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4个信号一出现,预示着痛风开始“恶化”,很多人都不重视,你认为具体指的是哪些?

除病理、组织结构性特色外,

熬夜、多酒、暴饮、肠肝肾代谢排泄功能下降,并着寒湿者,与“痛风”因素成关系。当然痛风开始“恶化"也与此关系密切。

中医认为,病风因素是“湿浊”“虚瘀"之津血代谢紊乱的筋脉关节的“悬结”。

常熬夜对人的身体的伤害是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代谢性、抵抗力下降的综合表现

,是肝肾功能失调的尿酸性“阴浊"凝滞,于是“湿浊”“虚瘀"之津血代谢紊乱的筋脉关节“悬结”潜伏,致痛风的发作,其中为主题的经常熬夜无度,致肾脏血管、神经凝缩,久之筋脉关节津血代谢紊乱致“悬结”。

熬夜并酒毒刺激,加剧神经系统功能维持代谢紊乱,生活模式作用及饮食因素不当,综合的不利因素情况,更是火上加油,痛风“恶化"信息更快。

如果说四个信号一出现,预示着痛风“恶化”开始发生发展。

简单预防:鸡屎藤、生姜、泽舍茶泡服。

鸡屎藤:清利肝胆,消积、解毒、化湿滞。

鸡屎藤、生姜、泽舍配合,功能温经散寒、益肝肾脾、利水渗湿、解毒消积。




痛风对人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其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那种彻夜钻心的疼痛还会影响到患者夜间的睡眠质量,导致身体的素质每况愈下。那么,哪些信号是在提示痛风加重呢?

1.痛风发生“转移”

痛风发作前期,多以第一跖趾关节疼痛为主,但如果不能及时控制病情,足背、足跟、踝、膝、腕、肘和手指等关节都会被累及,也就是痛风出现了“转移”。

2、发作频率增加

痛风发病初期,发病间隔期长达一至两年,甚至更久,但未接受正规调理、控制病情,痛风发作的频率就会越来越高,疼痛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这也是典型的病情恶化过程。

3、痛风石变大

痛风石即痛风结节,有了痛风石就标志着,尿酸已经大举进攻内脏,病灶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痛风石开始逐步变大,同时痛风石开始出现在身体各处,其中以脚趾、手指、手腕、肘、膝盖及耳朵等部位最常见。

痛风越早调理,对身体伤害越小!拖得时间越长,病情恶化程度也越严重,最终会导致身体多器官受损,甚至生命终结在尿毒症上。




痛风之痛,有人把痛风比作不死的癌症,这充分说明了痛风的痛苦,也是难以想象的。典型的痛风病程都要经历四个阶段,首先是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然后到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然后到间歇期,再到痛风石与慢性通风性关节炎。痛风并不单纯只是关节疼痛,严重时会累及到肾脏病变以及心脏健康,所以不能忽视对病情的控制与治疗。

哪些信号预示着痛风开始“恶化”?

第一、关节炎迁延不愈或转移其他关节

一般最初的痛风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出现,典型症状为骤然起病,通常第一次发作是在夜间,约85*-90%是单关节受累,最长侵犯的部位时第一跖趾。如果急性关节炎治疗不当,关节炎迁延不愈或转移其他关节。

第二、发作频率增加,间歇期缩短

大多数痛风患者,第二次发作在6个月至2年之间,少数5-10年才复发,个别患者则无第二次发作,当未经有效治疗,或是忽视不注意的,会出现发作频率增加,间歇期缩短,症状加剧,炎症持续时间加长,受累关节数目增加,预示着病情加重。

第三、出现痛风石

当体内尿酸钠水平程度一直极高,可析出尿酸结晶,形成痛风石,痛风石可累及多种部位,包括心脏,会侵犯关节,并使关节受限,造成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第四、肾脏病变

尿酸盐在肾脏内沉积可引起肾脏的病变,这种肾病主要与病程的长短及治疗控制得好坏有直接关系,轻者腰痛、浮肿、高血压、血尿,晚期可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以上这几种信号,也有一定的渐进性,因此,当得了痛风,最重要的还是要积极给予治疗,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宜的体重,良好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痛风分为四期: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期、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和肾脏病变期,病人发病的时期不同,一般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不一样。急性痛风发作,主要是下肢单个大关节的红肿热痛,主要发生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另外,踝关节、膝关节,也是急性痛风发作的主要的关节。此外,手指、肘关节也会受累。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时,会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出现痛风石。如果病人发展到肾脏病变期,则会出现夜尿增多的症状。

好发人群

有痛风家族史,如直系家属有痛风的发作病史,痛风几率比正常人几率要高。

60岁以上本身肥胖的男性或绝经以后的女性患者。

本身有一些基础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

长期嗜酒、长期喜欢吃大量肉食,并且饭局比较多,应酬比较多者。

诱发因素

药物因素

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环孢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烟酸、华法林、小剂量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影响肾脏的尿酸排泄能力,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而诱发痛风。

摄入高嘌呤食物

肉类、动物内脏及部分海鲜如贝类,属于高嘌呤食物,大量摄入可被身体分解为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

饮酒

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啤酒中嘌呤成分含量比较高,诱发痛风的风险最高。

预防措施

控制体重,预防肥胖。控制体重要以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为主。

饮食上要少食动物内脏、鱼类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应大量饮水,每日2000mL以上,多食发面食品、放碱的粥和根茎类蔬菜。

防止高血脂,高血脂会影响尿酸排泄而导致痛风。平时要注意控制饮食,吃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

注意适当休息,不要剧烈活动,避免劳累、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合理用药、防止发生由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增高。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利尿剂、青霉素、抗结核药等可能引起血尿酸升高,应定期检测血尿酸以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

控制吸烟、喝酒,不酗酒,尤其注意禁喝啤酒。




我们知道痛风出现以后,关节疼痛难忍,并且出现肿胀,关节活动受限。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把痛风等同于一般的关节炎症,它危害的也不局限于关节,甚至要人命。当出现以下信号时,要及时处理,耽误不得。

第一是出现疼痛肿胀出现转移。一般的痛风大脚拇指疼痛肿胀,久而久之,会向踝关节、膝关节等蔓延,我们可以理解为转移,此时说明病情加重。

第二是发作频繁且持续时间长。痛风初发作时,往往在下午三点以后或者半夜发作,简单口服止痛药即可控制。但病情严重后,便不再遵循这个规律,一些小的刺激就发作,并且发作后不容易控制,长期有炎症肿胀,造成关节破坏。

第三是出现痛风石。当尿酸持续增高,并且得不到排泄时,便会出现结石,在足指、膝关节皆可出现。曾经治疗过一患者,整个小腿因痛风坚硬异常,甚则出现了坏疽。

第四是造成肾脏衰竭。肾脏要排泄尿酸,长期的劳累使其不堪重负,再加上口服药物的伤害,会造成肾衰,甚至尿毒症,危及生命。

所以,高尿酸的危害比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并不小,也是全身性疾病。高尿酸如果通过饮食、运动等不能控制,必须按规律服用药物,保证尿酸正常水平,以免出现并发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痛风   嘌呤   筋脉   尿酸   关节炎   肾脏   紊乱   关节   病情   部位   药物   患者   信号   疼痛   重视   因素   身体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