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了怎样的隐患?

要说朱瞻基给大明朝留下的隐患,最大的一个,绝对是教太监读书。对,我没有说错,就是教太监读书,好让太监帮着自己处理政务,共同对抗那些不听话的大臣。

朱瞻基开设一个只有太监可以担任的职务“司理监秉笔太监”,这个职务就是替皇帝批阅奏折的,权力不可谓不大,足可见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同时还有一个“司理监掌印太监”,这个职务可是又高于秉笔太监了,因为任凭你秉笔太监奋笔疾书,写下万字,只要我不给你盖章,那就是废纸一张。

这么重要的两个职务,朱瞻基都让太监来担任,太监们的权利瞬间达到了顶峰,足可以与朝堂上那些内阁大学士和六部九卿分庭抗礼。而朱瞻基自认为自己可以掌握太监的权力,可他忽视了他的后人有没有这个能力。

报应很快就来了,朱瞻基驾崩后,他的儿子朱祁镇更加宠信太监,而太监的老大王振,也成了大明朝的实际掌权者,司理监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都由自己说了算,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完一盖章完事。皇帝都听他的,还有谁不服呢。

大明朝就这样让王振把玩了好几年,直到土木堡之变,王振才算是彻底玩完了,而他也葬送了大明朝几十年的家底,差点让大明朝关门大吉。

而之后的各个皇帝中,但凡有一个不成器的,背后都有一个“成器”的太监,明宪宗朝有汪直,武宗朱厚照有刘锦,嘻宗朝有九千岁魏忠贤,他们哪一个不是祸乱朝纲,滥杀无辜,为所欲为,哪一个能为大明朝的稳定发展做出过贡献呢。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朱瞻基,就因为他教太监读书识字,让太监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政务中,并且一步步掌握朝政,架空皇帝。而后世儿孙却依然照搬不误,直至大明朝彻底玩儿完。




土木堡之变,实际就是朱瞻基一手导致的。

朱祁镇和王振属实是给朱瞻基背了个大黑锅。

土木堡之战的本质,其实与鸦片战争没什么区别,就是为了金钱。

—————————————————————

说到土木堡,就必须先介绍瓦剌。

很多人被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误导了,以为瓦剌就是一个草原部落,与鞑靼,兀良哈三卫差不多,草原当时分裂的不行,而明朝的天军,是爆冷门被瓦剌击败的。究其原因自然是王振铁脑壳,朱祁镇大明战神,昏君走狗一对乱指挥导致的。

我不觉得当年明月是故意这样写的,但是他写的时候终究不够严谨,导致瓦剌被写的“很弱”,明军似乎是被乱指挥坑了。

但是瓦剌当时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呢?

这个事,我们要回到朱棣的时代来说

—————————————————————

朱棣五次远征,都是在打鞑靼,也就是北元残余势力。

而瓦剌是“林中人”后代,自认为是蒙古人,但是本身没有黄金家族血脉,一开始处于弱势,但是随着朱棣把鞑靼打残了以后,瓦剌逐步控制了草原。

这场布局,瓦剌历经了三代人。

瓦剌首先与黄金家族联姻,获得了黄金家族血脉,在道义上得到了正统。瓦剌驸马爷脱脱不花就是黄金家族的人。

其次,瓦剌通过和亲,武力,贸易,逐步控制兼并了周围的所有游牧部落。

在此之上,瓦剌开始反复冲击已经归降明朝的兀良哈三卫(也就是兀良哈部落,明朝在此设置了三个卫所,其中就包含明朝初期最强骑兵的朵颜卫),最后将其降服。

瓦剌在土木堡之前控制的实际领地范围已经超越了成吉思汗远征前的范围,是不折不扣的草原霸主加游牧帝国,鞑靼当时已经日落西山了。

其三,瓦剌靠着庞大的疆域,绕过了明朝的贸易封锁,在中东购买了大批金属,武装了自己的重骑兵,巅峰瓦剌全甲重骑五万,人均三马,战马十五万匹,来去如风,号令严明,而且有意识的遵循了成吉思汗旧制度和装备风格,只加配了新式武器和板甲部件这些新科技。

正统年间,巅峰瓦剌所过之地,犹如成吉思汗的英灵军归来一般,周围部落视其如天国,无不顶礼膜拜。

在当时,高丽全国和女真五千万部众都已经臣服了瓦剌,不尊明朝为宗主。

当时的明朝,面对的不是一个草原破碎的部落,而是一个统一的草原帝国。

而同时,明朝在做什么?

