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士”著称的齐国公子孟尝君为何落了个被灭族的下场?

战国末期,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以及齐国的孟尝君,因他们都是王公贵族,所以被称为“四公子”。其中,魏国的信陵君有君子道义,而齐国的孟尝君虽然名气最大,但后世对他的评价却最低。

荀子在《臣道》中说:“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韩之张去疾、赵之奉阳、齐之孟尝,可谓篡臣也。”由此可见,荀子早已把孟尝君的本质说尽。

“战国四公子”的结局都不怎么好,虽然齐国的孟尝君得以安享晚年,但是他晚年孤立于各诸侯国之间,无依无靠。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子孙被屠戮殆尽,惨遭灭族。

孟尝君之所以落得如此悲惨的结局,根源在于他自己。可谓是成也“养士”,败也“养士”,最后自己玩死了自己。

孟尝君本名田文,“孟尝君”是他的谥号,他的祖父是一代霸主齐威王,父亲靖郭君田婴曾是齐国的相国,掌握朝政十余年。

田婴为人怙势弄权,营私舞弊,他把国家每年年终的财政总结和财政结算纳入自己的“私库”,家积万金,使得齐国祸乱始生。

由于田婴懂得拍马溜须,欺瞒主上,因此齐威王将富庶的薛邑赐给他作为封地,所聚敛和囤积的财富都据为己有。

齐威王去世之后,齐宣王继位。田婴跟齐宣王合不来,因此齐宣王差点杀了田婴。于是,田婴不得不回到了封地薛邑。

作为齐国的头号权贵,田婴是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仅儿子就有40多个,孟尝君田文就是其中之一。

田文的出身并不高贵,他的母亲只是田婴的一个妾。由于田文出生日期是五月初五,按照齐国的风俗,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到与门一般高时,会对其父母不利。因此,田婴让把这个不吉利的孩子扔掉,但是田文的母亲却偷偷把孩子留下并抚养成人。

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田文原本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和家产,他之所以能在田婴40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天性聪慧绝顶,思维敏捷,为人能言善辩,因此引起了父亲的重视。

后来,田文建议父亲招揽天下贤士,豢养门客,以壮大家族势力。从田文所提的建议来看,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远见和野心的人。田婴正是看出了儿子的政治才能,首肯了他的建议,并让他开始全权负责家中接待宾客这一任务。

田文在人际交往方面颇具天赋,凡是田文接待的宾客,对他是赞不绝口,于是宾客纷纷向田婴推荐,让田文成为家族继承人。为了家族的长远发展,田婴接受了宾客的建议。

田婴死后,田文继承了“薛公”的爵位以及封地薛邑。从此以后,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招贤纳士,门下食客时常保持在数千人的规模,开创了战国时期大规模“养士”的先河。

随着门客的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逐渐传到了列国,天下人都认为田文仁义道德,尊贤重士。

战国初期,魏文侯也曾有过“养士”的先例,但那时候所谓的“士”,门槛极高,而且人数也不多。除非具有经天纬地的大才,否则根本不会受到魏国的青睐。

田文“养士”的目的,并非是为齐国招揽人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只要能让自己出名的就可以,不论什么出身,什么来历。

于是田文对天下敞开大门招收门客,其标准几乎毫无下限,来者不拒。门客中诸侯宾客和违法犯罪的逃亡者,以及鸡鸣狗盗之徒,比比皆是。其中混的差的门客可以讨口饭吃,不至于沦落街头;那些表现突出的门客,甚至可以飞黄腾达、改变人生。

田文豢养门客,使得薛邑成为专门吸纳逃犯的法外之地,不但自己成为一方恶霸,而且还败坏了薛邑的风气。直到西汉时期,司马迁查访薛地时,当地的民风仍然败坏。

劣币驱逐良币,当田文的门下聚集这样一群上不了台面的门客时,那些真正具有大才的人自然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所以,在一些关键事情上,由于人才的缺乏,田文身边的那些门客从来没有为他提出过积极、正面的建议。

当秦昭襄王久闻田文的贤名后,便邀请他前往秦国担任相国。当时田文身边数千门客,却没有一个人提醒他这背后的利害关系,反而是周天子的使者苏代 用“土偶、木偶”的比喻,暗示田文秦国是虎狼之国,一旦背井离乡前往,很可能就回不来。苏代一席话点醒了田文,使得他最终放弃了仕秦的念头。

多年之后,秦昭襄王再次邀请田文前往秦国担任相国,此时没有了苏代的阻止,田文在他众多门客的前呼后拥下,来到秦国,然而这次差点把小命丢在了这里。

作为齐国人的田文,在秦国出任相国,势必引起秦国一些朝臣的不满,于是他们轮番劝说秦昭襄王:“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如此,秦危矣。”

最终,秦昭襄王罢了田文的相国之职,并将他软禁起来,打算杀掉。但是田文靠着那些鸡鸣狗盗的门客,经过一番险象环生的逃亡,侥幸离开了秦国。

田文在归国的途中,经过赵国,赵国的平原君热情地招待了他。赵国的百姓听说田文显德,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然而赵国人见到田文后大失所望,戏言他身材瘦小。田文听闻后大为恼火,带领门客屠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这才离去。

田文心理之变态,由此可见一斑。但是他的那些门客非但不替他解围、劝解,反而跟随他屠杀一个县的无辜百姓来发泄。

田文回到齐国后,齐湣王也想笼络他,于是让他做了齐国的相国。出于对秦国的怨恨,田文计划联合魏国和韩国攻打秦国。此时,田文的门客中还是没有一个人指出这个方案不可行,反而是苏代再次指出了这个方案的不足,并说服田文放弃攻秦的计划。

那些真心实意帮助田文的门客,却得不到他的重视。一个叫魏子的门客帮助田文前往薛邑收取租税,擅自做主以田文的名义免除了一位大贤的赋税。田文知道后非常恼怒,于是辞退了魏子。

