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曾国藩听取弟弟曾国荃建议,起兵推翻大清王朝,会是怎样?

曾国藩奴才和汉奸的本性,这种假设毫无意义!没有他,清朝早已灭亡。




如果曾国藩当时听从了曾国荃的建议,起兵推翻清朝,大概率的情况下他是能成功的。

1864年,曾国藩率领湘军攻下南京后,他的弟弟曾国荃劝曾国藩拥兵自立,这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事的。其实不止是曾国荃,曾国藩手下的一大批将领也有这样的想法。如湘军水军统帅彭玉麟就曾经问过曾国藩“江南半壁无主,老师有意乎?”还有曾国藩的手下李元度,甚至与人合谋,在一天晚上将湘军高级将领30余人聚在一起,打算重演一出“宋太祖黄袍加身”的历史剧。

▲攻下南京的时候,曾国藩手上的湘军是当时实力最强的军事力量

后来我想了下,其实他的部下劝他自立是出于这几点:一是贪心不足,大部分人在当了清廷的大功臣之后还想再进一步,当开国元勋;二是对清廷不满,认为也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拥护曾国藩能开创一个新的美好时代;三是出于民族主义,毕竟清朝是满人的朝廷,不是汉人的朝廷。总之基本是出于这几点,他的部下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但是曾国藩对于部下的劝进,他最终都拒绝了,那么曾国藩有过自立的想法吗?我认识其实是有的,而且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才下了决心。

▲太平天国失败后,曾国藩确实有拉拢李秀成的想法

比如当他听说李秀成被俘后,便命人对李秀成以礼相待,并亲自审问了李秀成。当时的李秀成也表示如果曾国藩愿意自立,他可以召集太平天国几十万的余部投靠曾国藩,助曾国藩一臂之力。可以说李秀成这番话是让曾国藩心动了,虽然当时他并没有做出表态。又如在部下劝进的时候,他表现得很慌张,要部下不要声张,但他也没有对劝进的部下做出任何处罚。这些都说明当时的曾国藩其实是在犹豫的,只是没有下决心。

那么曾国藩自立的话胜算有多大呢?其实胜算非常大,他是有几个硬性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就在军事上。他手下的15万湘军是当时整个清朝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不但战斗力强悍,而且手下精兵良将众多。反观清朝,最后一支能打的部队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部队,也已经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损失殆尽,当时的清廷已经拿不出一支部队来抗衡曾国藩了。

▲当时的湘军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一时间天下也没有那支部队是湘军的对手

其次在于曾国藩的部队几乎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所有的战略要地,只要他在南京自立,那么就可以立即控制几乎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而几乎控制整个江南,拥有战略上的优势。这是什么概念呢?我认为如果曾国藩这样做的话,那么局势就会发生一个穿越,直接穿越到1856年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形势,只不过对抗清廷的主角换成了曾国藩而已。

在1856年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占领了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大片区域,在长江中游地区攻下了武昌,并攻入了湖南境内。在东边打破了江南大营,巩固了南京,同时清廷一时间拿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来抗衡太平天国。如果当时的太平天国正常发展的话,推翻清朝是非常有可能的,只可惜太平天国自己闹了内讧,把大好的局面拱手相让。

而曾国藩自立之后,基本能继承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地盘,并且由于湖南是他的老家,拿下湖南地区也不会遇到当年太平天国攻打湖南时期的阻力,估计会比较轻松地拿下。这样一来曾国藩的势力就非常恐怖了,相当于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湘军,这样的组合清廷是对付不了的。

▲如果曾国藩自立,对于清廷来说就等于要重新打一次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估计慈禧要欲哭无泪了

第三在于王朝周期律和民族主义。其实当时的很多人都相信清朝的统治已经到了末期了,也到了一个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这也是缘于我们的历史周期律,一般300年一个王朝,在曾国藩时代,清朝也基本到了一个王朝的末期,在当时发生改朝换代的事情是人们能普遍接受的。清廷腐败的统治也丧失了民心,在鸦片战争中丢了首都,可以说是威信扫地。而以汉人为主的地区对于满人的统治多少还是有些抵触的。这也给了曾国藩造反的名正言顺的旗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只要曾国藩能打出这样的旗号,再加上他的影响力,响应的人也会络绎不绝。

