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怎样被解职的?为什么?

1951年4月11日,尚在朝鲜战场前线指挥的麦克阿瑟居然在收音机里听到自己被解职的消息,瞬时间整个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死寂。这位70岁的老人不可思议地环顾四周,他倔强地认为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可是看着身边人同样一脸震惊的表情,他失望地垂下了头颅。





这一切真是讽刺。真正让麦克阿瑟感到失望的,绝对不仅仅是自己被解职,还要有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杜鲁门居然在毫无预示的情况下,免除了他联合国军总司令、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等所有职务,一生传奇的五星上将居然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变成了一个普通老人、“光杆司令”。

在美国的军界中,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政府不会突然解除高级军官的职务,而是采用比较柔和的方法,让他们自己申请辞职,这样既保全了军官的脸面、又维护了政府惜才爱才的形象。

可是这次杜鲁门发了狠,老将军的面子、政府的形象他一概不顾,唯一想要的就是让麦克阿瑟赶紧下台。在没有和麦克阿瑟做任何交涉的情况下,杜鲁门直接在媒体面前宣读了撤职命令,还安排电台进行不间断的循环广播。





仅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让杜鲁门泄愤,在命令下达的前一刻,他就安排专机飞往朝鲜,去“迎接”那位黯然伤神的老将军回国。麦克阿瑟抵达美国时恰好是深夜,因为事先已经封锁了消息,机场外没有任何人迎接、也没有任何告别仪式,在沙场驰骋50多年的老将就这样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从麦克阿瑟被解职的经过,我们嗅出了一丝逼人太甚的味道来,杜鲁门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急迫呢?

如果麦克阿瑟没那么强势,或许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仁川胜利登陆之后,自信心立刻膨胀,此时他的征服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北朝鲜,而是位于西北方向的东方大国。





任凭周恩来总理多次通过外交途径提出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麦克阿瑟把这些当成了耳旁风,当即组织美军展开了突袭战,先是跨过“三八线”、接着占领了平壤,最后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此时的麦克阿瑟已经不把任何对手放在眼里,志愿军入朝作战时,他居然给手下们打包票道:“小伙子们,我们能赶在圣诞节前回家”。真不知道我们是应该称赞他魄力惊人还是该唾弃他头脑简单,朝鲜人民军岂能和身经百战的三十万志愿军同日而语?





果然麦克阿瑟吃了大亏,志愿军通过第一次战役彻底粉碎了他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的美梦,朝鲜半岛的战事注定是一场持久的拉锯战。可这样的结果与当时美国政府的预期不符合,杜鲁门一直认为苏联是最大的敌人,这也就注定欧洲才是他们的主阵地,朝鲜战争只不过是个小插曲,为了拉住麦克阿瑟这只脱缰的野马,让他认清楚大局,杜鲁门决定与他进行一场会晤。

杜鲁门低估了麦克阿瑟的倔强。美国总统是全军的最高统帅,所有将军必须对他唯命是从,可麦克阿瑟接到回国的诏令之后,居然直接甩出两个字:“没空”。好在杜鲁门懂得顾全大局,毕竟自己也算是晚辈,迁就一下长辈也没什么不妥,所以他选定太平洋中部的威克岛作为会晤地点。





面对姗姗来迟且一脸傲意的麦克阿瑟,杜鲁门强挤着笑意握手,他表达得非常明白,朝鲜战争必须是一场“有限的战争”,这样政府才能抽出力量维护在欧洲的势力。可一意孤行的麦克阿瑟怎肯顺从,从威克岛会晤之后,麦克阿瑟又与志愿军打了三次战役,最终被迫退回了“三八线”以南。

此时,麦克阿瑟做了两件事让杜鲁门十分恼火。

第一件事发生在1951年3月24日,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激战正酣,麦克阿瑟居然发布声明称:“一旦美国的军事行动扩大至中国沿海及内陆地区,中国军队将不堪一击”。杜鲁门让他打一场“有限的战争”,意思就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结束战争,可麦克阿瑟却反其道而行之,一门心思地想要扩大战局。





美国高层立刻炸开了锅,国务卿艾奇逊和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跳出来,指责此举是蓄意破坏政府政策,麦克阿瑟在国内彻底失去了支持。

第二件事发生在1951年4月11日,也就是麦克阿瑟被解职的当天,可能是被战场上的连连失利刺激了神经,他居然向国会申请对我国东北境内实施核打击。要知道当时世界上拥有核武器的只有美国和苏联,而两者又是两大阵营的带头人,彼此之间相互牵制。如果此时动用核武器,苏联怎会坐视不理?一场局部战争将会瞬间发酵为世界大战,杜鲁门担不起这个风险。