几年后,田文的属下田甲反叛,虽然叛乱很快得以平息,但是齐湣王却怀疑此事和田文有关,于是要治罪于他。田文一看情况不妙,便立即逃走。

当初那位被魏子免税的大贤,此时站了出来上书齐湣王,以自己的性命担保田文不会作乱,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其后便在宫殿门前自刎而死。

齐湣王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亲自追查此事,发现田文的确被冤枉,于是想召回田文。田文察觉到齐湣王召回自己是想除掉自己,于是以生病为由,请求辞官,回薛邑养老,得到了齐湣王的批准。

即使田文待在自己的封地,但仍然对齐国的权力念念不忘,甚至不惜危害齐国的利益。当他得知秦国人吕礼担任齐国的相国之后,为了自己在齐国的利益不受侵害,他竟然致信秦国的相国魏冉,鼓动秦国攻打齐国,以此把吕礼驱逐出齐国。

为了自己的私利,田文对自己的母国都是如此。他虽然豢养的门客众多,但是大多数门客只具备插科打诨的小聪明,并无大才;像魏子这样眼界高、独具眼光、善于拉拢人心的智者,根本不会受到只图眼前利益的田文的青睐。

当然也有例外,田文掌管薛邑,不但有地租,而且还放高利贷盘剥民间。他曾派门客冯谖前去收债,原本是想让冯谖暴力讨债,但冯谖却给他做了一个人情。

冯谖把所有欠债的人集合起来,用收来的钱买来酒肉招待欠债的人,并当众把所有的欠条烧毁,当地百姓都大感田文的恩德。

冯谖回来交差,说用收到的钱为田文买来了‘义’。虽然田文心中不悦,认为没有这个必要,但是也没有责怪冯谖。

不久之后,齐湣王听信谗言,让田文交出相印,退隐封地薛邑。当田文快要到达薛邑时,百姓出城十里相迎,此时的田文才明白冯谖买“义”的用心。

田文担任齐国相国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富强振兴齐国,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名望,增加自己的私利,扩展自己的势力,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他担任齐国相国期间,专制国权,纵容贪污,使得齐国大乱,但是也做了几件有利于齐国的大事,为齐国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先是齐国、秦国、韩国联合攻打楚国,经过垂沙之战,打垮了楚国,极大地削弱了楚国的实力。之后,齐国、韩国、魏国合纵攻打秦国,一举攻破函谷关,迫使强大的秦国求和。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田文也越来越专权,以至于齐国人都知有田文而不知齐王,齐湣王感受到了来自田文的威胁,心里越发不踏实,因此想彻底除掉田文。田文获悉后,立即逃到了魏国。

田文之所以在齐国立于不败之地,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掌握着齐国的相位。一旦失去相位,则封地不保;没有封地,则门客散去;门客散尽,则权势全无。因此,田文被逐出齐国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在齐国的基础会被连根拔起,他的家族将会走向凋零。

田文到了魏国后,担任了魏国的相国。此时的田文,对齐湣王已是恨之入骨。之后,燕国和齐国交战,为报私仇,田文在魏昭王的支持下,运用自己强大的政治资源,联合了楚国、秦国、赵国、魏国、燕国五国共同伐齐。

为了一己私仇,田文不惜勾结外敌灭自己的母国。整个战国时期,也只有田文一人干出过这种无耻之事,此时的田文已彻底沦为一个叛国者。因此,后世的人非常鄙夷田文,司马光对他的评价是“上以侮其君,下以蠢其民,是奸人之雄也”。

当然,田文伐齐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夺回薛邑的自治权和控制权,以继续利用薛邑的富庶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五国联军在燕国大将乐毅的指挥下,在济水(在今山东济南西北)大败齐湣王亲率的三十万齐军。联军之后一路攻击前进,直到攻占齐国都城临淄。

经此浩劫,齐国几乎亡国,齐湣王本人逃到莒城之后也被部下残酷虐待而死。曾经强盛的齐国,从此奄奄一息,彻底退出了大国博弈的舞台。

当田文悍然组织五国伐齐时,没有一个门客向其指出攻打自己母国的举动是荒唐和无耻的。他们应该清楚,田文在各诸侯国之间拥有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齐国这个强大的后盾。

后来,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也遇到和田文类似的状况,但是由于身边门客质量的不同,最终的结果也是天差地别。

魏无忌因窃符救赵而得罪了兄长魏安釐王,被迫出走赵国,一待就是十年。当秦国攻打魏国时,魏王派人前来求救,但魏无忌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因此不敢答应。

此时,门客毛公、薛公对魏无忌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列国,其原因是有魏国作为后盾。如今秦国攻打魏国,公子却毫不顾念岌岌可危的魏国。秦国一旦攻破大梁,夷平公子先祖的宗庙,您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最终,魏无忌回到魏国,魏王任他为上将军。各诸侯国闻讯,纷纷派兵救援魏国。此战,秦国大败而退。

田文和齐国之间的关系,就犹如魏无忌和魏国之间的关系,都是毛和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然而,田文的门客中却没有人为其出谋划策、协调关系,更没有人出面阻止田文组织五国伐齐的愚蠢行为。这也进一步说明,田文的那些门客,只是一些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已。

田文虽然重新拿回了薛邑,但此时的薛邑早已不是当年的薛邑。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薛邑早已成为齐国的一部分。齐国可以把薛邑作为封地赏赐给臣子,但绝不会允许薛邑独立。

当齐国侥幸复国之后,身份尴尬的田文只能守着自己的薛邑,无所归属。虽然此时的薛邑是田文的私产,但说到底田文本人也是齐国的一部分。因此,薛邑虽说属于田文,但本质上还是属于齐国。薛邑要想脱离齐国,实现与齐国共存的两个政体,齐国绝不会答应。

和平年代的政治需求,主要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战争年代的政治需求,主要通过兼并土地来实现。不同模式,最终造就的结果也不同。