—————————————————————

瓦剌之变,始于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在北方设置了三重防线

第一重是兀良哈三卫,由蒙古军队掌握,一方面让他们在最外层表忠心,一方面如果他们背叛,也有后手。他们就是明朝最外围的战犬。

第二重是藩王们,明朝诸多皇子在二层作为屏障,为皇帝抵挡敌人,随时准备支援兀良哈三卫。明朝藩王很多军队都是蒙汉和亲,甚至有的藩王妻子都是蒙古人,就是保证藩王和兀良哈绝对的一心。当北方群狼再起,撕碎大明的猎犬的时候,真龙后裔们就要举起战旗,用自己的生命为天子压制群狼了。

第三重是三大重镇,辽东大同宣府三城,与中间星罗棋布的小城遥相呼应 ,共进共退,在藩王们都被击溃后,这三城就会作为最后屏障迎接溃军,死守城池,等待真龙天子自南京而来的大军奔赴前线最终决战。

但是朱棣靖难后,惧怕北境诸王学他再起兵,因此裁撤了北境诸王,又大增北方城防,放弃部分小城。

这一举动等于是把防线内缩,打断了大同和宣府之间的联系,又把兀良哈三卫扔在了外面成了孤城。

朱元璋设计的三屏障,到朱棣时期,第一重孤立无援,第二重不复存在,第三重链接中断,而且整体防线拉长,出征补给变得困难,诸城无法再横纵联合。

之后,朱瞻基因为忙着与朱高煦内战,又再次缩进北方城防,致使北方城防空虚,兀良哈被远远的抛在了外面。

朱祁镇接手的时候,瓦剌已经做大,北境空虚无比。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

朱瞻基时期,明朝卫所兵开始迅速腐败

到了正统年间(朱祁镇),卫所兵已经彻底破产了。

卫所兵就是军屯,士兵入军籍,七成耕地,三城训练,就是自己种地自己养活自己自负盈亏。

朱元璋曾经说,他养军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正统年间

全都跑啦!

宁为流寇,不做卫所兵!

全国逃亡士兵达到六十万!

为啥啊?

因为土地兼并。

朱棣这位自幼打仗,以将领和皇族叛军出身的皇帝还很注意卫所兵的福利待遇,毕竟大兵是他的基本盘。

但是朱高炽和朱瞻基可是生来就是贵族,他们俩可不管那些个苦大兵的死活。朱瞻基一朝,忙着内政,城防。卫所兵们被忽略了,根本没人管他们。

在这段时间,这些大兵的社会地位迅速的降低了。

军户地位太低,就导致,文官可以抢走他们的土地,武官可以克扣他们的粮饷,藩王可以强占他们的屯田,就连商人和太监都能骑在军户头上拉屎。

那点朱元璋给他们的田地早被这群人瓜分完了。

然后军户还要定期交税,还要负责军事任务,出去打仗还要自己带盘缠。

两千户的卫所,一年竟然饿死三百多人,这事太大瞒不住,传到京城,把兵部下巴都惊掉了。

收入没有,徭役繁重,地位地下,父子相传

干NMB赶紧润

就算法律规定,军户逃跑,以逃兵罪算,抓住死刑,儿子做太监,妻女充公。

那有锤子用,我都快饿死了管你那个?

结果基本到了正统年,卫所兵十不存一,而且全是润不动的老弱病残。

这还不算,各级官吏连武器盔甲也不放过。

明朝的盔甲,官方要求,一件原料三十七斤半,加工完成二十斤有余。

但是正统年间,就是土木堡之前,明军盔甲多半只有七八斤重,大量的铁不翼而飞,缺失的都用皮革布片填充,士兵穿的活像一群罗马角斗士。

对了,角斗士就这样

然后他们对手瓦剌是这种装备,而且已经装备了先进的火器。

明军这样粗制滥造的破“铠甲”,别说是箭矢,就连飞石都挡不住,简直是笑话。

武器方面,京城三大营一年间出现故障的武器就有三万多,最后朱祁镇震怒,工部加紧赶制了一批新的,可这是三大营,那其他地区的地方军装备要烂到什么程度呢?