面对咄咄逼人的麦克阿瑟,杜鲁门最终下定了决心,不把他替换掉,美国将在朝鲜战场上被拖垮,于是他一纸令状,把麦克阿瑟一撸到底。

麦克阿瑟被解职,暴露的是美国文武之争。

文官执政一直是美国的国策,而军人出身的麦克阿瑟一直以身犯险,企图左右政府的态度。

1950年6月26日,美军就利用空军优势协助韩国军队作战,直到7月5日才开始正式入朝作战。在这期间,杜鲁门就一再强调此次目的是击退北朝鲜军队,而不是深入追击。可是麦克阿瑟一句话就推翻了总统的命令,他认为仅仅是击退北朝鲜军队治标不治本,彻底消灭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占领全朝鲜才是目的。





为了让杜鲁门接受建议,麦克阿瑟洋洋洒洒写了封一千多字的文件,要求美军能够随时越过“三八线”,那样才能抓住战场主动权,之后是接着进行武装施压还是进行政治谈判,都是自己说了算。这一次文官代表杜鲁门选择了妥协,允许美军越过“三八线”,但要和中苏边境保持距离。

可是有了第一次拖妥协,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接下来逼近鸭绿江、威克岛会晤、企图扩大朝鲜战局,杜鲁门都被牵着鼻子走,而麦克阿瑟也很享受“制服”总统的感觉。可是后来他玩脱了,居然想要忽悠杜鲁门动用核武器,最终触犯了众怒。





所以杜鲁门便拿麦克阿瑟开刀,让武官集团明白手伸得太长是什么下场。




1951年4月11日,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杜鲁门未通过正常的军令渠道,而是以白宫记者会新闻通稿的形式解除了麦克阿瑟的所有职务,包括远东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国陆军司令等等,杜鲁门用突然袭击和媒体公开的办法,狠狠地报复了麦克阿瑟的无礼与傲慢,不仅暴露出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前后方的战略分歧,同时也是对这位五星上将战争思路的全盘否定,对当时的战争进程和远东局势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众所周知,麦克阿瑟在美军中资历深厚,1950年他已年满70周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担任美国远东军司令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始终是在罗斯福总统的统帅之下。1944年罗斯福突然去世,比麦克阿瑟还年轻四岁的副总统杜鲁门上位,面对这个军政经验均显不足的总统,麦克阿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轻视,而二战胜利后美军的参谋长联席会议里,三军参谋长都是麦克阿瑟的晚生或后辈,无形中更加重了他的优越感。

朝鲜战争爆发后,时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顺理成章,担任由16个国家军队组成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并策划实施了仁川登陆,逆转了半岛战局,一时声望达到顶峰,本身就个性狂妄的这位将军更加膨胀的不行,不仅对参联会的军事指导爱搭不理,对杜鲁门总统的指示也经常阳奉阴违。



(杜鲁门总统)

导致麦克阿瑟被解职的直接导火索,是他一意孤行邀请国民党军队加入战局,蒋介石甚至已经准备好了30000多人的参战部队,而这是美国军政高层坚决反对的;同时,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情报,麦克阿瑟在会见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大使时,用“极其尖刻的语言”抨击美国政府,这已经超过了杜鲁门能够容忍的底线,突然宣布解职,实际上是麦克阿瑟与杜鲁门政府长期积存矛盾的总爆发。

两者矛盾的焦点其实很简单,以杜鲁门为首的美国政府和主要盟国首脑一致认为,朝鲜战争是西方世界的主要敌人苏联玩弄的军事把戏,其目的是转移北约的军事注意力,而欧洲才应该是西方的战略重心,因此应该把朝鲜战争当作一场局部战争,结束的越早越好;而麦克阿瑟从一开始就准备扩大战争,期望演变成一场全面的大规模战争,这与美国主流战略是格格不入的。

(年轻的麦克阿瑟)

正是在这种分歧下,半岛战争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局面,美国政府拼命勒紧缰绳使马车不致失控,而麦克阿瑟这匹“老马”却不顾一切向前狂奔,他要求轰炸鸭绿江对岸,要求封锁华东沿海,要求使用核武器,以及自作主张要求蒋介石出兵等等,对参联会的各种命令置若罔闻,有美国作家形象地写道:

在麦克阿瑟面前,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们就如同小学生遇到街霸一般,瑟瑟发抖而又无可奈何。



(三巨头会议)

