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成亲?

春秋时秦晋二国世为婚姻,后遂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世说新语》.《言语》有:“卫洗马初欲渡江”(注)引《卫玠别传》述:“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壻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唐.白行简《李娃传》载:“明日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备六礼以迎之,遂如秦晋之偶。”匹、偶,皆为门当户对之意。






你终于脱单了,激动得热泪盈眶,酒席上老王恭贺你与小娇妻结成“秦晋之好”,你一琢磨,妻子姓晋,而你不姓秦,难道意有所指……老王表示很无辜,我不姓秦,也不住你家隔壁,年轻人,不懂还是多读读书吧!

“秦晋之好”简单说来就是老秦和老晋结成了儿女亲家,老秦指秦穆公,老晋指晋献公晋怀公、晋文公。

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的来处,看似简单,说清楚还真不容易,主要是晋国父子的关系太乱了。

要说清楚秦晋之好的来源,我们必须把眼光先放在一个女人的身上,这个女人叫齐姜,如果没弄明白她的身份,你就会发现一个荒唐到极点的事,就算现代最大胆的编剧都不敢这么编!

1、祖孙三代娶齐姜?

晋武公的妾叫齐姜,他的儿子叫诡诸(晋献公)。

晋献公继位后娶齐姜为妻,生下穆姬和申生;又娶了晋国大夫狐突的两个女儿为妃,姐姐叫狐季姬,生下了重耳(晋文公),妹妹叫小戎子,生下了夷吾(晋惠公);晋献公攻打骊戎后又娶了了骊姬和她妹妹少姬,两人分别生下了奚齐卓子

晋文公重耳的夫人叫齐姜

脑中是不是有很多问号?祖孙三代娶一个女人?呸,无耻!

压根儿不是那么回事,且听我细细道来。

姜子牙帮助周武王伐纣有功,最后被封于齐营丘,以地为国名称齐,所以齐国的国姓就是姜。古代女子以姓氏相称,也就是说,齐国宗室之女皆称齐姜

这下明白了吧,晋国和齐国联姻,双方互嫁宗室之女来稳固联盟关系,齐姜同名不同人,所以那些说齐姜荒淫的人是不是该送上纸巾,让齐姜抹一抹委屈的泪水?

事实上也是如此,晋献公的妻子很早就死了,“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晋文公的妻子齐姜是在他逃亡到齐国后齐桓公赐的婚,“适齐,齐桓公以宗女妻之”,拨开了齐姜的迷雾,再来说秦晋之好,就不会乱糟糟的没头绪了。

2、秦晋之好——晋献公

秦国和晋国本是邻国,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看似没错,但一旦涉及到双方利益得失,那就不好说了,我来讲个比较形象的故事吧。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崛起,打来打去就没断过,养家糊口难啊。老秦家的儿子都在家里,而邻居老晋的儿子都在外面打工,大家的关系也就见面点个头而已,说不上亲近。有一天啊,老秦偷偷地就把老晋家挨着自家的地多挖了一分,老晋发现了,气得不行,你养家不易,我糊口也不轻松,扛起锄头就把老秦家的地占了两分。老秦就把儿子叫来,教训了老晋一顿;老晋躺在床上直哼哼,他的儿子们回来探望得知实情后肺都气炸了,卷起袖子就冲上老秦家大打出手。老秦家里人遍体鳞伤,老晋家也都鼻青脸肿,但两家都不服输,你争我夺,明守暗防,跟这块地耗上了,结果庄稼没种上,工作也没顾上,全累垮了。老秦最后主动上门提亲,让老晋的女儿嫁过来,你的外孙就是我儿子,一家人就没必要争了,老晋一琢磨是这个理,行了,两家和好,亲如一家。

秦国跟晋国当时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晋国往外扩张地盘想占秦国的便宜,秦国反手就是一巴掌;秦国想攻占晋国,可惜胃口也没那么大,吞不下,双方就成了互相牵制的关系。今天你抢我一城,明天我就占你两城,连本带息拿回来,因此两国斗来斗去,谁也没占到便宜,两国向外扩张的脚步被迫中止。

