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原因能让出租车的收入直接腰斩?

我以前就是出租车司机,曾经开了8年出租车,本来我以为我会一直就这么开下去,可能就这么开一辈子。但是后来我不得不含泪转行,因为收入和从前相比,真的是腰斩了。当时的我,一直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直到后来,我才慢慢知道了。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腰斩,有很多原因。

比如说公共交通的发展,私家车的越来越多,共享单车(电动车)的跨界竞争,等等等等。

但大部分原因都只是属于其中一个因素而已,真正最大的原因就是网约车的发展,或者说野蛮发展。

因为网约车的业务和出租车几乎完全重合,但是网约车又有着出租车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导致越来越多乘客选择网约车而放弃出租车。

网约车打破了出租车的垄断



从前的出租车确实是具有垄断性质的,比如说2008年左右,整个广州市好像有两万辆出租车(我不记得具体数字了,反正就是一个固定数字)。每年会依据经济和人口的递增,召开听证会,决定是否要增加出租车。

我记得是有时两三年都不增加一辆,有时一年增加1000多辆,但数量是受控的。

同时期老家县城就更夸张了,整个县城只有120辆出租车,直到今时今日2023年,还是120辆,一辆都没增加过。

控制出租车数量有什么好处呢?有两个,一个是可以保证司机的收入稳定性,另一个是增加出租车营运牌照的“含金量”。

曾经很多出租车的一块营运牌照,被炒到几十万一张。就连我老家县城当初的出租车牌照都被炒到15万一张。当时我含泪借贷买了两张,两年后又含泪亏本转让了出去(不说这个血泪史了,说起来就心酸)。



当然,政府控制出租车牌照的原因,绝对不是为了炒高价格。毕竟在这当中其实政府并没有获利的,都是出租车公司或者低买高卖的炒家获利而已。政府之所以要控制出租车的数量,主要还是为了服务和司机的营生。

假如政府完全不管,谁想来申请个出租车牌照都批,或者为了解决打车难,每年海量投放出租车。那么必然还导致出租车司机收入锐减,也导致出租车的服务水准大为降低。

因为大家出来工作,不是为了学雷锋做好事,而是为了挣钱,为了养家糊口。假如一个出租车司机驾驶出租车工作,可以养家糊口,那么他必然是要珍惜这份工作,不然的话他的饭碗就没了。所以他会尽可能提供好一些的服务,哪怕有的时候受气了,或者受委屈,也会忍让。毕竟他不想和钱过不去,不想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



但是当这份工作无法令他养家糊口的时候,你觉得他还会珍惜,还会在乎吗?别说服务或者忍让了,不把气撒在乘客头上都算不错了。

最简单的道理,假如现在叫你去开租车,每个月给你1.5万,让你必须要把乘客当上帝一样服务,你愿意吗?坦白说我愿意,我相信很多出租车司机也愿意。但是你每天出车12个小时,累死累活一个月才赚3.4000块钱,甚至更低。同时我还让你为乘客提供上帝般的服务,你心里乐意吗?你不吐我一脸口水都不错了。

这也是网约车的专车为什么比快车服务好,快车又为什么比特惠快车服务好的原因。是司机能够获得的报酬,决定了他的态度和服务,和人品无关。

当然,开车毕竟不是什么高技术工作,也不需要高学历,收入过高肯定不合适。所以各地政府一般都对当地出租车的数量都有一个控制,以保证乘客打车不会太难,出租车司机的收入也不会太低,维持一种司乘双方都过得去的平衡。

但是网约车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平衡



因为网约车的增长是无序的。只要你有辆车,都可以进来分一杯羹,平台是来者不拒,甚至还主动邀请你来。大家应该都在有意无意中看到过网约车平台邀请你加入的广告或者链接吧?月入过万不是梦,是平台们响亮的口号。

网约车的野蛮生长,无序增长,到了什么地步呢?我可以说,除了北上广深之类的超一线大城市以外,大部分城市的网约车平台,是不管司机的车有没有营运证,都会准许你加入的。因为对平台来说,拥有越多车,乘客打车就越容易(越快),下次自然会继续光顾。而且平台也需要一个好的数据(司乘量),才能获得更大的融资。

我可以说,假如一个城市本身有1万辆出租车,现在起码有2--3万辆网约车。每个城市的网约车必定都会比当地的出租车多,而且多数倍以上。因为进入没有门槛嘛。


在这种情况下?出租车司机的收入能不腰斩吗?别说出租车司机,据我的了解,就连网约车司机的收入,比起两三年前很多都腰斩了。

因为蛋糕就这么大,两三年前100个人吃(100辆网约车),现在可能1000个人吃,那么后面加入的只能在你的碗里抢饭吃了。我知道很多城市的双证网约车司机,现在一天都接不了多少单子,特别是租车的司机,大骂被网约车平台坑了。很多城市也出现了网约车的退租潮。

总结


总体而言,我觉得网约车的出现是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毕竟现在是网络时代,移动支付时代。而且平心而论,我觉得网约车相对出租车来说,更干净,服务也更好。像我现在出门,主要都是打网约车,因为打网约车我可以提前叫车,下楼以后网约车司机已经在门口等我。我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跑到大马路上去招手找车,也不用被日晒雨淋。

但我觉得,网约车始终是应该和出租车那样,限制数量。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性的发展。我觉得每个城市都应该做一些调研,按照比例来调配网约车和出租车的数量,比如说1万辆出租车,2万辆网约车,不可以随意增减。想要增减,必须要做调研,开听证会。

做到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毕竟出租车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出租车方便,不需要网络和手机,要知道我们的城市还是有很多老人是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而且也有些地方是没有网络,或者网络很差的。让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让司机和乘客都能满意,良性发展,否则将会是一地鸡毛。




出租车行业是政府规范规定的市场运价,网约车各平台这几年没有规范统一运价运营,各平台互相砸价低成本运营,发优惠卷,对网约车司机高抽头,随意调控运价,扰乱了营运市场规则,是出租车行业腰折不好干的主要关健问题




各种平台抢走了很多客源,但是各种平台的司机到现在也没出租挣得多!平台司机花钱买车帮平台打压出租车,结果自己除了一身病,毛都挣不到。不要相信头条上那天流水都是过千的帖子,都是拖!




出的收入是被网约车平台利用运价自主调节权玩套路、打拆、送卷误导低价便宜,另外加上所谓顺风车和拼车搞乱出租车经营市同时也搞乱了班客运车市场,搞得营运车辆与非营运车辆没有区别了,哪须要办营运证和资格证营运车辆保险。




一是私家车的增多;二是滴滴等顺风车、网约车的介入;三是公共交通更加便捷,尤其是地铁的快速发展;四是共享单车的介入;五是疫情的影响,出行人员减少;六是出租车的环境、服务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出租车   收入   都会   运价   养家糊口   牌照   乘客   出租车司机   司机   数量   原因   政府   城市   财经   工作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