在志愿军大破美韩军的前三次战役之后,麦克阿瑟将所有的失败归咎于美国政府对他的限制,所有的电文全部是推卸责任,国防部长马歇尔怒不可遏,而国务卿艾奇逊的反应更加激烈:“无需任何证明,我完全相信这位将军的桀骜不驯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而且对其总统的意图基本上不尊重”。在与杜鲁门总统的威克岛会面中,麦克阿瑟居然比总统晚到了数个小时,让可怜巴巴的杜鲁门等得浑身冒火,甚至有人说,从威克岛见面起,杜鲁门就有撤换这个“老家伙”的念头。

1951年3月21日,麦克阿瑟又一次致电参联会,申请扩大指挥权限,美国政府未予理会,并着手准备总统声明,隐晦寻求停战谈判的途径和办法。不料三天后麦克阿瑟却抢先发表了自己的声明,以近乎最后通牒的口气宣布将扩大战争范围直到对手求饶,参联会的将军们知道:

“这位联合国军司令官简直再也找不到比这更有效的办法让总统勃然大怒了”,麦克阿瑟的声明让杜鲁门所有周密的停战准备化为枉然。



(威克岛会唔)

麦克阿瑟同时违反了总统签发的“任何人未经容许不得公开发表有关外交政策的声明”之训令,这几乎就是杜鲁门专门为他而签署的文件。他的行为不仅是对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和决策者的公然违抗,同时也是对宪法赋予总统权威的挑战和蔑视;更严重的错误在于,麦克阿瑟是在向文官治国的政体进行挑战,以军事将领的身份干涉美国的外交政策,而忘记了应该由文官政府领导军队。

杜鲁门气得把办公桌拍的乱响,他终于忍无可忍了。



(准备参战的蒋介石)

1951年4月6日,杜鲁门召集国务卿、国防部长和参联会主席会议,明确表示将解除麦克阿瑟的一切职务,在场诸人都没有异议,麦克阿瑟已经折腾到得不到任何一位美国军政高层的支持了,一度有人怀疑他得了某种病症。4月10日,杜鲁门决定由正在远东视察的美国陆军部长佩斯,将解除职务的命令当面交给麦克阿瑟,然而由于通讯故障,佩斯尚未接到命令时,《芝加哥论坛报》抢先把消息捅了出去。

杜鲁门见状,为避免出现麦克阿瑟抢先声明辞职的尴尬,于4月11日凌晨1时临时招集白宫记者团,宣布了解除麦克阿瑟职务的命令,第二天上午美国大街小巷的报纸和新闻广播都转发了这一消息,而远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却浑然不知,一直到中午才得到消息。

美国近现代史上最搞笑的总统与将领之争,终于以这样奇葩的方式落下帷幕。




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突然解除了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将军的职务,其职由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官李奇微中将接替。

而且,麦克阿瑟被撸的方式非常耻辱。一般来说,总统对哪个将军不满意了,会暗示其主动辞职。但这一次,杜鲁门不仅没有这样做,而且解职的事情没有事先和麦克阿瑟本人通气,而是直接公开宣布,麦克阿瑟本人也是通过公开渠道知道此事,这让他在部下甚至全军全国面前非常丢脸。

那么,麦克阿瑟将军到底做了什么,让总统先生悍然下令把他解职?

有句老话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让一个总统对前线统帅下这样不顾情面的解职令,肯定是事态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否则,完全可以让麦克阿瑟自己辞职,这样既保全了麦克阿瑟的脸面,也可以达到华府的目的。可以这么说,解职是艰难的决定,几乎把总统和将军之间的矛盾昭告天下。

为什么杜鲁门要这么不顾情面呢?

麦克阿瑟将军是什么人?不是一般狂傲,自诩为澳大利亚的保护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的捍卫者。他在菲律宾海滩说的那句“I wilii be back”,让多少美国人和菲律宾人热泪盈眶;他在解职前半年多时间组织的仁川登陆,让美国第八集团军和韩国军队避免了被朝鲜人民军赶下大海的结局,并一举扭转了朝鲜的战争局面,让美国从极度危险的局面转危为安,并从此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次1:5000的军事冒险,再次让麦克阿瑟赢得了美国军界和政界的交口称赞,杜鲁门总统甚至称他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将军之一。

可是,在这所有光辉的背后,麦克阿瑟将军又做了一些什么呢?

