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的二皇子为啥在皇帝下了赦免令的时候,选择自杀?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你见哪个争皇位有几个还活着的。。




南庆国二皇子李承泽,庆帝与淑贵妃所生,一个玉树临风、聪慧过人、学富五车、颇有人格魅力的~~皇权工具人

范闲第一次看见二皇子的时候,产生了两个奇怪的观感。

第一个观感,范闲觉得二皇子看起来很累,而且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疲倦。虽然二皇子的形体跟表情都很慵懒,整个人半蹲着瘫在椅子上,但范闲就能感觉到他骨子里活得特别累。

这个人很疲惫,心很疲惫。

二皇子的坐姿确实很奇特,竟是半蹲在椅子之上,像极了一位在田间休憩的农夫。

说白了,范闲眼中的二皇子,就跟《死亡笔记》里的L一样,是一个心机很深,而且时时刻刻都在跟世界较劲的奇葩。

第二个观感,范闲觉得二皇子看着很眼熟,但又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按理说两人是第一次见面,不太可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靖王世子李弘成仔细端详两人后得出结论,范闲跟二皇子长得有点像,尤其是笑起来都很有女人味儿。

大概是受了李弘成的玩笑影响,后来范闲每次看到二皇子,都有一种照镜子的感觉。更有意思的是,二皇子也对范闲有了类似的感觉。

就因为两人第一次见面,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羁绊,这让范闲跟二皇子后来斗得最厉害,但两人骨子里又最欣赏对方,而且最希望对方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

这里不得不吹一波猫腻对庆帝这个角色的刻画,简直就是封建帝王最薄情寡义最虚伪最没人味儿的典范。在庆帝眼中,整个世界都是他把玩皇权的工具,儿时玩伴范建、心爱的女人叶轻眉、一直侍奉他的陈萍萍、还有他那几个儿子都不例外。

对于二皇子李承泽,庆帝更是把这种帝王心术用到了极致,他给李承泽规划的人生,就是给太子当磨刀石。无论最后磨好磨坏,石头的结局都是被扔掉。

这也是后来李承泽临死前对庆帝的怨恨大爆发,对亲爹发出最恶毒诅咒的原因所在。当爹的就没把儿子当人看,那儿子也就不会对亲爹有任何亲情残留了。

在庆帝理想的国家未来班底里,太子李承乾是雷打不动的接班人,只不过他的性格太面,缺少帝王治国的霸气跟狠劲儿,所以需要给李承乾准备一块磨刀石,让他在巨大压力下被迫成长,进化成庆帝理想的接班人。

这块磨刀石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血统不能高于太子,但也不能太差太偏门,至少有理论上继位的条件;第二自身足够优秀,在明面上要比太子优秀甚至碾压之,庆帝假装捧他出道才能让群臣认可点赞;第三家族势力不能太大,最好就没有多余的亲戚,那样即使把磨刀石扶持到再高的位置,庆帝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一脚把他本人踹下来,不用再去慢慢切割他周边一大坨皇亲利益集团。

于是按照这三个条件,庆帝在自己有限的几个儿子逐个排除。老大有东夷城血统,第一条就不满足。小儿子李承平年龄太小,第二个条件就够不上。范闲是私生子,而且还是叶轻眉的私生子,到底留他还是找机会杀了都是两可的事情,要恢复他的皇子身份,甚至拿他当接班人候补更是天方夜谭。

选来选去,只有老二李承泽满足所有条件,年龄跟太子相仿,脑子极其聪明,才华也碾压太子,在群臣中颇有人缘,稍微捧一下就能吸引一大票押宝的站队党。另外其母淑贵妃孤身一人,近亲属都死得差不多了,另外母子两个也没有去组建外戚利益集团的任何操作。

确定人选以后,庆帝就把太子跟二皇子放到自己加工好的蛊盆里,开始一场长达十几年的磨刀大戏。

二皇子几岁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一种来自父皇的强烈暗示,这种暗示告诉二皇子,赶快造作起来跟那个废物太子抢,万一不小心成功了,你的人生就坐上升天的火箭了哦~

十二岁那年,庆帝就当众宣布二皇子贤德兼备,如果只当个亲王就是最大的人才浪费。

十三岁那年,庆帝正式封二皇子为王,并且各种大张旗鼓的造势,比当年立储君还要隆重。

十四岁那年,庆帝命人在皇宫之外,专门为二皇子修了豪华的王府,明里暗里的开放了群臣跟他结党的绿色通道,让二皇子很快聚集起了属于自己的势力。

十五岁那年,庆帝把二皇子招进御书房,表面上是听政,实际上是在给所有人展示,这个儿子是我最中意的存在,大家记得要给他三连哦。

如果说二皇子最开始是抗拒的,或者说以他的聪明才智,大概能猜到自己那个缺德父皇在搞什么飞机。与其当个未来注定要被扔垃圾桶的工具人,还不如保持淡定做一个闲散王爷,不去跟自己得不到的皇位较劲。