那么曾国藩不利的地方在哪里呢?其实三个不稳定因素。第一个不稳定因素是左宗棠,第二个不稳定因素是李鸿章,第三个不稳定因素是李秀成。

▲清廷那边最难对付的应该是左宗棠

先说下左宗棠和李鸿章,当时的左宗棠有楚军,且是清末第一名将。李鸿章有淮军,虽然军事能力不强,但却是清末第一政治家。这两人一个精于军事,一个精于政治,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真打起来,曾国藩的手下没有人干的过左宗棠,而左宗棠应该不会跟着曾国藩造反,因为左宗棠压根就看不起曾国藩(他觉得曾国藩太笨了),如果曾国藩自立左宗棠应该会成为曾国藩的敌人。而李鸿章则会看情况,一方面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由曾国藩一手提拔。另一方面李鸿章当时在清廷也混的很好,没有太大的动机反对清廷。这两个人李鸿章可以争取,左宗棠肯定会与他为敌。

第三个不稳定因素是李秀成,虽然表面上答应投靠曾国藩,那也是形势所迫,李秀成最大的动机是在招募到太平天国的旧部后恢复太平天国。

这三个不稳定因素曾国藩肯定都考虑过,所以按照题目的假设,如果曾国藩反叛清廷,那么他一定会实施以下战略:

首先是劝降李鸿章,当然在一开始的时候李鸿章肯定会对此不置可否,但只要能稳住李鸿章,不让他出来与自己为敌就行了。当时的李鸿章控制了苏州,手上有一定的实力,站在李鸿章的角度来说,即不跟曾国藩的湘军打(确实也打不过),也不表示脱离清廷是最好的选择(曾国藩有可能会失败),应该会静观其变,如果曾国藩占了优势,就去投靠曾国藩,想必两人之间的师徒关系到时候也是好说话的。如果清廷占了优势,他就可以直接从苏州出兵进攻南京,如果能攻下南京那么李鸿章的功劳可就大了,平步青云不在话下,因此李鸿章会成为一个独立势力,暂时不加入任何一方。

▲如果曾国藩自立,李中堂的命运就会发生重大改变了

其次是左宗棠,他的军事能力极强,当时占据了杭州,手下也有不少的兵马,应该会与曾国藩为敌。对于这样的对手,曾国藩会让李秀成先召集旧部,然后让李秀成去对付左宗棠,李秀成不一定能扛得住左宗棠,但只要能抗住一两年的时间,等到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么左宗棠也很难对他构成重大威胁了。而且毕竟李秀成并不会死心塌地地效忠曾国藩,用李秀成和太平天国的余部去消耗左宗棠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李秀成能扛得住左宗棠吗?应该是能抗住的,至少能抗住一段时间。如果他出来召集太平天国旧部,至少他的堂弟李世贤等人会归入他的麾下,这些人在太平天国后期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同时还有汪海洋、陆顺德等人。杭州也曾是李秀成的地盘,让李秀成去夺回杭州李秀成也不会有什么意见。拥有一定规模的部队再加上李秀成这样的名将和手下几个确实能打的将领,这些都会给左宗棠制造不小的麻烦。

▲曾国藩一旦自立,大概率能迅速占据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地盘

第三点是最为重要的,那就是迅速夺取长江中下游沿岸所有的战略要地。当时曾国藩手上不但有当时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湘军,而且还是清廷的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可以说江南几乎所有的地方官都要受曾国藩的节制。曾国藩在起兵后整个长江中下游沿岸的战略要地,如安庆、武昌、九江等地会迅速落入曾国藩的手中(这些地方实际上基本为湘军所控制),很多地方在遇到湘军的时候会不战而降,如果曾国藩行动迅速的话,完全可以在李秀成被左宗棠击败之前占据整个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迅速恢复太平天国全盛时期的地盘规模,这样一来清廷一时间就拿曾国藩没办法了。

在这三个战略步骤实施以后,顺利的话,李鸿章会迫于形势加入曾国藩的阵营,左宗棠可能能勉强击败李秀成,但这个时候曾国藩的势力已成,左宗棠也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了。到了这一步,曾国藩就既可以北伐进取中原,也可以南下拿下整个东南八省,在稳固了南方之后再行北伐。我认为按照曾国藩谨慎的性格,他会选择先拿下南方。那么在他的主力部队拿下南方的时候,清廷会从北方进攻吗?其实也应该不会,因为当时的北方还有捻军存在,当时清廷最难打的僧格林沁最终也是死在了捻军的手上,可以说北方的捻军也够清廷喝一壶的了,按照历史事实来说捻军直到公元1868年也就是在南京陷落后4年才最终失败,因此捻军对抗清廷可以对抗至少4年左右的时间,而在这4年的时间里,曾国藩是可以从容拿下南方八省的。

