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战军下辖的王牌军长,数量与质量最高的,是哪一个野战军?

西北野战军数量与质量最高的是:

许光达大将、贺炳炎上将任正副指挥的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后来的第三军);

中原野战军数量与质量最高的是:

陈庚大将、谢富治上将(政委)指挥的太岳军区也叫第四纵队辖四个旅(后来延续到了第十三军);

山东野战军数量与质量最高的是:

谭震林次帅、吴克华中将、许世友上将、聂凤智中将先后出任过指挥的胶东军区。即后来由吴克华留给许世友的一个主力团发展起来的第九纵队(第九兵团也叫山东兵团、内线兵团下辖的二十七军);

第四野战军数量与质量最高的是:

万毅中将任指挥,李作鹏中将兼参谋长、梁兴初中将任副指挥的东北新一一一师!也叫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或滨海支队。该支队先后更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七纵队、辽满军区、辽北军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中国人民志愿军西海岸指挥所。




东北野战军2纵(司令员刘震上将),四野39军。

可能大家会奇怪,为什么不是万岁军。其实很简单,在黑土地上表现最出色的就是2纵,公认2纵在黑土地上最善于打大仗硬仗恶仗,尤其5师又是东野36个主力师中最佳的,所以首推2纵是合情合理的。而且2纵与1纵、6纵比起来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没走过类似四平那样的麦城。所以后来林彪逢战役必用2纵,如锦州、歼灭9兵团和打天津乃至一直南下打到镇南关。

至于朝鲜的表现就更不用说了。

在解放战争中2纵第一是没有争议的。建国后2纵一直是我军的主力,长期处于沈阳军区的预备队位置,既对苏又防朝。

再来说说1纵(司令员李天佑上将)38军。

万岁军的美名,山东8个主力师的前两名的底子,平江起义的历史,东野第1纵队的名声,造就了我军一大王牌军。

不过实事求是的讲,1纵在黑土地上的表现可比2纵稍逊,尤其是四平,弄的挺没面子的,所以打锦州只好干看,最亏的是黑山阻击战明明有3师一份功劳,可军史楞是没反映,导致许多军友还以为辽沈战役的预备队是整个1纵3个师呢,其实趴在高桥晒太阳的只有1、2两个师而已,好在最后到底捞上了打廖耀湘兵团。

建国后,由于老彭的偏爱(打得好是事实,但不能说老彭不偏心),得了个万岁军的美名。67年进京后更是从此老子天下第一,至今也没动摇过,到现在1纵都是军委的心头肉,什么好给什么,广大拥趸心中干脆是远东第一。




四野




根据东北军区编撰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资料汇编》中的介绍,38军在军级单位评价最高,被称为头等主力军,是唯一这样评价的军级单位。该军是彭德怀元帅平江起义的老底子,有自己的军歌,辽沈战役是林彪手中的总预备队,最后的底牌,最高光时刻是抗美援朝二次战役时的三所里阻击战松骨峰战斗,被作家魏巍写入《谁是最可爱的人》,彭总一句″三十八军万岁″让万岁军美名天下扬,但后期白马山战斗因叛徒出卖损兵折将。到了六十年代,被调到河北拱卫京畿,到现在仍是全军顶尖的部队。

师级单位最牛当属钟伟将军领导的二纵五师(39军116师),以三猛评价的头等主力师,钟伟也因功由师长直接提拔为纵队司令,也是头一份。其他头等主力师能力也很强,如跑不死的邓岳118师,号称攻坚老虎的龙书金的127师,坚守塔山的4纵12师(41军123师),还有南下时在衡宝战役中大放异彩的丁盛135师等。

至于团级单位,首推38军112师334团范天恩部,还有固守塔山的4纵12师34团,都有逆天的战绩。










第四野战军战史辉煌,战功卓著,三大战役,打了两个: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席卷大半个中国。

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元帅,政委罗荣桓元帅,参谋长刘亚楼上将,政治部主任谭政大将。几位军长,个个能征善战,主要有:38军,李天佑上将(后为梁兴初中将)。39军,刘震上将。40军,韩先楚上将。41军,吴克华中将。42军,万毅中将。43军,洪学智上将。44军,邓华上将。45军,黄永胜上将。46军,詹才芳中将。47军,梁兴初中将(后任38军军长)。48军,贺晋年少将。49军,钟伟少将。

抗美援朝首次入朝作战的是四野的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时任38军军长梁兴初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野战军   军长   辽沈   平江   黑土   司令员   纵队   山东   军区   兵团   上将   王牌   中将   战役   万岁   主力   数量   质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