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首都不定在南京?

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只是后来人想的太复杂!

为什么首都不定在南京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1、从历史发展上看出,所有在南京建立的朝代都比较短!

南京有着“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但在历史上将南京做为首都的朝代都不长。最早的就是三国的东吴,著名的孙权大帝的政权也就存在51年,后来的东晋存在103年,接下来南朝宋也存在59年。南朝齐存在23年,南朝梁存在55年,南朝陈存在32年。还有后来五代十国的南唐存在38年。再后来的大明王朝以南京为首都存在53年,太平天国更短只存在11年。

从这个风水学上可以看出,历史上所有的朝代都不长,最长的只有103年,最短就11年,所以南京不适合做首都。

2、南京当时是老蒋的天下,怕政权巩固不稳

南京有个著名的景点总统府,就是蒋介石办公的地方。国民党在这个地方的势力根深蒂固,如果这边做为新中国的首都,首先要面临这边的反动势力的威胁。

1949年3月5日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主席便已经提出要在北平建都。

毛主席明确的讲过:“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毛主席等人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全国的战火还没停呢,南京都没解放。

北京是1949年一月解放,而南京是1949年4月。

就算北京和南京同时解放,南京也比不过北京。

从地理环境来分析,北京地处中国的北方,正好靠着当时的苏联,光凭这一点就碾压南京。当时的中国比较贫穷,国弱,有着苏联的保护比较安全

南京在江南,靠海,而且地势低洼,没有高山峻岭,万一发生冲突,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所以定都南京安全系数不高。

从中国几十年的发展那来看,当时国家领导人的决策完全正确!如今的国家通过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强大,百姓安居乐业!




当时在南京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就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单位的一位前辈,1937年生人,老南京人,教授级高工,无党派人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典型的知识分子性格。闲聊时他说他小时候,城市平民家庭,家门口巷子里就驻扎着国民党部队,这些基层官兵平时与老百姓没有发生过大的冲突,大家相安无事,士兵也喜欢逗他们这样的小孩玩,给他点糖果零食吃,他们一帮小孩也经常到营房里玩耍,混得比较熟,突然有一天,队伍事先没有任何征兆的整体消失得无影无踪,小孩们弄不懂,回家问大人,每家大人都对他们说以后绝对不要再提这一档子事了。若干年后,从他的字里行间看不出他对国民党有多大的仇恨,反而透出一丝怀念,让年轻时的我十分费解。说明49年建国前选择首都时,我党在南京的群众基础肯定远比不上当时的北平。




虽然没选南京做首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两点原因是致命的。

第一,安全原因,南京当时虽然已经解放了,但是毕竟国军在此经营了多年,势力根深蒂固,中央如果放在这里,恐怕要日日夜夜担心被一锅端了,而且对于一个新政府,当时的南京民众可以说并没有完全接受,北方城市则相反,那是我党经营多年的地方,所以比较放心。

第二,就是我党的方针,对于南京这种长时间在国军的资本主义熏陶下生活的人来说,确实不容易改造,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消化,此时如果定都南京,群众基础不够,你换位想一想,如果你在没解放的时候你做点小生意赚了一点小钱,买了一些地或者其他资产,然后解放军来了就要收缴然后重新分配给其他人,而且不允许你以后再做生意,哪怕你只是个街边擦鞋的个体户都不允许,让你只能去种地或者当工人,不然你就是资本主义的毒瘤,请问你会支持吗?所以说我党当时在南京的群众基础还很不成熟。




网上有种说法,说“西安在建国定首都投票时,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

另外,还有南京、武汉、广州在投票时以一票之差输给北京的说法。

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因为开国大典虽然选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但定都北京的决议,早在3月5日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已经通过了。

而南京、武汉、广州、西安这些地方,当时还都是国统区。


甚至可以这么说,中央有意定都北京的时间,还可以往前推半年。

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九月会议”。

开会期间,毛泽东主席除了对下一阶段的战略任务作出部署外,还与徐向前就和平解放太原问题进行了交谈。

徐帅认为阎锡山顽固得很,和平解放太原的可能性不大。

毛主席听后,若有所思地说:“看来太原不打是不行了,最好北平不要打。”

为什么“北平不要打”。毛泽东并没有说明原因。

但他想表达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完整保存北平,以做为新中国将来的国都。


1949年初,平津战役还未结束,毛泽东在与东北局城市工作部部长王稼祥讨论工作时,再次提到了定都问题。

毛泽东说了五个备选城市——北平、南京、洛阳、开封、西安

希望听听王稼祥的意见。

王稼祥认为南京靠近东南沿海,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定都存在很大缺陷

洛阳、开封倒是不存在安全隐患。但这两座城市地处中原,连年遭受战乱,经济落后。加之还有黄河水患、交通不便等问题,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不适合作为首都。

至于西安,位置太偏西已不再具有地理中心的特点,也不合适。


而相比之下,定都北平有四大优势。

一是北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

二是北平位于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比较重要

这点我们看看当时的铁路网就能一目了然。

1949年,全国有铁路2万余公里,其中东北地区的铁路里程占全国的40%,关内地区占60%。铁路分布极不平衡。而北平就处于东北和关内铁路的连接点上。


第三,北平位于渤海之内,而渤海是内海,外有辽东、胶东两个半岛拱卫。加之北平又临近苏联,就以当前的国际形势来看,战略上比较安全

第四,北平做了明清两朝五百余年的首都。如果再算上金、元两朝,古代王朝定都北平的时间超过七百年。民众对北平的首都地位还是比较认可的

毛泽东听了王稼祥的意见后,非常赞同,连声称:“有道理,蒋介石的国都在南京,他的基础是江浙资本家。我们要把国都建在北平,我们也要在北平找到我们的基础,这就是工人阶级和广大的劳动群众。”

1949年1月22日,在解放军强大的军事、政治攻势下,傅作义宣布接受和平改编。

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由于没有受到战火侵袭,古老的北平得以完整保存,城市里的生产和生活一切正常。这为后来定都于此奠定了基础。

这个时候,虽然定都哪里,还没有形成决议。但选择北平,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会议期间,叶剑英向中央汇报了北平和平解放的情形。

他说:”北平和平解放后,很多民主人士来信来电,表示坚决拥护共产党,并希望在北平成立全国性政府。”

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报告的第八条中这样写道:“我们希望四月或五月占领南京,然后在北平召集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并定都北平。”

3月25日,中共中央告别西柏坡,迁往北平。

抵达北平当天,毛主席等领导人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这一系列行为,再次印证了外界对定都北平的猜测。


当然,新中国实行的是“一党执政、多党合作”的制度。所以即使七届二中全会已经明确定都北平了,也仍然需要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

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这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决定将北平改为北京,国都定于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旗为五星红旗。

总的来说。为什么要定都北京,而不是南京。

历朝历代定都南京皆短命的“宿命论”观点倒是其次。主要还是出于对当时国际政治格局和国家安全战略两方面的考量




南京跟北京相比,任何条件都要远远强于北京。没有成为首都,只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如果没有首都光环的加持,北京充其量也就跟石家庄一个档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南京   西柏坡   北平   首都   苏联   中共中央   太原   我党   国都   西安   北京   和平   群众   原因   基础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