等到曾国藩拿下了南方八省: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后,就完全拥有了推翻清廷的实力,到时候发动北伐进取中原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我认为如果曾国藩当时拥兵自立的话,是可以大概率推翻清廷的。




传闻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等人曾竭力劝曾国藩起兵造反。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

当年咸丰帝临死之际,留有遗言,说“克复金陵者王”。

但现如今,金陵克复了,朝廷却食言。

既没封曾国藩为王,仅以一个侯爵打发。而且还多次下诏,要求湘军各级将领从速办理军费报销。

此举,明显就是过河折桥。

认为太平天国没了,湘军也无用了,该兔死狐悲,拿湘军开刀了。

因而在曾国荃等人看来。既然朝廷不给自己活路,总归是一死,那不如反了拉倒。

搏一把,说不定单车就变摩托。



然而,面对曾国荃等人的劝进。曾国藩表现的很冷静。他一口回绝。

对此,曾国荃等人感到很不解。他们对曾国藩说道:两江是你的,闽浙是左宗棠的,四川是罗炳常的,江苏是李鸿章的。现在我们有三个现任总督,五个现任巡抚。东南半壁江山介由湘淮两系操控。精兵不下二十万。

如果有需要,还可再遣李秀成振臂一呼,收纳十余万太平军。到时候就是三十万大军。

现在只要大帅你振臂一呼,即可破京师,恢复汉家江山。大帅,舍你其谁,不要犹豫!

曾国藩对此,仍然是断然拒绝。

他推心置腹的说:人呐,共患难的时候才是朋友。同富贵的时候,就成了敌人。左宗棠也是一代枭雄,做师爷时便不甘居人下。如今他同我平起平坐,能俯首称臣?

我敢断言,如若我们起事,第一个起兵来讨伐我们的人,就是左宗棠!

李鸿章也一样。我若一帆风顺,他永远是我的学生。但我如若不顺呢?

还有外面那些打着湘军旗号的人,一旦我们不顺,他们必然翻脸不认。

现如今,湘军早已呈疲态之像,远远谈不上是什么精锐。我们哪还有三十万精兵?

况且,当兵吃粮,升官发财。三湘子弟能为我们所用,只不过是我们扔了一块骨头。如果朝廷扔一块更大的骨头,他们估计就该为朝廷卖命了。

我们和朝廷比,孰强孰弱?我们又有多少骨头可扔呢?

曾国藩的这一番话,说得曾国荃等人是哑口无言。因而起兵一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这个故事,不知道是否为文人杜撰。可能确有其事,也有可能是杜撰的。

不过,就算故事为虚构。这个故事里面曾国藩所说之担忧,是有道理的。

历史上,湘军克南京,朝野表面上庆贺,曾国藩获得巨大威望。但私底下,众人却都在给他下绊子。

朝廷就不用多说了,对曾早有防备。僧格林沁一直是虎视眈眈,防备着湘军。

为了打掉潜在威胁,慈禧还借言官之手,提前拿下了恭亲王奕訢。

左宗棠、李鸿章等人也不必多讲。都在刻意与曾国藩保持着距离。

他们也不傻,不管曾国藩有没有反意。与曾国藩保持一定距离,总归不会错。毕竟,如果让朝廷感觉到他们在暗中抱团,那他们怕是也该完犊子了。

至于湘军本身,本身也确实是狼行千里吃肉的产物。战斗力全靠喂肉、喂骨肉保持。自打攻克南京后,这群饿狼吃撑了,再也没动力随征战四方了。

当时,曾国藩别说是造反了,他怕是连维系湘军不哗变,都很困难。



当然,在当时那个时代。曾国藩想造反,他还可以借助洋人的力量。

但问题是,咸丰临死前,已经把能出卖的利益全出卖了。曾国藩还能卖什么?

