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月,为什么子月是十一月而不是正月呢?

在古代中国,月份的表示方法是用“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十二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而十二个月是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关于子月为什么是十一月而不是正月的问题,需要追溯到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而每种元素都与特定的方位和季节相关联。在这个系统中,北方属水,与冬季相应。而冬季的月份,按照阴阳五行的理论,是从十一月开始的。这是因为古人认为冬至是阳气的开始,而冬至通常在十一月。因此,与北方和水相关的子月被安排在十一月。

此外,由于一月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被视为“初春”,与木和东方相关联,所以寅月(代表农历正月)被安排在二月。然后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卯即二月对应的是木,辰即三月对应的是土,巳即四月对应的是火,午即五月对应的是火,未即六月对应的是土,申即七月对应的是金,酉即八月对应的是金,戌即九月对应的是土,亥即十月对应的是水,子即十一月对应的是水。因此,子月是在冬至后的月份,与北方和水相应,故被安排在十一月。而正月(寅月)是与新的一年和春季相关的月份,所以被安排在二月。




这件事,简单地说——

第一,“十二地支”,被古人与天上的“十二次”相对应了。

第二,古人,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确定“四时”和“月份”。

第三,如果把“农历”春天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那就恰好北斗斗柄指向“十二辰”的“寅”辰了。

古人,把太阳一升一落称为“日”,甲骨文的“日”,就是太阳的象形。

古人,又把月亮一朔一望称为“月”,甲骨文的“月”,是月亮的象形。

殷商之人,用“年”或“岁”表示“一年”的时间。但甲骨文的“年”和“岁”,与天文和日月星辰无关。“年”,象人负禾之形;“岁”,象农具之形——可知,那时人们的“年”或“岁”,是从农业生产周期转借而来。

说是“转借而来”,因为至少比成汤建商还早3000年以上的时候,也就是距今6500年以前,中国先民已经基本掌握了太阳视运动周期的规律。

那个时候,人们已懂得“立表测影”,已可准确测量“子午线”。

也就是说,在大约距今6500年前,中国的古人已经有了“太阳回归年”的概念。

虽然以“太阳回归”为“年”,但“纪年”是个难题。

古人还是从更便于观测的夜间“星辰”入手——即“恒星周期”。

于是,“木星”被发现了——“木星”从某颗恒星出发,十二年之后,它又会回到这颗恒星附近。人们称“木星”为“岁星”,有了“岁星纪年”法。

为了记录“岁星”在十二年中的“行程”,古人为它设立了十二个“驿站”,起了十二个名字,总称为“十二次”。

“岁星”,每年,都会在一个具体的“次”中,等于“木星”每年在天空中移动30度,十二年恰好“行走”一周天,360度。

“岁星”十二年里依次行走“十二次”,“十二次”,各有其名。

它们分别是——星纪、玄枵(xiāo)、娵訾 (jū zī)、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

问题是,被称为“岁星”的木星,在天空中自西向东运行。这与太阳以及其他恒星自东向西运行恰恰相反,无疑给观测带来了很大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古人假想了一颗在地上运行的“太岁星”,并且把运用于地的“十二地支”搬到了天上——由东向西,将天空平分分十二等份——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份都分到了一个“地支”,称为“十二辰”。

靠假想的“太岁星”纪年,叫“太岁纪年”法。

这种方法,是比照“岁星纪年”法创立的。好处是便于脱离对“岁星”的观测而直接纪年。

但是,“十二地支”,是古人用于地上“分野”的。为了不至于“天地混淆”,后来又为“太岁纪年”起了十二个很别扭的名字——

《尔雅.释天》云:“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成曰茂,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

然后,应该是因为“太岁纪年”是“岁阴年”,于是又按“十天干”,起了十个“岁阳”名称,表示“岁阳年”。

《尔雅.释天》云:“太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日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箸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

《史记.历书》所说“岁阳”十名有不同,但不管怎样,在纪年上,可以使“甲乙丙丁……”可以和“子丑寅卯……”相配,且六十年一甲子了。

实际上,上古先民观测天象,最早关注的是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位于天空“北极”,也就是正中位置,不但明亮而且似乎“恒定不动”,当然,“斗杓”,即“斗柄”所指方向一直在稳定变换。