田文所处的战国末期,是战争最为高频的时期。薛邑能否独立并不是取决于它的实力,而是取决于当时各诸侯国,尤其是魏国的意愿和需求。如果拿薛邑能为魏国换来更大的利益,那么魏国绝对不会犹豫。

田文在世时,可以凭借自身多年积攒下来的影响力,勉强维持薛邑的独立性。但是不管他的影响力有多大,薛邑终究是要回归齐国,这是形势所致,趋势所致,发展所致。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抵挡不住形势的洪流。田文只能延缓覆灭那一天的到来,但是无法阻止那一天的到来。

田文去世之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权大打出手,齐国和魏国做出利益交换之后,一同出手攻下薛邑,田文一族被悉数诛灭,没有留下一丝的血脉。

作为一个政治精英,不但要懂得掌握权力,也要懂得放弃权力。田文如果能够放下心中的执念,把薛邑及时交还给齐国,那么他还有机会保全自己的名声和家族的地位。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他想把薛邑占为己有。最终却落了个身败名裂,全家被诛的下场。

田文死后,谥号“孟尝君”。但是后世对孟尝君的评价并不高。赞扬他的人,认为他用人不拘一格;反对他的人,则认为他是沽名钓誉的奸雄。




公元前299年,孟尝君田文遭秦王追捕,其门客利用鸡鸣狗盗的招数帮其逃出函谷关。路过赵国时,因赵国百姓嘲笑其身材矮小,田文将整个县的百姓屠戮殆尽,而后扬长而去。

此时已经是战国后期,战国七雄的局面早已被打乱,秦国可谓是一家独大。为了对抗强秦,各诸侯贵族都开始竭力网罗人才,招揽门客,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时间,养士之风大盛。

而这这群养士的贵族中,名声最显得当属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后世将他们称为战国四公子

其中,孟尝君田文更是养士三千,贤名远播,引得各国君主求贤若渴,秦昭襄王更是想拜他为相。可秦王却翻脸无情,想要将田文杀了。

那么,秦昭襄王为何要对赏识已久的田文下杀手呢?他回到齐国后,为何又狡兔三窟夺回相位?官拜相国的他为何难逃全族被灭的下场呢?

这一切都要从田文的身世开始说起。



01

养士三千

孟尝君田文是齐王田辟疆的侄子,父亲是靖郭君田婴母亲只是一个不受宠的小妾

田文出生在五月初五,因为田婴听信术士的话,认为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会和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所以田文一出生,田婴便不允许其母抚养田文,要将他扔了。

但是,田文的母亲不忍伤其性命,便瞒着田婴偷偷将其抚养长大,后又通过田文的兄弟将其引见给田婴。

和谁知,田婴见田文还活在世上,不禁大怒,将田文的母亲斥责了一番。田文见此情形,大着胆子反问田婴道:“人的命运是靠上天授予还是靠门户授予的?”

田婴一时语塞,只好沉默不语。

田文见状,接着说道:“如果人的命运靠上天授予,那您何必如此忧虑。若是命运是由门户授予的,那您加高门户便是,谁还能长得比门户高呢?”

田婴见田文年纪小小便敢反驳他,对他的厌恶更甚。对于田婴而言,他有四十多个儿子,田文只是一个小妾生的庶子,有或没有,于他而言,并无差别。

可是,对于田文来说,他虽然出生于贵族世家,但是不得家族宠爱,想要出人头地,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要得父亲的看重。



一日,田文趁着田婴空闲,问田婴道:“父亲,请问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田婴爽快地答道:“叫孙子。”

田文又问道:“那孙子的孙子叫什么呢?”

田婴又答道:“叫玄孙。”

田文再问道:“那玄孙的孙子叫什么?”

这个问题瞬间将田婴难住了,他只悻悻地说:“我不知道!”

田文见父亲被难住了,于是将准备已久的话说了出来:

“父亲,您执掌齐国国政多年,官拜相国,如今已经历经三代君王了,可是,您在位期间,齐国的领土没有扩张,反而是您的财富却越存越多了,可您的门下连一位贤士都没有。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相国的门庭必出相国。可如今,您的姬妾奢靡浪费,绫罗绸缎取之不尽,而贤能之士却连粗布短衣都穿不上;您的仆从侍女有饭吃,有肉汤喝,而贤能之士却连吃糠咽菜的机会都没有。您的财富越来越多,却想将它们留给那些无名之辈,而让国家在各诸侯国之中逐渐失势,我想不通这是为何?”

田文的一番话让田婴醍醐灌顶,从此田婴改变了对田文的态度,开始逐渐重用他。不仅让他打理家政,还让他接待宾客。宾客日益增多,田文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到各诸侯国之中。

不久之后,在各诸侯国的请求下,田婴将田文立为世子田婴去世后,田文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封地薛邑,于是,世人皆称其为薛公。



田文上位后,最大的爱好就是收养门客,而且是来者不拒

一日,田文的府上来了三个人,他们慕名而来,想要凭借自己的本事,拜在田文门下,田文为此十分高兴,于是大宴宾客,让他们使出看家本领来。

谁知,来人中一个是屠夫,他的看家本领是杀牛宰羊,而另外两人一个擅长鸡叫,可以假乱真,一个擅长扮狗,偷盗东西

田文见此三人本事平平,可秉持着多多益善的想法,还是将他们留了下来,并且一律厚待他们。

田文门下食客三千,形形色色,不仅有鸡鸣狗盗之徒,更甚者,还“有与君夫人相爱者”,当然,也不乏真正有才能之人,齐人冯谖就是其中一个。

冯谖见田文来者不拒,收留这些鸡鸣狗盗之徒,还奉为上宾,供给用度,有些不满,认为田文是在花冤枉钱,拉低了门客的水平,会引起众人不满。

可田文认为,这些人听闻他的贤明,一心来投奔于他,他更要接纳并厚待他们,如此,才能引得更多能者归附。再者,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忽略每个人的用处