他卖无可卖。洋人必然不会支持他。

所以说,曾国藩拒绝起兵,急流勇退,主动请八旗兵到南京驻防,主动裁撤湘军,其实都是明智之举。

反叛?怎么反?曾国荃明显太冒失了。若是曾国藩不冷静,扯旗造反。怕是死的惨。

另外,曾国藩之所以不反。还有两个因素一直被人所忽视。

第一,曾国藩用兵,以战术死板,屡败屡战出名。在太平军将领中,不能把曾国藩打得要投水,都不好意思自称是名将。

曾国藩以前给朝廷打工,无论败多少次,都有朝廷背书,他都能卷土重来。

而造反,是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的。输赢就是一锤子买卖。只有一次机会。

曾国藩对自己的水平,心里有数。他如果有刘秀、李自成、朱元璋的水平,根本用不着曾国荃劝进。他自己打着打着,也知道自己就算不当皇帝,也能割据一方!

朝廷算什么玩意?我就反了,谁能奈我?

用当年刘秀的话说:“假使成帝复生,天下也不可得”。

这个皇帝,我当定了。谁敢有意见!



然而,曾国藩终究没有光武、唐宗的水准。

打九江,他耗时16个月。

打安庆,他耗时15个月。

打南京,他耗时26个月。

他打仗的进度堪比蜗牛。打着打着,估计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造反当皇帝的料了。

汉末三国时,有个憨憨叫袁术。明明自己只是诸侯水平,却要当皇帝。结果兵败,临死之前渴的连口蜂蜜水都喝不到。

曾国藩,进士出身。他肯定知道袁术。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他肯定也知道。

第二,曾国藩当年组建湘军打太平军时,用力过猛,把话说的太满。

在昔汉、唐、元、明之末,群盗如毛,皆由主昏政乱,莫能削平。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讨暴虐无赖之贼,无论迟速,终归灭亡,不待智者而明矣。若尔被胁之人,甘心从逆,抗拒天诛,大兵一压,玉石俱焚,亦不能更为分别也。——《曾国藩讨太平天国檄文》

有清一朝,汉人起兵造反,政治口号无非是两种。一是驱逐鞑虏,恢复汉人江山;二是强调满清皇帝无道,号召大家推翻昏君。

太平军起义时,洪秀全以第二点招兵买马。

太平军攻克南京时,洪秀全又以第一条招揽民心。他谒明孝陵,张口就是“不肖子孙”。



应该说,这些口号在当时是有影响力的。

然而,曾国藩当初为了平太平军,自己把路堵死了。

他说“今天子忧勤惕厉,敬天恤民,田不加赋,户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

把满清皇帝夸得像朵花似的,把清政府的合法统治说的不可动摇。

他当初把话说满了。如果他造反,再说“驱逐鞑虏,归政汉家”,再骂满清皇帝无道,老百姓会怎么看他?

老百姓一定会觉得,他就是吴三桂第二。对他极度嫌弃加厌恶。

而如果曾国藩不这么说,他又能说什么呢?

他连个像样的起兵的都没有。还怎么起兵?

所以说,曾国藩如果听了曾国荃的话,起兵造反,他可能会死的很惨!

他坐断东南,看似权高位重,其实很多人跟他根本不是一条心。

他拥兵几十万,看似兵强马壮,其实很多兵马并不归他节制。他的老底子湘军,自打灭了太平天国后,军心之颓丧,令人堪忧。

他灭了太平天国,看似能争善战,其实他的军事才华有限,并不是什么名将。离真正的战神差的很远。

他拯救了儒家,捍卫了孔夫子的地位,看似深得民心,其实湘军在东南烧杀劫掠,曾国藩在老百姓的眼中,形象并不好。

他有这么多不利于起兵反清的因素,他如果敢起兵造反,其结果,可不就是死的惨了。



而相比于造反,曾国藩坐吃等死,安安心心当督抚,他可能什么事都没有。

因为如果曾国藩强势,大家必然都会因为害怕引火烧身,而对他敬而远之。

然而,一旦他处于弱势,大家又会有一种同病相怜的心态。必然会支持他。

如果曾国藩倒了,下一个倒的会是谁?绝对不能让曾国藩被朝廷打趴下!他好,大家才能同好。——这便是当时汉人军头的心态。

慈禧也知道军头们的心思,所以她对湘军的打压,一直在可控范围内。以慢慢削,逐步瓦解湘军为宗旨。

不过尽管如此,1871年,慈禧还是阴沟里翻了船。那一年,负责替慈禧打击湘军的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

