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独立团的武器装备在当时中国军队中属于什么水平?

在李云龙所经历的抗战时期,他口中的话语始终都没有离开过这样一款武器——日军九二式步兵炮!

1、反扫荡的时候(1941年),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丢了!

2、有一天二营长笑嘻嘻的找我(1943年),跟我说了一件事——团长,我发了一笔小财,嘿嘿,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至少从李云龙的上述对话来看,在百团大战之后,八路军独立团始终拥有这样一个标准的火炮配置——两门九二式步兵炮,按照日军的火力配系,这就是一个标准的炮兵小队。而日军什么样的编制能拥有一个炮兵小队?答案是日军的步兵大队,通常情况下,日军的步兵大队拥有1100人,相当于抗战时期国军或八路军的一个团级配置。

同样在1943年,晋西北铁三角在赵家峪相聚,在喝酒吹牛的时候,李云龙也同样介绍了独立团最新的轻武器配置——咱独立团轻重机枪不算多,20来挺总算有吧!而听到这句话之后,旁边原本没有表情的丁伟略显惊讶的看了看李云龙,然后又瞅了一眼旁边的孔捷。从这个细节来看,独立团拥有的轻重机枪数量明显出乎了丁伟的预料。

考虑到丁伟也是个牛人,他麾下的八路军步兵团的武器装备应该也非同一般,20多挺轻重机枪能让他出现了吃惊,那显然他手底下的八路军步兵团是没有这样的火力配系的。那么20多挺轻重机枪,相对日军而言又是什么样的标准?

1、日军一个步兵小队下辖三个班,每个班拥有一挺歪把子轻机枪。

2、一个步兵中队下辖三个步兵小队,也就是一个步兵中队可以配备九挺歪把子轻机枪。

3、而日军一个标准大队在配备三个步兵中队的基础上,通常还配备了一个重机枪中队,该中队配备12挺九二式重机枪。战斗爆发时,该中队的重机枪会自动下发到各个战斗中队,如此一来的话,每个中队通常能分配到四挺重机枪。再加上歪把子轻机枪的数量,日军一个中队的轻重机枪数量可以达到13挺。

既然李云龙声称独立团拥有20多挺轻重机枪,那么在轻重机枪的数量上,该团差不多可以跟两个日军步兵中队平齐。如此比较的话,独立团的火力状态就已经很清晰了:在炮火对射上,独立团完全可以跟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进行对轰。在轻重机枪的对抗上,独立团可以PK日军两个步兵中队,也就是一个日军大队60%的步兵和火力力量。

也就是说,即便是正面野战,独立团硬扛不了一个日军大队,但完全可以对抗大半个日军大队。

当然,以上也只是理论对抗,毕竟八路军也好独立团也罢,哪个八路军的团级单位都存在一个硬伤,那就是弹药供给的不足。虽然有足够数量的九二式步兵炮,可炮弹足够吗?至少参考那门大家熟悉的意大利炮来看,独立团储备的17发炮弹得掰着手指头来数。轻重机枪方面也同样如此,因为独立团的武器多来自于从日军手中的枪夺,所以歪把子轻机枪和九二式重机枪的弹药也只能从日军的手里去抢,毕竟独立团没有兵工厂去自我生产,上级也不会划拨日军配系里的弹药。

这还没算日军的低配版迫击炮——掷弹筒可是班级武器,日军每个步兵班都能至少配备一门。但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可没有这么阔绰,哪怕是多年后的解放战争,我们也没有这么宽裕。

所以独立团也只能通过不停的抢夺,才能维持自己的火力运转,可如果面对一场消耗战,独立团的弹药储备肯定是存在问题的!也正因为如此,随后那场著名的平安格勒战役,面对各路日军的救援,参与阻击的独立团下属单位也只能依托阵地和攻势进行防御,而没有冲出去与他们进行野战,因为弹药补给是硬伤!




就从影片里描写打平安全团也只有一门步兵炮的情况来看,是属于游击队化的正规军水准,基本就和国军军阀的普通部队持平,仍旧缺乏最基本的重机枪以上的支援火力。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很多全部由新兵组成的新部队差不多就这个水平,因为那时候火炮被损毁太多,老部队都补充不足,更不要说新部队了。如果不是李云龙的部队很多都是老兵带起来的,有核心种子在。其实这样的部队基本上除了用人头阻挡敌人的进攻外,是不具备最基本的攻坚能力的。事实也是,我军抗战期间在敌后一般也很少集中军力进攻县城及以上敌军守卫的据点,因为缺乏火力伤亡会很恐怖,所获却不一定太多。




八路军第129师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场时,并非全师13000人全部出动,而是师部率第386旅全部(771团、772团)、第385旅之第769团到达山西前线,第385旅旅部及所属第770团留守陕甘宁。也就是说,第129师实际是以三个主力团和一个师属教导团共四个团约计9367人为基干兵力的,据该师1937年10月的一线部队武器装备统计报告,拥有多少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呢?