正是由于孟尝君对天下贤士的包容和礼遇,天下人无不倾心向往,就连秦昭襄王听闻田文的贤明,遣来使者想要请田文入秦为相。

得到消息后,孟尝君的门客中立刻有人站出来反对。他认为,秦国乃虎狼之国,诸事难料,田文一个齐国人,到了秦国肯定会受到猜忌,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丢了性命。

田文虽然对秦国相国之位心动不已,可是门客的劝谏也十分有理,最后,他还是委婉地拒绝了秦王的邀请。

可是,秦王却对田文入秦为相这件事颇为执著,为了得到田文,他不惜向齐王施压,要求齐王将田文送入秦国。齐国势弱,齐王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命田文前往秦国。

可令田文没想到的是,他千里迢迢来到秦国,入朝为相仅仅两天,就遭到了秦国大臣的极力反对,并向秦昭襄王谏言。

而之前对田文赏识有加的秦昭襄王也突然变了个态度,不但罢免了他的相国之位,还将田文囚禁起来,田文因此差点客死异乡。

可让秦王没想到的是,田文的门客可不是白养的,关键时刻,竟靠着鸡鸣狗盗的招数,从秦国逃出升天。



02

鸡鸣狗盗

公元前299年,田文带着他的门客来到了秦国,并向秦王献上了一件珍贵的礼物,世间只此一件的白狐皮裘。秦昭襄王非常高兴,亲自为田文开府。

没过多久,秦王就任命田文为秦国相国,这让田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可是,田文在相国之位上只呆了两天,就引起了秦国大臣们的反对。

他们认为,田文和齐王乃是同宗,如果任秦国相国,定会处处为齐国考虑,到时候,反而会将秦国陷入险境。

秦王采纳了群臣的谏言,态度大变,随即将田文的相国之位罢免。可秦王担心,田文会因此离开秦国,为别国所用,为永绝后患,秦王决定痛下杀手。

而田文也感觉到了秦王的变化,他察觉到自己已经被监视了起来,预感性命即将受到威胁,他必须采取行动,在秦王动手之前先一步逃出秦国。

可是,没有得到秦王的命令,想要离开秦国难如登天,可要坐以待毙,他也决不甘心,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人也许可以助他逃出秦国,这个人便是秦王的宠妾



一天深夜,田文乔装打扮来到了秦王后宫,求见了这位秦王宠妾。宠妾见田文说明了来意后答应帮忙,可唯一的条件是想要一件一模一样的白狐皮裘。

面对秦王宠妾提出的条件,田文自知无法满足,只得无功而返。此时,随他来秦国的门客中有一人提出,他可以找来白狐皮裘,而方法便是装扮成狗的模样去偷。

此人便是当初被田文收入门下,擅长扮狗偷盗的那个人。这天夜里,这个门客披上了狗皮,钻进了秦王宫的仓库,将已经献给秦王的白狐皮裘给偷了出来。

第二天,田文连忙进宫,将这件宝贝送给了秦王宠妾。

一日,秦王召宠妾侍奉,酒酣耳热之际,宠妾便向秦王劝说道:“大王,听闻您想要杀了田文,可您刚立他为相,转眼又要杀了他,如此出尔反尔,会令天下贤士寒心,对大秦望而却步啊!”

此时的秦王已经有了些醉意,宠妾见状,便继续劝说道:“依妾身愚见,您不如放了田文,如此,天下归心,也能彰显您的气度和秦国的大国风范。”

秦王已经醉意上涌,听了宠妾的奉承不禁有些得意,于是大手一挥,下令将田文放了。得到释令的田文怕突生变故,连夜驾车逃出了咸阳,一路疾驰到了函谷关。



另一边,秦王的醉意正慢慢退去,回想起自己在醉酒中做出的决定,突然如梦初醒,随即派出大队人马连夜抓捕田文。

此刻的田文正在函谷关门口焦急万分,他知道,只要秦王后悔,追兵很快就会赶到。可此时的函谷关关门紧闭,纵使有秦王的释令也无济于事。

在当时,函谷关开关门的时辰有严格的规定,守关的士兵只有在听到鸡鸣的时候才可以开关放行。可此时天还未亮,紧闭的关门挡住了去路,追兵很快就会赶来。

就在此时,田文的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鸡鸣,随后,附近所有的鸡也开始跟着打鸣。听到鸡叫的守关士兵虽然心生疑惑,但还是按照规定打开了关门,放田文一行离去。

想当初,田文将擅长鸡鸣狗盗的两人收入门下,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可任谁都没想到,当田文在秦国遭逢劫难时,正是这两个人救了他。

而这也是成语鸡鸣狗盗的由来。



回齐国的路上,田文经过赵国,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听闻田文的贤名已久,于是以贵宾之礼相待,赵国百姓也听说田文贤能,于是都想一睹孟尝君的风采。

他们原以为田文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如今看到,居然是个身材瘦小的男人,见此情形,赵国百姓议论纷纷。

田文听了百姓们议论他的话,大为恼火,立刻派遣身边的侍卫,将议论他的百姓全部斩杀,直到将一个县的百姓屠戮殆尽,田文才带着自己的门客扬长而去。

回到齐国后,齐湣王见田文死里逃生,心生愧疚,便将他任命为齐国相国,执掌军政大权。得到高位后,田文对内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对外则凭借齐国的强大,率军东征西讨。

田文一直记着自己在秦国受到的耻辱,一直想要报复回去。公元前298年,田文联合韩、魏两国,合纵伐秦。命匡章为将,攻破函谷关,率军攻至盐氏,逼迫秦国割地求和。



之后,秦国的吕礼逃到了齐国,齐王将其任命为宰相,田文为破坏吕礼主张的秦齐联盟,转而促成了魏、赵与秦的联合。

在两人争夺齐国权力的过程中,田文甚至给秦相魏冉写信,让魏冉劝说秦王出兵攻打齐国,再把占领的齐国土地作为魏冉的封地。

魏冉果然听从了田文的建议,劝说秦王出兵攻打齐国,将攻占的陶邑作为了魏冉的封地。之后,魏冉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不断派兵攻打齐国。

田文作为齐国的相国,为了一己私欲,置国家利益而不顾,一再背叛自己的国家,堪称是齐国的罪人!