可是人总是经不住大环境的裹挟,周围那些鼓励二皇子上位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再加上太子在巨大的压力下,对二皇子也产生了杀心,十三岁开始兄弟两个在背地里玩命了。

太子想杀了二皇子,二皇子为了自保也想弄死太子。而对于这种手足相残的伦理剧,庆帝不但不制止,反而在背后添油加醋煽风点火,让斗争越演越烈直到两边都没了退路为止。

就像剧版最后一集,二皇子对范闲说的那套话:普通富贵人家争,输了最多丢前程丢产业,但在皇位上如果争输了,丢的就是命。

范闲后来被庆帝拉入这个磨刀石游戏局之后,他把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了二皇子身上,疯狂打压他的党羽跟势力,一副要把二皇子赶尽杀绝的态势。

实际上范闲是想彻底打掉二皇子的雄心壮志,让他以最合理的方式把磨刀石这个角色谢幕,回归到属于他的闲散王爷人设。

可是这个局已经卷入了太多重量级参与者,盘口大到已经无法撤场了。比如二皇子的岳父叶重,身为军方大佬的他也站在二皇子身后,让原则上不能染指军队的二皇子,以最合法的形式得到了军方的撑腰,一下子有了最强的底气。

再加上长公主李云睿,这个庆国第一疯女人表面上支持太子,背地里跟二皇子组团。两人一同跟另一个军方大佬秦业成功连线,对外又联合明家跟北齐走私。一通操作下来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这一手王炸握着二皇子简直就要赢麻了。

但二皇子并不知道,李云睿从自己这里只是绕道而已,她实际上还是站队太子,而且还用自己的肉体跟太子结盟,上演了最狗血的宫廷乱L大戏。

结果长公主这么一折腾,庆帝终于决定了要去大东山废太子,并开启了一场席卷整个大陆版图的超级阴谋。

庆帝要废太子,意味着把太子逼上绝路,太子垮台则李云睿玩完,李云睿一玩完,二皇子也得唱凉凉。于是三人被动捆绑成一起,对庆帝发起了赌命的反击。

李云睿利用君山会,聚集三大宗师叶流云、苦荷、四顾剑登上大东山刺杀庆帝,自己在京都联合太子、二皇子、叶重、秦业叛乱,宣布庆帝死在大东山,并扶持太子登基。

而庆帝早就安排好了一整套剧本,大东山方面,庆帝本身是隐藏大宗师,叶流云则是金牌卧底,猎物是四顾剑跟苦荷,两人只要敢上山就注定不能全身而退。京都那边,叶重是庆帝安排在二皇子身边的最强无间道,他的定州军找准机会就从内部瓦解叛军,再加上陈萍萍监察院力量的配合,叛军只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猪而已。所以这场叛乱一开始就已经结束,庆帝没有留给李云睿太子二皇子任何机会。

而在派范闲回京都平叛之前,庆帝专门强调了对太子二皇子的处理意见。

朕四个儿子,出了两个猪狗不如的东西,你代朕回京教训,不要……让朕失望。

“他们毕竟是你的亲兄弟。”皇帝站在一身黑衣的范闲身边,冷漠说道:“能不杀,便不杀,尤其是承泽。而……若不得不杀,便统统杀了。”

但庆帝把话说得也模棱两可,仿佛在把选项丢给范闲,你杀也行,不杀也对。

这番话背后隐藏了两个重要信息:如果范闲杀了太子二皇子,这就会成为庆帝永远握住的把柄,任何时候庆帝要追究丧子之责任,范闲都会第一时间出来背锅。如果范闲留下太子二皇子的命,那范闲就等于成了两人的担保人,如果他们未来再作乱,范闲就是连带责任人。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范闲无论往哪个方向选,结局都是给庆帝当炮灰。

二皇子对这种套路简直太熟悉了,对于一生都被人玩弄,直到穷途末路的他来说,庆帝虚情假意的赦免,不过是对他最后的侮辱。与其在这种虚假怜悯下像狗一样活着,将来不知道哪一天会被算旧账,还不如有尊严的死去。

并且为了不让范闲也被庆帝套牢,二皇子自杀前还写了一封信,将范闲所有责任都摘除出去。除此之外,二皇子还顺道留给了庆帝四字赠言——鳏!寡!孤!独!