案件矛头指向了湘军。慈禧感觉自己捅了马蜂窝,只好认怂,不敢深究,调曾国藩回两江处理“刺马案”。

事后,曾国藩草草结案。到底是谁暗中杀了马新贻,他不想说,慈禧也不想问。大家保持了一种默契。



这种默契就是清朝在摇摇欲坠的情况下,还能硬撑五十年的基石。

固然,汉人军头没有勇气造反,可他们的低姿态,也使得朝廷不敢动他半分。汉人军头与朝廷,保持了一种均势。谁先打破这种均势,谁必然就会遭受打击。皇权也不例外。

清末宣统年,载沣等少壮派不懂规矩,打破了原有的均势,导致汉人立宪派倒戈,助革命党颠覆清政府。这就是随便动蛋糕下场。




死无葬身之地。

你以为曾国藩不想当皇帝过把瘾?他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放弃的。

第一,曾国藩当皇帝,缺乏合法性。

不要以为“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之”,真这么干的有几个有好下场?清政府当时还是正统,对大局有掌控力,曾国藩出来当皇帝,凭什么?曾国藩的湘军是打着救国平叛的旗号出来的,结果自己搞成一个大反贼,舆论怎么平复?士兵如何动员?

第二,曾国藩没那么大的实力。

曾国藩有兵,没错,但是曾国藩没地盘。几十万湘军的补给基本依靠各地政府来筹措。现在反了,这些地方政府不可能再提供补给,你让这些人吃什么?没有可靠的补给你就只能当流寇,历史上流寇有过好下场?

第三,湘军自身战斗力下降。

曾国藩手上最大的牌就是湘军,但是这个时候的湘军已经出现了颓势。

湘军出来作战,没有什么家国情怀支撑,就是出来发财的。曾国藩外号曾剃头,所过之处伤天害理之事做尽,屠城乃家常便饭,湘军干的事情比长毛可恶多了,别的不说,湘军在南京干的事情一点都不比后来日本人差。现在,一个个都抢的盆满钵满,都琢磨怎么回湖南过好日子,凭啥为了你曾国藩想当皇帝再卖命?

如果不是湘军后期战斗力下降,哪里有李鸿章的出头之地?

第四,清政府对曾国藩有反制措施。

天平天国末期,清政府已经开始有意扶持淮军和楚军针对湘军,更不要说北方僧格林沁满编的蒙古八旗虎视眈眈,更不要说还在考虑皇帝的态度。环顾周围,曾国藩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无天时,下无地利,内无民心,外无盟友。拿什么当皇帝?呵呵。




首先说出我个人的观点:假如当时曾国藩拿下天京(南京)以后,听取弟弟曾国荃的建议,起兵推翻大清朝——会成功吗?我认为:成功的概率不大。按照当时的环境和曾国藩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来看,他也注定不会这么干的。

历史上确实有明确记载的:1864年湘军攻下南京后,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确实劝过曾国藩拥兵自立、黄袍加身的。

当时劝曾国藩“黄袍加身”的还不止是曾国荃一个人,曾国藩手下的一大批将领也有这样的想法。如湘军水军统帅彭玉麟、还有曾国藩的手下李元度都是谋划过这个事情的。

这些人就曾经赤裸裸地问过曾国藩“江南半壁无主,老师有意乎?”

最终的历史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了,曾国藩并没有听从他的弟弟曾国荃、他的手下将领们的建议,而是选择继续当大清的朝臣的这条道路了。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去世的时候,朝廷闻讯后给了他死后极高的哀荣的,例如:辍朝三日、追赠他为太傅,谥号“文正”,入贤良祠,各省还建立专祠拜祭等等。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湘军攻下南京的时候,曾国藩手上湘军的实力到底如何呢?

我还是要实话实说:湘军攻下南京以后总体上的实力还是不错的。当时的湘军有15万人左右,装备也是比较精良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洋枪洋炮,另外水师的实力也是有的。

这支湘军又是跟随曾国藩多年、跟太平军战斗多年的一支战斗经验非常丰富的军队。当时曾国荃以及湘军的将领们劝:曾国藩拥兵自立、黄袍加身,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从自身实力出发的。

其实除了湘军本身实力不错以外,当时他们占领的地盘也是非常之多、非常富裕的。曾国藩的湘军几乎控制了长江中下游所有的战略要地,只要他在南京自立,那么就可以立即控制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而几乎控制整个江南,拥有战略上的优势。

说白了就是:曾国藩如果反了的话,完全可以控制住太平天国鼎盛时期的所有地盘了,例如: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的大片区域。说得更加具体一点就是:曾国藩完全可以控制太平天国外加湘军本身拥有的所有地盘。