你想啊,秦国举全国之力去攻打别国,仗也打赢了,兴冲冲地班师回朝,结果发现老窝被邻居晋国占了,那秦穆公找谁哭去?反之亦然。

为了避免出现“来时好好的,回去时回不去了”的局面出现,秦穆公主动提出与晋献公结亲修好、罢战结盟,晋献公也不愿意再这么折腾下去了,赶紧就把齐姜生的女儿穆姬嫁了过去,成为了秦穆公的岳父,这就是秦晋之好的开端。

齐姜生的儿子申生成为了太子,如果不出意外,申生必然会成为晋国未来的国君,但因为晋献公的老糊涂,造成了第二段秦晋之好。

3、齐晋之好

晋献公宠爱骊姬和少姬两妹妹,骊姬却担心年事已高的晋献公一去,申生继位后自己两姐妹的日子不好过,不如把王位抢了给儿子奚齐坐,母凭子贵,过一把太后的瘾。

骊姬假传晋献公的旨意让太子申生前去曲沃祭祀亡母齐姜,要他将祭祀用的胙肉回献给晋献公。申生不知是计,祭祀完后果然带回胙肉,骊姬趁晋献公打猎未归时在肉中下毒。当晋献公回朝,正准备吃胙肉时,骊姬出面阻止,并用狗和人试肉,人和狗皆中毒而死,从而把下毒的罪名安在了太子头上。

申生知道后逃回曲沃,晋献公大怒,就杀了太子师杜原款泄愤。

申生知道后非常沮丧,手下人就劝他向晋献公说出骊姬下毒的真相,可孝顺的申生知道年事已高的父亲已经离不开骊姬,如果查明了真相将骊姬治罪,晋献公可能接受不住这个打击而病倒,因此不愿意回朝解释。又有人劝他投奔别国避祸,申生认为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纳一个企图杀父的孽子,在绝望之余自杀了。

太子被逼自杀,两个弟弟吓坏了,都逃了,重耳逃到蒲邑,夷吾逃到屈邑。

骊姬又说重耳、夷吾两人知情不报,不安好心,晋献公信以为真,派兵讨伐两人。

还能怎么办呢?头大的两个儿子只能再逃,重耳跑去了狄国,夷吾逃到了梁国。

心腹大患暂时除去了,原本该得意的骊姬也没能高兴到太久,因为晋献公病危了。晋献公倒是按照骊姬的心意办事,临终托孤给大臣荀息,让他扶助太子奚齐继位。

晋献公一死,原本拥护申生的大将军里克不甘心被削权,收买死士在灵堂上刺杀了奚齐;荀息无奈又转立卓子为王,又被里克在朝堂上直接动手杀死,荀息因愧对晋献公所托而悲愤自杀。

这下好了,晋国的五个公子,三死两逃,找不到一个继位的人,国不可一日无君,大臣们只好从在生的重耳和夷吾做选择。

这事就落在了外公狐突身上。

狐突先去翟国,请大外孙重耳回晋做国君,但被重耳拒绝了。重耳怕啊,谁都不知道晋国现在什么情况,连外公都不敢信任了,万一回去被有心人利用斩草除根呢?

狐突只好去找夷吾,夷吾脑瓜子转得快,两封信解决了问题。其实夷吾也怕里克杀自己,所以写信给里克愿意封他为国相,高官买安全;同时又送信给秦穆公,求他出兵助自己返国,事成之后,以河西五城相谢。

夷吾回国继位,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即位后,撕毁了与秦国的协议,又逼死了大将军里克,杀了当初扶助他上位的邳郑父与七舆大夫,将大权收归一身,也因此搞得晋国人心惶惶,朝中人人自危,这时晋惠公对唯一的威胁堂哥重耳又不放心了,干脆派勃鞮追杀重耳。

重耳就逃到了齐国,寻求齐桓公的庇护。

齐国其实与晋国也是姻亲国,如今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来投,齐桓公当然很看重,先给华丽的房子安身,又拨骏马二十匹代步,顺带把他的终身大事也给操办了,把齐国宗室的年轻女子嫁了过去。这时重耳已经五十五岁了,有娇妻相陪,生活无忧,小日子过得呱呱叫,至于晋国王位,谁爱坐谁去坐,他不稀罕。