03

背叛齐国

任齐国国相期间,孟尝君田文门下食客众多,即便有封地薛邑所收的税金,却依旧无法供养这些人,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财,田派人到薛邑放债。

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各诸侯国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百姓无以为继,放出去的债不仅收不回利息,连本金都难以收回,可是养门客需要钱,为此,田文整日焦虑不安。

思来想去,他决定派遣冯谖去薛邑收债。

临行前,冯谖问田文:“薛公,收了债需要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吗?”

田文顺口回道:“家里缺什么你就买什么吧!”

很快,冯谖便驱车来都了薛邑,他派人将所有欠债的人都聚集到一起,对完账目后,他假传了孟尝君的命令,免去了所有的欠款,还当众将契据焚毁,薛邑百姓都感激不已。



冯谖回到都城后立马就求见了田文,田文见他回来得如此之快,半信半疑地问道:“先生,债都收完了吗?”

冯谖斩钉截铁地说:“收完了!”

田文又问道:“那钱呢?是给家里买了什么东西吗?”

冯谖不慌不忙地答道:“薛公当初说缺什么就买什么,我看您珍宝无数,美女环伺,于是就做主,买回了您唯独缺少的义。”

田文不知所云,忙问道:“这义该怎么买?”

于是,冯谖便将自己烧毁契据的事情和盘托出,田文听罢,怒上心头,可是,契据已经没了,多说无益,便只能挥挥手让冯谖退下,没再给他解释的机会。

可是,冯谖“焚券市义”的举动的确给田文带来了更高的声望,以至于齐国出现了“闻齐之有田文不闻其有王”的说法。



俗话说,出名有风险,一年后,齐王便以田文独揽大权,独断专行为由,罢免了他的官。迫于无奈,田文只好回到薛邑,而他的门客们见田文落魄便纷纷离开,只有冯谖不离不弃。

当田文回到薛邑时,只见道路两旁,众多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此时的田文才明白何为买的义,这是冯谖为他铺就的后路。

而后,冯谖更是向田文谏言,狡兔有三窟,才能免遭一死,如今只得一窟,当再凿两窟,才可高枕无忧,田文欣然应允。

很快,冯谖便到他国进行游说,他去见了梁惠王,劝说梁惠王请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于是,梁惠王便派遣使者带着千两黄金和车辆百乘来请田文为相。

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让孟尝君不要答应。说白了,冯谖是用此举提高了田文的身价和重要性,要让齐王明白田文对齐国的重要性。

果不其然,齐王在听到他国用尊贵的礼节来请田文为相后,开始惊慌起来。他害怕田文到他国就任,从而削弱齐国,于是连夜派人给田文送来了厚礼,并恢复了他的相国之位。



目的达到后,冯谖又向田文献策,让其向齐王请来先王传下的祭器,在薛邑建立宗庙,这样薛邑便可后顾于忧。

如此三窟已就,田文便可高枕无忧了!

冯谖给田文献上的保命之策便是狡兔三窟典故的由来。而田文也正是因为冯谖的计谋,在齐国安安稳稳地做了几年相国。

公元前294年,齐国贵族田甲发动政变,率军攻入齐王宫,并劫持了齐王。闻讯赶来的勤王军队随即将齐王宫包围,围攻之下,田甲很快就放弃了抵抗,被齐王杀死。

这场宫廷政变很快就被平息了,但是齐王却将这件事嫁祸给了田文,田文被逼无奈,以养病为由,辞去了齐国国相一职,逃到了魏国。

魏昭王听闻田文的盛名,将他任命为丞相。



公元前284年,齐湣王在苏秦的怂恿下攻灭了宋国,犯下众怒。田文见复仇的机会来了,在他的联络下,以秦为首,联合燕、赵、韩、魏四国组成伐齐联盟,攻打齐国。

乐毅率领燕赵联军从西南方向攻入齐国,夺取了灵丘,继而发兵攻打高唐。为了守住高唐齐国举倾国之兵,命触子为将,在济西迎战乐毅。

齐军在济西惨败,齐湣王连夜逃回了临淄。他一面派遣使者向楚国求援,并允诺将淮北之地割让给楚国,一面检点军队,登城设守。

而乐毅则率领联军一路西进,长驱深入,所过之处齐军皆溃败散逃。燕军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城下。

乐毅出兵六个月,所攻下齐地共七十余城,皆编为燕之郡县,惟莒州与即墨坚守不下。

这场战役,齐国大举溃败,濒临灭亡,而孟尝君作为齐国宗室,在其中功不可没。



04

最后

晚年的田文回到了封地薛邑,他统领的薛邑在诸侯国中持中立态度。当时,齐襄王刚刚继位,齐国不复当初的强大,无法令田文臣服。

为此,齐襄王选择与田文交好,让薛邑获得了独立性。然而,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田文此处树敌,最终都报应在了他的子孙身上。

田文去世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了继承爵位,争得你死我活。齐国眼见机会到了,便联合魏国一举攻灭了薛邑,田文的子孙也被杀戮殆尽。

孟尝君以养士出名,其中也不乏黑社会的作风他凭借鸡鸣狗盗的招数保住性命,又以狡兔三窟恢复了相国之位,这些都是他收养的门客带给他的。

可他也因为养士,受到了后世之人的诟病。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价他:

贤德的君子收养士人是为了百姓的利益,而孟尝君养士不分聪明愚笨,无论好人坏人一概收留,用国库的薪俸结营私党,还有沽名钓鱼之嫌,算是一个奸雄。

孟尝君虽然贤明远播,但是他四处结怨,与君王不和也是不争的事实。他为了一己私欲,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更是为了复仇,联合他国攻打自己的国家,说他叛国其实也不冤!

