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谎称晴雯得了女儿痨,贾母被骗过了吗?她知道真相吗?

《红楼梦》这本著名的小说。它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撰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反映了封建王朝末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红楼梦》被誉为“独具匠心、无与伦比”,它以复杂的人物关系、丰富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社会讽刺为特色,被认为是描写女性形象和女性命运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这部小说中,王夫人谎称晴雯得了女儿痨一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贾母是一个聪明而富有经验的老人,她对家族内部的争斗和勾心斗角非常敏感。因此,她对于晴雯病情的真相并不完全相信,但在这件事情上,她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欺骗。


贾母是一个非常慈祥的老人,她对于自己的侄孙女晴雯非常了解和关心。因此,当她听到王夫人说晴雯得了女儿痨时,她非常担忧,同时也非常希望晴雯能够快速康复。然而,贾母也意识到这件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于是她通过一系列的询问和观察,逐渐发现了问题的疑点。

首先,贾母发现晴雯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像王夫人所说的那样严重,而是更加轻微。其次,贾母也发现王夫人在照顾晴雯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疏忽和不当之处。这些疑点和质疑让贾母产生了怀疑,但她并没有直接表示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贾母逐渐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真相。她意识到这一情节实际上是王夫人对晴雯的打压和排挤的一部分。贾母虽然对此非常愤怒和失望,但是她并没有做出太大的反应,反而以更加宽容和仁慈的态度对待王夫人和晴雯。她用自己的理智和睿智化解了这一争斗,维护了这个家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在这个故事中,贾母的才干和智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能够看出事情的发展趋势,疑点和真相,并能够以一种智慧和仁慈的态度处理事情,从而避免了更大的争端和冲突。这也是贾母成为一个家族中至关重要的存在的原因之一,而在整个小说中,她所代表的便是家族的支柱和文化背景。




贾母把自己的丫鬟晴雯送给宝玉的时候,就想着让晴雯作宝玉的小妾。可是王夫人因为晴雯长得太美,像个病西施,再加上恶婆子王善保家的挑唆,就一口咬定晴雯是个狐狸精。怕她勾引坏了宝玉,把晴雯硬是撵了出去。

王夫人为了哄骗婆婆贾母,谎称晴雯得了女儿痨,贾母是精明的老太太,久经世事,不可能被王夫人骗过。不过,贾母顾全大局,不会为了一个丫鬟和儿媳翻脸。





贾母不知道真相,她的确是被骗过了。

晴雯之死,死在王夫人撵她出去。而撵出去,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被“现从炕上拉了下来”“两个女人才架起来去了”。为什么这样惨烈?因为晴雯本来就有病在身。几天前王夫人召见、训斥她的时候,她就“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而在王夫人眼里,她也是“钗亸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王夫人看到的是轻狂,而读者知道,这是病态。

被训斥的当晚抄检大观园,接下来风姐病倒,贾母中秋赏月,中秋节后逐晴,这中间正好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四五日”。也就是说,晴雯前面“连日不自在”,已经病了几天;后面“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又病重了几天。两下里相加,和王夫人说的“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可以吻合。

严格来说,“女儿痨”是指青春期少女得的结核病。但是不那么细致分析的话,类似的病都可以归为“女儿痨”。

一般的不舒服,病个三五天、七八天,是正常的。缠绵十几天都没有痊愈,别说王夫人,别人也可能怀疑晴雯是“女儿痨”。也就是说,王夫人所说的“女儿痨”是推测,最多是捕风捉影,却不完全是凭空捏造。

那么问题来了:王夫人这样捕风捉影,难道就没有人向贾母汇报真相吗?凤姐被“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之后回房偷哭,鸳鸯就悄悄打听到真相,私下里向贾母汇报。难道就没有人向贾母汇报“晴雯被太太无端责骂,气得病重,不是什么女儿痨”吗?

还真没有。

首先是晴雯自己不会去汇报。“晴雯之病亦因那日加重,细问晴雯,又不说是为何”。这句话的主语是宝玉。以宝玉晴雯之亲厚,晴雯都不肯告诉她被训斥之事,当然是因为晴雯高傲,对此事深以为耻,连提一句都是莫大的耻辱。对宝玉都不肯说,怎么可能去向贾母汇报求救呢?

其次,宝玉也不会去汇报。晴雯不像袭人,袭人在享受“姨娘”待遇之前,是在贾母屋里领月例的。算是编制在贾母屋里、借调到宝玉身边工作。而晴雯的编制,已经在怡红院了。所以她就是宝玉的一个丫头。为一个丫头生病、被训,去向老祖母报告申诉,宝玉似乎还没那么无聊。

如果宝玉意识到王夫人将逐晴,也许会有所动作,努力挽救晴雯。但是直到司棋被撵、婆子们传话“吩咐快叫怡红院的晴雯姑娘的哥嫂来,在这里等着领出他妹妹去”,宝玉“料定晴雯也保不住了,早飞也似的赶了去”,显然是事出意外,没有心理准备,更谈不到防患于未然了。

再次,王熙凤、李纨、钗黛,也不会去向贾母汇报。凤姐是王夫人阵营的。因为她们的姑侄血缘,连背叛都根本不可能,又什么会在这样的小事上给王夫人使绊子?李纨、宝钗都比较冷淡。黛玉听到《芙蓉女儿诔》,不仅毫无悲戚之容,反而兴致勃勃跟宝玉大谈词藻篇章。她们更不会向贾母说闲话、传小话了。

最后,丫鬟们也不会向贾母汇报。

向贾母汇报王夫人所言不实,就有得罪王夫人的可能。鸳鸯那次替凤姐出头,是跟邢夫人本来有矛盾,与凤姐却是亲密协作的工作伙伴,而且激于义愤、打抱不平。要替晴雯说话,谁跟她有这样的交情?鸳鸯和平儿、袭人算“咱们好”的“这十来个人”,是“比如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姑娘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连上你我”,并没有反晴雯算进来。

晴雯跟了宝玉五年八个月,算来与鸳鸯袭人都是“从小儿”长大的。鸳鸯把她摒除在闺蜜名单之外,只能是由于性格不合。本来么,晴雯这样的性格,连黛玉都敢拒之门外,连宝钗都都暗怼,也实在难以接近。

其实晴雯是可不死的,只要有人替她要贾母耳边说话——当然是在被逐之前。被逐之后,贾母为了安定团结,不会推翻王夫人的决议了。

训斥之后,被逐之前,有“四五日”的时间。可是各种各样的原因,包括晴雯,包括宝玉,包括贾母身边和大观园里所有的主子奴才,竟没有一个人替晴雯想办法筹划解围的。人缘差到这地步,也真是没错了。

晴雯是个性格强烈的女孩子。她各方面的特点都十分突出。我们也很同情她的遭遇。但是从为人处世来说,晴雯的日常做法,是需要我们引以为戒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宝玉   真相   女儿   嫌隙   红楼梦   捕风捉影   丫鬟   疑点   经典之作   仁慈   争斗   鸳鸯   凤姐   性格   家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