古人空间上确定“四方”,是根据北斗斗柄所指方向确定的;“四时”,也是根据北斗的变换确定的。

汉初的《鹖冠子》之《環流篇》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古人通过北斗,把“时空”统一了起来。

一年中包含十二个月,北斗斗柄也可以明确地指示出来。这就是北斗斗柄所指向“十二辰”中的哪个“辰”。

古代,称此为“斗建”。

《汉书.律历志》曰:“斗建下为十二辰,视其建而知其次。”

比如,斗柄指“寅”,称“建寅之月”;斗柄指卯,称“建卯之月”,以此类推。

至于“正月”,“正”有“嫡长”之义,“正月”即为一月。

为何现在“正月”是“寅”不是“子”,这在古代称为“建正”。

据称,夏代亦“建寅”,即以一月为“正月”,实际上这个说法未必可靠。

甲骨卜辞显示,殷商以秋分后第一个月为“正月”,大约在十月。

周朝,宣王以前,基本沿袭殷商“建正”方法,之后,才改为“建丑”,即十二月为“正月”。

汉武帝时,改为“建寅”,以一月为“正月”了。


“十二辰”,与“十二次”相对应,其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同样,北斗斗柄不同时间指向的“辰”也是确定的。在这样的前提下,一种具体的立法确定哪个月为“岁首”,哪个月就是“正月”了。




夏朝时,就确定以正月建寅为首。周朝时是有过以子月为首的,但时不长,后来又回以寅为首了,一直沿用至今。说及我国历法,有点复杂,现既用世界通用的公历,又用阴阳合用的农历,还有以干支纪时的干支历。干支用于纪年纪月纪日很早就有了。题主问的是地支纪月定法则的问题,说来有点复杂,因为干支纪时不再单纯,已被赋予许内容,变得很复杂了,一言难说清楚,且历法也有沿革与变化。


干以甲为头,支以子为首,六十花甲子是以甲子为头,癸亥为尾。干支用于纪年是以甲子为首而轮换的。支有十二,月有十二,一支对应一月,但如何对应与起始?夏朝时所用夏历就确定正月建寅了,这与当时人对天象物候的认识有关。这一点就和干支排序不同,不是以子作首了。要弄清这问题真有点复杂,一言两语难说明。

从古代神话前天文历法,从物候万前天文历,从阴阳合分的农历到干支历,再前历朝历代的历法变化与沿革,不是一言半语可说明白。想详细,了解来去脉,可以深入学学历法知识就很清楚了。




这与地支五行所属和四季的五行体现相关。

地支配五行:寅卯辰木,巳午未火,申酉戌金,亥子丑水。

四季配五行:春季木旺,夏季火旺,秋季金旺,冬季水旺。

生旺庫(墓):寅申巳亥是木金火水的四生,子午卯酉是水火木金的四旺,辰戍丑未是四庫都属土。

即正月的木气由寅所生,二月旺于卯(正东木),三月墓于辰(水庫)。四月火气由巳生,五月旺于午(正南火),六月墓于未(火之余)。七月金气生于申,八月旺于酉(正西金),九月墓于戍(火庫)。十月水气生于亥,十一月旺于子(正北水),十二月墓于丑(水之余)。

这样,"正月建寅",就把四季中每月的五行和地支所属的五行都对上了。

(春季草木旺盛属木,夏季炎热属火,秋季肃杀用兵属金,冬季水多积蓄而少蒸发属水)。




阴阳顺逆妙难穷,
二至不乡一九宫,
若能了达阴阳理,
天下自在一掌中。
此乃太阳历活法,子者长子传承接代也。子月一阳来复,震卦长子,坤卦母生第一胎。夜长之极,白天短之极,一阳生,开白天增长,夜开始缩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地支   尔雅   东向   正月   岁星   干支   历法   太岁   纪年   木星   恒星   北斗   阴阳   古人   太阳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