共有重机枪29挺和轻机枪93挺,以及步枪3412支和迫击炮6门,简单分摊到四个作战团的头上,可以得出结论,八路军第一期投入作战的部队,每个主力团平均装备步枪800余支、轻机枪20余挺、重机枪6到8挺,迫击炮则基本为零了。这里需要说明几点军事常识,第一是要考虑师、旅直属队的武器数量,不可能全部摊入作战部队,第二,仅有6门迫击炮就没有必要一个团配发一、两门了,应该集中起来组建炮连。


历史事实是,第129师最初的师直属部队包括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教导营,所以各团步机枪数量前述的分摊都有点多,另外炮兵营的建制也显然是偏大了。不管怎么说吧,大体上每个主力团2000余人(从留守团的兵力可以计算出来),装备步枪800支、轻机枪20挺和重机枪6挺左右。



虽然《亮剑》里386旅独立团的番号肯定是不准确的,但是可以视为八路军第二期扩建团的代表性队伍,这与是不是剧情不发生关系,因为新一团等部队确实是该旅在1938年初组建起来的,李云龙所部的装备水平也是经历过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说明。


第一阶段,以李家坡战斗为时间点(1940年前后),也就是李云龙刚刚接手孔捷的独立团不久,在战斗动员和部署中,李云龙说的比较清楚:全团1000多人,其中担任突击队的一营360人,张大彪率领他们集中全团的20挺轻机枪冲在前面,这就是该团当时的武器装备状态。应该说,此时独立团的装备水平,略弱于八路军第一批主力团,主要是重机枪一项薄弱。




第二阶段,以反扫荡独立团突围为时间点(1942年前后),经过李云龙的苦心经营,独立团除了步机枪外,扩建了一个骑兵连,拥有了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以及拥有数门迫击炮的炮兵连。那么那么大扫荡中,独立团的战损了多少呢?剧中有交代“部队伤亡过半,只剩500余人,营连排干部牺牲了20多人,就连二营长沈泉和三营长王怀保也牺牲了”。


也就是说,独立团的总兵力在扫荡前大致在1500人上下,以其当时的部队建制和武器数量明细,装备水平已经跟八路军第一批主力团基本持平,属于发展比较好的第二批主力团。至于第三阶段,拥兵7000多人的独立团就不需要讨论了,那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因为李云龙的部队已经干脆不是一个团级建制了,轻重机枪迫击炮小意思,甚至还拥有了山炮。




那么同一时期其他抗日军队的装备水平如何呢?以中央军最精锐的“调整师”为例,轻机枪装备到班,意味着每个团不低于30挺;重机枪装备到营(六挺),代表着每个团不低于18挺;迫击炮连(六门)和小炮连(机关炮六门)装备到团,所以调整师一个团的重武器配置,已经超过了八路军129师全部。


再以杂牌的第59军第38师第114团为例,也就是西北军余脉张自忠的队伍,该团每营装备轻机枪9挺,重机枪4挺和迫击炮2门,算起来全团亦有轻机枪27挺左右、重机枪12挺左右以及迫击炮6门,虽不及调整师,也远远超过八路军第一批主力团的装备水平。在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作战序列中,武器装备水平如果分档的话,中央军调整师和东北军肯定为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应该是阎锡山的晋绥军和龙云的滇军(我们不是讨论战斗力啊),前者有太原兵工厂的源源补充,后者有大批购买的法式武器。第三梯队大约是西北军和桂军,其中桂军武器主要是外购,来源比较杂,不仅有从国外进口的,还有从阎锡山那里买来的。第四梯队则为湘军、粤军、鄂军等中央旁系部队,因为没有独立的采购能力,基本是嫡系分配完了才轮到他们,最后的第五梯队,应该是川军。


八路军的装备水平处在什么位置呢?其实一目了然,应该跟第四梯队差不许多,当然也就容易推断出独立团两大阶段的水平状态。但是八路军的弹药配备和补充能力还有相当差距,中央旁系队伍至少也能分配和补充一定弹药,而八路军完全要靠战斗缴获和微量的自产。



在这一层面上,八路军甚至不如川军,像1938年台儿庄会战期间的川军王铭章师,虽然装备简陋,但第五战区给补充的弹药数量还是很可观的,一次补了子弹20万发和手榴弹3万枚。至于其他单兵装备和粮秣,八路军完全得依靠自力更生了。


所以啊,别被电视剧的演绎误导了,即便是八路军装备最好的部队,在1944年之前(这个时间点是以大反攻为界的,八路军在这个阶段以后缴获颇多,装备得到很大改善)的装备水平处在全国的倒数第二,而弹药和辎重补充的水平,则居全国最末,这也诠释了八路军作战为什么是艰苦卓绝!





