臣马齐和隆科多才有资格干。

据史载,年羹尧甚至要求雍正皇帝给他侍卫,然后让这些侍卫给他在前开道。在西北大营,年羹尧更是无法无天,他不仅让随军的满族皇室给他下跪,还让蒙古和各族的王爷族长们给他下跪。

三、年羹尧跟朝廷很多家族和重臣不合,尤其是雍正信任的“舅舅隆科多”。

年羹尧早年追随雍正于潜邸雍王府,自认为是雍正家门的老人,他平时上折子,有时候也不称雍正为皇上,称雍正为主子。所以,他自以为资格老,瞧不起隆科多,说隆科多实在是太平常。

雍正为了撮合自己这两大功臣,多次跟十三阿哥怡亲王从中翰旋,比如把年羹尧的长子年熙过继给隆科多,比如,赏赐年羹尧物件的时候往往也有隆科多的份,赏赐隆科多的时候,也不会忘了年羹尧。

前面说的,雍正赏赐年羹尧御笔书扇,就有隆科多一份。

而雍正通过在雍正三年“借势”整年羹尧的导火线,就跟这把扇子有关。

雍正喜欢赏赐年羹尧一些小玩意儿,其中有这把亲笔御书的扇子,扇子上有三个字“为君难”。在赐扇的同时,雍正帝还赐给年羹尧两方图章,章文分别为“朝乾夕惕”、“雍正宸翰”。隆科多有一把一样的扇子和两方同样的图章。然而:

二月庚午,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羹尧疏贺,用“夕惕朝乾”语,上怒,责羹尧有意倒置,谕曰:“羹尧不以朝乾夕惕许朕,则羹尧青海之功,亦在朕许不许之间而未定也。”

结果,雍正帝借着年羹尧这个错误,突然发难。

接着,西北大军和西北各省参年羹尧的折子开始纷至沓来。于是雍正以这些弹劾为由,说年羹尧不再适合做抚远大将军,把他贬为杭州将军,后来又降为闲散旗人。

在此期间,雍正给年羹尧下过一道谕旨,警告年羹尧:

朕闻得早有谣言云,“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之语。朕今用你此任,况你亦奏过浙省观象之论,朕想你若自称帝号,乃天定数也,朕亦难挽;若你自不肯为,有你统朕此数千兵,你断不容三江口令人称帝也。此二语不知你曾闻得否?

给年羹尧安上了造反的大罪名。因为有人参劾年羹尧的时候,曾经参 劾他有谋逆之心,说年羹尧以黄土填道、用鹅黄色荷包、擅用黄包袱等罪状。黄色向来是皇家御用之物。

此时,全国各地官员,特别是西北和杭州的,意识到雍正有意要弄死年羹尧,纷纷开始上疏揭露年羹尧的各种罪状,这其中包括广西巡抚李绂,河南巡抚田文镜等等封疆大吏。

然后,雍正帝以年羹尧不思悔改为由,将年羹尧逮捕进京,交由议政大臣审讯,议政大臣罗列年羹尧九十二大罪,请求立正典刑。这九十二条为大逆之罪五,欺罔罪九,僭越罪十六,狂悖罪十三,专擅罪六,贪婪、侵蚀罪分别是十八、十五款,忌刻罪四条。

但是雍正此时又表示出一种君臣一场的态度,格外开恩,让年羹尧自裁。

至于年羹尧的家人,他的父兄也曾经是朝廷大臣,削去爵位,但是不受连坐,他的儿子年富判斩立决,其他子女发配边疆充军。

年羹尧在大狱中自裁前,曾给雍正上过《临死哀求摺》云:“臣今日一万分知道自己的罪了。若是主子天恩,怜臣悔罪,求主子饶了臣。臣年纪不老,留作犬马自效,慢慢的给主子效力。”

此时,年羹尧还认雍正为主子,想以主仆之情打动雍正,求得一条活命。

然而,雍正其实早就警告过年羹尧了,当时雍正说:

为君难,为臣不易,但知难诸事是矣!为君为臣原是一苦境,不过尽此天地父母所生之身,利益社稷苍生,造他日之福耳!

意思是,他日我要是我无情了,你可别怪我,你没当过皇帝,不知道为君的难处啊。他送给年羹尧的那柄扇子,题的三个字就是“为君难”!

雍正在奏折朱批里,总是说年羹尧这个人聪明,细心。可是后来的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年羹尧这个人太粗心了。雍正早就警告过年羹尧,年羹尧粗心大意没有察觉而已,还总是把自己当做潜邸的奴才,以为雍正待自己跟别的人不同,甚至比历朝历代的君臣关系都亲密。

史学家孟森认为,雍正对年羹尧那么好,只是给年羹尧灌迷幻汤而已,年羹尧粗心大意,察觉不到,以为雍正真的待自己跟别人不同,导致自己后来养成了专权跋扈的个性,不懂功高盖主和收敛,年羹尧是咎由自取。




很多人认为雍正杀年羹尧是因为年羹尧功高震主,飞扬跋扈,无视君父导致的。也有说最终让雍正动了杀心的是张廷玉那句话。我有不同的看法。一家之言,无论对错!

