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老人在农村多个子女护理难,60后出生的老人一个子女怎么办?

“久病床前无孝子,久贫家中无贤妻”

受计划生育子女数量少、人均寿命延长、养老政策/产业的不完善,60一代将是中国社会受到养老问题冲击最大的一代,60一代的子女(即80/90一代)也将是赡养压力最大的一代。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众所周知,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中国80/90一代独生子女偏多;且随着中国人均年龄的增长,四世同堂的现象变得逐渐普遍,80一代一对夫妻可能出现需要赡养4~8个老人的情况。

目前国内养老的政策/产业发展相对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社会“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老人们对于社会养老机构的接受度普遍偏低。

这种情况下,80/90一代除需要赡养老人外,还需要抚养未成年的下一代,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这里面又数农村80/90一代的压力最大。

60一代老人一出生,就碰上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农村,这个时间段出生的人一般兄弟姐妹比较多,家里缺吃少穿,当时最大的目标就是吃饱穿暖、活下去。

所以这个时期出生的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这群人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主力,这群人当前已经60岁上下了,辛劳一辈子,身上小毛病弄出一堆,但家里经济状况也没有太好,如何养老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目前农村80后普遍都在城市工作,但因为起点低(得不到家里经济上的的接济与支持)、没背景、没人脉,农村出身的80一代想要在城市轻松的生活并不容易,大部分处于“家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的状态。

这群人即使能在城市定居下来,也普遍都背着房贷、车贷,这种情况下面对父母需要贴身照顾的情况,且又无兄弟姐妹帮忙分担时,要么把老人接到城市一同生活、要么回到农村陪父母一同生活。

如果把父母接到城市生活,拦在面前的是父母在城市无医保、父母适应不了城市的生活环境、购买的商品房住不下一家子、自己平时要上班无法长时间待在家里照顾父母起居……

回到农村与父母一起生活,拦在面前的是房贷、车贷怎么还,小孩子上学怎么办,自己的事业怎么办,小两口拼了命在城市打下的根基是不是会被连根拔起,下一代如果想在城市扎根是不是还得走你同样的路,吃你同样的苦……

要解决上面的问题,我想至少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 政策的调整,农村老人养老金待遇的提升,老人医保全国范围内通用;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2、 社会养老或者集体养老机制的完善,大力解决了养老院亲情淡漠的问题,让老人在养老院能安心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

3、 养儿防老观念的调整,在社会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服务理念优化后,尝试进入社会养老机构进行养老;

4、 政府大力解决住房、教育、医疗问题,提升年轻一代的婚育率,减少独生子女现象,平摊下一代的赡养压力。




这将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只有政府组织,全社会各方出力,才能缓解这一难题。

瘫痪老人的护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仅仅是体力方面的消耗,更是精神上的压力。

一个家庭如果有长期卧床的老人,子女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不管是专门由一个人来照看,还是由子女轮流照看,各人的看法习惯和侧重点不同,各人的家庭情况经济条不一样,使得自己在照顾老人和看待别人的付出上就有不同的要求,从而产生矛盾冲突,甚至会产生比较激烈的矛盾,最后就是在照顾老人上彼此埋怨和推脱。

而独生子女在照顾老人上没有推脱和分歧,但一个人照顾老人,能否承受得住,是最大的考验,照顾老人有经济和体力两方面的要求,

在经济上你照顾老人,自己能否有实力不上班,可以支付所有费用,体力上能否长期伺候老人。

从当前的情形看,不管是经济能力还是体力精力,想让一个子女来承担照顾瘫痪老人,都是不能承受的。

目前有可能实行的方式是有公益性的托老机抅,老人的生活由专门人员来管理,子女就近工作,休息时间去料理,这还需要老人有一定的养老金,子女再给予一些支持。

再就是现在的医疗技术不能一味的追求长寿,而是更多的研究让人有质量的活着,使自己和子女都活得更有尊严。




只能请护工,一个人很难护理瘫痪老人




就瘫痪老人的护理问题而言,护理的时间短还好说,时间长了多子女都觉得吃力,那么到了60后老人和独生子女这儿就是难上加难的问题。那么,面对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呢?