曾国藩还有一个巨大的砝码,那就是:太平军还有几十万俘虏在。据传:李秀成在被俘以后就明确地告知过曾国藩:如果你要反戈一击的话,我可以立即组织起几十万太平军助你一臂之力。

这个事情当然不会有明确的记录了,但是曾国藩匆匆忙忙地就把李秀成给杀了也是事实。曾国藩要如此快速地解决李秀成,是不是害怕李秀成被押解到了京城、见了慈禧以后说出什么惊天大秘密,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曾国藩的湘军实力不错、占领的地盘也比较富裕之外,对手清军也是严重的不咋地。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大清朝实际上处于无兵可用的状态了。

大家都知道:清朝打天下以及入关的核心军事实力是八旗军。可是当八旗军入关以后、享受到各种超常规的优待以后就迅速地堕落了。

这些人平时也就溜溜鸟、逛逛窑子甚至连训练都花钱让人代替去了。早在康熙朝的时候,大清朝就知道:八旗军已经是一群废柴了。

往后大清朝又开始新组建了一支队伍——绿营军。不过大清朝是典型的干啥啥不行的状态,时间一长绿营军跟八旗军一样也废了。

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大清朝属于是无兵可用的状态了。大清朝的统治者们深深地知道一个事实:太平军跟洋人还不一样,洋人要的是利益、太平军要的是清朝的老命。

大清朝当时是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才允许:地方上办团练武装的,曾国蕃的湘军也是在这个时候崛起的。

总之一句话,曾国藩要是在攻下南京以后拥兵自立的话,实力上还是可以的、也确实够大清朝喝一壶的了。

可是单单是实力可以并不能保证曾国藩就能拥兵自立成功。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当时曾国藩选择了归顺而并没有选择造反呢?

曾国藩当时到底有没有想过要拥兵自立呢?我个人估计,他很有可能想过了,不过最终通过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又放弃了而已。

我个人认为:曾国蕃当时之所以没有选择拥兵自立、没有选择黄袍加身大概有四个原因:

原因一:曾国藩自己首先就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曾国藩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中的进士、入了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这份曾国藩早年的简历有啥特点呢?说白了只有一个特点:曾国藩是饱读儒家经典之人、是一个标准的忠君爱国之人、克己复礼之人。

同时曾国藩也是科举制度或者大清朝环境的受益人。曾国藩的一生都抱定了一个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下的一个人而已。

另外一点:大清朝对曾国藩是有重大的恩惠的,要不是咸丰帝亲点的话,曾国藩一个汉人也不可能混到后来的高度和官职的。

试想一下让曾国藩去造反、让曾国藩去反抗对自己有恩的主子大清朝,估计可能性不大。话说回来,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曾国蕃已经50多岁了,已经过了那种激情澎湃的状态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曾国藩的经历和履历告诉我们,他不是刘邦、他更不是朱元璋,所以他不会选择造反这条路的。

原因二:当时除了湘军以外还有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还有洋人的势力

当时的左宗棠有楚军在手,而且是清末第一名将。李鸿章有淮军,虽然军事能力不强,但却是清末第一谋略高手、外交专家。

这两人一个精于军事,一个精于政治,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真打起来的话,虽然左宗棠和李鸿章跟曾国藩都关系很好,但是应该都不会跟着曾国藩一起干的。

这两人一定知道一个基本的道理:放倒了曾国藩对他们是有重大好处和利益的。我想说的是:在重大的利益面前,感情和关系有时候连个屁都不如,例如:古代为了争夺皇位儿子杀老子、老子杀儿子、母亲杀儿子的事情比比皆是。

当时除了自己人以外还有洋人的实力也是很厉害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人与大清朝已经达成了协议了,该得到的利益也基本得到了。

此时的洋人态度应该是:慈禧挺好的、千万别换人了就好,要不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还要继续重新谈。我个人估计:万一曾国藩起来造反的话,洋人也是不会支持的,毕竟慈禧对洋人那是相当不错的。

原因三:湘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太平军就更不用说了

湘军当是经过多年的战斗、多年的苦战终于打下了南京。虽然有些高层将领以及曾国荃想着更进一步、拥兵自立等等。

可是普通士兵、底层将领们我觉得应该还是想着:论功行赏、好好过幸福生活了。毕竟当时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大功告成了,下一步就是得到好处、得到利益的时候了。

