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如果不和康熙谈判划江而治,一鼓作气攻打到京城,历史会有什么改变?

其实吴三桂估计错了,以久经沙场的人对付一个年轻的小皇帝以为自己资源够用了,不枓的是,小康其实也动用了很多汉地汉人的思想和见解,康熙不愧是秦皇汉武之后的英明之主。




历史没有如果,一鼓作气攻打到京城,那就真能会改变历史,其实康熙皇帝和平西王吴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都错误估计了对方,康熙皇帝认为他们不敢反,三王认为皇帝不敢撤掉“三藩”,这吴三桂主动试探主张削藩,没想到康熙皇帝正合心意,于是都慌乱中加紧备战。

公元1673年,康熙皇帝下定决心开始削藩,吴三桂这个人有一特点犹豫不决,号称“倒戈将军”,1644年吴三桂在山海关发动一场“乞清灭闯”的政治军事事变,他关系到明、清、闯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也就是他靠到哪一边,哪一边就赢,都知道冲冠一怒为红颜,他先联合多尔衮打败李自成又帮清军入关,定鼎北京铺平道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战斗力是相当彪悍的,因此三藩之乱清军开始处于守势,吴三桂多次击败清军,不得不说吴三桂军事指挥才能也是出类拔萃的,并且也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有丰富作战经验。要是他不过早去世,汉人投降将领在团结一点儿的话,就没清朝什么事儿了。




吴三桂不和康熙谈判划江,清军联手国防巩固,李自成不容易攻略京城,为着一红颜倒戈,加之前藩使吴三桂变态。天意难违,时机变化使天下乱世纷纷,改写新的历史




如果当时吴三桂没有和康熙划江而治,一鼓作气打过长江,进取中原,目标就是往北京打,那么康熙危矣,很可能清朝在康熙手上就灭亡了,运气好些也只能维持成为一个地方性政权。

要说到三藩之乱我们就要从三藩之乱的过程说起。

三藩之乱爆发的原因

吴三桂自山海关大战之后归附了清廷,从此为清廷所驱使,从北方一直打到了南方,一路上攻城拔寨,战功卓著。在集权统治模式下,分权总是会出现大规模叛乱,如汉初封的同姓王、晋朝八王之乱、明朝“靖难之役”,都是因为分封的藩王权力过大所致。拥有兵权的藩王的存在对于皇权来说本身就是威胁。吴三桂对清廷的威胁在顺治时期还没有浮出水面,主要是清廷还需要吴三桂继续征讨南明,以稳固清廷多全国的统治。到了1661年,吴三桂杀死了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南明彻底覆灭,同一年顺治去世,康熙继位。

到了康熙亲政之后,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已呈尾大不掉之势,康熙有意削藩收回权力,只是苦于没有借口一直没有下手。

后来平南王尚可信请求告老还乡,康熙马上同意,但拒绝让他的儿子尚之信承袭平南王的爵位,意思就是要削藩。看到这个情况的吴三桂和耿精忠就试探性地上表康熙表示要告老还乡,请求主动撤藩,康熙同意了,还派人到了三藩的地盘具体落实削藩事宜。本来只是想做做样子,没想到康熙玩了真的。

吴三桂不想丢掉权力,一旦削藩他就真的什么都不是了。跟着他东征西讨多年的将士,到时候生活也没有任何着落,在他帮着满人打江山的过程中,不知道沾了多少汉人的鲜血,为了表示对清朝的效忠,他连明朝最后一个皇帝都是亲手杀死的。

不想失去权力的吴三桂终于反了,而是是真的反了。

战争初期

吴三桂起兵后迅速召集了旧部,他的这些旧部都是百战之兵,跟着他从山海关打到了云南,作战经验丰富且战斗力极为强悍,他们很快就拿下了云贵两省,之后吴三桂计划分兵两路拿下湖南和四川。

对于吴三桂如此快速的动作,康熙确定先取消对平南王和靖南王的削藩工作,稳定这两位藩王好集中精力对付吴三桂;命令西安将军瓦尔喀率军入川,封锁吴三桂的入川路线;任命顺承君王勒尔锦带兵进驻荆州,都统珠满驻岳阳,都统巴尔布驻长的,封锁吴三桂由湖南继续向北发展的路线;委任广西将军孙延龄固守广西,并侧击吴三桂。

这个部署非常地妥当,可以对于吴三桂来说在当时并不是问题。吴三桂很快就打进了湖南,摧毁了康熙安排的湖广防线,占领了整个湖南;福建的耿精忠跟着吴三桂造反,进击江西,孙延龄看形势对吴三桂有利也反叛了清廷。而四川地区的清军也没有防住吴三桂的进攻,被吴三桂军队拿下。