最后,冻死事件时有发生。巡抚在正统二年到大同附近巡查,发现大量的士兵居然衣不遮体。地方太监监军彻查后发现军队缺少鞋袜帽子衣服四万多件。

这玩意叫军队?丐帮都比他能打,这整个就是一群叫花子,这就是朱瞻基给朱祁镇留下的家底子。朱祁镇就是带着十五万这样的军队,去跟瓦剌大决战的。

不久后,土木堡之变就发生了,瓦剌二万军队把明朝十五万大军像杀鸡一样杀光了,原因还用问么?

—————————————————————

最后,朱祁镇自幼居于深宫,加上年纪小,其实际执政能力确实堪忧,他做了很多蠢事。

第一件:无视了兀良哈三卫的求援

瓦剌在彻底掌控了的各个部落后,就开始反复冲击明朝猎犬兀良哈三卫,兀良哈三卫独自镇压了十余年后,开始向朱祁镇多次请求援助,但是朱祁镇置之不理。不过这里要说,当时朱祁镇是个小孩子,所以到底是“三杨”和王振决定置之不理,还是朱祁镇自己决定的很难说。

但是最终结局就是,兀良哈最后接受了瓦剌的和亲请求,算是对瓦剌举白旗投降了,明朝北方再无屏障。

第二件:忽略了实际数目和报表的区别。

朱祁镇要求军队在十天内集结,史书说他仓促出行,其实这件事不对,因为京师三大营十天集结不算仓促,京师三大营理论上应该随时待命。

而且朱祁镇亲征也没问题,朱元璋给明朝设置的制度决定了,只有皇帝本人有全军的军权,明朝大军要倾巢出动,必须皇帝亲征。朱棣亲征过,朱瞻基亲征过,朱祁镇去是没毛病的。

但是因为武器盔甲亏空甚多,士兵人数残缺不全,无法遵循旧制度快速集结。

但是朱祁镇不管那个,恐怕也没有臣子敢跟他说他的部队是一具空壳,他是去送死的。

第三件:对于基层官员管理太差。

为什么朱祁镇去了土木堡?

因为土木堡附近还有几个遥相呼应的堡垒,比如怀来城,朱祁镇的选择本质上没有错。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他的军队前方败亡之际,周围几个堡垒的守将已经望风而逃,导致土木堡是一座孤城。他以为的援军并不存在。

这是严重的信息沟通失误,也能看出朱祁镇对于基层将士的掌控程度之低。

他被部下给卖了,这么说就懂了吧。

皇帝竟然在战场,被部下卖了,这事比小说还离谱。

以上的一切原因,加在一起,最后促成了土木堡之变这场震撼古今的闹剧。

—————————————————————

那么,为什么说土木堡之变本质上与鸦片战争一样呢?

土木堡之变的实际爆点,就是王振压低马价。

“马市”

这个东西,是明朝与北方诸部落通商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购买战马。

最初明朝缺马,因此大批购买战马。

但是到了正统时期,明朝已经不缺马了,每年的马匹贸易成了纯粹的“赔钱货”。

而瓦剌很大的一部分经济收入,就来源于马市。

明朝的官银,就这样被大批的无用战马换取,并且一年比一年多。最后已经变成了瓦剌逼着明朝强买强卖了。

明朝成为了事实上的弱势方,被瓦剌逼着买一堆无用的战马回来屯着,拿去交易的却是瓦剌急需要的白银黄金丝绸茶叶这些硬通货。

这才有了王振压低马价,因为这生意对明朝来说太亏了,明朝有点扛不住了。

而瓦剌则以此为理由,与明朝开战。

可以想到,瓦剌一开始只是想通过战争逼迫明朝继续开展马市的,土木堡一开始就是贸易战。

结果因为明军太弱,最后打成了北京保卫战,也算是荒唐又滑稽。

而这一切的一切,太监专权,士兵逃亡,经济崩溃,瓦剌做大。这全都是朱瞻基一朝给朱祁镇留下的烂事。

大明劫,实出于宣德一朝




明宣宗朱瞻基被认为是明朝和平时代最为贤明的皇帝,甚至没有之一,他与明孝宗朱祐樘是明朝十几个皇帝中最正常的了。而恰恰是在明宣宗时期,大明朝被覆灭的种子也种下了。

明宣宗朱瞻基虽然是明朝第五任皇帝,实际上他接手的大明朝算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明成祖朱棣靖难,明仁宗朱高炽短命。