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打败仗是原罪。麦克阿瑟错误估计了形势,没有把周总理的警告放在心上,悍然让军队越过了三八线,终于引来了志愿军参战。由于没有对中国军队参战有着足够的警惕,麦克阿瑟指挥下的联合国军伤亡惨重,不仅让他自己承诺的“圣诞节结束战争,让孩子们回家”成了一句空话,而且还让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严格来说,这并不是麦克阿瑟将军的错,因为造成这一切的是美国情报部门、外交部门、军事部门等一系列误判,但作为在朝鲜美军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也难辞其咎。

仅仅是这些,还不足以让总统下解职令。毕竟,麦克阿瑟是大人物,是美国的英雄,在面临不利局面时,总统也好,华府也好,都希望他能够力挽狂澜,重新扭转战争局面。所以,包括杜鲁门总统在内,一开始都坚信麦克阿瑟将军有这个能力。但是,麦克阿瑟可能是年纪大了,也可能是他一直在日本,并不在第一线,始终没有做出合适的调整。

而且,他还一再叫嚣,要用核武器教训中国,并坚持希望杜鲁门同意台湾蒋介石的军队参战。这个举动深深伤害了总统,因为这么做就不再是局部战争,而可能是和中国以及苏联全面开战,这远远超出了杜鲁门和华府那些官员的心理防线。

杜鲁门总统曾试图好好和麦克阿瑟沟通,让他收回那些过激言论,但麦克阿瑟依然我行我素。他似乎在营造一种局面,战场上的失利不是我麦克阿瑟无能,而是华府和总统的胆子太小,绑住了我的手脚。这样一来,几乎是把美国政府和总统给绑架了:要么你们给我开战的权力,要么就承认你们自己胆小。这是杜鲁门绝对无法接受的,也许从这一刻开始,麦克阿瑟被解职职务并调离亚洲就成了定局。总统需要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将军,而不是甩锅侠。

以上理由差不多解释了为什么要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但依然无法解释杜鲁门为什么不用让麦克阿瑟自己辞职这种温和手段来解决问题,而要采用近乎羞辱的直接解职的方式。

对此,不得不从罗斯福总统死后杜鲁门接任以来,麦克阿瑟和这位美国新当家人之间的相处谈起。

从骨子里说,麦克阿瑟对连任四届、德高望重的罗斯福总统是尊敬和佩服的。但对杜鲁门这个美国新当家人却充满了各种不屑。杜鲁门身上也确实有各种槽点,比如他的女儿弹琴被美国一位著名的音乐老师评论为一塌糊涂,杜鲁门居然不顾总统之尊,用匿名信的方式去辱骂这位老师。如此举动,让麦克阿瑟很看不起这位“小丑一般的总统”(麦克阿瑟的原话)。

导致麦克阿瑟和杜鲁门总统关系走向冰点的是1950年10月15日的威克岛会谈。为了解朝鲜战场的真实情况,也为了和麦克阿瑟有个更好的交流,杜鲁门以总统之尊,飞到威克岛和麦克阿瑟会晤,商谈朝鲜战场的未来。为了这次会晤,杜鲁门做了精心准备,为了讨好麦克阿瑟这位刚刚在仁川挽回美国声誉的将军,杜鲁门还让夫人去买了麦克阿瑟将军夫人和孩子最喜欢的糖果,作为礼物送给麦克阿瑟。可以说,总统已经很迁就和忍让这位美国英雄了。同时,杜鲁门也知道麦克阿瑟的脾气,所以起飞前特意让情报部门留心一下麦克阿瑟的飞机,一定要让麦克阿瑟的飞机先到威克岛。毕竟美国总统也是三军总司令,必须是麦克阿瑟先到,作为战区司令在机场迎接三军总司令的总统,这才符合常理。

因此,在飞机抵达威克岛前,杜鲁门再三确认,麦克阿瑟的飞机已经比他早几个小时抵达了威克岛。这样,杜鲁门才放心让飞机降落威克岛机场。不过,杜鲁门还是失算了——他一下飞机,根本没见到麦克阿瑟的影子。整整一个小时之后,麦克阿瑟才来。

什么情况?

军务缠身?

非也。

麦克阿瑟故意的。

总统迎接将军,这就是麦克阿瑟想要的。这次屈辱,让杜鲁门总统对这位高傲的将军心生怨恨。

可是,无论杜鲁门怎么怨恨麦克阿瑟,他即使身为总统却不能为所欲为,毕竟总统也受到诸多制约。杜鲁门下决心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前,必须和时任国防部长、在美军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乔治马歇尔将军交交底。

可是,当杜鲁门和马歇尔说到这事儿,马歇尔立刻回答:是不是请总统阁下再考虑一下,毕竟麦克阿瑟将军是美国的英雄。杜鲁门似乎已经料到马歇尔的态度,不动声色地指着一堆电报原件说:这些是这段时间以来,我和麦克阿瑟将军之间的电报原文,请部长先生拿回去看看,我们明天再谈这个话题。马歇尔将军拿着电报就走了。第二天一大早,马歇尔将军急匆匆求见总统,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家伙太不尊重总统了,早就该解职了。

于是,在马歇尔的支持下,杜鲁门终于下定决心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曾经声名显赫的麦克阿瑟将军返回美国后,发表了著名的“老兵不会死”演说后……