60后老人要转变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大多数60后都是一个子女,这一个子女结婚后,特别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小夫妻俩要面对的是四个+以上的老人和一个或两个小孩子,尽管这一个子女很孝顺,也有为父母养老的打算,但面对养家糊口和激烈竞争的工作压力,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现实生活状况,面对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经费以及每天的生活开销的压力,您还忍心再给这唯一的一个子女增加更多的负担和压力吗?所以,养儿防老那已经是过去式了,尽管这一观念是传统的,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那也要依据现实状况进行有必要的调整和转变了。

60后老人要注意调养好身体。在自己还有能力有条件管理自己的时候,就要照顾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做到合理膳食,不断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适度的加强身体锻炼,不断增强体质;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自己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尽量远离失能或半失能的状态,要能做到和失能(瘫痪)擦肩而过更好。

60后老人要有接受现实的心理准备。如果有一天病疼真的找上门来,那就乐观的去面对。做到让其既来之则安之,好好与病魔相处,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这个道理。尽量做到自己能照顾自己,尽量少牵扯孩子的精力。实在到了自己说了不算的那一步,那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养老院或是请保姆、护工来解决自己失能或半失能的问题,绝不牵扯孩子更多的精力,把孩子从日夜守护中解脱出来,去做他们该做的事儿。

总之,大多数一个子女的60后老人,要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做好充分的心理和实际的应对病魔的准备,不要因为自己而拖垮了孩子。

我说的这些仅仅是我个人观点,是刚刚在头条问答里看到了这个问题,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是浅谈点个人看法。

各家有各家的实际情况,每个家庭都有所不同。条件好的,子女会安排好一切,条件差点的可能就要稍难一些,还有事先不可预知的一些猝不及防情况发生等。所以,如有不同见解,请在下方留言探讨,还请勿喷!






题主“瘫痪老人在农村,多个子女护理难。60后出生的老人,一个子女怎么办”的问题,很现实,处理起来确实难。

瘫痪老人,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是一道难题。瘫痪了,失去了生活能力,在农村,无论是子女轮流照看,还是一家专管,谈不上护理,只能是给老人按时吃喝,冻不着,活着就行了。

我以为,无论是40后、50后,还是60后出生的人,前二者已经老了,60后的后者,正在变老,是年轻老年人。

一个子女怎么办?好办。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一个子女,当然由独生子女赡养承担。小时候,他们承受了父母全部的爱,老了,理应由他们送父母最后一程。

来点实在的。我是40后的独生女儿,父母的 生老病死,都由我一人承担。这是我应尽的义务,我毫无怨言。

当然,父亲患的是脑溢血,来得急,走得也快,抢救了三天,就 去了西天。父亲没有在床上躺几年,他不忍心给女儿添麻烦。

我今年76岁,只有一个孩子。目前,我一个人独居,自己照顾自己,身体精神都不错,有精力回答题主的问题。

我想,有一天自己不行了,住院看病以及后事,当然由孩子操办。人生规律,父母制造承接了孩子,给了他们生命。作为父母生命延续的下一代,赡养老人,送父母最后一程,理所应当,自然规律。

回到题主的问题,40后的我,尚且自力更生。60后的你,现在刚刚六十或六十出头,才跨入老年门槛,精力体力还旺盛,因何早早担忧起瘫痪失能问题,也许题主说的就是自己吧!

我以为,人不管活多大年纪,活着,不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自由自在,不给子女添麻烦,就是幸福。否则,躺在床上二、三十年,既使活到一百多岁,也是自己受罪,儿女受累,生活没有质量,谁都希望早点解脱。

说直白一点儿,瘫痪了,生活不能自理,有钱自己雇个护理照顾,没钱只能靠儿女。当然,少不了看人家脸色,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在养老问题上,独生子女也好,多子女也罢,靠天靠地靠父母,不如自己靠自己。趁现在头脑清楚,手脚能动,未雨绸缪,为自己积攒棺材板和养老钱。有一天,走不动了,儿女治病办理后亊, 少一些怨言,多一些悲痛怀念。

朋友,上述问题你怎么看?欢迎关注,欢迎讨论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子女   养儿防老   老人   养老院   独生子女   中国   体力   精力   父母   压力   能力   农村   情况   孩子   财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