独立团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一个编制,独立团是指越过旅级的指挥,而直接隶属于师或者军指挥的团级建制单位。

抗战期间,八路军的团、旅、师从建制上说,比一般的团、旅规模都要大,独立团就更没有固定人数,固定编制,比较灵活。

《亮剑》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是纪实,所以386旅独立团的番号肯定虚构的。在抗战中,3896旅只有771和772团,没有独立团。

但是文学作品也是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所以电视剧的独立团成立初期,规模和编制以及装备,跟八路军抗战初期的独立团没有多大出入。

电视剧反映的是比较长的历史阶段,也就是说记述了独立团成长过程,其不同时期的武器装备都是各不相同的。我们不妨把它分成三个阶段,盘点一下独立团的装备。

组建之初

八路军是1937年组建的,此后才有的独立团。电视剧里的独立团,组建大概是在1938年到1940年这段时间。在建团不久,就打了一场大战,李家坡之战。

从李云龙的战前的动员和兵力部署。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独立团当时兵力及其武器配置状况。

全团总兵力为1000多人,其中一营担任突击任务,打头阵的是张大彪,有20挺轻机枪,这就是该团压箱底的宝贝,全部家当。

这样的装备,跟八路军第一批主力团尚有一些差距,没有重机枪和迫击炮,因为主力团的装备由国民政府配备。

成长阶段

这个时期为1942年前后,独立团在战斗中壮大,在反扫荡时期兵力和装备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时候的独立团,除了原先的步兵连,还新组建了一个骑兵连,从鬼子手里还缴获了九二式重机枪;还组建了一个炮兵连,拥有几门迫击炮。

配置了两个独立兵种连,独立团的总兵力至少在1500人左右,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力,已经赶上八路军组建时主力团的水平。

壮大阶段

经过了大扫荡,八路军度过了最艰苦的时期,战略防御阶段,即将进入战略反攻,独立团的兵力已经发展到7000多人,不仅有轻重机枪、迫击炮,也装备了不少山炮。用那句台词说是,“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

那么,《亮剑》中独立团的武器装备在当时中国军队中属于什么水平?

同一时期其他抗日军队的装备水平

一流装备:国军中央教导总队,一个团三个营。

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其中每个连,装备有6挺重机枪;还有一个炮兵排,装备2门82毫米迫击炮。

教导总队的加强团,除了上述装备,还有榴弹炮、战防炮、通信、输送各一个连。

二流装备:国军第59军第38师第114团为,该团下辖三个营,每营装备轻机枪25挺,重机枪2挺和迫击炮2门,全团共有轻机枪75挺左右、重机枪6挺、迫击炮6门。

三流装备:滇军和桂军,他们没有大型兵工厂,又是非嫡系部队,国民政府把他们看做后养的孩子,配置的武器可想而知。

相比之下,李云龙的独立团装备,在前期属于中国军队的四流水平,中后期应该属于三流水平,但这只是从武器配置而言。

因为独立团的重武器都是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弹药的补充不像中央军那样随心所欲,甚至也不如杂牌军那样可以勉强温饱;独立团的弹药供应肯定是非常困难,可以说是饥一顿饱一顿,还会经常断顿。

但是在当时,武器还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士气,而不是取决于武器。

八路军正是靠着相对落后的武器,跟武器装备亚洲一流的日军进行周旋,在战斗中发展壮大,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而且人民解放军还靠着落后的装备,在解放战争中打败了德式和美式装备的国民党正规军。




《亮剑》中所描写的是八路军三八六旅独立团,

现实中,陈庚的三八六旅在抗战之初,在七亘村连续三次设伏,歼灭大批鬼子,接着又是几场漂亮的优击战,将全旅装备整个换了一茬,部队三八大盖、歪把子、九二式、掷弹筒、迫击炮应有尽有,干部战士还有日本军大衣,士兵腰带上还挂着日军子弹盒,被老百姓戏称为“中国鬼子”。

因为三八六旅全日式装备,所以美军华北观察团称陈庚三八六旅为华北最精锐部队。

日军在陈庚三八六旅面前吃亏不说,丢人现眼才是大事,所以日军坦克装甲车上钧写着“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可见陈庚三八六旅在日军心目中是什么地位?

李云龙是三八六旅独立团,装备自然属于抗战部队中之一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独立团   武器装备   轻机枪   水平   重机枪   迫击炮   机枪   弹药   步兵   中队   日军   轻重   中国军队   部队   武器   装备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