参考资料:1.杰弗里·佩雷特:《麦克阿瑟将军传》

历史学者、“许述工作室”核心成员查佳峰主答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这事,用咱大华夏地头上一句老话就能解释的通透:不作死,就不会死。

麦克阿瑟这是个美国有史以来最“棒”的五星上将,他有着一流的演技,二流军事能力,不入流的政治头脑。所以他总是吸着他那永远不会点燃的玉米烟斗,戴着他那从菲律宾淘换回来的元帅大帽子,掩耳盗铃般的在危险的边缘上,进行着疯狂的试探,企图知道对手的底线在哪里,最终的结果就是把自己人都玩炸了。

愤怒的杜鲁门,如果不去解职麦克阿瑟,那才叫见了鬼。就算是搭上几个或者十几个百分点的支持率,杜鲁门也愿意这么干。

直到解职的那一刻,这个历史上最有演技的五星将军才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谁和中国陆军打仗,那他一定有病!”

所以麦克阿瑟被解职,这事和他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有着很大的关系。

那么咱就先说说,他是如何表现自己的。

大家伙都知道,在二战时期,麦克阿瑟搁菲律宾吹牛,说他把菲律宾经营的和铁桶一样,小鬼子就算来,也保管他有来无回。

得咧,结果这仗打了半年,打了三个月之后,麦克阿瑟就跑了,当然为了面子,丢下一句:“俺还会回来的!”豪言壮语。

悲催的温莱特接收了麦克阿瑟的烂摊子,又顶了三月,这就投降了,铁桶一家伙就变成了木桶,还是个破木桶,哎!

赶到1945年一月份的时候,美国人又杀回了菲律宾,这家伙把个麦克阿瑟给牛坏了,为了实现当年要回来的诺言,他特意招呼了自己的记者朋友们,拉开他们的闪光灯,来记录一下他登陆菲律宾的光辉时刻。

嗯!老天爷压根就不配合他——涨潮了,所以咱们就瞅到了麦克阿瑟挺着大腰子蹚着齐腰深的海水玩登陆的大照片。

当然这张大照片,如同其他的照片一样,他拍了好几次,因为前边拍的都不够招摇!嗯!不够招摇!

所以最终麦克阿瑟成为了美国五星上将中最耀眼的那颗,而他的同事很多都不是很喜欢他。后来他想要像艾森豪威尔一样步入政界,压根没人支持他,只能在小鬼子地头过过瘾。

好了,有了这个打底,那么咱对麦克阿瑟被解职的事,就能更加深入的了解了。

为什么会被解职。

话说1950年六月二十五号,朝鲜战争正式爆发。宇宙第一大帝国韩国和朝鲜开始互掐。

当然宇宙第一大帝国韩国嘴炮玩的挺溜,但论实际操作数小指头的,一家伙就被朝鲜的人民军掐着脖子打,按在地上杵,这都怼到了釜山附近了,在加把劲这可就要进入大海里边喂鲨鱼了。

话说美国人和苏联人当时那是地球这小村子里边块头最大的俩主,没事就喜欢亮肌肉玩。

而朝鲜半岛这地当年是美国人和苏联人将一个完整的国家划拉成俩国家的,所以美国人感觉他们很有必要支持一下韩国人。

于是美国人牵头拉了十五个小兄弟,这就要帮帮场子,撑撑腰。麦克阿瑟因为距离这地也近,他就在日本呆着,当他的太上皇呢,所以这就成为了这十六个国家的头,叫联合国总司令。

这称号好啊,美国人拉着大船小舰的这就跑到仁川来了个登陆。

话说那个时候的美国人拔根汗毛都比朝鲜的大腿粗,这就不用想了,登陆很成功。

咱就说了麦克阿瑟本来就狂,这登陆作战又成功了,这就更加的狂妄了,对于那专门为这联合国军装备的啥参谋联合会压根就不搭理,你说你的俺干俺的,更加让上层愤怒的是,美国人最大的头杜鲁门总统发出的命令,麦克阿瑟那也是阳奉阴违。

就在这种情况下,咱大华夏指着那条三八线非常明白的告诉美国人:“这条线你们不能过来!不然俺们就要出兵!”

好吧,杜鲁门这头让麦克阿瑟评估一下,咱大华夏出兵的可能性。

嗯!要为这事回国?为杜鲁门做一个报告?