有些时候,你不在意的东西,它偏偏跟你过不去,晋国王位忽然就对重耳张开了怀抱。

4、秦晋之好——晋怀公、晋文公

晋惠公继位,撕毁了当初交换五城的协议,秦穆公看在女婿晋献公的面子上,没计较。

晋国爆发旱灾,晋惠公求助秦国,秦穆公立马送出大量粮粮帮助晋国度过了难关;两年后秦国遇到了大荒年,秦穆公开口向晋国借粮,晋惠公果断拒绝,落井下石派兵去抢秦国的城池。

秦穆公肺都气炸了,缓过气来后直接派邳豹去打晋惠公这个白眼狼,最后把晋惠公给俘虏了。年迈的秦穆公到底心软,教训了一顿晋惠公后,客客气气地把他送回了晋国。

晋惠公怕了,赶紧将旧约中的河西之地割给了秦国,但还是不放心,后来又把太子圉送往秦国作质子,两国之间的疙瘩才算抹平了,晋惠公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秦穆公怕子太子圉身在异国孤单啊,再说了,一家人不能有隔阂,于是将黄河以东的割地还给了晋国,而且还将女儿怀嬴嫁给了太子圉,为的是让太子圉继位后保持秦晋友好的盟友关系,这是第二段秦晋之好。

哪知道太子圉比晋惠公心眼还小!

晋惠公病危,太子圉一听急了,生怕堂叔重耳回国抢王位,招呼也不打,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跑回了晋国,等秦穆公见到女儿哭哭啼啼闹性子,才知道小女婿抛妻溜掉了,这下真生气了,搞半天,又养了只白眼狼!

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这小子跟他爸一样自私,虽然不能直接对堂叔重耳下手,但把主意打到了重耳随从的身上,下令当初跑出去几个就得回来几个,否则就治罪受牵连的整个家族,打算彻底铲除掉重耳的势力。

这小子也真狠,由于重耳和两个舅舅都没回来,直接把重耳的亲外公狐突给杀了!

秦穆公听说后吸了口冷气,牙疼,这小子太心狠手辣了,对晋国是祸非福,对秦国也没半点好处,盟友关系?拉倒吧!这小子靠不住,得另找贤明国君,能找到的也就剩下个重耳了,于是秦穆公派兵去楚国保护重耳回晋国继位。

《史记·秦本纪》载:“归晋君夷吾,夷整套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宗女。”


5、秦晋之好——晋文公

重耳不是在齐国过好日子吗?怎么跑到楚国去了?

晋怀公曾下旨召唤跟随重耳逃亡的人,不回就祸及家族,连狐突也因此被杀,晋怀公无道的行径彻底寒了晋国这些老臣的心,没了退路的他们便劝重耳回国继位,推翻暴政的晋怀公。

重耳有大美人齐姜伺候着,压根儿不想回晋国,可是呢,这位妻子可不是等闲人物,是位志向高远的贤内助,得知随从支持重耳回国登位的决定,当场就拍板了,回!

一个兵都没有,回国不是送人头吗?重耳找了个理由推脱,心底里真不想离开爱妻,安宁的日子不过,折腾个啥呢?

齐姜把眼一横,叫重耳找他国帮忙,齐国这边她给瞒着,就算不成功,这个家就是最后的退路,并劝告重耳作为男子汉大丈夫,要着眼事业,别太儿女情长。

齐姜还真是个能女子,把消息瞒得密不透风,直到重耳派人来迎接她去晋国为后,齐国才知道那个老实人居然跑回去晋国夺了王位。

重耳出了齐国,先后前往过曹国、宋国、郑国、楚国求助,有些国自顾不暇,有些国是条件谈不拢,最后到了楚国,楚成王答应出兵,这时秦国派使者来了。

在楚成王的支持下,重耳来到了秦国,秦穆公是真的被晋惠公两父子伤透了心,不但派兵去帮重耳夺位,还一口气把秦室宗女嫁了五个过去,包括晋怀公抛弃的媳妇怀嬴,这是第三段秦晋之好。

有了秦国、楚国的支持,重耳波澜不惊地登上王位,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上位,没忘了患难夫妻齐姜,派兵去齐国接回来为后,连秦国的五位宗女都得靠边站,秦穆公也不生气,这证明晋文公是个有良心、知恩感恩的好人,那么秦、晋友好的盟友关系将会良好维持下去,事实的确如此。