孟尝君的一生很难被定义,他拥有兼容并包的雅度,也具有极强的报复心理,他落得如此下场,只能说善恶到头终有报!




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最终下场其实都不怎么好,成名最早的孟尝君田文尤其惨烈:晚年的他孤立于众诸侯之间,毫无依靠;在他死后,子孙被屠戮殆尽、惨遭灭族。

但他之所以落得这种下场,罪魁祸首正是他自己。成也养士、败也养士,他是被门下的几千食客给坑了,但说到底也是被他自己给玩死。



孟尝君田文的人生轨迹:从一位“食客数千、名重天下”的贵公子,变成一个危害祖国、祸及家族、被后世鄙夷的奸雄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第一个大规模养士的公子,也是“战国四公子”中的前辈。而且他出身最为卑微,原本是一个极具励志色彩的积极人物。

田文的父亲名叫田婴,是齐宣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同时也是齐国的相、掌握朝政十余年,拥有富庶的封地薛邑。作为齐国的头号权贵,田婴妻妾成群,膝下生了40多个儿子,而田文只是其贱妾所生。

按理说,田文原本是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的。但他天性聪慧绝顶,为人能言善辩、思维敏捷,逐渐引起了父亲的重视。后来,他建议父亲散财养士、扩张家族势力,获得了首肯,并且全权负责接待宾客这一任务。

这几乎是一项为田文量身打造的工作,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天赋展现无遗:凡是田文接待的宾客,无不对其赞不绝口,纷纷推荐他当薛邑的继承人。



为了维持家族的号召力及长远利益,田婴接受了这一建议。在他死后,田文继承了薛公的爵位及其领地薛邑。自此之后,他得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招贤纳士,门下食客时常保持在数千人,开创了战国时期大规模养士的先河。在这些人的帮助下,“由是孟尝君之名重天下”。

孟尝君田文的巨大影响力,让各国诸侯都对他敬畏有加。他出使楚国期间,楚王为了示好,送其价值连城的象牙床;秦昭襄王仰慕他的威名,请他去秦国做相。

但物极必反,此后的田文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他应邀前往秦国时,起初曾被秦昭襄王青眼有加。但不久后,考虑到他是齐国人、可能会对秦国不尽心,秦昭襄王又改变主意将其囚禁。但最终在“鸡鸣狗盗之辈”的帮助下,田文逃离秦国,当了齐国的相。

后来,为了报复秦国当初的羞辱,他曾联合各国攻秦。但齐湣王即位后,担心田文有谋反之心,于是对其严加提防,最终田文回到了薛邑。



但即使待在自己的封地,田文仍对自己在齐国权力念念不忘,甚至不惜危害齐国的利益。

比如他得知秦国人吕礼担任齐国的相后,为了避免自己的地位下降,他竟然写信给秦相魏冉,鼓动秦国攻齐,活生生逼走吕礼。

还有更严重的。齐湣王灭掉宋国之后,想起田文长期以来弄权的所作所为,心里越发不踏实,因此想彻底除掉他。田文获悉后逃到魏国为相,其后趁机联合秦、燕、赵、韩等国一起攻打自己的母国。

经此浩劫,齐国几乎灭亡,齐湣王本人也被残酷虐待而死,曾经强盛的齐国从此奄奄一息,彻底退出了大国博弈的舞台。

而当齐国侥幸复国后,身份尴尬的田文只能守着自己的薛邑,无所归属。当他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权大打出手,身旁的齐、魏一同出手攻下薛邑,田文一族被悉数诛灭,没有留下一丝的血脉。

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勾结外敌灭自己的母国,整个战国时期几乎也只有田文一人干出过这种事。因此,他在后世也最受鄙夷,司马光甚至评价他:“上以侮其君,下以蠹其民,是奸人之雄也”。



为什么拥有门客数千、能量惊动天下的孟尝君,会落得此等田地呢?关键就在“养士”这一关键词上。

田文作为一个贱妾之子,却能从40个兄弟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替父亲招贤纳士积攒下的良好口碑。战国初期,虽然也出现过魏文侯养士的先例,但那时的“士”门槛极高、人数极少,除非确实有经天纬地之大才,否则压根不可能进入魏国朝廷的法眼。

但田文这里不一样,他对天下敞开大门,任何人若满足他的标准,都有可能进入堂堂齐国贵公子的门下,混得差的可以讨口饭吃,不至于沦落街头;表现突出的,甚至可能飞黄腾达、改变人生;

对于齐国而言,靠着孟尝君这样名动天下的公子,汇集全天下的人才,让各国对齐国的能耐不敢等闲视之,将极大提高齐国的外交优势。利国、利人、利民,这正是各国纷纷兴起公子养士之风的主要考虑。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问题就出在田文的选人标准、养士动机上。



田文为什么要开创大规模养士之风,真的是为了齐国吗?

对此他曾亲口进行过说明:“有能扬文之名,止文之过......”,只要能让他出名的就可以,不论任何出身、任何来历,“孟尝君招致诸侯游士及有罪亡人”,他对门客的收取标准几乎毫无下限、来者不拒,鸡鸣狗盗、违法犯罪分子比比皆是,用我们今天的概念来看,薛邑纯粹就是一个专门吸纳逃犯的法外之地。

劣币驱逐良币,但一大批这样的“坏人”在孟尝君门下受到青睐时,那些真正的人才会愿意待在这里、同流合污吗?答案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帮到田文的,全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门客,干的也是上不了台面的龌龊之事。

比如,当初他被秦昭襄王囚禁时,靠着那些被豢养的鸡鸣狗盗之徒才得以逃出生天;