麦克阿瑟表示他没空,对于这份命令,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来。

好吧,杜鲁门只能自己坐着飞机一路颠簸到了太平洋,就为了听一听麦克阿瑟对大华夏出兵的评估。

但就算是这样,杜鲁门挺着个犯困的大腰子愣是等了麦克阿瑟好几个小时,才瞅见了姗姗来迟的五星上将。

当然,既然来了,该忍的还得忍,杜鲁门耐心的听了麦克阿瑟的分析。

牛掰牛的爆表的麦克阿瑟表示大华夏仅仅是虚张声势,就算是出兵,也是游击战一般的弄几个小部队而已,影响不了大局。

他还很骄傲的说:“俺们要在感恩节前结束这场战斗!俺要和小伙子们回去吃火鸡和玉米饼!”

好吧,以上他们的意见是一致的,但其他的事让杜鲁门很不开心。

因为他和他的智囊团认为朝鲜战争只是苏联人玩的一个小把戏,目的是转移美国人的注意力,他们的目标还是要盯在欧洲。

朝鲜战争作为一个局部战争,早早结束了最好,不要整的太大。

可麦克阿瑟压根就不想搭理这意见,他只想把战争进一步的扩大,这是他的舞台,他可不想听别人在耳朵边上胡咧咧。

麦克阿瑟开始在鸭绿江对岸丢炸弹,叫嚣着要扔原子弹,让台湾哪位配合着出兵。

好吧,眼瞅着战争要扩大了,而美国人却拿这位麦克阿瑟一点办法也没有。

饿狼既然来了,大华夏的手里可是有子弹的,第一次战役,大华夏的大嘴巴就狠狠的抽在了麦克阿瑟那肥硕的大脸蛋子上了。

跟着又是第二次战役,美国人被赶回了三八线。

尤其是长津湖战役,被美国人誉为常胜之师的陆战一师被揍了一个稀里哗啦。美国人的第三十一步兵团(北极熊团)没了。

美国人呆在飞机上,只能看到变成灰烬的第三十一步兵团,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顿大嘴巴子,把个麦克阿瑟打懵圈了,但煮熟的鸭子嘴还是硬的。

好吧,出了这么大的纰漏,杜鲁门表示很生气,但作为最会表演的麦克阿瑟,将责任一推六二五,指责是美国政府束缚了他的手脚,他要求更大的权利。

嗯!愤怒的马歇尔表示:“这是个无可救药的将军!他对所有人没有足够的尊重!”

好吧,憋屈的杜鲁门就算是满脑壳冒火,又能咋样?

但要换掉麦克阿瑟这个想法就已经在杜鲁门的脑子了成型了。

“扩大他的权限,门都没有!”杜鲁门已经表明了态度,而且开始着手准备总统声明,暗示停战谈判。

可麦克阿瑟收到了这个消息,就抢先一步招呼他的记者朋友们发布了声明,对着他的对手下达了最后的通牒,要扩大战争,直到打到对手跪地上求饶,认识到美国人不好惹。

好吧,这个抢先发布的声明,把杜鲁门怼哑火了,他的总统声明直接被撕掉扔到了垃圾桶里。

其后,麦克阿瑟居然派出侦察机进入大华夏的领空进行侦查,扬言要丢他们的原子弹,要把炸弹扔到咱大华夏的东南沿海,就算是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又咋样?

好吧,麦克阿瑟真的很狂妄。

杜鲁门只好召集所有人来开会,研究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嗯,会场上的所有人没有任何异议,麦克阿瑟的狂妄让所有的美国高层包括军界的高层感觉这家伙会不会生病了。

既然大家伙的意见得到了统一,那么命令就发吧。

当然作为前车之鉴,麦克阿瑟有着无数的记者朋友,避免他们跑出来捣蛋,更重要的是到最后羞辱一下这个老将军。

杜鲁门是通过全球广播的形式,发布的这个命令。而蹲在东京的麦克阿瑟成为了最后一个知道消息的人。

麦克阿瑟这小鬼子的太上皇也做到了头。而小鬼子给麦克阿瑟准备了一个百万人级的欢送会,毕竟麦克阿瑟为了日本的崛起,做了好多好多的好事,比如那神厕,比如好多犯了罪甲级战犯乙级战犯逃脱了罪责等等,要不然小鬼子也不可能从废墟中爬的那么的快。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麦克阿瑟被解职因为其刚愎自用,自德意满,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最终被杜鲁门所不容,直接开除了事;



二战结束之后,麦克阿瑟在日本可以是说一不二,俨然成了日本的太上皇。渐渐地,麦克阿瑟对美国总统杜鲁门也不放在眼里,杜鲁门对此也很恼火,但是没办法,随便处置麦克阿瑟又容易被军方所反对。此时,麦克阿瑟也不甘寂寞,此时他已经70岁了,早过了退休的年龄,不过在退休之前他也想有一个大的作为。