明宣宗实际上算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太祖、建文、成祖三朝基本上都是打打杀杀,好不容易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又搞了五次亲征漠北,朱棣一死,儿子朱高炽继位,开启“仁宣之治”时代,九个月不到,明仁宗朱高炽也死了,年纪轻轻的朱瞻基继位。

朱瞻基登基后,大明朝才开始了正常的、稳定的王朝统治时代,朱瞻基是一位至关重要的皇帝,而且他做到了,实际上“仁宣之治”能够让明朝达到鼎盛,朱瞻基的功劳远远高于其父明仁宗朱高炽。

朱瞻基当皇帝的十年间,让整个大明王朝焕然一新,政通人和,无论是他对政、经、农方面,还是对吏治管理,制度改革方面都是整个大明朝做得最好的,他留给明朝后世之君的政治遗产也是最多的。

极盛时期一定会给极衰时代埋下隐患,明宣宗朱瞻基也不例外。

强化内阁制度

明宣宗时期的人才是整个大明王朝时代最多的,官吏也是整个明朝最为贤明,和谐,团结的。三杨内阁是整个大明王朝内阁团队中最稳定,最忠诚,能力最强的,连嘉靖时期的徐阶、高拱、张居正时代都无法比拟。

但是恰恰是朱瞻基加强内阁制度,强化内阁权力,让明朝在朝廷政治权力上出现了内廷、外廷的争夺和分裂,这也为明朝末期党争剧烈埋下了隐患。

内阁制度始建于朱棣时期,本来是任用一批低品级的官员给皇帝当秘书,做参谋,他们有参议权,却没有决策权。而到了朱瞻基时代,他为了加强皇权,简化皇权命令的执行手续,任命了一批高品级官员任内阁成员,比如尚书、侍郎等各部一、二把手入内阁,这样皇权是加强了,皇帝命令得到了强力执行。

同时内阁成员的权力也得到了加强,一个尚书或者侍郎既是部门首脑,又是皇帝近臣,想想这个位置有多么吃香。

宦权崛起

明太祖朱元璋对太监很讨厌,明成祖朱棣对太监也是看管严格,唯独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代,启用了宦官。祸害明朝两百多年而不绝的宦官参政制度始于明宣宗朱瞻基,直至明朝灭亡,宦官对明朝的覆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内阁权力的加强对皇权有一定的威胁,前面说了,内阁成员基本上不是一品就是二品高官,不是大学士就是各部正副首脑,而且内阁成员是多名,他们完全有可能组成小团队对抗皇权。

朱瞻基不是傻子,非常清楚内阁权力加大对皇帝意味着什么,他需要政治上的帮手,需要在政务流程给内阁上把锁,于是他又像傻子一样的放出了历史上屡次出现的政治怪兽——宦官

朱瞻基创造性的设置了司礼监,让一群太监来制衡强大的内阁,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这样既可以减少皇帝的工作量,更能够让一帮忠诚于皇帝(并不一定忠诚于国家)的太监来制衡内阁。

朱瞻基设置了太监参政的司礼监机构,同时又强化了太监的文化、管理水平,当然对于特务机关,历代明朝皇帝都没有放弃发展过,只是后世朝代,本是专属于皇帝的特务机关被太监所控制,成为了宦权打击异己的工具,这是明宣宗朱瞻基完全没有想到的。

消极防御,放弃辽东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有两件重大的关于军事撤退的无奈之举却为明朝埋下了绝对的隐患,甚至直接养虎为患。