个人认为雍正并不想杀年羹尧。但最终杀年羹尧是出于无奈。首先功高震主这个论调不成立,明清以来,再没有一个权臣能够功高震主取而代之的了。更何况,雍正继位的时候,内部外部矛盾重重,雍正起用年羹尧在西北打一仗立威,转移国内矛盾,树立自己的领导权威,巩固统治。当时把康熙仅剩的800万两国库全部兜底压上去了,后续军费不够,无奈之下打劫江南盐商和织造,全部填进军费,投入赌注。彼时,雍正是把自己都交给了年羹尧。可以想见年羹尧的功劳有多大。而雍正是个性情中人,我们从他的朱笔御批可以看到。“朕就是这样的汉子”。所以雍正是十分念恩的人。这从田文镜隐瞒黄泛,最终雍正念田文镜给自己办了那么多事的份上,甚至都未追究上都可以看出。

当时西北打仗,年羹尧专断独行,动了很多人的奶酪,积累了很多别人对他的恨。而年羹尧也很清楚,你们恨的不是我,而是雍正,只是你们不敢骂雍正,所以来参我。而雍正也是理解的。最后仗打赢了。年羹尧是进士出身,他会不懂功高震主这类的?他不懂应该低调?当然不是。而是年羹尧知道雍正信任我,我所做的是代表皇帝。新朝初立,人心不稳,更需要我杀伐决断,飞扬跋扈来告诉那批老臣,贴心跟着新皇帝你们才能像我这样牛。妄图走老路,只能猪狗不如。而雍正也是这个心思。所以,年选才会出现。雍正作为康熙朝不党的孤臣,他没有像老八那样满朝的党羽。他只能通过不断加码恩宠宠臣来开辟新局面。更何况,他要进行当时士绅所反对的改革,这些都是动人家奶酪的活,人家是要和你拼命的。所以没有极度信任和恩宠,谁会去为你卖命?

那么这样的平衡是怎么被打破的?几种改革同时推行,民间和朝堂的反弹也是必然的。这种反弹就变成奏章如洪水般地涌向雍正。而雍正也不愧是铁血真汉子。他不怕黄河大水,自然也扛得住人言。但一个微妙的点出现了。雍正希望年羹尧能继续再立新功,让其推行火耗归公。而年羹尧则此时万般推却,因为火耗归公也动了年羹尧自己的奶酪。这让雍正意识到年羹尧已无法继续出力了。但雍正也只是剥夺了他的军权,并没有想杀他的意思。毕竟他是有过大功的人。雍正是念恩之人。

而雍正罢夺年羹尧军权的时候,用的理由是让年羹尧最终被杀的导火索。他的理由是言官的奏折。这让满天下满朝堂的人找到了突破口。又是如潮水般的奏折涌向雍正。因为以前言官不管写什么,雍正一概不理,甚至直接打包廷寄给年羹尧。现在皇帝理了。所以带着对雍正的恨,带着痛打落水狗的心态。奏折像发了疯一样。雍正此刻也傻了,他想压制,已经无法压制了。但雍正还是动不动想起年羹尧的功劳,只是一路贬,心想我把他贬成无官无职,你们总能放过他了吧?哪那么容易?剑一旦出鞘,那必须死人,这是原则。雍正最终无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年羹尧的反应也特别有意思,年羹尧心里我是你雍正的一条狗,你总也不至于杀我。所以他也委屈,在表达委屈的方式上,他像个孩子,每天要闹点动静让雍正知道他的存在。而他没意识到正是雍正希望天下人都忘记你年羹尧好保你一条命,也不至于让我落个兔死狗烹,杀功臣的罪名,你年羹尧却在自己作死。

所以对于雍正而言,他杀年羹尧对他一点好处都没有,从心底无论念恩也好,为了政治清誉也罢,他都不愿杀年羹尧的。




可以说是年羹尧亲手断送了自己,虽然年羹尧在雍正登帝之前,给了雍正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雍正登基之后,年羹尧野心渐渐的大了起来,作为一个臣子却有着想和皇帝平等的想法,这样雍正不杀他才怪,有哪位皇帝愿意留一个狂妄自大的人在身边。

不得不说年羹尧确实是一位英勇武将,再加上他用兵如神,为清朝做了很多的贡献。并且他自小颇有才识,不到38岁就破格提拔为“四川巡抚”,建功立业很受康熙帝的喜爱,那时的他想的是如何做好一个“臣”所以他努力上进,尽心尽力的为大清王朝做事,但是当他作为扶持雍正成功夺得皇位的人时,他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就变了,他不满足于作为“臣”,他以为自己是皇帝的“恩人”,地位自然就不能低,自己手中的权利自然也不能少,自己的功劳也要有更大的回报。所以他想要的和“皇权”有了冲突,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有好下场。自古臣就是臣,哪怕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也不能忘记“臣”的地位,一旦越过这个“臣”的界限,那么下场只有死。




雍正皇帝杀年羹尧的理由,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但这都是雍正自己罗列的理由,至于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雍正继位,沾了年羹尧很大的光,年羹尧功高震主了。