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打破了冷战之后东西方的平静。战争开始之后,人民军势如破竹,6月28日,人民军占领汉城,7月1日,美军进入朝鲜,7月5日,麦克阿瑟投入了美国第一个步兵营。这一个营的兵力,如同羊落狼群,很快被消灭了。人民军挟胜利之威,一口气打到釜山。

这时候,已经是“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顶不住了,他向杜鲁门求援:“抓住太平洋上的每一条船,把大量支援物资运到远东来吧!”于是,刚刚从二战军队中复员的美国人再度披挂上阵,来到了朝鲜前线。人民军打到釜山后,联合国军被压缩到一块很小的地区。如果美军要从正面强行突破,那么伤亡必大。如何打破僵局?麦克阿瑟想出了一个主意



在人民军的侧翼来一次大规模两栖登陆,将人民军拦腰切断。这个设想得到了美军指挥机构的认同。麦克阿瑟选中的登陆场是汉城西侧的仁川。人民军在那里防守薄弱,在那里插上一刀,美军可以很快夺取汉城。登陆的时间定在9月15日。


9月15日,联合国军在仁川进行的大规模的登陆,麦克阿瑟的冒险成功了。联合国军向北推进,腹背受敌的人民军措手不及,陷入了重围。战局急转直下。9月26日,美军占领汉城,麦克阿瑟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汉城。韩国总统李承晚紧拥抱着麦克阿瑟,浑身发抖,老泪纵横,把麦克阿瑟推许为“我们民族的拯救者”。


占领汉城后,麦克阿瑟立即面临一个三八线问题。这是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得到联合国的承认。联合国在授权美国出兵朝鲜时,明确表示要“联合国军”恢复到6月25日以前的状态,也就是以三八线为界。可是,一心想乘胜消灭朝鲜的麦克阿瑟和美国决策人物,却想越过三八线,消灭人民军,用武力统一朝鲜半岛。



这种做法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朝鲜的内战爆发之后,美军不但派第七舰队巡逻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还不断派飞机到中国境内轰炸。为此,中国多次向联合国提出过控告。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向美国政府发出警告。如果美国执意要侵入三八线以北,那么,中国人民绝对不会坐视不理,听任美国消灭朝鲜。但美军充耳不闻。

9月30日,韩国军队首先越过了三八线,10月7日,美军也大摇大摆地越过了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麦克阿瑟的口出狂言是,叫嚣道要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

面对如此严峻形式,中国决定出兵朝鲜,模仿四百多年前明朝时期一样。1950年10月15日,志愿军首批26万人,借着夜幕的掩护,兵分三路,跨过了鸭绿江,来到了朝鲜前线。10月25日,志愿军在温井、两水洞地区,向韩国军队发起猛攻;11月1日到3日,在云山地区,志愿军与美军交锋。12天的战斗中,志愿军共歼灭敌人15000人,把美军从鸭绿江边逐回了清川江以南。


突如其来的打击没有使麦克阿瑟醒过来,他以为过江的志愿军人数不多,战斗力不强,装备上更不是美军的对手。他认为,这么一点志愿军参战,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他傲气十足地说:“值得为几个中国洗衣匠惊慌吗?”11月23日,他来到朝鲜前线,与美第八集团军共度感恩节。他对第八集团军军长沃克说:“第八集团军正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沃克将军,这是你一生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时刻。胜利等待着你,你的命运就是战争的命运。”

第二天日,他在东京宣布:前进到鸭绿江畔,合围人民军主力,一鼓作气解决朝鲜问题,让美国大兵们回美国过圣诞节。当天晚上8点,联合国军争先恐后,向鸭绿江挺进。麦克阿瑟自以为已经将机关算尽,岂料美军的行动正给志愿军提供了机会。彭德怀早就在清川江边撒下了口袋,只等麦克阿瑟来钻。果然,在你追我赶的行军过程中,西线的美国第八集团军和东线的第10军之间出现了一个缝隙。


没等美国人采取任何措施来填补这个缝隙,志愿军从东西两线同时向美军发起了进攻。军号声,哨子声和枪炮声响成一片。两个师的韩国军队一下子就被歼灭了。志愿军迁回到第八集团军的后路,截断了美军的归路美军陷入了重围。现在,等着回家过圣诞节的美军只好顶着风雪,慌不择路地撤退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常胜将军也会让他们进志愿军军的口袋。