话说回来,哪个人喜欢天天出生入死、天天去打仗的呢?不都想过过太平的好日子。

前面说过了,李秀成曾经告诉曾国藩:自己愿意助他一臂之力的。其实这只是李秀成当时为了保命的权宜之计罢了,湘军与太平天国有着血海深仇。我估计只要太平军再被组织起来的话,上来首先打的就是湘军了。

总之一句话,湘军从表面上看实力虽然不错,可是内部的矛盾也不算小。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师出无名的问题了

古代人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的问题。可是曾国藩要是造反的话根本就找不到任何合适的理由。

大清朝让曾国蕃组织这只湘军的原因或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来搞定太平天国运动的——这是一支打着平叛旗号的军队。如果突然地反戈一击的话,道义上、道理上、目的上根本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很多人肯定会说:当时晚清已经腐朽不堪了、已经遭到了大家的唾弃了等等。其实在1864左右的时候,晚清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各种势力中的形象还没有后来的那么不堪的。

话说回来,当时曾国藩的名声很差的。由于湘军大部分的补给是自己筹备的,这样就免不了干些抢夺群众财产的事情了。另外由于曾国藩的湘军经常屠城,还得到了一个“曾剃头”的别名。

其实一直到清末新政开始的时候,所谓的改良派、保皇派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清末新政末期的时候,皇族内阁的出现才最终导致所有的人放弃了改良的打算,从而选择彻底推翻大清朝的。

举个例子:当年的革命派们发起了无数次的起义运动,可是最终都失败了。后来要不是袁世凯的北洋军反戈一击的话,大清朝其实还是灭不了的。

曾国藩在当时发起推翻晚清的战争的话,那属于师出无名,另外也不会得到各种精英人士和群众们的大力支持的。

太平天国运动前前后后搞了十几年,造成了数千万人的死亡,群众们当时还是想过上安稳的日子的。

综合以上四点原因来看的话,曾国藩是不会选择拥兵自立的、更不会选择推翻大清朝的。其实这主要是由:曾国藩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状态以及外部、内部大环境决定的。

最后再来分析题主的一个疑问:万一曾国藩成功推翻了大清朝之后大兴洋务运动,能达到日本明治维新的效果吗?

我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的是:曾国藩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实力。另外当时的大环境下、思想现状之下,洋务运动是根本不可能达到明治维新的效果的。

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有两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一是,内部的阻力比较小。日本发生《黑船事件》的时候,天皇还只是一个木偶而已。往后才被请出来主持大局的,到民治天皇的时候才变革的。

日本当时内部并不是大一统的皇权模式,而是处在各方势力你争我夺的状态。往往只有在各方势力相对均衡的情况下、既得利益团体没有那么强大的情况下——变革才会成功。

举个例子:为什么美国人能在1787费城立宪会议的时候谈出来——三权分立的模式呢?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十三个州是互相独立的,是要满足各自需求的——制衡也就产生了。

二是,日本是一个岛国、本来危机感就非常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日本人学习的动力和愿望往往非常之强烈,例如:以前学我们也是照单全收的,甚至连京都的建筑布局跟唐朝都差不多。

内在的危机感和外在的巨大压力下,才让日本走上了明治维新、走上了脱亚入欧的道路。

反观洋务运动本质上只是为了保住大清朝的统治而被迫发起的一场权宜之计的变革而已。早在洋务运动之初就定下来基调:只能学西方的技术、不能学西方的模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当时慈禧以及大清朝的统治者们那是根本不可能改变根本的模式问题的,连讨论的余地都不会给。

即使曾国藩上台了,无非是换汤不换药而已。曾国藩说白了还是一个皇权思想下的产物罢了。如果指望曾国藩彻底变革、从根本上变革,估计很多人是想多了。

说得更加具体一点:曾国藩上台之后也不过是第二次慈禧罢了。

最后我想说,当时曾国藩要是真反了的话,估计事情就闹大了。大清朝那点领土还能不能保住就不好说了,边疆会不会闹事、洋人会不会彻底分裂我们就更难说了。

我还是那句话: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几个人身上,曾国藩思想的骨子里只不过是另外一个慈禧而已,历史上这样重复演出的故事还少吗?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思想环境下往往就产生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是从天下掉下来的,都是大环境下产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太平军   太平天国   王朝   湘军   清廷   汉人   湖南   南京   洋人   将领   朝廷   自立   清朝   慈禧   皇帝   弟弟   实力   建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