明宣宗时期,安南人黎利造反,朱瞻基认为安南离中原地区太原,此时也无力征伐,于是就借势承认了安南脱离明朝的事实,安南就是现在的越南。

朱瞻基犯的最大的错误是放弃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压力,让瓦剌部落在明宣宗时期日益坐大,成为了明英宗时期的心头大患,甚至一度兵逼北京,差点就把明朝国都给端了。而明宣宗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却直接给后来的辽东地区埋下了定时炸弹,撤了原来大宁府几个军事卫所,朱瞻基的目的的缩短军事防御线,减少辽东地区的军事开支。

由于有明长城的修建,把辽东地区长城以外的卫所全部撤到长城内,这样的相当于明朝间接的放弃了辽东地区长城以外的广袤地区,这为辽东的女真各部落的成长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辽东女真部落经过两百年的成长壮大,终于成为大明朝的盖棺者,后金的壮大,满清的入关根源其实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就种下了。




宦官识字并非隐患

其实吐槽机不太赞同明宣宗设“内书堂”让宦官读书算是什么隐患,大抵是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几个大号太监给人的印象太深,很多人就觉得明朝是太监专权的王朝。但事实上有明一朝,无论多牛的太监,皇帝都能弹指而定,他们就是一群皇权放出来咬人的疯狗而已。

太监专权问题的关键不是他们是否识字,而是皇帝是否给他们放权。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清朝也有专门教太监识字的机构,位置就在中南海里的瀛台,但清朝从来没有过超级太监,李莲英之流也就算个佞幸。

明宣宗及他身后的皇帝们放权给太监很大程度是没法制衡文官集团,整个朝堂的权利结构出了问题。这事儿还得怪朱元璋,明太祖设计的权利三角分别是皇权、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在洪武和永乐朝这个结构还算稳定。

但是到了朱瞻基登基时,权利其实已经失衡了,勋贵集团靠血统传承,堕落得太快,只剩下一个英国公张辅够点分量。而文官集团中人才辈出,三杨单拿出哪个都是顶尖的官僚,这还不算地方上的于谦、周忱等人。

诚然当时的文官都忠心耿耿,但作为大一统王朝,权利失衡是会引起灾难性后果的,这条铁律古人非常清楚,即使到现代也有很强的指导性,西方的三权分立不也是按这个思路来的?

故此朱瞻基弄出宦官集团来平衡权利虽不算什么高招,但确实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他身后的若干年,每当文官集团权利过大,开始压迫皇权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超级太监。年轻的正德面对刘健、谢迁、李东阳,弄出了个刘瑾,同样年轻的天启更狠,面对东林党整出了个魏忠贤。可仔细想想,杀这两个家伙费劲吗?

朱瞻基留下的最大隐患——转攻为守

明朝在洪武和永乐两朝一直保持着扩张姿态,在国家战略上以进攻为主,但朱瞻基改变了这个国策。其中或许有与民生息的考量,但是他的转换太快了,造成帝国领土急剧缩水,为明朝埋了一个大炸弹。

他继位不久的宣德二年(1427年),就因为明军战败而准许安南立王,非但明朝向南的扩展彻底终止,连很多传统领土都跟着一并丧失。未来几百年中原王朝再无力向南发展,云贵地区还饱受外患。

宣德五年(1430年),他又内迁开平卫至独石堡,明军失去了进攻草原的桥头堡,从此只能被动防御草原的进攻。宣德九年(1434年),他废置了奴尔干都司,辽东地区成了明朝的边境,长期的袭扰之下,本来能向内地输粮的辽东最终变成无底洞。领土剧烈收缩的明朝此时对土地兼并的抗性已经下降到很危险的地步,成了未来灭亡的主因。


总结起来吧,明宣宗朱瞻基其实是个挺有趣的皇帝,他有很广泛的爱好,画画很不错,尤其擅动物画,诗写的也在水准之上,斗蛐蛐也有一手。为人幽默风趣,时常和大臣开玩笑,还有容人雅量。

文治能整顿吏治,保持国家兴旺,武功能上马砍人,亲自去守卫边关,作为一个太平天子,他的素质算顶级的。吐槽机写的那些隐患大抵算种吹毛求疵,毕竟谁也不可能预见未来的事儿,就扯淡到这吧,2020年再见~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历史上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仁政治国,任用贤德之人,重视农业生产,出征蒙古大漠,综合国力得到很大增强。 后世所修的《明史》高度评价明宣宗:

