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后为什么要埋在西安?

秦始皇死后被埋葬在西安可能与他的统治和个人信仰有关。

首先,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皇帝,他的统治使得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新阶段,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他的陵墓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次,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崇奉道家的黄帝、炎帝和太一神,认为人死后能够转化成为神灵。因此,他在陵墓中设置了大量的陪葬品和士兵,以期在死后能够得到神灵的保佑。

最后,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秦始皇陵位于今天的西安市临潼区,这里地势高峻,水土条件适宜保存陵墓,因此被选作陵墓的位置。同时,这里也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都城咸阳所在地,与他的统治地位有密切关联。

总的来说秦始皇死后被埋在西安的原因,既与他的历史地位和个人信仰有关,也与西安的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有关。




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秦始皇,姓嬴名政,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正月取名为“正”或“政”。嬴政出生的年代正是我国历史上烽火连天的战乱时期,各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他13岁即位,22岁亲政,39岁力挽狂澜,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他缔造了君主政治的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国家,用十年时间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帝国。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因长期征伐天下、身心俱疲的病死在第五次出巡的路上

这位文韬武略兼具的始皇帝为啥要把陵墓建在西安?

古代皇帝对于自己陵寝的选址都要遵循既定的礼制,一般都选择地势较高、环境优美的地方来设置陵寝,还要兼具风水的要求。北魏时期的郦道元解释:“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美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从现代堪舆学上讲,秦始皇帝陵南有骊山,北有渭河,是“背倚山峰,面临平原”的“山冲”之地,恰恰处于骊山北坡大水沟与风王沟之间的开阔地带,位当渭河南岸三级阶地与骊山山地之间的台塬上,不但地势较东西为高,而且受东西两侧水流的拱卫,是一处极为理想的墓地。“八百里秦川,十万古墓”,从风水上说,秦岭被誉为中华的龙脉,长江和黄河是秦岭的血液。或许秦始皇认为雄伟壮观的秦岭象征他统一天下的力量,葬在秦岭骊山继续延续生前的权势。

这也许就是秦始皇陵定在西安的原因了。





关于为什么要埋在西安,有一些说法和猜测。其中一个说法是,秦始皇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到陕西地区视察和巡游,西安是他曾经停留过的地方,因此选择在这里安葬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另外,西安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都比较适合保存陵墓,这也是选址的考虑因素之一。




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县城东5公里,距西安市约37公里。陵墓规模宏大,南倚骊山,北临渭水。陵墓为什么选在这里呢?古人们迷信风水宝地自不必说。1994年中央电视台报道说:地址学家根据卫星拍照的图片看。从骊山到华山正好像一条龙,秦始皇陵正好位于龙头眼睛的位置。成语“画龙点睛”之说,到底是古人有“高瞻远瞩”的本领,还是今人的附会之说,一时还搞不清楚。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姓赢名政,13岁即位,22岁亲理国事,由公元前230年起,10年内兼并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王朝。他在位时实行郡县制,统一法律、文字、货币、车轨和度量衡,这些措施有助于巩固统一和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他大修宫殿,焚书坑儒,残酷压迫老百姓。为了死后安葬,秦始皇令丞相李斯征发70万人为他修建陵墓,大将章邯充任监工。最后终因楚霸王项羽入关和农民起义,秦王朝覆灭。《史记·秦始皇本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沿骊山,及并天下,以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贵,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长久之。”从中可以看出陵墓规模之大,工程之繁和陈设之豪华。秦始皇在位36年,修陵墓36年,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病故,葬礼隆重可想而知。据推算,当时秦王国有2000万人口,70万人约占全国青壮年劳力的十分之一,劳民伤财,累死活埋劳工不计其数。其后,火焚人盗,地上建筑全毁。《水经注·渭水》记载说:“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中盗贼,销椁为铜”。秦始皇陵到底埋有多少珍宝,至今还是个未知数。据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1994年答《人民日报》记者问时说:“的确,经过考古钻探和科学探测,发现秦陵封土下含贡量比普通土含贡量高60多倍,证明史书中关于秦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奇器珍怪徒藏满之’的记载不时没有根据的。”当地人称秦陵为骊山园,在一片农田中,隆起的山丘就时秦始皇陵。陵园近8平方公里,由于2000多年的风雨剥蚀,陵高从原来的115米降到现在的50米左右。根据初步普查,陵园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呈方形,周长为3000米左右,北墙有2门,东、西、南3墙各有1门。外城呈矩形,周长为6200余米,四角各有门址一处。内外墙之间,有葬马坑、珍禽异兽坑、陶俑坑,陵外有马厩坑、人殉坑、刑徒坑,修陵人员墓,内外总计有400余座坑墓。据说,秦二世胡亥下令:所有修陵工匠和宫内未生子的宫女,悉数殉葬。1994年考古发现,葬坑有身负重伤、颅骨刀刺的遗骨多件,有人分析这是秦二世宫廷政变王室的受害者。秦始皇陵园是一座丰富的地下宝库,秦佣三座坑的兵马俑,铜车马佣只是发掘面市地一部分。秦始皇陵本身,至今没有考古发掘,据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解释说:“它不像隋唐以后的帝王陵墓,有墓门墓道(如唐乾陵墓等),找到墓门就可以开启进入地宫或墓室,而是先挖出规模宏大切很深的墓穴,然后用一层层黄土填夯起来,不仅没有墓道墓门,而且土层中可能还有文物,如要发掘,就要将山丘般的陵冢层层剥挖,不仅工程十分浩大,而且也会破坏秦始皇陵墓本身,这是十分可惜的,而且也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宗旨相悖。”有没有不损坏秦陵而直接进入地宫进行发掘探密地办法呢?他回答说:“恐怕很长一段时期是没有办法的,只有寄希望于今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子孙后代的聪明才智了。”秦始皇陵园除从葬坑外,还发现石料加工场的遗址,建筑遗物有门砧、柱础、瓦、脊、瓦当、石水道、陶水道等。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为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




一是礼制。秦始皇的祖辈埋在临潼以西南韩峪,称为秦东陵,其父异人死后埋在临潼城西芷阳。因为西为上,东为下,秦始皇的陵墓就选择在临潼城东,向着早晨的阳光,预示江山蒸蒸日上。

二是风水。据北魏的郦道元解释,因为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皇冢于骊山之北,其阴含金,骊山之北是蓝天,盛产美玉,秦始皇贪图美名,故而选择临潼以东。

三是独立。秦始皇陵选在骊山之北,完全脱离了秦的祖辈和父辈的陵园,使嬴政自己的陵园独立于祖坟之外,以显示秦始皇的独特和至高的尊贵性。

四是优势。秦始皇陵地,南有骊山,北有平原,是山冲之地,正好位于风王沟与大水沟之间的开阔地带,位于渭河南的三级台塬上,陵地地势比东边西边都高,同时又有东西水流的拱卫,是理想的墓地选址。

对于秦始皇陵的选址,曾经在央视的古代文史探秘中,偏重于礼制的说法,更符合中国传统祭祀文化。

在古代,营造陵墓是国家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古代帝王一般登基以后便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

秦始皇为中国第一皇帝,他埋在哪里,不是后人说了算,也不是他的大臣说了算。而是他自己说了算。在他当上皇帝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找他死后的归宿了。选择陵墓,首先肯定是在都城的周边,因为那是龙脉之地,寓意吉祥,所以必定在咸阳周边,然后再考虑风水,最终定在西安的骊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西安   渭河   秦王   秦岭   项羽   都城   大兴   礼制   地宫   陵墓   陵园   公元前   地势   风水   皇帝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