没有准备御冬寒衣的美军,在冰天雪地里行军,眼睛里流露出苦闷、无奈和迷惘:这打的是什么仗?我们到鸭绿江来干什么?我们走错了方向。于是美军退回三八线以南,第八集团军军长沃克在撤退途中因车祸身亡,正应了麦克阿瑟战前所说的“你的命运就是美军的命运”。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总攻势变成了圣诞节总失败。事后,一个美国人评论道,中国在一夜之间跨入了世界强国之列。消息传到华盛顿,一直关注着朝鲜战事的美国政府顿时乱作一团。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雷德利说:“从1950年11月到12月这60天,是我们职业军人生涯经受最严峻考验的时刻。”“我们既搞不清红色中国向朝鲜实际投入了多少部队,也不知道他们可能的军事目标是什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所有有关总统的顾问,不论文的还是武的,都知道出了毛病,但是什么毛病,怎样找出来,怎样来处理,大家都没有主意。”


仓皇之间,杜鲁门政府竟然拿出了它的杀手锏,要对中国使用原子弹。此时,没有装配好的原子弹,已经运到了朝鲜海面,只要最高统帅一声令下,立即可以投入实战。杜鲁门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的时候,英国首相艾德礼就急急忙忙飞到华盛顿,要杜鲁门证实自己的说法。无奈,杜鲁门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经历两次打击后的麦克阿瑟惊慌失措,与他此前的表现判若两人。他除了鼓吹要把战争扩大到中国本土之外,拿不出任何高招。指望他打胜仗是不可能的了。杜鲁门为第八集团军换了一个军长,他就是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李奇微。李奇微是西点出身,算是麦克阿瑟的学生。但是他对这位上司可不感冒。骄横、狂妄、遇到挫折后惊慌失措,这样的人怎么会是自己的老师?



李奇微来到朝鲜前线。他身着海军陆战队服装,胸前挂着两颗手榴弹,到处转悠。他看到的第八集团军真让他失望。李奇微没有急着发起进攻,而是先整顿军纪,将作战不力的将军们门一一撤换,然后坐下来研究了一番自己的对手。通过不断的侦察和接触,他发现了志愿军作战的特点:志愿军连续作战的时间般只有8天时间,因为它的口粮和弹药都是士兵随身携带的,这种携带一般只够维持8天时间,一旦消耗完毕,攻势遂告终止,因此,志愿军的攻势一般是“礼拜攻势”。

此外,由于缺乏制空权,志愿军的作战一般在夜间进行尤其是月光明亮的夜晚,这是它发动进攻的最佳时机。这样看,志愿军的攻势又是一种“月圆攻势”。摸清了志愿军的特点后,李奇微于1951年1月25日向志愿军发起了新的攻势。23万人的兵力,从西到东一路稳扎稳打,始终同志愿军保持战斗接触,不让其脱离。


经过连续两次作战后,志愿军消耗极大,急需休整。面对美军的攻势,彭德怀决定全线转入防御。2月17日,志愿军北撤,3月15日,美军再次占领汉城,4月10日,战线回到了三八线附近。此后,由于志愿军增援部队到达,再加上80天的连续作战,美军的伤亡惨重,部队极其疲劳,李奇微决定退出战斗。

李奇微在前线苦战,作为“联合国军”总司令的麦克阿瑟却在东京就时政发表各种演说,将李奇微的战功据为己有,惹得大家都不开心。终于让杜鲁门忍无可忍了。于是杜鲁门决定,撤销麦克阿瑟的所有职务,由李奇微继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这个消息一播放,震惊了整个世界。麦克阿瑟正在陪同客人用餐,突然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的面部表情下子呆滞了,像石雕一样沉默。然后,他起头来,看着他的妻子,温柔地说:“珍妮,我们终于要回家了。

1950年4月16日,已离开美国十五年的麦克阿瑟从日本回国。此时他的解职已经在美国政坛引起轩然大波,反华好战的美国国会要利用此次事件打击杜鲁门政府,麦卡锡、尼克松等右翼议员纷纷为他说话。麦克阿瑟则在国会做了煽情的演讲,将舆论导向他一边,风起云涌的抗议声让杜鲁门政府焦头烂额、穷于应付。麦克阿瑟作为证人,将美国国会“变成了一所把杜鲁门政府的臭袜子、脏衬衣和带血污的内衣裤抖搂一地,让人展览的中国洗衣店”。但也仅此而已。


1962年5月,麦克阿瑟最后一次出现在马生涯的起点西点军校,作了名为《老兵不死》的演说,他凄凉地说:“老兵永远不死,他只是慢慢逝去。”两年后,他病逝于华盛顿陆军医院,终年84岁。杜鲁门的政治生涯也因为他终结麦克阿瑟军事生涯一事而大受挫折。鉴于参选必败,杜鲁门体面地宣布不再竞选连任总统,从此退出政坛。这两个人的争斗终于以两败俱伤而告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麦克阿瑟   杜鲁门   美国   美国政府   人民军   朝鲜   志愿军   总司令   国军   美国人   上将   中国   美军   将军   总统   战争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