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若乃强藩猝起,旋即削平,扫荡边尘,狡寇震慑,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其与父亲仁宗开创出“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的新气象,史称“仁宣之治”。不逊色历史上“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然而宣宗皇帝也为后世埋下一些隐患,其中最大的隐患,首当其冲便是扶植宦官势力。 在洪武朝,太祖朱元璋曾立有“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严禁宦官干预政事。到了永乐时期,宦官多次在宫中刺探消息,“助攻”成祖朱棣夺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地位得以提升,开在崭露头角。

《明史》:在盖明世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

到了宣德时期,宣宗延续祖父的做法,进一步提升宦官的地位,为更好服务政事,设立内书堂作为配套,专门的宦官教育机构,师资力量雄厚,以翰林学士教授四书五经,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据说是最受欢迎的课外读物,从此培养出一大批知识型宦官:

用途1、辅政中央。

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独揽大权。到了儿子成祖朱棣,精力有所不及,选拔解缙等人进入内阁,担任皇帝的私人秘书,作为政务方面的顾问。

至宣宗时期,确立下了内阁——司礼监联合辅政的制度。具体流程:由内阁提出适当的政务处理建议供皇帝参考,称“票拟”;之后皇帝决策定夺,称“批红”。宣宗皇帝被称为“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为了对得起这个称号,减轻政务上的负担,授予宦官代行”批红” 权,行使这一权力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在其之上是掌印太监。可以看出代表皇帝的司礼监权力在内阁之上,内阁需要司礼监配合才能发挥,以此保证皇帝的大权独揽,这一确立下的制度一直得以延续。宣宗在世时,宦官危害不太,一切在皇帝掌控之中;但宣宗去世后,大权落到了宦官之手,王振权力熏天,怂恿御驾亲征,导致英宗被俘,差点灭国。明朝之后的宦官也是“人才辈出”,刘谨、魏忠贤等人皆是把持朝政一时之人物,魏忠贤,人称“九千岁”。

用途2、监督地方。

为了更好起到控制地方,宣宗皇帝在即位之初,便派出宦官作为眼目,镇守云南,主要起“监督百姓、监军、弹劾地方官”的作用。以此作为试点,逐步在全国展开。如派内管谭顺协助平江伯镇守淮安;派刘宁驻守镇江。至宣德十年,即1435年宣宗去世时,全国撤销十三布政使,由派出宦官代替,有些还兼着皇帝采办之职。这些宦官所到之处,为祸一方,不仅压制地方官,且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出现当地官吏殴打宦官的例子,欺压程度,可见一斑。在监军方面,存在宦官严重干扰了军政,时任副总兵方政便上奏说,宦官作威作福,对于边务诸多阻挠,还擅自调神机营出镜。

用途3,出使外国。

比较熟悉的是郑和下西洋,被传是寻找建文帝下落,这个是比较正面的形象。更多的宦官借着天朝的威望出使他国,行“奖劳赏赐”事之余,打着皇帝的旗号,索要贡物,但不知适可而止,贪得无厌。引起了朝鲜国王的职责:

皆宦寺无识之徒,嗜欲无穷,其所经过,侵渔万端,取人之物不厌于心。


可以说宣宗宠幸的宦官,引起了国际间的争端,丢脸都丢到国外去了,严重损害了明朝的国际形象,违背了成祖朱棣派出郑和“七下西洋”的初衷。

后记

夺取政权后的朱元璋,采取了不信任文人的姿态,取消了丞相一职。至宣宗皇帝,选择了近水楼台的宦官,着力培养,为其左右驱使。出于私利,于己方便,又开创了内阁+司礼监的辅政模式。就以宦官这一族群而论,身体上的残缺只会更执着于权力的追求,宣宗给了他们机会,在以后的岁月。使得明朝成为宦官专权严重的又一个朝代,始于宣宗的1425。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明朝   辽东   隐患   大明   宣德   王朝   皇权   宦官   内阁   正统   土木   太监   皇帝   权力   时期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