▲战争初期形势图

这个时候陕西吴三桂的老部下王辅臣和关外的察哈尔蒙古也起兵造反,对于康熙来说形势一下子变得不可收拾起来。

如果此时吴三桂带主力北上

如果这个时候吴三桂带主力北上,以北京为目标进入中原地区,那么康熙的政权就非常危险了。此时的吴三桂兵锋正盛,他手上的主力部队是当时全国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而当时康熙手上还没有那支军队能与吴三桂的主力抗衡。

▲如果吴三桂北上假象进军路线

虽然满清八旗军曾经是战斗力最强的存在,但是在入关后八旗子弟便很快沉迷于骄奢淫逸之中,到了三藩之乱的时候也成了摆设的存在。实际上平定三藩的主要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绿营兵。不过在这个时候绿营兵还没成气候,也就是说,如果吴三桂主力跨过长江,直驱中原,康熙当时手上没有一支军队可以挡住吴三桂的攻势。

在北边来说除了察哈尔蒙古,还有新疆地区的准噶尔和北部的俄罗斯也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他们也随时可能会加入对清廷的战争当中。

吴三桂进入到中原地区后,康熙也只能与吴三桂展开中原地区的决战,这一战康熙胜算很小,毕竟军队战斗力与当时的吴三桂主力部队相比差距较大。失去中原后,康熙肯定保不住北京,只能退守关外,则中原将为吴三桂尽取。

康熙退到关外后,就看吴三桂接下来的发展了,可以说这个时候吴三桂做主中原的话,南部的尚之信和耿精忠有可能会成为他的眼中钉,三藩内部很可能爆发反水之战,台湾的郑氏也会不时地出来搅局。同时吴三桂除了要对付关外的康熙,还要对付强大的准噶尔部,战争会持续很长时间,平定这些割据势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康熙运气好的话还能够维持关外的地方割据政权,如果运气不好,则被吴三桂反击到了关外,那么清朝就基本在康熙手上就灭亡了。

史上的真实演变

在历史事实中,吴三桂打到长江边上就打算与康熙划江而治,其实是个重大的战略失误。这一举动直接使吴三桂丧失了战争主动权。在吴三桂没有主动北上的情况下康熙很快就平定了北方的王辅臣和察哈尔蒙古,随后靖南王耿精忠和台湾的郑氏打了起来,耿精忠往北边打,郑氏就夺取了耿精忠的老巢福建,耿精忠就不得不从撤军回援福建,清军也就跟着一路南下,顺利地拿下了耿精忠和后来反叛的尚之信。

当全国只剩下吴三桂一支叛军的时候,康熙从容不迫地调集全国的资源不断围攻吴三桂势力,经过湖南地区多年的鏖战,吴三桂的精锐部队基本消耗殆尽,康熙的军队则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强,最终消灭了吴三桂的反叛势力。

因此综合以上来说,如果吴三桂当时没有想和康熙划江而治,带领主力北上,那么至少康熙会被打回关外,成为地方性政权,运气不好的话清朝就亡在了康熙手上,吴三桂的反叛就成功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我对吴三桂的第一印象。

历史似乎早有“定论”,说吴三桂是汉奸。他是汉人,祖籍江苏高邮,他父亲吴襄(锦州总兵),舅舅祖大寿(袁崇焕麾下前锋总兵,征辽将军)。家世显赫,一时无两。

李自成率兵入京,吴三桂未及时勤王,崇祯皇帝自缢而死,三桂重返山海关。后得知,家被抢,父亲遭乱兵折辱,陈圆圆被抢走,这才引清兵入关讨伐李自成。他汉奸的帽子,也就此被牢牢的扣上。

康熙——称其为康熙大帝,实至名归。开疆拓土,永不加赋,收台湾,战罗刹,定西北,平三番。雄才大略,满清第一;并且他还有个好奶奶:孝庄

……

吴三桂生不逢时,遇到这些人同时存在。作为主帅,他不是康熙和孝庄的对手。这是主观存在,其他的客观原因不重要。

想问问天下的女人们,喜不喜欢痴情男人?又痴情又敢干,又有能力干的男人,能不讨女人喜欢?

作为男人,我佩服他。

作为汉族人,我应该说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准噶尔   察哈尔   中原地区   平南   山海关   康熙   京城   中原   清廷   关外   汉人   湖南   清朝   战斗力   不和   主力   皇帝   财经   历史   吴三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