田文经过赵国时,蜂拥而来围观的赵国人戏言他身材瘦小。见主公生气,那些门客不仅不替他解围、劝解,反而跟随他屠杀了一个县的无辜百姓来发泄。



相反,真心实意帮助田文的门客却往往得不到欢迎。

帮他收租税的魏子因为擅自做主免除了一位贤人的税,被恼怒的田文辞退。

然而在几年后,当齐湣王听信谣言、以为田文要谋反时,正是当初那位被魏子免税的贤人上书齐湣王,以自己的生命担保孟尝君不会作乱,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其后他在宫殿门口自刎而死。

齐湣王被这一幕深深震撼,他亲自追查此事,发现孟尝君确实是被冤枉的。

这件极具讽刺意味的事件证明,田文门客虽多,但大多只是些处理小问题、插科打诨的小聪明;像魏子这样有眼光、有眼界、善于拉拢人心的智者,在只关注眼前利益的田文身前毫无市场。

最终,由于人才的缺乏,孟尝君田文在遇到关键事务时,身边从来没人给出过积极、正面的建议。



比如,当他想去秦国做相时,身边数千门客,没有一个人点出背后的利害关系,反而是周天子的使者苏代用“土偶、木偶”的比喻(暗示他不能背井离乡、当一个经不起雨淋的土偶)一语惊醒梦中人,使其放弃了仕秦的念头。

然而在多年之后,由于没有苏代的阻止,田文还是在众多门客的前呼后拥下来到秦国,果不其然,他差点把小命丢在这里,险象环生侥幸逃回了齐国;

后来,当田文出于对秦国的怨恨,计划联合韩国、魏国攻打秦国时,没有一个门客指出这种方案的不可行,反而是再次是苏代前来成功说服了他;

当田文悍然组织五国伐齐时,没有一个门客指出这一举动的荒唐与无耻,难道他们不知道,田文在诸侯间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齐国做后盾吗?

与此作为鲜明对比的是,后来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由于身边的门客不同,结果天差地别。



魏无忌由于窃符救赵得罪了哥哥魏安釐王,在赵国一待就是十年。后来魏国被秦国攻打,魏王派人前来求救,但魏无忌担心哥哥仍生自己的气不敢答应。此时他的门客毛公、薛公说了一句话:

公子所以重於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

公子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作为后盾;如今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岌岌可危,但公子却毫不顾念。一旦秦国攻破大梁、夷平公子先祖的宗庙,您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

对方的话还没说完,魏无忌勃然变色,立即跳起来备车回魏国。各诸侯国闻讯,纷纷派兵救援,此战秦国大败而退,甚至被一股脑追到了函谷关。



与魏国一样,田文和齐国之间,其实也是毛和皮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道理不难理解,但数千门客竟然没一个人替田文出谋划策、协调关系,更没人出面阻止他联合各国伐齐的愚蠢行为。这只能说明,他的那些门客都只是些趋炎附势、围绕利益的之徒而已。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当初田文被齐湣王免去官职时,而那些门客几乎跑了个光,这让他不禁发出了哀叹:“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馀人......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

可惜这次教训并没有惊醒他。最终,被一群小人围绕的孟尝君田文逐渐在背国、弃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无可避免的步入身败名裂、全家被诛的绝境。相比较之下,信陵君魏无忌才是真正求贤若渴的公子;而当他遇到危难时,手下的那些人才无不积极献计献策,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也许这就是汉高祖刘邦对他无比崇敬的原因。

朋友们,交友要谨慎啊。




死有余辜!死得太晚了!

孟尝君以“战国四公子”之一而闻名。所谓“战国四公子”实际上是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的残余。

时代发展到战国,政治制度的进步大趋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战国四公子”却凭借传统血缘贵族势力与君主抗衡,达到分庭抗礼的地步,这是历史的反动、倒退。

相比之下,四君子中数孟尝君的权势最为煊赫,对君主权力的威胁也最大。

四公子都以养士而闻名。这一点恰恰也是与历史发展背道相驰的。

在养士方面,孟尝君又独占鳌头,人数之众,达到3000多人。

这对于国家来讲,不仅政出多门、机构人员叠床架屋,而且靡费耗烦、加重了财政负担,实际上是赘疣、是毒瘤。

秦国就没有像“战国四公子”这样的人物。这是因为秦国商鞅变法改革彻底,大大削弱了传统血缘贵族势力。

因而君主才能够集权,也才能够凭品德能力选拔人才,才能够做到政令统一,上下一心,集中力量办大事。

反观六国,不同程度都存在血缘贵族干政的现象,其中以齐国为最甚。

孟尝君的父亲靖郭君田婴,在齐宣王时代就长期把持朝政。孟尝君则在齐湣王一代大权独揽。

任哪个君主也不会甘心大权旁落的,齐湣王和孟尝君的矛盾就极为尖锐。

两人都是齐威王的孙子,是堂兄弟关系,一君一相,君相不和。

齐湣王想夺回独属于自己的权力,多次对孟尝君下手。派他到秦国去,就是想借刀杀人。

但是孟尝君也不是吃素的,凭借手下“鸡鸣狗盗”之徒,顺利从秦国逃回。

孟尝君不惜血本,甚至穿的和吃的都和门客一样,刚见面和门客谈话,背地里就让手下打听好他的至亲好友把厚礼就送过去了;而且招揽门客来者不拒、不问品行能力,因此聚拢了大批为他卖命的私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和君王做斗争,好保住自己的地位、权力、利益。

所以齐湣王尽管从内心里恨透了孟尝君,但一时也难以撼动他在齐国的地位。

在本质上,孟尝君是一个极其自私自利的人。他表面上的喜宾客,完全是从功利主义出发。

他精心培植起来的私人势力,一不是为国家,二不是为王族,只是为了自己,而且也只是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

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曾经对他的父亲说过:你的孙子是谁?你的孙子的孙子又是谁?你把这些钱财攒下来打算传给你压根儿不认识的人吗?