这个被玩弄了一生的悲催工具人,在解脱前对庆帝这个缺德父皇释放了最浓烈的恨意,让人忍不住唏嘘感慨。




“如黄狗一般活着,余生被幽禁在府中........,这样活下去,其实没有什么意思。”——二皇子

因为死,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失败后活着反而是一种煎熬。



一、早已注定的结局

二皇子反叛失败后,庆帝赦免了他的死刑,结果他却选择了自杀,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一切就是一个笑话。

在老大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庆帝要拿二皇子做磨砺太子的磨刀石的时候,二皇子的结局就已注定了。

既然被庆帝安排在了太子的对立面,太子日后登上皇位,那么二皇子绝对没有好下场。



二皇子小名叫做石头,即便是一块单纯的顽石,被庆帝用皇权这把剑磨了这么多年,无来由地也会带上些戾气与负面的东西。

二皇子本来只想当个闲散的王爷,是庆帝给了他挑战太子的机会,他也知道虽庆帝这么做的目的是拿他做磨砺太子的磨刀石,用过就扔了。

但二皇子不甘心,凭什么,万一磨刀石有一天把刀子磨断了,那是不是还有些希望,希望有些渺茫,总比没有希望好。

无论是谁,谁都不会甘心,何况骄傲如他。

而且他如果能成功,庆帝也不会在乎太子失败,庆帝就如同在养蛊,只留下最强的那个,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儿子都死完了他也无所谓。

所有的一切都在庆帝的算计之内,好多年前庆帝就安排好了一切,包括二皇子的反叛一样。



反叛失败后,二皇子已经明白了一切,他说:

我是什么东西!我自以为算计过人,身后助力无数,皇位指日可待,可哪里料到,什么事情都是父皇安排好的,而我这个聪明人,比棋子都还不如......,我什么都无法做,我什么办法也没有,我就像是个手足无力的小孩子,只知道傻傻地看着这一切。”

庆帝通过范闲的口赦免他,但是他将像狗一样活着,余生只能囚禁在府里,待到庆帝死后,新的皇上登基,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与其在恐惧和没有尊严中度过余生,还不如自杀,这也是他唯一能够自己掌握的事情,也是对庆帝的控诉和反抗。

你让我活,我偏不随你意!



二、一人死则众人生

二皇子死,则可以保叶灵儿和叶家人不死。

从一开始叶家的失宠就是庆帝和叶家早就设计好的阴谋,叶灵儿与二皇子的这门婚事,只是皇帝陛下与叶重之间的所拟计划的一环,成为叶家取信长公主一方的筹码。

二皇子还算是皇帝手中的棋子,叶灵儿则连棋子都不是,在叶家眼里也根本就没有把叶灵儿当作人,说牺牲就牺牲。



叶灵儿最后才知道原来父亲一直在谋划着对付自己的夫婿,心如死灰的她也想着同二皇子一同死去。

叶灵儿嫁给二皇子,是叶家的计划,但计划跟叶灵儿无关,她付出了自己的感情与婚姻,而二皇子也知道叶灵儿是无辜的,所以二皇子想要保住叶灵儿的命。

如果二皇子不死,在庆新皇即位之前,二皇子会被赐死,那么叶家也会被斩草除根。

既然如此,我何苦再拖累灵儿,拖累那位无耻的岳父。”二皇子耸耸肩膀,“而且这样活下去,其实没有什么意思。



三、最是无情帝王家

皇帝是是没有感情可言的一种人,帝王家也是最没有情义的家庭。

皇帝是一个权力的代号,犹如一段有逻辑却没有感情的程序。

龙椅是一把有着魔力的椅子,凡人一旦坐在上面,所有的人类感情都会褪去,变得无情无义,冷酷无情。



历史上的无数事实早已证明皇帝的无情,越是雄主越是无情,而庆帝更是皇帝中的佼佼者。

长公主、太子、大皇子、三皇子都只不过是庆帝棋盘上的棋子,是被命运或是长辈们操控着的傀儡。

皇帝无情,身处在权力风暴圈中的皇家人只好被逼着无情,因为有情心软的人死得快,只有逼着无情才有生的可能。



四、死是他保留尊严的最后手段

二皇子是一个外表温柔,容貌如范闲一样的人,其实内心却是冷漠无情的人。

皇家的人都无情,身为皇子从未感受过什么真正温暖的味道,自然也会对别人无情。

他不止对人无情,对自己也极为冷厉。



二皇子是个何等骄傲自负的人,他自以为智计过人,认为皇位唾手可得,然而一切都是庆帝的设计安排,从头到尾的失败给了他太大的打击。即使皇帝赦免了他,留他一条活路,可是他又怎么有颜面继续活下去。

“如黄狗一般活着,余生被幽禁在府中........,这样活下去,其实没有什么意思。”



“我什么都无法做,我什么办法也没有,我就像是个手足无力的小孩子,只知道傻傻地看着这一切。”

他的一生都被庆帝操控着,包括反叛都在庆帝的计划之内,只有死是他自己的选择,最后的人生他要自己做主。

二皇子在最后给庆帝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鳏!寡!孤!独!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杀父的电视禁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皇子   东山   皇帝   磨刀石   皇权   群臣   皇位   余年   余生   棋子   帝王   太子   无情   结局   儿子   条件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