结束语

秦晋之好其实是秦国、晋国为了保持盟友关系而作的联姻,双方互嫁宗女,通过“儿女亲家”的感情来解决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和矛盾,从而迎来各自发展壮大的时机。当然并非只有秦晋之好,齐国与晋国也保持着同样联姻的关系,只不过秦晋两国的关系更加密切一些,属于三代联姻:秦穆公娶晋献公的女儿穆姬为妻,秦穆公又将女儿怀赢嫁给了晋献公的孙子晋怀公、晋文公。齐国与晋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晋武公、晋献公、晋文公都娶的是齐国宗女(齐姜),秦穆公的妻子穆姬便是齐姜所生,因此该叫齐姜一声岳母,显而易见联姻在战国时期是比较常见的事。秦晋之好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是因为情义两字,秦穆公有两次机会灭掉晋国,却选择了扶持晋惠公、晋文公为王,体现出了儿女亲家之间的包容、忍让、互助、团结的精神,这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落伍。如今的秦晋之好”只剩下类似“百年好合”祝福的意味,实际上还是会牵涉到两个家庭,至于某一家遇到难处时,亲家是落进下石踩一脚还是义无反顾相助,就看儿女亲家的亲还剩几分!

(图片均来自网络)




谢谢邀请!“秦晋之好”现在的意思指的是两家联姻。其实古代是避免战争的举措。这两位历史人物,先指的是秦国的秦穆公和晋国的晋献公,后指的是秦国的秦穆公和晋国的晋文公。春秋争霸时期,秦国和晋国是邻国,双方都想扩大地盘,因此,两国多年发生战争。秦穆公即位后,感觉这样打下去,对两国都没有好处,于是提出和平外交的策略,主动向晋国提出求亲的要求,晋献公就把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从此秦国和晋国不再发生战争,双方都得到休养生息。

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内乱,王子被杀,秦穆公帮助公子夷吾,夺取了王位。公子夷吾本该感谢秦穆公,可是他不仅不感谢,还发兵攻打秦国,掠夺秦国的地盘,秦穆公大怒,一举夺取了公子夷吾的政权,支持重耳即位,重耳就是晋文公。秦穆公为了修复秦晋两国的关系,把女儿怀赢嫁给了晋文公,希望两国以后不再发生战争。晋文公执政期间,两国和平了一段时期,双方都得发展,后来,晋文公后来成了春秋时期有名的霸主。

所谓秦晋之好,就是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娶了秦穆公的女儿。秦晋之所以联姻,就是以换取和平为目的,使国人能得到安宁,休养生息,看来汉朝和匈奴和亲,和秦晋联姻相比,还晚了几百年。现在的成语“秦晋之好”已经没有战争的意味了。




从古至今,我们普遍以“秦晋之好”来泛指两家联姻,那么你知道“秦晋之好”这个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吗?实际上,“秦晋之好”并非特指两个人的婚姻,而是指的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为了谋求自身发展,而进行的数代联姻,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则要数秦穆公嬴任好迎娶晋献公之女伯姬、晋文公姬重耳迎娶秦穆公之女怀嬴。

秦穆公迎娶伯姬:为谋求自身发展,秦晋以联姻结盟

进入春秋中后期,晋国已经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中原大国,而秦国同样已经崛起于西部,随着两国的扩张,地缘冲突开始迅速加剧。从秦宣公时期开始,秦晋两国便开始频繁交战,晋献公多次入侵秦国,而秦国也曾击败晋国。

彼时,晋国虽然在国力上较秦国强盛,但秦国却因长期与西戎交战而战力极强,多年交战之下,两国竟然打了个难解难分,反而由于地缘关系,形成了互相牵制的局面。晋国想要进一步争霸中原,秦国便成为了其背后的威胁;而秦国想要进一步对外扩张,则同样要顶着晋国的巨大压力

秦穆公即位之后,一改与晋国敌对的策略,开始积极谋求与晋国修好,因此在即位后的第四年,即秦穆公四年(前656年),秦穆公亲自向晋献公提亲,希望两国结亲修好、结盟罢战。晋献公也知道再打下去对晋国并无好处,于是欣然同意了这门婚事,将女儿伯姬嫁给了秦穆公