后来齐国发生了“田甲劫王”事件,齐湣王终于找到了一个借口、一个机会,立即罢免了孟尝君。

孟尝君没有办法,只好逃到魏国去。孟尝君平时利用齐相的权势,没少结交各国诸侯、权臣,早已营造好了“狡兔三窟”,所以到了魏国,也就能当上魏国的相国。

孟尝君对于齐湣王的驱逐自己,岂能善罢甘休,他立即四处奔走,积极联络,倡导魏、燕、韩、赵等国合纵攻齐。

对于这一点,孟尝君比起其他三公子来,只能说是等而下之。

平原君赵胜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求魏联楚,为了保卫邯郸,让自己的妻妾编入行伍;

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免遭秦国进攻,合纵五国攻秦;

春申君黄歇为了使楚考烈王能够顺利回国即位,自己甘愿一身留在虎狼之秦而善后;

他们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过贡献。

唯独孟尝君,没有对齐国做出过任何贡献。不但如此,反而勾结外国势力差一点灭掉了祖国,说他是齐奸一点儿也不过分。

为了报复齐湣王,孟尝君置民族与国家不顾,公元前284年,他勾结五国攻齐,济西一战,齐国大败,燕将乐毅率军长驱直入,攻下齐国70多城,只剩两城未破,齐湣王被杀。

在这场灭国之战中,孟尝君“功不可没”,说他是齐民族的罪人,也不为过。

后来齐国有赖田单而复国,齐襄王即位,可想而知齐襄王对这个伯父(孟尝君)是如何看待的,只不过由于孟尝君确实厉害,一时也拿他没办法。

孟尝君之后从魏回到自己的封地薛,自立为国,不属于任何一个诸侯国。

由于孟尝君自己一辈子的苦心经营,终其一生,纵横捭阖,俨然能够自立于诸侯之林。

但随着孟尝君的去世,薛国也就不保了。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继承权而打得头破血流。

趁此机会,齐国联合魏国,一举攻灭薛国,将孟尝君一族满门杀戮殆尽!

时人荀子就很看不上孟尝君,说他“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是篡臣者也。”




孟尝君养士三千,曾为秦、齐、魏国的宰相,在七雄并立的战国形成中立之势,死后却绝嗣灭族,究其根本,不过是因为孟尝君自私自利,睚眦必报,心胸狭窄又目光短浅。

脱颖而出

孟尝君田文是齐国贵族,妫姓,田氏,田文的早年颇为励志,他出生在五月初五,不吉利,是个本应该被遗弃了的孩子,只是他的母亲不舍得,偷偷抚养长大,后来田文得到了父亲田婴的认可,并指出父亲的目光短浅,不能取信于士族,于是得到了父亲的重用,主持家政,接待宾客,很快名声显于外,就这样,在田婴死后,田文以庶子的身份在兄弟四十多人中脱颖而出,袭田婴的爵位,继承了薛邑。

养士三千

田文在薛邑养士三千,准确点说是食客,真正的士占不到百分之一,这都是些什么人呢,被各诸侯国驱逐的,犯了罪的,有一技之能的,还有混饭吃的,田文一视同仁,反正他有的是钱财养这些人,况且他在薛邑设上重税。

他曾依靠鸡鸣狗盗之辈逃离秦国,也依靠冯谖收买人心,巩固势力,但他目光短浅,当初冯谖为他收买人心,他还不高兴,后来见到了实际利益才开始重用冯谖,而魏子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替田文收买人心,田文却将他赶走。大部分的食客不过是趋炎附势,他被辞官的时候,基本上跑了个干净。

出任秦相

然而礼贤下士的好名声让他在列国间赢得了广泛的贤名,随之而来的就是官职,秦昭襄王听说了孟尝君的大名,让弟弟泾阳君来到齐国做质子,换取田文去秦国做宰相,在齐闵王的要求下,田文去了。做了秦国的宰相,然而不久,有人对秦昭襄王分析:田文做为齐国的贵族,做起决策来必然先考虑齐国的利益,这样一来必然对秦国不利。

于是秦昭襄王罢免了田文,又囚禁了他,这时候田文养的食客发挥了作用,在鸡鸣狗盗之人的帮助下,田文顺利逃回了齐国。

在回国途中,经过赵国,赵国的平原君招待了他,结果因为有人对孟尝君的相貌好奇,一看之下,大失所望,本以为是个翩翩公子,却是个短小精悍之辈,不免口出轻蔑,孟尝君一怒之下,令食客屠了一个县。

出任齐相

回到齐国的田文受到了齐闵王的重用,再次出任宰相,掌齐国国政,睚眦必报的田文欲联合韩魏攻打秦国,大军压境,兵至函谷关,秦国示弱。

秦国逃来的吕礼做了齐国宰相,为了排挤出吕礼,田文不惜和秦国的魏冉勾结,让秦国攻打齐国。

孟尝君的名号越来越大,甚至盖过了齐闵王,齐闵王一直寻找机会收拾田文,齐国的田甲作乱,齐闵王借机大做文章,田文遂称病辞官回了薛邑。

出任魏相

回到薛邑的田文又去了魏国,做了魏国的宰相,田文联合秦赵,协助燕国攻打齐国,齐国战败,齐闵王逃跑,后被杀,齐襄王继位,此时的田文不属于任何一个诸侯国,中立于列国之间。

绝嗣灭族

然而他死后,儿子们为争爵位大打出手,而魏齐联手灭掉了薛邑,孟尝君绝嗣灭族。

两百多年前,田乞和田常为了控制齐国政权,收买人心,国家的粮食大斗出小斗进,严明法纪,一代代下来,终于田氏代齐,而到了田文这里,田文有大志,却没有实现大志的能力和胸襟。

他养士不过是沽名钓誉,况且三千食客里面也找不出几个真正的士,他睚眦必报,小到屠县,大到灭国,以一己之私置齐国于水火之中。他死后绝嗣灭族不能不说是咎由自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齐国   魏国   秦国   秦王   楚国   公子   鸡鸣狗盗   门客   封地   相国   食客   门下   宾客   战国   下场   父亲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