鉴于很多人热衷于研究《雍正王朝》,文章的最后面再简单说一下小说和电视剧里面雍正杀年羹尧的原因。



历史上的年羹尧并不是怂人,他是典型的高干子弟,而且年轻有为。二十一岁考中进士;三十岁时升任四川巡抚;三十九岁破格提拔,升任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统领四川的军政和民事。

可能有人对年羹尧这份履历没有概念,我这么说吧。张廷玉比年羹尧大七岁,他们两人同年中的进士,但是年羹尧出任川陕总督兼二等公爵的时候,张廷玉才仅仅是一个吏部右侍郎而已。年是超品级待遇,而张则只是一个三品京官而已。

试想一下,四十岁都不到啊,就已经是封疆大吏了。而年羹尧取得的这一系列政治成就,都是靠他的能力争取来的,都是康熙赐的,没有沾雍正的光,与雍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年羹尧和雍正之所以攀上关系,是因为康熙五十五年,雍正向康熙请婚,求康熙允许他纳一个侧福晋。由康熙皇帝做主,将年羹尧的妹妹年妃许配给了雍正。(并非是《雍正王朝》电视剧中的描述,是年羹尧不知廉耻的跟雍正攀关系。)

看见没有?年羹尧到底有多重要?连康熙都要主动跟他结亲,何况是雍正?

康熙临驾崩前夕,年羹尧的权势达到了可以左右皇权的程度。

当时,十四阿哥胤禵被召回京城,康熙的授意下,年羹尧与大将军王的副手延信共同执掌军务,并授予二等公之爵,控制了西北十几万精锐力量。待胤禵回到西北后,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军权。

不久后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年羹尧选择支持雍正。

很多人可能会纳闷,年羹尧的支持,对雍正来说很重要吗?我的回答是,非常重要!

因为雍正新君登基,对外朝没有统治力。年羹尧身为川陕总督,统辖西北三省的军政大权和朝廷的精锐,如果年羹尧选择支持老十四,以清君侧的名义杀回京城,估计皇位的归属,还指不定是谁呢……

假如年羹尧跟雍正不是外戚的关系,他凭什么支持雍正?所以,是雍正沾了年羹尧的光,而不是年羹尧沾了雍正的光,最起码也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如果年羹尧支持别的阿哥,也一样有拥立之功,权势不会比雍正赐予他的小。这对于雍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因为年羹尧与雍正时期重用的大臣相比,比如张廷玉、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人,有本质性的不同。

简单的说一下:

康熙在位时,鄂尔泰只是内务府员外郎,从五品的小官;

康熙在位时,李卫只是户部郎中而已,正五品的小官;

康熙在位时,田文镜只是内阁侍读学士,从四品的小官;

只有张廷玉稍微强一点,康熙在位时当到了吏部左侍郎的位置,但也只是三品而已。

他们这些人,在康熙朝基本都不受重用,是雍正的破格提拔,才位极人臣。

年羹尧呢?康熙时期就已经受到重用,而且还是二等公爵,超品级的存在,雍正岂能容得下年羹尧?

只不过,雍正刚登基,根基不稳,并且青海又发生反叛,暂时还不能动年羹尧。不仅不能动他,而且还要重用。



这是雍正遣九阿哥到西北军前效力时,写给年羹尧的密折。告诉他九贝子要来,但雍正又不想年羹尧见老九,于是就跟年羹尧说:

【他若借此要来,使不得。你只言不曾有旨与你,不要放他来。】

可以看出,雍正当时非常重用年羹尧。君臣二人甚至可以私下里搞点小秘密……

但是,只要雍正的权力牢固了,迟早要动年羹尧。至于年羹尧飞扬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那只是雍正杀他的催化剂罢了。可以理解为借口,但不是杀他的根本原因。

————————分割线————————

再说说电视剧里面为什么要杀年羹尧。

电视剧里面,雍正处死年羹尧,跟飞扬跋扈有一点点关系。甚至可以说,年羹尧的死,就是他自己作死。

电视剧里,雍正原本只是想处罚他一下,让他受点教训就可以了。从抚远大将军贬为杭州将军,又从杭州将军贬为参将,再从参将贬为城门官。一贬再贬,雍正也没有想过要杀他。

即使张廷玉跟雍正罗列了年羹尧的九十二项杀头大罪,雍正也没有下决心杀他。

但是,张廷玉借李袚的话,成功的击垮了雍正最后的一道心理防线。

张廷玉说,年羹尧虽被贬到浙江看城门,也仍然穿着黄马褂,丝毫不知道收敛。依然在炫耀自己的功劳,暗讽雍正对他不公,向世人昭示雍正鸟尽弓藏的邪恶用心。

年羹尧一日不除,雍正的英名,就会被世人多误会一天。这是雍正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电视剧里面,雍正杀年羹尧的根本原因是老年不知道收敛,惹怒了满朝文武的官员。弹劾他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雍正也招架不住了。为了自己皇帝的名声,只能杀年羹尧。

此乃弃卒保车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雍正   雍正皇帝   奏折   巡抚   胜仗   阿哥   青海   赏赐   主子   叛乱   大将军   大臣   康熙   皇帝   关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