晋献公晚年,晋国爆发“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杀,公子夷吾和重耳则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晋献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大夫里克 作乱,公子夷吾找到秦穆公,表示愿意以河西之地作为报酬,请求秦穆公派兵护送自己回国即位。河西之地乃是秦国东部的重要战略要地,不仅是秦国东出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秦国的东大门,可确保秦国东部安全,因此秦穆公立即便同意了夷吾的提议。

然而,夷吾在秦穆公帮助下即位后,却当即反悔,拒绝割让河西,然而即使如此,秦穆公仍然没有下定与晋国决裂的决心。秦穆公十二年(前648年),晋国爆发旱灾,晋惠公夷吾派人向秦国求援,秦穆公不计前嫌,向晋国提供了大量粮食。然而到了秦穆公十四年(前646年),秦国爆发饥荒,晋惠公不仅拒绝了秦穆公借粮请求,反而想要趁机攻打秦国。

前后两次矛盾,彻底惹怒了秦穆公,秦穆公十五年(前645年),秦国度过灾荒后,秦穆公任命邳豹为将,亲自率兵大举进攻晋国,于韩原大败晋军,晋惠公夷吾被俘。同年十一月,晋惠公被放回国之后,先割河西之地于秦国,又于两年后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两国这才重修于好

晋文公迎娶怀嬴:太子圉背秦而去,秦穆公拥立重耳

太子圉质秦之后,秦穆公为了表示修好诚意,不仅将黄河以东之地还给了晋国,而且还将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然而,太子圉在得知晋惠公病重,再加上自己母亲的家乡梁国也被秦国所灭,担心父亲去世之后,自己被留在秦国而无法回国即位,于是干脆直接逃回了晋国。

秦穆公得知太子圉逃走后极为恼怒,又听说公子重耳住在楚国,便邀请重耳到秦国,楚成王也赞同重耳前往秦国,重耳于是在秦穆公二十三年(前637年)秋抵达秦国,秦穆公则立即便将同宗的五个秦女嫁给了重耳,其中便包括曾经嫁给太子圉的怀嬴

晋怀公即位之后,担心遭到秦国的讨伐,一方面断绝了与秦国的所有往来,另一方面则下令跟随重耳逃亡之人必须按期归晋,逾期者杀死整个家族,甚至为此杀死了重耳的外公狐突。与此同时,秦穆公则表示愿意支持重耳返回晋国,并帮助其登上晋国国君之位。

晋文公元年(前636年)春,秦军护送重耳返回晋国夺取国君之位,并协助重耳平定了国内的吕省、郤芮等反对派。晋文公重耳即位之后,始终与秦国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使得两国又维持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秦穆公二十五年(前635年),周王室发生叛乱,秦穆公与晋文公共同派兵护送周襄王回朝,斩杀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秦国与晋国一起出兵围攻郑国,虽然秦国暗中与郑国结盟,晋文公仍然没有与秦国发生冲突。

直到晋文公去世之后,随着秦国与晋国之间地缘冲突的加剧,秦国与晋国之间再起争端,秦穆公三十三年(前627年),秦穆公意图趁晋文公、郑文公新丧之际出兵攻打郑国,途中攻灭晋国属国滑国后返回,晋襄公得知后大怒,派兵伏击班师的秦军,秦军惨败

总体来看,秦国和晋国结成“秦晋之好”时期,虽然两国也时常爆发争端,但总体却维持了相对和平的局面。而在两国互不攻伐的情况下,晋国先是夺取东周河内土地,又从卫国等诸侯手中夺取了不少土地。而秦国也在晋国的默许之下,占据了河西之地,并征服了许多西戎部落。




指的是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女儿。

秦国和晋国,原本就是邻居,古话云远近不如近邻,但隔得太近也容易产生矛盾。秦穆公野心勃勃,老想着扩张势力和版图,所以秦国和晋国的关系汲汲可危紧。

于是秦穆公写信晋献公要求联婚央求他,把女儿嫁给自己,这样以后她生的孩子要是做了皇帝,就是秦国的国君!

晋献公琢磨,这可是妙招了!不动干戈,自家的人就能统领秦国了,不答应就犯傻了,于是爽快答应!

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大女儿穆姬为妻后,生下的儿子,果然

当了秦国国君秦康公。就是其中的一段秦晋之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9

标签:秦晋之好   晋国   国君   秦国   楚国   河西   生下   秦晋   齐国   王位   历史人物   太子   公子   儿子   女儿   关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